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合集下载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请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 怎样的过程?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原理)
自然界 整个世界 人类社会 都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
运动
变化
发展
强调性质上的 变化。只有向 上的,向前的, 进步的变化
事物强调运动中所发 运动是物质的 生的状态或性质的变 存在方式,是 化。如:进化和退化, 一般的变化 上升和下降的变化
合作探究:
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释 疑 解 难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是并 非量变就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 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 变。
合作探究:
2、质变就是发展。
释 疑 解 难
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只有 向上的、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 是发展,倒退的质变不是发展。
产生于旧 事物之中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为什么新事物的发展不会也不可 能是一帆风顺的呢?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总趋势
方法论要求:
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 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 事物的成长,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 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LOGO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LOGO
发展的普遍性
发 展 的 观 点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状态
(1)何为量变?何为质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 《荀子·劝学》
LOGO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干知识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1)运动的性质运动分前进的、上升的及下降的、倒退的两类,不可混淆。

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是发展,倒退的、下降的运动不是发展。

(2)新事物与旧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同客观事物背道而驰的,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3)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发展的意义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3.原理和方法论概括: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用发展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或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共31张PPT)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节省能源5G技术将支持能源领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以提高生产、交付、使用和协调有限的能源资源的效率。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四、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
✓ 旧事物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 5G的传输距离有效距离是很短的。在信号塔附近的时候,5G速度很快,但如 果远离信号塔,速度就会变得比4G还慢
✓ 新事物由小到大,日益完善的一个过程
(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P65)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 善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含义P63
发展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
二、发展的实质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新事物: 是指符合客观 规律,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和 有远大的发展 前途的事物。
古猿
猿人
新人
现代人
思考:自然界从生命产生到人类出பைடு நூலகம்,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鬼火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 出现在坟墓间。不过偶尔也会在城市出现,原因仍然未 知。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 生氧化磷,通过储存的热量,达到燃烧点时会燃烧(化 学变化)。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因为流速 大压强小),回头一看,很吓人,所以被那些胆小或迷 信的人称作“鬼火”。鬼火的颜色随着人体含有的元素 颜色而改变。时常我们可以看到的鬼火颜色有3种:绿 色、蓝色、红色,若有特殊的颜色,说明死人体内红磷 元素含量特别多。

第八课发展

第八课发展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 ①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 总是顽强抵抗和竭力扼杀新事物。
⑶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 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迂回的。
• 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写给中学学生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攀 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 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 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科学研究要拿出水滴石穿,绳锯木 断的钻研精神。” 材料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 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 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 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 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要经得起失败和 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 ②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 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 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 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科学研究要拿 出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钻研精神。科学的发展也 是如此。
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只有向 上的、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倒退的质变不是发展。
3、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4、事物的发展是以质变结束。
探究二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含义 二者辩证关系 原理 方法论
数量的增减和 场所的变更, 是渐进的、不 显著的变化。
量 变 质 变
根本性质的变 化,由一种质 态向另一种质 态的飞跃,是 根本、显著的 变化。

人教版必修四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件 (共69张PPT)

人教版必修四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件 (共69张PPT)

联系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联系
运动
变化
发展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2.发展的实 质
发展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 注意:把握发展要着重注意两点
(1)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是揭示了万事万物
2. 发展当然是一种变化,但并非所有的 变化都是发展。因为 ( ) A. 变化是数量的变化,发展是性质的变化 B. 变化是直线式的,发展式曲线式的 C. 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D. 变化是旧事物的运动,发展是新事物的运动 3.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 今年是全国第一,明年可能就不是了。 这一现象蕴涵哲理是 ( ) ①变化发展是绝对的,不变化发展的事物是很少的 ②只要努力,就必然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运动和变化 ④一切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经济全球化
粗放经营 自主创新
坚持发展观点 看 问 题
发展的实质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 问题的关键。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代领导核心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将得到更大发展!
1.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 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 )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2024_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题跟踪检测八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24_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题跟踪检测八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课题跟踪检测(八)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选择题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因地制宜解析:选C “吐故纳新”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题意。

