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3-金属与类金属中毒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铅的史话
4千年前人类就已开采铅,2千年前开始大量 用于造币、化妆品、药品、容器、彩陶、颜料等 方面,近百年来,铅主要用在蓄电池制造和汽油 添加剂方面,此外,在油漆、涂料、印刷、电缆、 辐射防护亦大量地使用铅。
经验证目前人体体内铅含量是1千年以前的 100-1000现,古罗马人的遗骸中含有大 量铅,古罗马帝国的灭亡竟与铅中毒有关。原来古罗马贵 族惯用铅制器皿(瓶、杯、壶等)和含铅化合物的化妆品, 甚至输送饮水的水管也是用铅做的,从而导致慢性铅中毒。 蓄积在罗马人体内的铅毒在下一代人中充分发挥了杀伤力。 古罗马特洛伊贵族有半数不育。其余人虽能生育,但所生 的孩子几乎个个都是低能儿和痴呆儿。几代以后,罗马皇 室就再也找不到嫡亲的可以传位的子女了。于是罗马统治 集团日益衰退,罗马帝国遭遇灭顶之灾。
主要毒作用
1、对酶活性的影响(常见); (1)与酶蛋白分子上配位基团反应, (2)置换金属酶或金属激活剂中的必需金属。 2、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与膜结构上的配体结合,从而使生物膜结构和功能发生 改变。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与组织蛋白配体结合,成为致敏原。 4、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与核酸配体作用,影响DNA转录与翻译。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2)
近年来部分城市和地区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城市
超标率(%)
北京
64.9
上海
51.0
40.8(新生儿脐血铅)
沈阳
99.5
广州
31.6
浙江
39.8(城市) 27.6(农村) 14.2(山区) 11.7(海岛)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进行的《中国部分 城市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2004年监测调查报告》显示的 结果是:在调查的17141名儿童中,血铅水平高于100微 克/升的儿童有1791人,儿童铅中毒率为10.45%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Prevention lead poisoning in young children. Atlanta,Georgia:CDC,1991;
毒理
1.吸收 2.分布 3.排泄 4.中毒机理
铅的吸收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烟或蒸气 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经消化道。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不能通过完整皮肤吸收, 铅的有机化合物可经皮肤吸收。
生活污染源及接触
l 吸烟、煤烟; l 含铅建筑装潢材料(如含铅油漆); l 含铅器皿(搪瓷、釉彩、含铅玻璃杯、锡壶
等); l 劣质化妆品; l 食用铅污染的水和食物,吸入含铅的烟尘。
自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的铅通过地壳运动、火山 爆发、森林山火等自然现象排入环境。
(二)当前环境铅污染状况
铅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随着人类不断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当前环境中铅污染十分严 重,有报道表明现今人类铅负荷是古时的几百 倍。我国铅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且环保措施 尚不完善,故我国的环境铅污染非常突出。
▪ 体内一些蛋白质(如金属硫蛋白)对金属转运、分
布有很大影响。
血与其它组织间金属交换模式
血浆
细胞间液
细胞内液
结合型 血管壁 结合型 细胞膜 结合型
可扩散型
可扩散型
可扩散型
(三)代谢
体内的生物转化常不能改变金属毒物 的毒性,有时反而使其毒性增加。如金属 汞在体内氧化成Hg2+而毒性增大。
(四)排泄
(二)当前环境铅污染状况 (三)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危害的问题
工业污染源
l铅矿的开采冶炼; l在现代工业中铅用途广泛,大量用于制造酸式铅电池、
汽油添加剂、颜料、电缆外套等,在生产过程中对环 境的污染; l交通废气(含铅汽油燃烧后排放)、煤烟; l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拆旧 船熔割。
第二节 铅( Pb Lead)
▪ 理化特性
▪ 环境铅污染的来源及状况
▪ 毒理
▪ 毒作用表现
▪ 诊断及处理原则
