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1928年,温特(F.W.Went)用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有一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它能扩散到琼脂小方块中,将处理过的小方块放到切去顶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可以引起胚芽鞘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下图为温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利用琼脂块分离出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B.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不相同
C.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以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去尖端胚芽鞘弯曲侧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均明显大于另一侧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但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
B.需氧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车间”
C.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吞噬细胞对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
3.下列关于艾滋病及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外层脂类膜中的蛋白质是HIV的RNA控制合成的
B.感染HIV的妇女,不会通过人工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C.HIV病毒的RNA不能直接整合到人的DNA上形成前病毒
D.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核糖体合成HIV蛋白质不需要逆转录酶
4.2019年8月,英国科学家发现了草甘膦(一种除草剂)药效具有昼夜节律性。
研究人员找到了拟南芥中对草甘膦
施用发生应答反应的基因,其中72%的草甘膦应答基因在清晨的表达达到峰值。
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清晨喷施草甘膦对拟南芥的致死效果最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表明清晨喷施草甘膦对清除田间杂草效果最好
B.拟南芥植物体内的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性
C.草甘膦通过干扰拟南芥基因的正常表达达到除草目的
D.拟南芥生长具有昼夜节律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大肠杆菌拟核DNA是环状DNA分子。
将无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含3H标记的dTT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新合成的DNA链中的脱氧胸苷均被3H标记。
在第二次复制未完成时将DNA复制阻断,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此实验的理解错误的是
A.DNA复制过程中,双链会局部解旋
B.Ⅰ所示的DNA链被3H标记
C.双链DNA复制仅以一条链作为模板
D.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6.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都称为基因表达
B.RNA聚合酶能使包括一个或几个基因的DNA 片段的双螺旋解开
C.所有生物中,转录产生的mRNA都要经过加工才能称为成熟的mRNA
D.若干个核糖体可以串联在一个mRNA分子上同时进行工作
7.下列有关动植物激素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CO2通过体液运输调节人体呼吸,判断CO2是一种动物激素
B.人尿中含有生长素,判断人体细胞代谢过程能合成生长素
C.植物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能在侧芽积累,判断生长素的运输消耗能量
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能导致水帮幼苗疯长,判断此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8.(10分)微生物学家发现,当两种不同的噬菌体颗粒(均为DNA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菌细胞时,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会出现新的基因组成的噬菌体。
该过程体现了()
A.噬菌体的DNA分子可以发生变异B.噬菌体的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C.噬菌体颗粒中包含了RNA聚合酶D.噬菌体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后利用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一)某同学进行果汁制作实验,工艺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图中使用的微生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提取液中含有的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可把果胶水解成
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果汁澄清。
固定化酶装柱后用蒸馏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操作流程A和B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在苹果汁澄清过程中,应关闭的流速调节阀是
________________。
要测定从固定化柱流出的果汁中是否还有果胶,可取一定量的果汁与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混合,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果胶还没有被完全水解。
(3)为了优化生产工艺,通常要分析汁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和所用酶的活性,然后主要优化固定化柱中的
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反应液温度、反应pH等因素。
(二)下面是关于水稻植株克隆的问题。
请回答:
(1)为培育能高效吸收和富集重金属镉的转基因植物,将野外采得的某植物幼叶消毒后用酶混合液处理,获得了原生质体。
为了维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酶混合液中应添加________________。
(2)将目的基因导入原生质体后经培养形成愈伤组织,通过________________得到分散的胚性细胞,这种细胞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3)愈伤组织继代次数过多会丧失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而且其结果是不可逆的;细胞或组织中________________,或细胞对外源生长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
