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教案——用细节描写扮靓你的记叙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课教案——用细节描写扮靓你的记叙文
第一篇:作文指导课教案——用细节描写扮靓你的记叙文作文教学研讨课教案
(作文指导课)
课题: 用细节描写扮“靓”你的记叙文——记叙文人物细节刻画陕西省三原县独李镇中学
郑琳用细节描写扮“靓”你的记叙文
——记叙文人物细节刻画独李中学郑琳
教学目的:
1、认识细节描写
2、学会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解读。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实践。
教学方式:利用幻灯片,解读细节描写,达到直观理解目的。
通过讲练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幻灯片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来给大家上一节作文课。
大家平时喜不喜欢写作文呢?“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这个道理同学们都懂,但是你们的写作现状是—要想真正写好作文(尤其是记叙文),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一种写好记叙文的新办法——用细节描写扮“靓”你的记叙文。
二、具体讲解:
幻灯片2:标题:用细节描写扮靓你的记叙文
——记叙文人物细节刻画
1、通过下面两段话的比较,让学生认识细节描写幻灯片3:描写一个美女的容貌:
A.她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美胜昭君,艳如西施。
B.她是个美貌的、蓝眼睛的少女,长着一头光滑的、金色的长发。
她那愉快的面孔在苍茫的暮色里发出光彩。
她的身姿非常柔弱,甚至一
阵微风也能把它吹起,犹如一粒花种随风飘去。
幻灯片4:所以,B才是真正的细节描写,因为它具体地描写了这个女人的眼睛、头发、面色、身姿。
一切描写都具有形象性,但是,只有具体、形象、细腻的描写,才是细节描写。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作品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2.讨论过程: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幻灯片5:人物细节描写的作用,及如何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个性。
幻灯片6:外貌细节描写:
“老栓只是忙。
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鲁迅《药》
幻灯片7:语言细节描写: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吧,”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
——鲁迅《社戏》
幻灯片8:动作细节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幻灯片9:心理细节描写:
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我心里暗自想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
心里的不安。
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邹韬奋《我的母亲》
幻灯片10:神态细节描写:
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
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一阵电铃的急响。
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急切的光。
——黄飞《甜甜的泥土》
幻灯片11:【总结】: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中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在进行描写的时候要抓住最有代表性的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
3、幻灯片12:课堂练习:
§请以“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为开头运用细节描写完成下面片断练习(不少于150字)【点拨】:
A、动笔之前思考两个问题:
1、你的片断练习中的细节描写想表现什么?
2、你将通过什么细节来达到写作目的? B、【明确】:
1、想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
2、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幻灯片13:精彩展示、评价(投影)
(示例:放映老师的下水作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细节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大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班长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
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
”李星使劲
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教师分析】:改动后我们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细节看到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大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4、幻灯片14:课后练习:§.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物形象幻灯片15:
【老师寄语】:一篇好的记叙文,绝不是高在云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文,而是应该富有生活细节。
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闪光的细节描写,能让你们的文章细腻深刻、含蓄生动。
一个闪光的细节描写,能让你们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请用你们的一双慧眼,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闪光的细节描写来扮“靓”你们的记叙文!
第二篇:细节描写,扮靓记叙文
让细节描写扮靓记叙文
科大附中刘佩霞
当下,很多高中生的记叙文写得既平直又干瘪,自认为很感动人的事件或人物,一经写出来,全然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更别提使之共鸣与感动了,高考中能得高分的记叙文更是凤毛麟角。
这是为什么呢?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讲: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
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的亮点和得分点。
的确,在我们读过的叙事类文章中,最令人难忘的往往是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笨拙身影,《红楼梦》中黛玉妹妹的愁肠百转……。
这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打动着一代代读书人,并令人过目难忘。
难怪著名作家赵树理曾说:“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 由此看来,教会学生灵活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对提高他们记叙文的写作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精彩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呢?我认为首先要做
到以下几点:
一、恰当地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中心的地方,加以浓墨重彩地渲染。
哪些地方最能突出中心呢?