▪ 治疗
▪ 预防
总结
理化特性
❖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 逸出。
❖所有铅氧化物都以粉末状态存在,并易 溶于酸。
环境铅污染的来源及状况
(一) 环境铅污染的来源 1、工业污染源 2、生活污染源及接触 3、自然污染源
[焦点访谈]甘肃省徽县铅中毒事件调查
[焦点访谈]甘肃省徽县铅中毒事件调查
[焦点访谈]甘肃省徽县铅中毒事件调查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3)
铅是一种多系统的毒物,其中神经 系统是主要的靶系统,尤其是发育期大 脑最易受损。因此,儿童是环境铅污染 的主要受害者。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4)
症状性铅中毒往往在血铅水平≥45μg / dL时 才发生。在当前环境铅污染的状况下,主要引起 无症状性铅中毒(或亚临床性铅中毒),表现为 儿童智能行为发育和生长的迟缓,往往容易被忽 视,其隐匿渐进的病理特点使其对儿童健康的危 害性更大。
金属中毒的治疗原则
(一)慢性中毒治疗 主要用金属络合剂(多为螯合剂)解毒。
药理: 1、与体内功能基竞争有毒金属; 2、络合物较稳定,且络合物中金属离子不显示
毒性或毒性降低; 3、络合物水溶性较高,易通过肾脏排出。
给药方式
➢间歇性用药。 “用药3-4天,停药3-4天”为一疗程。
➢为什么? 1、防止“过络合综合征”; 2、让细胞内有毒金属游离至细胞外,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1)
根据有关资料, 我国一般地区儿童 的平均血铅水平达11.1 μg / dL, 工业污染 区儿童平均血铅水平达31.0 μg / dL, 其中 超标率(≥10 μg / dL或0.483μmol /L)分别 达60.5%和88.7%,即全国城市儿童约有一 半以上处于亚临床中毒状态。
以便驱除。
(二)急性金属中毒的治疗原则
1、阻止毒物的吸收; 2、促进毒物的排泄; (1)利尿 (2)利胆 (3)特殊金属络合剂 (4)透析 (5)换血 3、对症、支持治疗。
总结提问
▪ 毒理学对金属是如何定义的? ▪ 金属吸收代谢有何特点? ▪ 金属中毒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 金属解毒剂(络合剂)的药理及给药方式如何?
总结
金属定义(毒理学)
指在生物学条件下,可以失去一个或 多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以进行反应的元素。
金属离子与配体反应
从毒理学的观点来看,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特 性至关重要。在生物学条件下,在水溶液中几乎不存 在简单的金属离子,绝大多数同供电子基团或成分 (配体 Ligand)以共价键结合形成金属络合物。
卟啉代谢障碍
卟啉代谢障碍临床意义
➢铅中毒重要毒理机制之一; ➢卟啉代谢障碍在铅中毒较早期即可出现,
因此,其中间产物的堆积、酶活性的改 变等可作为铅中毒早期检测指标。
溶血作用
➢铅与红细胞膜上配体结合 ➢铅抑制细胞膜Na+-K+ATP酶
脆性增大; K外渗。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ALA与γ-氨基丁酸(GABA)化学 结构相似;
铅的分布
结合型: 约90%与红细胞结合 约10%与血浆蛋白结合 可扩散型:主要为
数周
可溶性磷酸氢铅
不溶性的磷酸铅
(沉积在骨骼)
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
铅的排泄
▪主要经肾脏排出; ▪血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孕期注意) ▪乳汁内铅也可影响婴儿。(哺乳期注意)
铅的中毒机理
1.卟啉代谢障碍 2.溶血作用 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4.对血管的毒作用 5 . 其它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8)
▪目前对众多的金属元素对脑发育及其功能影 响进行“排座次”,第一位是铅,以后依次 为碘、汞、钴、铁、铜等。 ▪CDC报告:铅是美国儿童身体健康的头号环 境有害因素。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Prevention lead poisoning in young children. Atlanta,Georgia:CDC,1991;
例1 王××,男,35岁,住院号01234,某颜料厂操作工。因急性腹 痛30小时伴恶心、呕吐,于1984年5月4日下午7时急诊入院。患者自5月3 日下午1时起,感中下腹疼痛,持续不断,阵发性加剧,伴恶心、不思饮 食,呕吐3次。疼痛开始于脐周,逐渐扩散至全腹,绞痛或胀痛,剧烈时 颜面苍白,出冷汗,身体卷曲,辗转呻吟不止。无发烧、头痛、头晕、腹 泻或脓血便。无不洁饮食史。经某医院急腹症处理未见效.转来我院。患 者从事铬酸铅烘干取样、磨粉及包装一年余,每天操作约2—3小时,岗位 铬酸铅浓度一般为0.05mg/m,既无除尘防毒设施,又无个人防护措施, 同工种17名操作工,7名查出尿铅含量增高。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7)