(4)要获得植物克隆的成功,就要深入探讨特定植株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条件,尽量选择性状优良、________________的基因型。
10.(14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一种及其罕见的遗传病。
由于控制合成腺苷脱氨酶的相关基因(ada基因)缺失,患者的T淋巴细胞无法成熟,因此丧失了大部分的免疫功能。
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SCID的治疗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逆转录病毒重组DNA质粒中的LTR序列可以控制目的基因的转移和整合,这一功能与Ti质粒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列功能相似,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端LTR序列中还含有启动子。
ada基因能插入两端的LTR序列中间,是因为载体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识别序列和切点。
(2)重组载体转染包装细胞,从包装细胞中释放出治疗性RNA病毒,与野生型逆转录病毒相比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没有)致病性。
(3)治疗性RNA病毒感染从患者体内取出的T淋巴细胞,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检测能否成功表达出腺苷脱氨酶,可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携带正常ada基因的T淋巴细胞注射回患者的骨髓组织中,这种治疗SCID的方法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治疗,可用于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性/隐形)基因引起的疾病的治疗。
11.(14分)为探究盐溶液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用水培法开展研究。
回答以下问题。
(5)一般植物在盐浓度过高时,会表现出叶片下垂,叶小暗绿,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等现象。
分析原因可能是:植物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吸收能力下降,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蛋白质合成。
同时,这种生理干旱导致叶片
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受阻,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加之呼吸消耗增加,所以,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2)某耐旱植物在不同盐浓度下的表现如下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现象最可能与____________的变化有关。
不同浓度NaCl (mmol/L)CO2吸收速率
(μmol/m2/s)
叶绿素含量
(mg/g)
类胡萝卜素含量
(mg/g)
对照5.95 2.4 3.85 25 4.53 2.43 5.32 53 6.32 2.65 3.55 533 5.9 2.52 3.45 553 5.4 5.6 3.32
233 5.9 5.5 3.24
253 5.5 5.4 3.58
12.减数分裂时通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以增加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交叉互换的情况因物种、个体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某昆虫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两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A/a、B/b,如图甲,其中一对基因位于互换区域)。
其雌、雄个体减数分裂时交叉互换的情况和互换率的计算如图甲。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____期,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
请在图乙中画出该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并标注发生了交叉互换后基因的位置示意图。
____
(2)多只基因组成如图甲的雌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多只雄体杂交,得到四种基因型的子代AaBb、Aabb、aaBb、aabb,其比例为42%、8%、8%、42%。
那么,雌体中初级卵母细胞的互换率为____%。
(3)如图甲所示基因组成的若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雌体的初级卵母细胞互换率如题(2),那么,子代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
(4)交叉互换的现象可以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荧光标记进行基因定位而形象地显示出来。
利用荧光技术进行基因定位的思路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C
【解题分析】
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
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温特认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类似动物激素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题目详解】
A、实验中没有将生长素从琼脂块中分离出来,温特只是发现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A错误;
B、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相同,B错误;
C、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用空白琼脂块重复以上实验,以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
D、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在于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不促进细胞分裂,故去尖端胚芽鞘弯曲侧细胞的体积明显大于另一侧,数量相同,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相关科学家的实验以及实验结论,属于基础题。
2、D
【解题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题目详解】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关,A错误;
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供能,B错误;
C、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3、A
【解题分析】
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题目详解】
A、HIV外层脂类膜中的蛋白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于自身遗传物质控制,另一部分来自宿主细胞,A错误;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故感染HIV的妇女,母乳喂养可能会传播艾滋病,但人工哺乳是指用奶瓶进行喂养,不会传播艾滋病,B正确;