1、选取典型事例,详说细微处,通过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来突出中心。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先生为我改正解剖图的细节描写:“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在当时肯定曾深深地打动了作者,所以记忆很深刻。
这段文字既有动作、神态描写,又有语言描写,既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又体现出他尊重学生也尊重科学的人生态度。
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突出了藤野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崇高品质,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2、至关重要的简单情节,可以通过心理穿插等融入大量信息,既丰富内容,又可带动情节向更深层次的方向推进。
如《祝福》中祥林嫂问我:“一个人死了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之后,第二天一早有人就发现她死了。
祥林嫂的死,引发了作者强烈的内疚和深刻地反思,而这内疚和反思,正是小说的中心所在。
为此,作者在这段简单而重要的情节中间,插入了大篇幅的心理描写:“我”想说有鬼神,又忽然想说没有,怕说有,又怕说没有……心里既矛盾又痛苦。
作者内心虽深切同情祥林嫂,但却无力挽救困境。
这段文字深刻的表现了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的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少数觉醒知识分子的那种欲救拔而不能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
既丰富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深化了主题。
3、叙述过程中适当地插入环境描写,渲染氛围,增强文字的情感色彩,且使行文曲折,富有美感。
如《林黛玉进贾府》开头一段,就写了林黛玉一行弃舟登岸、上轿进城,经过宁国府向西行,进了荣国府,经过垂花门,来到贾母房间门前。
如此简单的情节,作者却把它渲染成了近六百字的篇幅: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 1
五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
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
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
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
黛玉进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大体描写了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宏伟富丽的贾府建筑。
如果此间不插入精彩的环境描写,怎能表现出贾府谮缨世家的气派和贾家豪门贵族的显赫地位?
又如《故乡》中开头第二自然段:“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段景物描写既点明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又通过天气情况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4、把叙写的印象与记忆意象化。
选择那些能寄托情思的一些客观事物来抒情描写,使它隽永别致而深刻。
如:“一件衬衣”、“一根烟斗”或者“一块伤疤”、“一次挥手”、“一个微笑”等等。
如《挥手之间》中的那段精彩描写: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
”
这段文字塑造的意象已凝固成一个瞬间,定格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
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性的动作,概括了历史转折时期,领袖、同志、战友和广大革命群众之间的无间的亲密、无比的决心和无上的英勇。
如今,这一震撼人心的形象已牢牢印在了所有读者的心中。
在无数写人记事的文章里,许多同学虽然也捕捉了一些老树、耕牛等类难忘的事物,也罗列了爸爸的老茧、妈妈的皱纹,这些东西很可能令人记忆犹新且终生难忘,但却没有将感动你的事物标志化、意象化,所以很难达到感人的程度。
如果能静下心来,过滤沉淀咀嚼过往,定格生活凝固瞬间,通过细节描写,塑造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让它们不但永远印痕着作者的内心,而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那肯定会是文章的亮点。
二、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
1、运用想象,恰当的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描写。
如写“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你可以一句话写完,也可以像如下去写:
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车的人气急败坏,下车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两相比较,当然是添加了这种想象性体验的描写更加生动。
通过想象使作者直接进入特定的场景中,帮助我们生成无穷无尽可写作的精彩内容。
当然这种清晰强烈的写作体验,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具备的,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真正做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从而打开学生写作的闸门。
2、细化动作,增加动作的内涵,延长动作过程。
如表达“妈妈长时间看着我”之意,有的同学简单写成一句话:“妈妈长时间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
而另一位同学不但写出了妈妈看的动作,还写出了我对妈妈眼神的猜想:
“妈妈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到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
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妈妈在找寻她自己的影子吗?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还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增加了动作的内涵,同时也就增加了人物的情感,浓浓的母爱激荡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心理共鸣。
3、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前人评说先秦诸子文章,赞其“深于比兴”、“深于取象”,诸子文章即使议论一般的道理,也注意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比喻。
这样才能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达到绘声绘色,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如今,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更是令文章增色添彩。
例如下面文段:
“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
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
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
”
这段文字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将静态的画面赋予了动态美,强烈的语势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拿鲁迅作品中对人物描写中的比喻来说:清国留学生盘的辫子像富士山,豆腐西施叉开着两腿像细脚伶仃的圆规,柳妈打皱的脸笑起来像一个核桃等等,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有关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作文表现力这一点,老师们平时关注的也较多,我就不再赘述。
4、扩展句子补充细节。
根据文章内容或情感表达的需要,在个别语句中灵活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从而丰富整篇文章的语言,避免枯燥乏味。
如扩句练习:她骂他混蛋。
①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语言)
②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动作)
③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目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神态)
④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心理)随着语句的扩展,语言表达生动起来,让人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读来自己似乎也变得义愤填膺,而人物形象也如立眼前。
总之,细节描写一定要服从主题的需要,当细则细,当简则简,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只是想引导学生把心底的感动,用激情与智慧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来,以期感染和打动更多的人。
第三篇:用细节扮靓文章
用细节扮靓文章
漳州实验中学
蔡志强
一、导入。
时下,美容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
我们如果把人体的美容和文章的润色做个比较的话,可以这样说,美容是对人体的润色,那润色就是对文章的美容。
一篇文章写好了,应该在那些地方加以美容呢?在缺乏细致描绘的地方,添加适当的细节描写,就是效果最好的文章美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细节扮靓文章》。
二、例说细节的重要性。
我们先从第一单元的作文“珍藏的记忆”说起,有一篇《记忆深处的人参茶》,这篇文章以人参茶为线索,线索非常清晰,想要用人参茶来表达爷爷的慈爱。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家请看片段——(出示课件)
爷爷,还记得你第一次叫我去你房间的情景吗?那时的我很害怕,即便我没有做错什么事,但你严肃的样子,总会令我觉得害怕。
可当我走到你身边时,你的眼神变得慈祥起来,很亲和,刚才的恐惧感也在慢慢消失。
你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一块蛋糕给我,我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
而你就在旁边看着。
一边看一边笑,还递给我一杯人参茶。
那时,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师:大家快速默读,思考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在哪里?可以怎么修改,使它增添亮色?
