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模式新概念的新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维度:SPD的概念
供应加工配送(SPD)、
即医疗用品供应链的物流管理,也称为医疗用品物流外包模式。

它是现代医疗机构非常推崇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它是以医院医用材料管理部门为主导,以物流信息技术为工具,通过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对医院内医用材料的供应、加工、推送等流程进行集中管理的方式。

SPD医用材料的医院物流管理将转移到专业的物流管理平台进行运营,由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物流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医院物流管理的流程再造,条码识别技术的应用,使物流作业规范化、简洁化,从而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差错和管理难度。

在国外,这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称为SPD系统,与之配套的管理称为SPD管理模式。

第二个方面:中央仓库管理
在SPD模式下,医院的中心仓库由SPD操作员管理。

中心仓库可以位于医院或指定区域的任何地方。

如果SPD运营商同时承接同城多家医院的SPD运营服务,希望在同一个地方建立统一的仓库,那么应该要求SPD运营商在仓库内为每家医院设立独立的医用材料存储区,同时必须具备与服务医院相连但相互隔离的网络环境。

医用材料在中心仓库入库后,由SPD运营服务人员以定数为单位进行管理,形成定数包。

所谓“定数包”,就是根据各科室医用耗材的消耗规律,将一定数量的耗材打包成一个包,生成唯一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便于科室发放和科室消费。

基于专业的仓储物流服务和信息技术,物流配送运营商可以大大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在入库验收阶段,扫描物流包装的条形码,可以实现采购订单、发货批号、发票金额等信息的比对。

并自动提示仓库中的存放位置,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收货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

SPD系统可以自动分析院内各消费点的库存和消耗规律,自动生成拣货单,提示拣货员物料存放位置;提货后,系统自动打印消费积分的发放单据。

在日常盘点管理中,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手持PDA实现动态盘点或循环盘点,同时可以调整盘点结果的批次和数量,确保账账相符。

第三维度:临床科室二级库管理。

在SPD模式下,医院的临床科室是医用材料的消耗点,也是医用材料备用储存的二级库。

SPD运营人员会根据临床科室的实际需求,将医用材料以固定数量的包装发放到各个科室。

通过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医务人员在使用材料后,只需将定数包装的标签放入指
定的回收装置,无需任何记录工作。

SPD运营商服务人员定期回收固定套餐标签,扫描后可自动完成消费登记并生成补货指令;回到中心仓库完成拣货加工,然后推送到对应的二级仓库完成上架操作。

面对医院数百个消费单元、不同的消费品种和消费周期,SPD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的分析、现场消费点的分布、配送瓶颈的峰谷时间(主要是院内配送的电梯容量),主动规划配送周期和配送路径,从而保证临床供应,实现临床库存的优化。

SPD模式将医院医用耗材由传统的“二次消费点申请管理部门采购供应商发货仓库验收入库仓库发货”的“拉式”模式,转变为“二次消费点扫码消费SPD操作员主动补货”的“推送式”模式,免除了医务人员对本部门医用耗材进行日常管理的工作,将他们从繁杂的物资管理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

第四个维度:结算管理
SPD运营商与医院的结算方式有两种:出站结算和消费结算。

出库结算,即SPD操作员将医用材料从中心仓库配送到医院临床科室二级仓库时,医院根据出库数量进行结算;消费结算是指将医院临床科室二级库交由SPD运营商维护,医院按实际消费进行结算。

在实际操作中,医院按照实际消费情况与SPD运营商结算,更符合SPD模式的本质。

也就是说,全院的医用材料的物流管理由SPD经营者承担,医用材料消费前的所有权属于经营者,消费后的所有权属于医院,流通过程中的损失由SPD经营者承担,可以更好地促进SPD经营者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从而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

第五维度:医院控制
在SPD模式下,SPD运营商承担医用材料的采购、仓储等业务,医院是医用材料的使用者。

但医院作为医疗质量的责任方,必须通过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来保证医用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是医用材料的准入控制。

在招标过程中,医院要自主掌握,形成医用材料采购目录,自行招标。

SPD系统抓取医院的物资采购目录,形成自己的采购目录,然后进行采购、供应、发放。

不在医院物资采购目录中的货物不能在SPD中心仓库入库。

其次,材料供应商的资质控制。

医院招标后,中标供应商应向医院提供医用材料从生产许可到流通的资质文件。

每次入库,SPD 操作人员都需要检查供应商的资质。

资质文件由SPD操作人员收集
并录入系统,同时可供医院审核。

此后,材料入库验收。

虽然中心仓库由SPD操作员管理,但每个仓库存放的医用材料都必须经过医院的验收。

医院验收签字后才能入库使用。

最后,物质结算。

SPD操作员每月根据医用材料的出库数量或消耗数量进行汇总,生成结算单,经医院审核后方可生效。

供应商根据对账单开具发票,去医院财务结算。

第六个维度:SPD的价值
SPD模式为医院医用材料管理带来了服务理念的新变化。

通过专业分工和SPD服务模式的构建,可以帮助医院在“医用材料零资金占用”的情况下,保证医用材料的及时安全供应,显著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将医药人员从琐事中“解放”出来,回归到一线服务的本职工作中。

第七个维度:优势与挑战分析
SPD模式的优点如下:
1.专业高效的医用材料物流管理。

2.医院可以先使用医用材料,再根据消耗量进行结算,实现医用材料零库存、零资金占用。

3.医用材料消耗的科学管理。

大多数医院无法准确掌握低值易耗品的消耗和消耗规律。

SPD模式通过引入定数包,可以将低值易耗品的消耗细化到一个定数,有利于医院更准确的管理决策。

4.SPD运营商独立运营,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可以实现管理成本的最优化。

SPD模式的挑战如下:
由于国内外政策环境和商业环境的差异,SPD模式在中国的落地实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1的优势。

SPD模式在于专业的物流管理,但正是由于其更注重物流效率和效益,不注重医院内部医用材料的管理需求,导致其业务层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医院耗材的计费与患者计费的关联性,耗材使用和消耗的规范性等。

2.在中国,虽然被引入中国,但SPD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从已实施的项目来看,主要展示了医院内经销商物流流程的延伸。


此产生的问题是,SPD运营者现阶段只能与医院物资配送和托管“绑定”,本应独立运营的SPD可能成为配送者的商业工具。

3.由于现阶段SPD的运行由医院的物资配送员承担,SPD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由他们单向管理,不利于医院监管,业务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4之间没有有效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SPD系统等医院分销商、物流商、技术服务商、材料商,从宏观上来说会阻碍物流效率的提升。

第八个维度:浦发和4PL发展(供应链的物流集成商)产业化发展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是指为甲方、乙方、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的服务提供商。

第四方物流是供应链的整合者。

由于不参与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的业务流程,与各方没有利益关系,因此具有开放、共享、安全的特点。

在医用材料的物流管理过程中,医院是第一方,医用材料的生产厂家是第二方,中间流通环节是第三方。

第四方物流的核心任务是为医疗机构、医用材料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搭建业务和数据协同平台(产业化发展)。

其价值在
于实现医用材料研发、生产、流通、应用、管理的信息共享系统,促进医疗机构和医用材料生产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降低各方运营成本。

SPD模式的本质在于独立的院内后勤运营服务。

在这一点上,它完全与第四方物流的思想相联系。

SPD模式的推广必然要求运营商公平、公开地提供物流运营服务,而不是站在经销商或医院的利益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