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推动工作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生产推进工作思路
主要理念与方向
第一,建立精益生产组织体系,为开展精益生产提供组织保障。

精益生产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管理手段,为了确保精益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并使其顺利进行,必须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制定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确立“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的原则,积极推进精益生产的组织、执行和实施工作。

第二,以培训为先导,充分发挥精益生产管理者的“桥梁”作用。

通过宣传和培训来提高员工对精益生产的了解和认知,激发他们参与精益生产的积极性,使精益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精益生产工作持续、长效地开展下去。

第三,制定精益生产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划分岗位的职责和分工,制定项目分类、项目立项管理、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管控、项目验收、项目资金管理、项目成果推广等具体管理办法,规范精益生产工作。

第四,确定自主精益生产项目。

在了解、掌握精益生产相关知识和工具的基础上,借鉴同行业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按照企业精益生产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并结合企业设定的目标,认真分析管理现状和问题,按照提升运作能力、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原则,确定自主精益生产项目。

第五,确定精益生产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

按照项目团队组建、现状梳理、诊断和分析、制定行动计划并优先排序、实施并跟踪改进、精益实施总结六个阶段,实施精益生产项目。

为全面落实开展精益生产工作的具体安排,提升管理水平,应从这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明确精益生产是企业用来调整生产、服务和运营过程的一种技术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障、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的焦点落实到用户的需求上,以提高企业的效率、效益,增强竞
争力。

二是在工作中要强调“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三项原则,要把握其真正内涵——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量化考核。

三是在开展精益生产中要注重融合各项管理方法,将创一流、同业对标、标准化管理、班组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各项管理工作正常进行;通过实现精益生产,强化指标分析,优化管理流程和方法。

四是精益生产是一项长期工作,应把精益生产作为持续改进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扎扎实实地做好。

在这一过程中鼓励管理者和员工积极参与,要鼓励他们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找出差距,制定措施,予以改进。

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促进员工真正做到“理念上认同,方法上掌握,工作中应用”,并把成果纳入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和信息系统建设。

工作开展思路
工作事项:负责集团精益改善项目管理办法的编制及修订,负责集团精益改善项目的收集、组织评审、过程监督、完成情况评定及激励工作
第一步:现况调研
(1)对标-对照“精益生产体系标准要求”;
(2)同行对比;
(3)非同行适用范围(对象)对比;
(4)请专业的咨询公司诊断,提供诊断报告。

第二步:精益改善项目改善方向
(1)有关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的项目;
(2)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检验方法、仪器装备、备品配件的管理与制造等的改进;
(3)各种提升维修技能、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优良方法等;
(4)废弃能源、废料的回收与利用;
(5)废旧设备、配件、零件的再修理和利用;
(6)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公司用工、资产、环保风险;
(7)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现场管理、卫生条件、安全条件、职工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方法和措施;
(8)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的;
(9)企业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的完善及优化;
(10)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合理化建议;
(11)新材料、新技术、新配方、新工艺等研发及推广;
(12)产品质量的提高、市场投诉的降低。

第三步:建立组织,各事业部建立精益生产负责人及委员会成员,建立组织机构和职责
(1)定义总项目架构,相关负责人;
(2)各事业部负责人,精益生产推动项目成员;
(3)各成员负责事项,如何分工,明确定义。

第四步:编制计划及相关管理文件,编制精益生产管理办法
(1)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2)提供制定和评价精益改善目标的框架;
(3)如何实施并保持,相关制度、规范设计及实施,各小组讨论修订,最终定稿;(4)定期评审,建立考核体系,以确保其持续和健康发展。

第五步:定义具体实施项目,确定项目名称,目标,实施计划,项目周期等
例:
现场改善(5S)项目;
快速换线项目;
提高设备稼动率项目;
节能降耗项目;
减少辅料使用成本项目。

第六步:进入实施阶段,实施的辅导培训,实施过程进度监控及纠偏。

(1)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实施节点进行检查、督促项目进度,精益生产负责人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对上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点评,对后续工作进行部署;
(2)每月由各事业部负责人对精益生产工作小组成员所承担项目进行总结;(3)每月精益生产负责人针对各事业部项目达成状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第七步:成果呈现,各事业部评比,考核体系与执行
(1)针对各事业部项目达成状况,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考核评比;
(2)各事业部根据各项目的成果,呈现各项目KPI指标状况,如UPPH,设备稼动率,直通率,单片成本降低额等指标体现,所有精益改善项目效益,经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进行审核,项目收益包括硬性经济收益和软性收益,精益改善项目评审结果最终由评委委员会成员打分计算得出。

第八步,标准化与持续改善
(1)将已完成的项目改善进行标准化,形成文件规范进行固化,长期执行;(2)根据现状,定期更新阶段性目标,持续改善,形成PDCA循环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