澳大利亚Baghurst PA等用队列研究方 法研究血铅与IQ的关系,结果表明出生后 7年的儿童的智商水平仍与孕妇或脐带血铅 水平呈负相关。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8)
▪目前对众多的金属元素对脑发育及其功能影 响进行“排座次”,第一位是铅,以后依次 为碘、汞、钴、铁、铜等。 ▪CDC报告:铅是美国儿童身体健康的头号环 境有害因素。
(一)吸收途径
主要以粉尘、烟及蒸气形式经呼吸道吸收 吸收方式: 1、溶解后被吸收(主要); 2、弥散作用(蒸气、细小烟尘); 3、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二)转运、分布
▪ 金属吸收入血后,以两种形式存在。
结合型:与生物大分子结合。 可扩散型:以自由离子形式或可扩散性配体(低分子 化合物)络合,可透过血管壁、细胞膜,虽然量少,但 活性大。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铅( Pb Lead) 第三节 汞(Hg Mercury) 第四节 锰 (Mn Manganese) 第五节 砷(As arsenic)
第一节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概论
一、金属中毒的理化基础 金属定义(毒理学)
金属离子与配体反应
二、金属毒理特点
三、金属中毒的治疗原则
❖ 主要经肾及胃肠道。 ❖ 金属毒物常较多聚集于毛发、指甲等,可随毛
发、指甲的脱落而排出体外,尽管不是主要途 径,但对毒物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 一般来讲,金属毒物排泄较慢,此外,体内不 同组织的生物半排期也不同。长期接触低水平 的金属毒物致慢性中毒的威胁性仍较大。
(五)金属毒作用
金属中毒的毒理基础是金属与配体的反应。 体内有许多物质可成为金属的配体(供电子基团、常为 含S、N、O、C、P等原子的基团),主要有: 1、蛋白质上的 –SH,-COO-,-NH2 2、核酸中的磷酸基、嘌呤硷基; 3、磷脂质(生物膜) 4、某些低分子物质如醋酸、枸橼酸、磷酸、碳酸等。
1、腹绞痛
2、贫血
3、周围神经病
案例
腹绞痛
▪ 常为 主诉症状 ▪ 表现(形式、部位、检查、伴随症状等) ▪ 非典型表现
可为隐性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
贫血
一般为轻、中度贫血,多呈低色素正 常细胞型贫血;卟啉代谢障碍,点彩红细 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增多等。
周围神经病
运动型:伸肌无力为主; 感觉型:四肢呈“手套袜子样”感觉异常 混合型:
▪ 铅能干扰脑内儿茶酚胺代谢; ▪ 铅可作用于神经鞘膜细胞,引起神经节
段性脱髓鞘。 ▪ (儿童)与海马回神经元受损有关
对血管的毒作用
铅能引起血管痉挛。 ▪ 肠系膜血管痉挛导致腹绞痛; ▪ 其它引起铅面容、暂时性高血压、眼底
动脉痉挛等
慢性中毒表现
铅为多系统毒物,早期表现缺乏特征, 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如下较为典 型表现:
Co3+ + 6NH3 [Co(NH3)6]3+
配体 中心离子 配位原子
配位原子的数目称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一般为2、 4、6、8
螯合作用
若配位体与中心离子络合形成环状结 构,形成的络合物又称螯合物,能形成螯 合物的配体称为螯合剂,这种螯合环形成 的过程叫做螯合作用。
金属毒理特点
(一)吸收途径 (二)转运、分布 (三)代谢 (四)排泄 (五)中毒机理及毒作用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5)
150 死亡→
100 脑病→ 肾功能受损→ 症状性贫血→ 腹绞痛→
50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40 维生素 D3 代谢障碍→
30 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20 红细胞原卟啉升高→
10 发育毒性→
血铅水平 ( ug/dL)
不同血铅水平对儿童集体的危害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6)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年在关于铅与 环境健康评估报告中称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血 铅水平与智商(IQ)值显著相关。铅对儿童的 IQ影响,尤其是语言和操作方面的IQ,影响儿 童听觉和视觉,进而影响学习能力和行为的发育。 铅对儿童发育的毒性作用可持续至成人,在短期 内不易逆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