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童话阅读教学“四部曲”--以《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m,m m fiYAllYM?
初中童话阅读教学“四部E!!
—以《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
口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唐庆华
J5
【摘要】本文以《皇帝的新装》为例,以七年级学生阅读童话 的难点为突破口,论述初中童话阅读教学“四部曲”:教师做好备 课准备,深入研读文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学习任务设计层层 递进;师生共读,通过“一品读,二思考,三训练”的方法扎实落实 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完成富有创意的板书设计,进行课堂小结。
【关键词】初中童话阅读教学《皇帝的新装》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2020 )45-0 丨06-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 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 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 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童话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童 话故事中,作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 夸张的手法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 懂的叙事语言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化的目的。
童话内容浅显易懂,阅读童话的主要年龄阶段是小学,因此,教师指导初中生阅读童话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读懂童话讲 述了什么故事,而是以课文为例子,通过浅显的文字深人文本,读懂童话深层次的内涵。
本文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为例,总结提炼初中童话阅读教学“四部曲”。
—、备课准备——走进作者灵魂,感受悲天悯人的情怀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 的太阳”。
《皇帝的新装》是他著名的童话代表作之一,被编人部 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安徒生享年70岁,他在逝 世前身体就已经很差了,他的一位音乐家朋友对他说:“我要给 您专门谱写一首葬礼进行曲。
”安徒生说:“我给孩子写了一辈子 童话,给我送葬的人多数会是孩子,所以你写的这首进行曲节拍 最好能够配合孩子那种细碎的脚步。
”
笔者知道安徒生的这个小故事后深感震撼,在生命的最后 时刻,安徒生始终不忘自己的读者,他把满腔的爱都给了读者。
安徒生是悲天悯人的,他希望这个世界是平等、美好、正义的,希 望用光明代替黑暗,用善良驱除丑恶,所以用童话为人们创造了 一幕幕令人心颤又荡漾诗意的情景。
笔者认为,安徒生笔下的 人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坏人”的“坏”只是社会造成的悲 剧,理解这一点对解读《皇帝的新装》的中心非常重要。
教师解读《皇帝的新装》时要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孩子讲出事情的真相?而这些虚伪、说假话的皇帝、工 匠、大臣和成年百姓们难道没有过纯真的童年吗?那么,是什么 让他们失去了童年的纯真,谎话连篇?这正是这个闹剧要带给 人们的深层次思考,教师教学时应注意引领学生挖掘这篇童话 的深层次内涵。
二、教学设计一~浅文深教,设问层层递进,教学浅入深出
“浅文”是指思路简单、文字浅显、感情直接、主旨明晰、学生 一读就懂的文章,面对这样的“浅文”,教师可以采取“浅文深教”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做到:研读文本,找到浅而有深意的 教学突破点;研读学生,确立符合学情的浅文深教的提升点;巧 用文本的矛盾和冲突,把浅文教出深意。
教师这样进行教学设 计,完全可以让浅文不浅、教学浅中有深意。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从字面来看非常简单,学生都能浅 层次地读懂,都会觉得《皇帝的新装》就是一场闹剧,教师要思考 的是如何带领学生在笑过之后领悟深层次的内涵。
七年级学生 刚刚升人初中,语文素养积累还不够,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 上要体现从浅到深的梯度。
这堂课,笔者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 这个童话故事;②找出文中你觉得最好笑的一幕,并说说可笑的 原因;③说说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人物,为什么?④如果你遇到 文中的人物,最想对谁说一句什么话?请写出来。
这四个学习 任务的设计层层深人,从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到对文本的深人研 读,再到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最后是对童话主题的感悟。
这四个学习任务的设计,为学生深人阅读和思考这个童话 搭建了阅读的脚手架,学生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理解,从理解表 面的文字深人到对中心的研读和思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 教师在课堂的主导性。
三、师生共读—
—扎实落实教学目标品读,二思考,三训练什么是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可概括为“五有课 堂”,即教学有目标、心里有课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文本、师生 有共情。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起点,也是一节课的终点,因此,确定 准确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
那么什么是教学目标?通俗地讲,就是这堂语文课能让学生学会什么。
笔者给这节童话阅读课设 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和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为 了落实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品读,二 思考,三训练”三个师生共读步骤予以落实。
n\/AMn iqih
一品读,笔者带着学生深人品读文本,体会作者运用想象和 夸张手法设计故事的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二思考,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思考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运用想象和夸 张的手法创作童话故事的,他的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借鉴和 学习的地方。