C、HIV病毒的RNA不能直接整合到人的DNA上形成前病毒,而是通过RNA逆转录形成DNA再整合到人的DNA 上,C正确;
D、HIV合成病毒DNA需要逆转录酶,而酶具有专一性,合成蛋白质不需要逆转录,D正确。
故选A。
【题目点拨】
解答此题要求识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致病原理,掌握免疫的过程,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4、A
【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由于72%的草甘膦应答基因在清晨的表达达到峰值,说明每天都如此,可见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节律性;生物的昼夜节律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题目详解】
A、不同植物的昼夜节律性不一定相同,在清晨喷施草甘膦对拟南芥的致死效果最好,对其他植物的效果不一定最好,A错误;
B、由于72%的草甘膦应答基因在清晨的表达达到峰值,说明每天都如此,可见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节律性,B正确;
C、在大多数草甘膦应答基因表达的清晨使用草甘膦可有效杀死拟南芥,说明草甘膦是通过干扰拟南芥基因的正常表达达到除草目的,C正确;
D、生物的昼夜节律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其适应环境,D正确。
故选A。
5、C
【解题分析】
DNA分子的复制:
1、时间:细胞分裂时;
2、条件: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3、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题目详解】
A、DNA 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复制,A正确;
B、Ⅰ所示的DNA 链是在含3H 标记的dTTP 的培养液中复制形成的,所以均被3H 标记,B正确;
C、双链DNA 复制以两条母链作为模板,分别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两条子链,C错误;
D、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都保留有一条母链,D正确。
故选C。
6、C
【解题分析】
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
翻译。
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为模板,产物为RNA。
RNA聚合酶沿着一段DNA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链。
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每个mRNA携带由遗传密码编码的蛋白质合成信息即三联体。
编码区的每个核苷酸三联体称为密码子,并且对应于与转运RNA中的反密码子三联体互补的结合位点。
多种密码子可能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翻译的场所位于核糖体,原核生物可以边转录边翻译。
真核细胞中的核DNA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加工完成后出细胞核,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
【题目详解】
A、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A正确;
B、RNA聚合酶结合到基因的启动部位,可使包括一个或几个基因的DNA片段解开双螺旋,并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B正确;
C、真核生物的核基因转录产生的RNA需要进行加工后才能成为成熟的RNA,原核生物的RNA不需要加工即可用于翻译,C错误;
D、多肽链合成时,在一个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D正确。
故选C。
7、C
【解题分析】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题目详解】
A、CO2不是动物激素,A错误;
B、人尿中含有的生长素,可能是从食物中摄取、未经消化分解而随尿排出的,B错误;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能在侧芽积累,说明生长素能逆浓度转运,因此是主动运输过程,主动运输消耗能量,C正确;
D、要判断赤霉素是植物激素,还需要有植物能合成赤霉素的证据,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动植物激素的含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8、A
【解题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题目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子代噬菌体中会出现新的基因组成”可知噬菌体的DNA分子可以发生变异,A正确;
B、该过程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错误;
C、噬菌体颗粒中不包含RNA聚合酶,该酶由大肠杆菌提供,C错误;
D、细菌不能分解利用噬菌体,噬菌体可利用细菌中的有机物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DNA,D错误。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二、非选择题
9、黑曲霉或苹果青霉半乳糖醛酸除去未被固定的酶先A后B 阀①95%乙醇絮状物(或浑浊或沉淀)固定化酶的量、反应液的流速(或酶反应时间)适宜浓度的甘露醇液体悬浮培养细胞质丰富、液泡小而细胞核大染色体畸变、细胞核变异或非整倍体产生激素平衡被打破敏感性缺乏成胚性的细胞系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
【解题分析】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基本含义是:植物体的每个生活细胞都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因而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狭义是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
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题目详解】
(一)(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图中用微生物的提取液使果汁变得澄清,黑曲霉或苹果青霉中含有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可以使果汁变澄清,因此图中的微生物是黑曲霉或苹果青霉。
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组成,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可把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从而使果汁澄清。
固定化酶装柱后用蒸馏水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未被固定的酶。
(2)实验中,从微生物中提取酶需要对微生物进行培养,需要时间,且为了防止果汁时间长变质或影响口感,因此操作流程A和B的先后顺序为先A后B。
在苹果汁澄清过程中,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已被固定在固定化酶柱上,因此应关闭的流速调节阀是阀①。
果胶不溶于乙醇,要测定从固定化柱流出的果汁中是否还有果胶,可取一定量的果汁与等量的95%乙醇混合,如果出现絮状物(或浑浊或沉淀)现象,说明果胶还有剩余,还没有被完全水解。
