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学的奇迹(文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他的课上,基本上是先出题,写出公式, 然后让学生讨论,上黑板演示,老师在一旁点拨, 让学生学会寻找规律。
孙维刚的学生一般没有家庭作业,而且每天 能保证八九个小时的睡眠,男同学每天跑1500米, 女同学跑800米。学习轻松而快乐。
要因为我来到世界上,而使别人过得更幸福。 即使是在他的追悼会上,播放的也不是哀乐,而 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因为 他不愿意给人们带来一丝悲凉。
孙维刚无论走到哪里,介绍自己时总是说, “我叫孙维刚,北京二十二中数学教师,班主 任。”一分坦然,一分自豪。
远行的孙维刚,微笑永存,精神永驻。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请家长” 是班主任惯用的一招,但孙维刚认为这实 乃愚蠢之举。
“我是没办法管你孩子了,只好请 你出山了。”这不是向学生和家长宣告自 己无能吗?
孙维刚做好班主任工作靠两大法宝:
一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二是开好家长
会。
孙氏建班原则“诚实,正派,正直;
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做有丰富感情的
有人说,能把老师讲的所有知识记住,或者把最 重要的知识记住的就是好学生。在孙维刚眼里,这样的学 生不是好学生,因为他们只会因袭教师。
孙维刚总是鼓励学生推翻教师给出的结论。“世 界上不存在‘没有为什么’的问题”,他鼓励学生向未知 世界挑战,向老师挑战,向书本挑战。
他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家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传 递聪明。他提倡的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不仅 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但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育人成李红曾是孙维刚实验班的学生如今她已是母校二十二中的数学教师而且她所带的班也是孙维刚数学实验班
读书交流会
13年前的冬日,北京八宝山革 命公墓,数千人在寒风中排起了长 队,为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护 送最后一程。
13年后的早春,众多的一中人 聚集在一起,在表达深深缅怀之情 的同时,更是为了学习、研究、继 承他留下的宝贵的教育思想。
这位让千百万人记住了他的 名字的教师,就是孙维刚。
濮阳市一中:谢文华
孙维刚生前是北京二十二中——一所 普通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学校里,他 甚至连组长这样的“头衔”都不曾有过, 最高的“职务”就是班主任。但就是这样 一位教师,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育人成 绩。
李红曾是孙维刚实验班的学生,如 今她已是母校二十二中的数学教师,而且 她所带的班也是“孙维刚数学实验班”。
有人说,当班主任不就是抓学生 学习吗!
孙维刚说,这种认识和做法,背 离了德育第一的原则。而且,停留在 这种层次上,学习也抓不好。
任老师也说过,他从来没抓过学习,可他们班的成绩就是那么棒!
有的班主任认为抓纪律是班主 任的主要任务。
孙维刚认为,良好纪律的基础 是高尚的品德。不从这里入手,只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使别人生活
得更幸福。”
孙维刚最喜欢的名言
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孙维刚 爱引用一句话:“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 心。”
孙维刚是这样“教”的:只要不外出,他基本上每天参加值日扫除;大 扫除他会到厕所干拧墩布的脏活儿;学生有病,他亲自送他们上医院;他做错了 事,或哪怕心里错怪了谁,都会在全班面前检讨……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发体会到 孙维刚教育思想所具有的巨大价值,他所 开辟的,是一条高效的全面育人的途径。
一定要把培养孩子具备美好 人品的工作作为自己人生最伟大 的事业。
——孙维刚
孙维刚的学生吴韦山说:“开 学那天,我才知道,对于学生来说, 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品德 的培养。”
学生王一说:“许多人知道孙 老师书教得好,但不知道孙老师将更 多的心血花在了指导学生的人生方向 和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上。”
是班主任的言行和对孩子们的真诚让他教到了 学生的心上!
孙维刚要求学生以及他们各自的家长: “做学问,先做人。不要只是想着三年后考高中, 六年后考大学,这些都先不要想,当务之急,是 想想把孩子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好人。”
300%的家长学生联席会
他短短20个月,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他仍然召集了28次家长会,而且最长的一次居 然开了7个小时! 他的家长会主要是与家长沟通教育计划,改进家教环境,传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从而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一轮实验结束,许多家长说如同上了六年家政大学。
“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传授知识!”有人这样回答。
孙维刚对这样的说法明确表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不 赞成!”
在他看来,知识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 是驾驭知识的能力,其本质,是高超的思维水平, 是智力素质。
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把不聪明的孩子变 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孙维刚
如何造就一个强大的大脑? 聪明第一步:养“活”思维 聪明第二步:变“薄”教材 聪明第三步: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聪明第四步:题不在多,只求“精彩” 聪明第五步:价值连城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