B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

D项强调一切从实际动身,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

2.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说明你挂了。

”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胜利,把“沉下去”叫做失败。

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

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事物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D.物质世界是肯定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解析:选B 材料中,人生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

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项当选;A、C、D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3.下列关于发展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任何事物都经验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B.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状态和性质的变更C.发展是事物运动变更的总体性质和趋势D.发展标记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解析:选B 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任何事物都经验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以,A 项正确;虽然事物的运动、变更和发展在辩证法范畴体系中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但是,只有发展是在运动、变更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C项正确;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动身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项正确。

本题限制性条件是选出“不准确的”选项,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4.漫画《春芽的抗争》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总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旧事物总是强大的,往往会极力扼杀新事物的成长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总是通过保持某种相持状态实现的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总是要经验一个由积累到飞跃的过程A.②④ B.①③C.②③ D.①④解析:选D ②旧事物总是强大的,说法错误。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正确认识: ①社会主义发展过 程中的曲折。 ②实现祖国和平统 一过程中的困难。 把握新事物发展 ③和平与发展两大 过程中前进性与 主题与目前面临的 曲折性的原因 不利因素。 ④人类在科学探索 中遇到的挫折和取 得的成绩。
世界观 事物的发展 总是从量变 开始,量变是 质变的必要 准备,质变是 量变的必然 结果;质变又 为新的量变 开辟道路,使 事物在新质 的基础上开 始新的量变。
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道路: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原因: 第一,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 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第二,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和接受有一个 过程。 第三,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他 们阻止新事物的成长。 (3)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 途径
中日关系的回暖令世界瞩目: 1、2006年10月安倍前首相的“破冰之旅”; 2、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 3、2007年12月首相福田康夫 “迎春之旅”; 4、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的“暖春之旅”。 从“破冰—融冰—迎春—暖春”四个阶段的努力后终于实 现了中日合作的关系。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有关知识来分析材料。
世界观
方法论
实际运用
复习注意
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 发展 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 的趋 新事物必定能 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 势: 够战胜旧事物 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 发展 使其成长 是前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 进性 新事物的成长 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 和曲 壮大一般都要 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 折性 经历艰难曲折 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 的统 的过程 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 一 的辉煌
世界观
方法论
实际运用
复习注意 ①分清发展与运动、 变化的区别。 发展是 事物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前 进和上升性的运动, 并不是所有的运动 都是发展。 ②把握判断新旧事 物的标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wp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wp
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B
)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巩固练习
2.“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B
)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用发展的或创新 的观点看问题 对前途充满信心, 勇于迎接挑战 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发展 重视内因、不忽视外因,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世界观
方法论
1、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 一个总特征 2、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 3、理解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4、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 5、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 导意义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趋势
世界观: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 正确对待事物的发展,既要看到前途是 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 分思想准备,准备走曲折的路。
基础回顾
判断分析: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因此事物发 展的每个阶段都是向前的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明确考点] 一、发展的概念 二、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三、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状态
运动、变化
前 上 进 升 的 的 发展的概念及实质
唯 物发 辩 证展 法观 的
发展的普遍性、永恒性 趋 势 状 态 原 因 前进性和曲折性 的辩证统一原理 量变与质变的 辩证统一原理 内因与外因的 辩证统一原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干知识点复习 高二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4)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干知识点复习 高二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4)
• 或者: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 ①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 考验。
量变
质变
1.量变与质变的区别: 量变
性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
在中国发展壮阔历程中,走向共同富裕始终是温暖人心的目标。中国奇迹之所以 震撼人心,不仅在于规模和速度,更在于始终坚持共同富裕,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每个 人的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由于我国地区 之间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共同富裕不能整齐划一、齐头并进,应该循序渐进分 阶段促进,需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逐步实 现共同富裕。回溯历史,从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先富带动后富,到打赢脱 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 进展”的目标迈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提 出了前后连贯、与发展规律相契合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推动共同 富裕的。
答:①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 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中共始终坚持共同富裕,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生活, 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这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必须抓住时 机,促成飞跃,决胜脱贫攻坚战。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 贫攻坚目标任务,这是量的积累、长期努力的必然结果。 ④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脱贫摘帽不是 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同乡村振 兴有效衔接,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高目标过程中,还需我们继 续奋斗。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复习课件(共30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复习课件(共30张PPT)
但本题在设问里提到一个观点,这就是材料依据。本题 的原理是发展观,根据材料: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 这蕴含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既不要急于求成,也会一帆 风顺,体现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素养提升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
素养提升
精神,支持新事物发展成长,反对静止和僵化的保 守思想。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面对挫 折与考验。事物的发展总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 们一方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 条件;另一方面,要注意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 现事物的飞跃发展;还要注意把握适度原则。。
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发展的状态
核心突破
量变
质变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结果
事物根本性质保持稳定,没有变成 事物性质改变,一事物变成了另一
一、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
核心突破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反对静止的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原理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高考真题
A
(2021年山东卷,15)1956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为上海中共
一大会址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中国共产党在一大
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