(3)反应物的量、酶的量和酶的活性以及产物的量、温度、pH等都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此主要优化固定化柱中的固定化酶的量、反应液的流速(或酶反应时间)、反应液温度、反应pH等因素。
(二)(1)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容易吸水胀破,因此为了维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酶混合液中应添加适宜浓度的甘露醇。
(2)将目的基因导入原生质体后经培养形成愈伤组织,通过液体悬浮培养(特殊的)得到分散的细胞,这种细胞称为胚性细胞,其特征是细胞质丰富、液泡小而细胞核大。
在适宜的培养液中,胚性细胞可以发育成胚状体
(3)全能性的表现前提是细胞中存在全套的遗传物质,愈伤组织继代次数过多染色体畸变、细胞核变异或非整倍体产生,会丧失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而且其结果是不可逆的。
植物激素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细胞或组织中激素平衡被打破,或细胞对外源生长物质的敏感性发生改变,都会影响细胞的生长。
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产生了缺乏成胚性的细胞系,全能性降低甚至丧失。
(4)全能性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
要获得植物克隆的成功,就要深入探讨特定植株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条件,尽量选择性状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酶的固定化原理及步骤及固定化酶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有关全能性的探讨,学习中应注意总结归纳,突破难点。
10、T-DNA 5' 限制酶没有逆转录抗原-抗体杂交体外隐性
【解题分析】
基因治疗: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将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导入患者的淋巴细胞,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症。
(1)体外基因治疗: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再体外完成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增殖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如腺苷酸脱氨酶基因的转移。
(2)体内基因治疗: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向人体组织细胞中转移基因的方法。
【题目详解】
(1)Ti质粒中的T-DNA也能对目的基因进行转移和整合。
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转录的启动子位于5’端。
因为载体上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因此ada基因能插入两端的LTR序列中间。
(2)治疗性RNA病毒相对于野生型逆转录病毒没有致病性。
(3)图中的①是RNA逆转录出DNA的过程。
腺苷脱氢酶属于蛋白质,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蛋白质,可采用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法。
(4)基因治疗分为体外治疗和体内治疗两种,将携带正常ada基因的T淋巴细胞注射回患者的骨髓组织中,这种治疗SCID的方法属于体外基因治疗法,可用于对隐性基因引起的疾病的治疗。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相关应用;识记基因治疗技术及其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1、水矿质元素(无机盐)气孔导度减小(气孔几乎关闭)二氧化碳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固定、暗反应)低盐浓度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高盐浓度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或叶绿素含量或光合色素含量)
【解题分析】
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和矿质元素。
【题目详解】
(5)盐浓度过高,植物表现生理干旱。
叶片下垂,是植物缺水的体现。
因此,植物吸水能力下降,矿质元素的吸收虽然是主动运输,但是离子是溶解在土壤溶液里面,因此,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也会下降。
同时,植物缺水状态下,气孔导度下降,使得二氧化碳的固定受阻,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2)从表格数据分析,CO2吸收速率、光合色素的变化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低盐浓度促进光合作用,高盐浓度抑制光合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关。
【题目点拨】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12、前(或四分体)基因重组32% 71:4:4:21 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
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
【解题分析】
根据图示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分布可知,AB连锁,ab连锁,雄性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不发生交叉互换,所以产生的雄配子为AB:ab=1:1,雌性个体在产生配子时,少部分初级卵母细胞会发生交叉互换,会产生Ab、aB的重组型配子,而不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仍然只能产生AB、ab两种类型的卵细胞。
【题目详解】
(1)交叉互换是指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换,发生于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前期,该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互换后的基因位置如图:。
(2)雌体与aabb的雄体杂交实际上就是测交,由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可以推出雌体减数分裂产生了AB:Ab:aB:ab-42:8:8:42的四种配子,又因发生交叉互换后的初级卵母细胞产生上述四种配子的比例是相等的,即AB:Ab:aB:ab=8:8:8:8;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计算出初级卵母细胞的互换率为8%×4=32%。
(3)雌配子4种,AB、Ab、aB、ab比例分别为42%、8%、8%、42%,雄配子两种(不交叉互换)AB、ab 各占50%,使用棋盘法或连线法计算出A_B_、A__bb、aaB_、aabb 分别占71%、4%、4%和21%。
(4)利用荧光技术进行基因定位的思路是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
【题目点拨】
此题考察的目的有4个:一是考查对于减数分裂的交叉互换产生配子的分析;二是考查对测交原理的应用:三是考查基本的计算能力:四是从另一个角度加深对自由组合规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