三训练,通过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用 夸张的手法,对文中的某个人物说一句话。
看似只有一句话的 写作训练,实际上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还原童话当时的情 境,结合文本说一句符合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童话主旨的话,达到夸张手法训练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一板书设计凸显创意,脱下“新装”,穿上“心装”
在进行课堂小结前,笔者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富有创意的板 书设计。
笔者的板书设计是在黑板的左边画了一幅“皇帝的新 装”的图画,右边画一颗大爱心。
学生概括人物形象时会讲到虚 伪、自私、怯懦、自欺欺人等,笔者把学生品读概括的结果填入左 边的“皇帝的新装”中;当笔者提问安徒生希望看到人性的哪些 闪光点时,学生会讲到善良、纯真、诚实等,笔者就把学生讲的这 些词语写到右边的爱心中间。
这样的创意板书设计既通过对比 彰显了童话的主旨,又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生成,这是学 生自己的阅读思考成果,也会带给学生很多鼓励。
课堂最后,笔者引导学生看着板书上这件“皇帝的新装”,进 行课堂小结:“人们因为社会的压力和人性的弱点,越长大就越 把儿童的纯真隐藏起来了,甚至弄丢了。
在生活当中,不仅是皇 帝有这样一件‘新装’,有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件‘新装’,因为 人性的弱点或者其他原因而不敢说真话,不敢做自己。
我们应 思考如何向文末那位勇敢的孩子学习,勇敢地脱下这件‘皇帝的 新装’,穿上右边这件‘孩子的心装’,把善良和纯真都找回来。
”
初中童话阅读教学“四部曲”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 的一般规律,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情的变化、师情的 差异、校情的不同举一反三。
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最好的教学设 计和策略,只有最适合学情、师情和校情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设 计与实施教学时只有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紧扣学生语文核 心素养培养要求,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理想的语文课堂。
作者简介:唐庆华,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南宁市第 十四中学副校长,广西初中语文中心组成员、南宁市学科带头 人,曾获广西中学语文优质录像课评比特等奖和全国中学语文 教学论文大赛特等奖。
(责编秦越霞)
(上接第105页)这一道题旨在帮助学生建构文本内容的
整体框架,在阅读、理解和概括的过程中,将课文提炼成为“了解 民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三个板块。
简要复述,并不是要随 意删减文本情节,而是要依托中心,合理选择。
因此,学生只有 真正洞察了文本的整体内容,才能为完成“简要复述”打下基础。
第二道题:找出课文第10到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 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从表面上看,这道题的用意是引导学生关注言行细节,按道 理是详细复述才需要的,这是很多人对“简要复述”这一概念理 解的一种偏颇。
“简要复述”的本质,与概括有着较大的区别,并 不是一味地“简要”到底,而是要对次要内容进行简化处理,对于 主要内容则可以详细一些。
这道思考题的设计目的在于两点:其一,引导学生在“简要复述”的基础上,学会提炼出主要内容和 某些细节,感受文本表达的信息,在“简”中凸显“丰”;其二,在提 炼信息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辨析思维,使学生对西门豹的言行 进行洞察和思辨,感受其聪明与智慧,为简要复述时融入自身的 评价和感受提供情感支撑。
第三道:(选做题)要求学生根据“阅读链接”提供的剧本开 头,对课文进行改编,并演一演这个故事。
这道题是落实“简要复述”这个要素之后的一种拓展与延 伸,旨在让学生在口头讲述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自 己的认知、收获呈现出来,既锻炼了学生改编故事的书面表达能 力,同时又在表演中历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是对“简要 复述”的一种认知与表达。
如上三道题,都与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密切相关,教师不能 简单地看成是学生完成任务的练习,而要将课后习题视为建构课堂教学结构的支架,更要看成是落实语文要素的载体,从而 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将学生的认知朝着单元教学目标逐步推进。
四、搭建汇总分享的交流平台
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总是依循着“整体感知”“细节体悟”和 “回归整体”的思路。
教学部编版教材时,教师还需要依照学生 的这一认知规律,借助单元篇章导语,明晰单元的教学目标,然 后针对不同的课文细化教学板块,并借助单元中的“交流平台”,对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让学生融会贯通,实现认知 上质的提升。
比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 时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师可以根据《草原》《丁香花》《花之 歌》等课文开展富有层次和针对性的教学。
在单元学习的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这三篇课文之间的关系,罗列出“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阅读策略在不同课文中的具 体运用,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单元中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学 习过程、认知收获进行交流、汇总,从而整体掌握本单元的语文 知识。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使用绝不能人为地将课文教学割裂开来,而需要以整体性思维,注重单元关联,凸显单元的整体性和 逻辑性,从而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简介:黎春娟(1971—),女,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 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编黎雪娟)
丨广西教育I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