第八课_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_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因为: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是最根本的原因)
1921年,中共“一大”时, 只有12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 名党员,到党的“十六”大时, 出席代表2048人,代表着7000 多万党员。
想一想?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如此发展?
中国共产党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三个代表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防微杜渐 9、欲速则不达 10、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解析】本题以“超级病菌”为时事背景材料,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导 致了超级病菌的出现,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同时也说明,在客观 规律面前,人们必须遵守,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 本题答案选A。
• 3(2011高考四川卷35)水磨镇的涅槃重生,离不开中央 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东省佛山市的对口援建和有关方面 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当地干部群众的自强奋进。这反映了 • A.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 B.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答案】B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内外因关系知识,从“是什么”角 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 【解题思路】中央的正确领导,佛山市的对口援建和有关 方面的大力支持,是水磨镇重生的外部条件,属于外因; 而当地干部群众的自强奋进是水磨镇重生的关键,属于内 因。答案选B。A、C、D观点正确,但不是题干考查的主 旨。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四层次------通达阶段
人类已明晰了很多道理,举世皆圣人,人皆可尧舜,实现真正的绝圣 弃智。人类由原始纯朴过渡到了理想纯朴,由原始幸福过渡到了理 想幸福,共产主义的社会就是这种状态下的典范。
求学的三个境界---------“渐悟”到“顿悟”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智 慧的顿悟。 • 在此境界,求学者诗人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 愉悦,硕果累累,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 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 浅入深的过程。
总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 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自网络顺口溜——有钱和没钱
没钱的时候, 养猪 有钱的时候,养狗。 没钱的时候, 在家里吃野菜 有钱的时候, 在酒店吃野菜。 没钱的时候, 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有钱的时候,在客厅里骑自行车。 没钱的时候想结婚, 从无钱到有钱的变 有钱的时候想离婚 化是发展吗? 没钱的时候老婆兼秘书, 有钱的时候秘书兼老婆 没钱的时候假装有钱, 有钱的时候假装没钱
第二层次------思索阶段
以简单绝对的善恶来划分人,以对立阶级来划分人,纷争不断, 苦难丛生人们喜欢思索远和大的事物,出现有远见的思想家
第三层次------开化阶段
因为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人们对社会理解越来越深,面对越来越复 杂的社会,有人选择沉默和顺从,有人为自己大揽利益,有人竭力推动 社会进步.人们喜欢思索近处和细微,出现了心理学等微观学科。
1840---1900---1949---2000-----2050 ↓

