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随堂检测]
1 •下列叙述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不相符是()
A. 地球上的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B. 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C.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 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不变的
解析:选D。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而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
的,显然D项内容不符合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
2.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 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C. 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D. 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解析:选C。
拉马克否定了物种不变论,但其学说的两大观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是其致命的缺陷。
进步之处是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3. 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 “生存”的“适者”,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 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
D.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解析:选Do由于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谈不上对人类有益或有害,
因而A、B C三项都混淆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A B、C错误。
D项表明了在自然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环境条件,D正确。
4 . (2019 •唐山高一检测)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没能解决的问题是(
A. 生物进化的原因
B. 说明物种是可变的
C. 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及多样性
D. 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解析:选D 。
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中“适者生存”的原理能够解释生物进 化的原因,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可以生存下来,由于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由于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不能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 质。
5. 下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是()
A. a 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原因是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B. b 的变化是农药作用的结果
C.
c 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 农药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解析:选D 。
在使用农药前,害虫存在多种变异类型,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 弱的个体,A 正确;图中a ^b 下降的原因是大部分害虫没有抗药性或抗药性弱,从而被淘 汰,B 正确;b ^c 上升的原因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生存斗争中存活并大量繁殖,
C 正确;农
药的作用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抗药性早已存在于该种群,只是将抗药性弱的个体淘汰了, D 错误。
6. 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n 染色体的变化很多,现在把有变化的第n 染色体的纯合子 列在下表中,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果蝇的第n 染色体的各种类型在不同温度中的生活力
(1) 从表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温度中,第n 染色体的不同类型的生活力
________ 。
(2) 在25.5 C 时, __________ 的生活力最好。
在 21 C 时, ___________ 的生活力最好。
在 16.5 C 时, _________ 的生活力最好。
窖
咀种胖鞍度
(3) 由此得出的结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从题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中,第n染色体的不同类型的生活力不同。
在
25.5 C时,标准型的生活力比变异类型A B和C都强,但在21 C和16.5 C时,变异类型C的生活力比标准型好。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下列两点:①有极少数的突变是有利的,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②突变的有利与否,是其所处环境决定的。
答案:(1)不同(2)标准型 C C (3)①少数有利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②突变的有利与否,随所处的环境而异
[ 课时作业]
1.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
①食蚁兽的舌头变得细长,是由于食蚁兽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②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
③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④鼹鼠由于长期生活于地下,眼睛萎缩、退化
⑤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
A. ①②③
B.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
拉马克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两个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动物的器官越用越发达,相反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并且拉马克认为这些因为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①②③均为“用进”的实例,④为“废退”的实例。
2.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始祖马进化成现代马的动力是( )
A. 过度繁殖
B.遗传变异
C.生存斗争
D.适者生存
解析:选C。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
3. 如下图,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
loom I个休毂竝z理论側
1 OQO S际值
l(X)
询/ 一 .…
A. 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
解析:选B。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每一种生物都能产生很多后代,即过度繁殖,众
多的后代要想生存下来,即获得必需的生活条件,如食物、空间等,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
之间就要发生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使大量个体死亡,少量个体生存下来,所以曲线理论值与
实际值有较大的差别。
4•鲸和鲨鱼是不同纲的两种动物,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体形,这是
因为()
A. 相同变异的结果
B. 进化的方向相同
C. 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
D. 相同的环境对它们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选D。
鲸和鲨鱼都生活在海洋里,相同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体形进行了相似的选
择。
5•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
按达尔文的观点,鹿角
发达的原因是()
A. 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
B. 经常使用鹿角的个体保留因而发达
C. 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
D. 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
解析:选A。
达尔文的观点认为,古代雄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
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很难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的进化,就形成
了有发达鹿角的雄鹿。
6.在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里,喷了一种新的农药后,约98%的甲虫死了,约2%勺甲虫生存了下来,生存下来的原因是()
A.有基因突变产生的抗药性个体存在
B. 以前曾喷过某种农药,对农药有抵抗力
C. 约有2%的甲虫未吃到沾有农药的叶子
D. 生存下来的甲虫是身强体壮的个体
解析:选A。
生存下来的甲虫是由于本来就具有抗药性基因,而新基因的产生来自突变。
7•人工选择之所以能选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新物种,其共同的选择基
础是()
A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生物都在进行生存斗争
D. 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
解析:选B。
选择的基础是生物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遗传和变异产生的。
&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为工业区。
下表为该
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变化:
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定向变异作用
B. 自然选择作用
C. 灰尺蛾迁入,黑尺蛾迁出
D. 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
解析:选B。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
物进化的方向。
9.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狼的进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如有跑得快的,有跑得慢的。
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 的特性,而这种特性一般是 _________ 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 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2) 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
这样食物、环境对狼起了________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 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_________ 。
(3) 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 实现的。
解析:(1)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由遗传和变异导致的,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且可遗传。
(2)
环境对变异起着选择的作用, 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3)狼的进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答案:(1)变异 不定向 遗传 变异 (2)选择 定向 方向(3)生存斗争
10. 甲虫幼虫期以农作物叶为食,破坏力极强,后来使用某种杀虫剂进行防治,开始使 用时,对甲虫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继续使用,甲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
分析并回答 下列问题:
⑴甲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 ___________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_________ 的;杀虫剂 的使用对甲虫起到了 ________ 作用。
(2)甲虫与杀虫剂之间的关系叫 __________ 。
在害虫进化过程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个体。
(3)下图是甲虫在使用杀虫剂之后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害虫具有抗药性
解析:甲虫与杀虫剂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 由于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杀虫剂对甲虫起到了选择作用, 其中抗药性的个体是具有有利变异的个
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 无抗药性的个体会被淘汰,经过一代代的选择,甲虫种 群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数量会增加, 农药的治虫效果会下降。
从使用杀虫剂之后甲虫种群数 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害虫具有抗药性应在使用杀虫剂过程前, 如果抗药性出现在使用杀虫剂 过
程中或过程后,甲虫会灭绝,与题图不符。
答案:(1)差异 不定向 选择(2)生存斗争
具有抗药性的 (3)前
应在使用杀虫剂过程
甲虫种群个体 (
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