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
陆婧
【摘要】@@ 颈椎损伤约有70%合并脊髓损伤[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截瘫和呼吸功能障碍,截瘫后患者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易引起多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与护理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为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期刊名称】《右江医学》
【年(卷),期】2011(039)003
【总页数】3页(P390-392)
【关键词】脊椎损伤;高位截瘫;护理
【作者】陆婧
【作者单位】广西大新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广西大新,53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2047
颈椎损伤约有70%合并脊髓损伤[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截瘫和呼吸功能障碍,截瘫后患者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易引起多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与护理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为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我院2006年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7例颈椎损伤截瘫患者,经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本组患者37例,男29例,女8例;年龄17~53岁,平均41岁;坠落伤 9例,交通伤 23例,其他伤5例。
4例诊断为C3~4急性椎间盘脱出,颈髓损伤并四肢完全瘫;7例为C4~5椎体脱位,颈髓损伤并四肢完全瘫;12例为C5~6椎体脱位并四肢不完全瘫;14例为C4~5椎体骨折脱位并四肢不完全瘫。
其中11例给予颈托固定、头颅牵引、药物常规治疗;26例行颈椎手术治疗。
本组患者死亡2例;8例四肢完全瘫患者靠轮椅生活;16例四肢不完全瘫患者功能大部分恢复、大小便正常;11例不完全瘫患者四肢功能全部恢复。
1.体位护理伤后立即去枕平卧硬板床,保持颈椎平直,颈部用颈托固定,头颈两侧分别置沙袋,限制颈部活动,防止继发畸形或神经损伤。
搬运患者时至少需3个人,且3人同时移动患者,搬动头部时需双手托住患者下颌及枕部,轻微向头顶方向牵引,保持头部与躯干成轴位,防止头颈伸屈及旋转,否则极易加重脊髓损伤。
2.心理护理突然发生的意外导致患者高位截瘫,患者心理承受很大压力,担心四肢功能不能恢复,大部分患者出现心理障碍,表现为焦急易怒、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丧失治疗信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因此,我们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安慰和鼓励患者,增强他们的信赖感;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介绍治疗此病的成功经验和类似患者,激发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解释牵引或手术及各种治疗的意义,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把制定的康复计划告知患者,介绍病情改善的过程,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康复所需的最佳心理状态。
3.牵引的护理为了防止颈部损伤加重,迅速给予颈托固定、头颅骨牵引、枕颌牵引治疗。
在行颅骨牵引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等意外情况立即抢救;牵引后牵引架保持在25~30 cm高度,屈曲型骨折保持颈部过伸位,伸展型骨折保持颈部在中立位;每天检查牵引轴线,保持牵引绳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保证牵引有效;经常检查牵引弓的松紧度,及时旋紧松动的螺丝,防止突然脱落;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加减,因为重量减小可引起畸形,重量过大可造成过牵,使骨
折不易愈合;每天用酒精消毒牵引针口处2次,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天更换敷料1次,预防感染。
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压疮:高位截瘫患者不能活动、皮肤感觉丧失是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
另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局部缺血,长期卧床亦可导致血流淤滞引起皮肤缺血坏死;加上患者大小便不能自理,潮湿不清洁,极易发生压疮。
因此,需间歇性解除压迫,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可使用水床或气垫床减轻局部压迫,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保持牵引绳、患者下颌骨与胸骨体三点成一直线,防止颈椎扭曲,加重脊髓损伤,同时,注意牵引头部并保持一定的牵引力,防止牵引突然松脱发生意外。
(2)肺部感染:颈椎损伤延髓呼吸中枢受损或受刺激导致呼吸抑制,加上肋间肌瘫痪,使呼吸运动受限或肺不张,不能主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导致肺部感染。
据报道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如急性期的呼吸衰竭和恢复期的肺部感染)在高位截瘫患者术后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2]。
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促进肺膨胀和排痰,如肋间肌麻痹无力咳嗽者,用双手按压患者上腹部辅助呼吸,利于排痰;定期每2 h翻身、扣背1次,使痰液松动脱落有利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有痰不能自行咳出者,应及时给予吸痰;如出现呼吸困难、分泌物多有窒息危险时,及时行气管切开。
(3)泌尿系感染:早期脊髓休克过程中,受伤平面以下的一切反射均消失,膀胱平滑肌麻痹和排尿反射消失导致尿潴留,发生充盈性尿失禁[3]。
因此颈椎损伤患者必须常规留置尿管,且留置时间较长,留置尿管期间用1∶5 000呋喃西林250 m l冲洗膀胱,1次/d;每天更换引流袋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每天用碘伏消毒尿道口1次;当患者肌力开始恢复,改为定时开放,每4 h开放尿液1次,以训练膀胱反射或自律性收缩,预防膀胱萎缩;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3 000 m l左右,有利于冲出尿液沉渣,预防泌尿系感染。
5.康复护理为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及关节僵硬,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指导、训练患者从被动的接受照顾过渡到自己照顾日常生活。
①功能锻炼:一般是在脊髓损伤病情稳定后肌肉无主动运动活动阶段应用,每天给予四肢肌肉按摩,按摩可用揉、捏、摇动等,对关节给予全范围的被动活动,髋关节伸展及内旋,膝关节屈伸,踝关节内外旋转运动,每个关节活动4~5次,2~3次/d,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可有效地预防各种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②康复锻炼:伤后12周为骨折愈合期,开始床上全面锻炼:包括上肢、下肢锻炼,腰背肌、腹部肌肉锻炼,起坐、翻身锻炼,如开展哑铃、拉力、仰卧起坐等,为离床锻炼打基础。
离床锻炼是依靠上肢和背肌带动下肢借助工具站立、使用轮椅或行走。
颈椎损伤合并截瘫患者护理较复杂,本组37例患者经采取科学、积极的护理措施,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72%),未发生护理并发症,说明科学的、积极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关文献】
[1]贾连顺.颈椎脊髓损伤的早期救治[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4):274-276.
[2]徐姬妍,任肖燕.颈椎损伤高位截瘫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09,21(11):81-83.
[3]沈传侠,焦伟.颈椎损伤伴截瘫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7C):1895-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