——人参茶的味道、色泽、喝人参茶的情景,没有细致的描绘,缺乏感人的力量。
像味道、色泽、情景,就是文章的细节。
(改写示例:爷爷往杯底放进几片参片,冲进开水,参片忽沉忽浮,热气袅袅升腾,香气弥漫了整间小屋,我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顿觉神清气爽,抬头看看爷爷,他正对着我微笑呢。
)缺乏细节描写是我们初中生作文的普遍性问题。
学会细节描写,写好细节,才能提高我们作文的层次。
三、例说什么是细节及其重要性
师:那么什么是细节?细节描写是对某一具体的细微事物作细腻逼真、具体生动的描写,或对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
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例子,品读这些经典片段。
(1)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这个片段,哪些地方是细节?
——攀、缩、倾,这是动作描写,特别细腻地描绘出父亲过铁道的情景,怎样穿过,怎样爬上月台,怎样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
下。
师:爬月台的过程确实特别细腻,为什么要写这么细?为什么不用“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一句话来写就好?
——体现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体现深沉的父爱。
(2)(山米在进屋拿白鹤食物时,顺手牵羊,吃了奶酪,吃了两个苹果,又拿了一个苹果。
)
“该找些食物填填我们的肚子了。
”外祖父说着转身朝屋里走。
山米感到身上像突然被刺了一刀般的难受。
走进屋,他迅速看了一眼那只绿鹦鹉,生怕它会尖声揭发他偷吃的丑事。
师:这个片段,是对什么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谁来分析一下?
——心理方面。
写出偷吃东西后的愧疚和不安。
用了比喻把不安之情写得具体生动。
体现了山米机灵、顽皮又不乏善良的个性。
师: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细节描写的确能给人以更真切的感受,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四、归纳写好细节的方法。
师:如何才能写好细节呢?大家从这两段细节描写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注意观察,突出特点
——精心选择词语动作:动词;外貌、心理:形容词。
——过程一定要详细——运用修辞(要写好细节,前提和基础是细致观察,作者的观察很细致,你的思考也很细致;描写时一定要突出事物的特点,才能有感人的力量。
用词要准确,用词不准确,描写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
过程一定要详细,最好像摄像机拍下,用慢镜头来分析那样,写清整个经过。
运用修辞,能起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
五、练习,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细节,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才能写好细节。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还必须来进行实战演练。
请大家拿出练笔本,翻开新的一页,谱写新的篇章。
我们来练习把一个情景写得细致。
这个情景是:小芳骂小刚混蛋。
这个事件的背景是,我想介绍一下,大家比较好写,小芳是课代表,小刚偷抄作业了,小芳就报告老师。
冤家路窄,两人就在操场相遇了,小刚就对小芳说:你是间谍、卧底,专打小报告。
小芳就回骂他混蛋。
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提示:运用你的想象,对人物所说的语言、说这句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场景等展开详细描写。
学生练笔,后发言、交流。
老师先对语言和动作描写进行示范。
对语言进行描写
小芳骂小刚道:“偷抄作业是你的错,报告老师是我的责任,你怎么还对我冷嘲热讽,你真是个混蛋!对动作进行描写
小芳用手指着小刚的鼻子骂道:“偷抄作业是你的错,报告老师是我的责任,你怎么还对我冷嘲热讽,你真是个混蛋!”
下面,大家对她骂人时的神态、心理,进行详细的描写。
时间6分钟。
注意运用刚才提到的那些写作方法。
示例:对神态进行描写小芳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小刚的鼻子骂道:“偷抄作业是你的错,报告老师是我的责任,你怎么还对我冷嘲热讽,你真是个混蛋!”
对心理进行描写
小芳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小刚的鼻子骂道:“偷抄作业是你的错,报告老师是我的责任,你怎么还对我冷嘲热讽,你真是个混蛋!”
(神态:颤抖,铁青,怒目,表现了她愤怒时的心态。
心理:不断地告诫,体现了强忍愤怒,最终忍无可忍的心理
发怒不是好事,你发怒一分钟,就失去六十秒的幸福。
冲动是魔鬼,大家还是要和谐相处的好。
(二)刚才,我们明白了细节描写的一些技法,那么,文章的哪些地方应该用细节描写呢?总不能文章到处都是细节描写吧?我们知道,跟中心关系重大的内容,要详写,跟中心无关的,不写,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