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 坐标图像类试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解析
满分帮 温度—时间图像
3 (2018广东中考)如图所示,加热-4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态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 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 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 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A
B
C
D
满分帮 其他图像
6
7
解析
由题图可知,量杯的形状上宽下窄,在向量杯中注水时,相同时间内注入相同质量的 水,但量杯中水的高度增加得越来越慢,根据p=ρgh,量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增加 得越来越慢,故B正确.
满分帮 其他图像
6
7
(2018广东中考)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体积相等 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在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 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满分帮 温度—时间图像
3 解析
满分帮 U-I(或I-U)图像和P-t图像
4
5
(2018兰州中考)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5 A”.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得到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
满分帮 s-t图像和v-t图像
1
2
解析
满分帮 s-t图像和v-t图像
1
2
(2018烟台中考)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开始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 像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0.2 m/s ,5 s时两车相距 0.5 m .以甲车为参照物, 乙车向西 运动.
满分帮 s-t图像和v-t图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帮 U-I(或I-U)图像和P-t图像
4
5
A.电源电压为9 V B.R1的阻值为20 Ω C.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取值范围是2~20 Ω D.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2~3 W
解析 由题图甲可知,R1和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由 题图乙可知,当电路电流为0.2 A时,电压表的示数是4 V,设电源电压为U,则U-4 V=0.2 A×R1①;当电路电流为0.3 A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 V,则U-3 V =0.3 A×R1②;
中考
2019
物理
重庆中考
第二部分·专题过关
专题二 坐标图像类试题
目录
CONTENTS
类型概述
方法帮
满分帮
类型概述
类型概述
坐标图像类试题具有清晰、直观、信息丰富等特点,既可以考查学生识别图像的 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福建中考中出 现频率较高.
方法帮
方法帮 坐标图像类试题
甲
乙
满分帮 其他图像
6 A.1个 解析
7 B.2个
C.3个
D.4个
满分帮 其他图像
6
7
重庆中考
重庆中考,一帮到底
方法帮 坐标图像类试题
解题通法
典例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 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满分帮 U-I(或I-U)图像和P-t图像
4
5
(1)0~5 min内通过R1的电流; (2)30 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3)10~15 min内R1的电功率.
满分帮 U-I(或I-U)图像和P-t图像
4
5
满分帮 其他图像
6
7
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 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
满分帮 U-I(或I-U)图像和P-t图像
4
5
满分帮 U-I(或I-U)图像和P-t图像
4
5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峰设计了一种煮饭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R1和R2均为电阻 丝,S1是自动控制开关,煮饭时,将该电路接到220 V电源两端,在30 min内,电路总 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方法帮 坐标图像类试题
解题通法 解析
典例
满分帮
满分帮 s-t图像和v-t图像
1
2
如图所示,图a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b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 做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 都是10 m
解题通法
物理中的坐标图 像本质上是数学 中的函数图像,所 反映的是两个物 理量之间的变化 规律,解题时一般 可遵循如下步骤:
典例
1 看轴 看清横、纵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2 看线 看线段的走势来确定物理变化过程。线段一般 分为直线、曲线、折线(分段)三种。
3 看点 看清起点、拐点、终点、已知数值点、整数点等,明 确各点的物理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