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的镇平县石佛寺镇——“中国玉雕之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中生有的镇平县石佛寺镇——“中国玉雕之乡”
中国石佛寺镇,是南阳玉雕的发源地,河南省唯一的玉雕产销重镇,中国最大的玉雕产品加工销售集散地,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玉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位于河南省镇平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

清晨,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的一家玉器店内,一场玉器交易正在进行。

两个小时后,双方终于以110万的价格成交。

几乎每天,在石佛寺镇上千家店铺内都会上演这样的交易场景。

石佛寺,一个只有五六万人口的小镇,却拥有3万多名能工巧匠,加工的5000多个玉雕品种畅销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的旅游资源并不丰富,每天却会有近10万名游客前来观光、购物。

细细翻看石佛寺的历史,从古至今并没有产玉的记载,但今天镇子里的一切却又都跟玉息息相关,一切似乎都是无中生有。

中国(苏州)子冈杯玉石雕精品博览会金奖
古镇石佛寺位于河南省镇平县县城西北10公里处,距南阳市36公里。

石佛寺镇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玉雕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石交易场所,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

走进
市场,如同走进了玉的世界。

叫的出名字的和叫不出名字的玉应有尽有,一件件精美的玉雕产品,很难想象它们就出自这个不产玉的小镇。

《CCTV民间寻宝记》评为南阳十大民间宝物现代工艺奖。

石佛寺,是始于隋朝、兴于唐朝的千年古镇,当年是因镇上一座拥有石佛的寺庙而得名,但它最初扬名于外却的的确确跟玉有关,而且还是跟产自南阳独山的玉关系紧密。

独山距石佛寺20公里,这座山不与任何山脉相连,因此被称为独山。

上世纪70年代,当地的安国城文化遗址出土了这枚带穿孔的玉铲,经专家鉴定它属于新石器早期的遗存,由独山玉制成;很多年来,专家学者都在追寻绝世宝玉和氏璧的来历,追来追去,也追到了独山。

带穿孔的玉铲被专家认定为独山玉所制,这使独山玉石的雕刻历史定格到4000年前,但从历史记载看独山脚下并没有玉石加工的文字出现,由此可以推断石佛寺一带4000年前玉雕师傅们就已开始对玉石精雕细刻,那么玉雕的历史为何是从
石佛寺开始书写,而不是从独山脚下?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古代,石佛寺的玉雕师傅又是怎么完成玉石的打磨和切割呢?这条河叫赵河,千百年来它自北向南静静地穿越石佛寺镇,最后汇入长江。

白玉双耳瓶神工奖金奖
赵河,是中国北方司空见惯的一条小河,不过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就是这条再普通不过的小河,却隐藏着石佛寺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玉雕
基地源起的秘密。

正是当地这特有的石英石砂,使得石佛寺从4000年前就具有玉石加工的传统,而那些古代的玉石工匠们,也正是利用这高硬度的石英石砂,配合专门用于打磨的工具,用完全手工的方式,制作出各种精美的玉器作品,广受世人好评。

这件独山玉作品有一个栩栩如生的名字《妙算》,它在2002年收获中国玉雕界最高奖天工奖银奖。

《妙算》是玉雕大师张克钊与仵海
州联手的得意之作。

不过这极品差点成为废品。

10年前,仵海州得到了一块奇特的玉石,当时有人打赌说它无法成器,因为这块玉料黑白两色横竖杂陈,几乎无法构图。

但闭门三日思考之后,仵海州果断地想到了算命摊子下垂的桌布。

就这样,《妙算》真就是妙不可言了。

对黑白玉料绝妙的俏色处理,使原本几毛钱一公斤的黑白料变废为宝,实现了价值飞越,同时雕刻师在独山玉面前更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君子比德于玉”,是中国人与玉一见倾心的真情流露。

在华夏历史的开端,出现过的玉料种类多得令人吃惊。

据统计,《山海经》记载的玉产地共有149处,而《康熙字典》里的各种玉名则多达173种。

仓颉发明的汉字,清晰地描述了“玉”的定义:玉,就是佩戴于王者腰间的那一个点状饰物。

它虽然细小,却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权力气味。

正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玉的倚重,也一定程度上促使石佛寺
形成如此规模的玉雕产业。

太白醉酒“玉华奖”玉雕精品展金奖。

石头可以创造财富,石头也可以改变人生。

六七千年的时光流转,石佛寺玉雕业那人、那玉、那事都已零散于历史角落,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对玉的传承和执着。

在今天的石佛寺镇,一个玉雕艺人的生涯往往从初中毕业就开始了。

玉石产业的形成,使这些年轻人有了由普通人成为一名玉雕大师的可能,也由此使石佛寺镇无中生有的传奇进一步得以延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