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木县尔林兔初级中学
师生共用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数学主备:杨二军参与:刘晓山审核人:
时间
2015-3-16
教学内容
直角三角形(1)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2、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再来看“议一议”中的三组命题,它们就称为互逆命题,如果称每组的第一个命题为原命题,另一个则为逆命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原命题是真命题,而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四:想一想
要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需先弄清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把结论变换成条件,条件变换成结论,就得到了逆命题.
请学生写出命题“如果两个有理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的逆命题吗?它们都是真命题吗?
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下面三组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发烧.
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
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相等.
上面每组中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也有类似的关系吗?与同伴交流.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相对于逆命题来说,另一个就为原命题.
学习重点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学习方法
启发诱导法
资源利用
课本及网络教育资源
导学设计(主备设计、集体研讨)
二次备课(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问题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回顾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性质。
二:勾股定理探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阅读课本第16页)
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原命题是真命题吗?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吗?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
如果有些命题,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也是真命题,那么我们称它们为互逆定理.
其中逆命题成为原命题(即原定理)的逆定理.
能举例说出我们已学过的互逆定理?
如我们刚证过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和“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等边对等角”和“等角对等边”等.
证明:作Rt△A′B′C′,使∠A′=90°,
A′B′=AB,A′C′=AC(如图),
则A′B′2+A′C′2=B′C′2.(勾股定理).
∵AB2+AC2=BC2,A′B′=AB
A′C′=AC
∴BC2=B′C′2
∴BC=B′C′
∴△ABC≌△A′B′C′(SSS)
∴∠A=∠A′=9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5、课堂评价
学习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收获。
布置作业
1、课外作业:《练习册》中习题。
2、书面作业:另附




因此,△ABC是直角三角形.
总结得勾股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议一议
观察下面三组命题:学生以分组讨论形式进行,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命题与逆命题的区别与联系。
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逆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能够清晰地分别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能够将一个命题写出“如果……;那么……”的形式,以及能够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反过来,如果在一个三角形中,当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时,我们曾用度量的方法得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结论.你能证明此结论吗?
师生共同来完成.
已知:如图:在△ABC中,AB2+AC2=BC2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要从边的关系,推出∠A=90°是不容易的,如果能借助于△ABC与一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而得到∠A与对应角(构造的三角形的直角)相等,可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