1921------------- 2020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

今天
明天
昨天
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 什么样的阶段和时期?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
中学阶段被称为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是 长身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从 一定意义上说,它对人生的前途、理想的实现 起重大的作用。
每个青年学生,都应该珍惜这个阶段,认 真读书,积极上进,不怕困难和挫折,努力为 人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 续:原来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 所以败也。
(1)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2) 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荆人”的影子?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趋势)
为什么?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课堂练习
1、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
D 原因是( ) 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 旧事物后出现
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 内容
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 展方向
• 2、从蒸汽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 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 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2、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事物发展的趋势)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 的、不显著的变化。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 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伤心,不 要忧郁,不顺心的日子暂且容忍,等着吧, 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提出,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符合上述材料信息的哲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C.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D.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中
2.节能型住宅具有冬暖夏凉、隔音隔热等特点,它能有效地降低人们取暖或降温的能源消耗,因而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广受欢迎,被许多政府列为推广项目。

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A.新事物一出现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B.新事物应该符合社会上每个人的要求
C.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D.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3.“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拉列传》)。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据此回答4~6题。

4.“冰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说明了()
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B.联系具有普遍性
C.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正确反映物质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代辛弃疾的这句词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B.我们要坚定地走曲折的道路
C.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6.“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7.网上祭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祖方式,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中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

人们既可以直接用鼠标点击和拖拉“供品”和“祭品”,模拟完成动作逼真的献花、点烛等传统祭奠活动;也可以敲击键盘发表留言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以下对这种祭祖方式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必定会战胜旧事物
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9.“莫言下岭便无难,赚着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新陈代谢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C.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0.十八大主题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材料中蕴涵的哲理有()
①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②注重量的积累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④事物发展总要遵循先量变后质变的顺序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10.看漫画《绿豆蛙》,漫画内容是:幸福和不幸经常在瞬间转换,未
来永远是未知的,所以我们保持微笑,静静地等待吧。

漫画内容说明()
A.幸福和不幸的转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条件的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幸福和不幸的转换是质变
D.任何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答案:C
11.下列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又体现了发展观的是( )
①邯郸学步②一箭双雕③吐故纳新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①③ B.①④ C.③④D.②③
12.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随着经济增长和国力的增强,人们期盼着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以便让政府提供的“社会养老”代替农民自身的“养儿防老”。

对此问题,下列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可以实现,因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不可能实现,因为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
C.说不清,将来的事物谁也无法预知 D.可以实现,因为我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1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其中,“普遍性”是指( )
①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②人类的思维过程是不断深化的③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④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4.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①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②量变的总和构成事物的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量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15.2013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7周年。

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浓缩了革命前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毅力和大智大勇以及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成长壮大的强大生命力。

从哲学上看,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是因为他们( )
①在困难和挫折中坚信革命前途是光明的②坚信精神力量对实践的重大作用
③对待困难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④认识到实践活动受物质条件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6.(2012·江苏单科,31)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 盘等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 )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17.(2012·上海单科,19)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这表明( )
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
C.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 D.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18.(2011·上海综合,4)右图是新华社发布的一张漫画,它反映的是汽车从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到反而成为累赘的过程。

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的量变是事物质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质变是事物量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指事物成分排列结构的变化
D.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19.(2013·南京四校模拟)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

有人为祖国国防实力的强大而高兴,有人为该航母的性能担心,甚至为落后于美国而沮丧。

对此,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①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发展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信不落后于人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好量的积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4山东卷•34)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不
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

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选择题答题处
经有54个委办局、16个区县共计70个单位和7位新闻发言人入驻“北京微博发布大厅”。

总粉丝量超过千万,在网民中产生了极大影响。

但是部分“官微”也存在自说自话等问题。

“官微”开启网络问政的新时代,同时“官微”也需要在运行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以更好发挥其作用。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政府部门积极运用包括微博、论坛在内的网络媒体,加强信息披露,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以坦诚的姿态促进双方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一定能够促使政府更加公开透明,树立正面的政府形象。

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如何看待“微博问政”现象?
答案:(1)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官微”开启网络问政的新时代,是一种发展。

(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
要准备,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官微”也需要在运行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要对新事物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发展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对于“微博问政”现象,作为政府利用新媒体加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新举措,我们要积极支持,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指正,监督政府,让其以坦诚的姿态促进双方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打造阳光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