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与测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 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
②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 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③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 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③图3——根据A与E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 为生产者。 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题讲解】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 ,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 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在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在F→B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三、食物链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
消费者摄入能量(a)=消费者同化能量(b)+粪便中能量(c) 消费者同化能量(b)=呼吸消耗(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e) 生长、发育和繁殖(e)=分解者利用(f)+下一营养级同化(i) +未被利用(j)
【例题讲解】 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 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550 kJ B.500 kJ C.400 kJ D.100 kJ
五、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的识别
①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判断:A和B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再根据A→C判断:C为消费者,剩下的D为分解者。
②图2——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再根据A、B、D的箭头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 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
【例题讲解】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 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 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 结构
二、食物链变式模型的分析
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图1中的食物 链是丙→甲→乙→丁;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 图3表示甲和乙之间为捕食关系,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 在食物链中,甲是低营养级,乙是高营养级; 图4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 C是分解者,D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的食物链是A→B。
应取最短食物链A→D,并以20%的效率进行传递,即等于M÷20%;
计算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时, 取最长的食物链A→B→C→D,以10%的效率进行传递,即等于M÷(10%)3。
3.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按一定比例 获取能量,则按照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
【例题讲解】 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 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 kJ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 A )
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1.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2)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 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 括细菌、真菌等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 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 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四、能量流动的计算 【知识点讲解】
1.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如下:
(1)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 M÷(20%)3; 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 M÷(10%)3。
(2)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为N,则D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 N×(20%)3;
最少能量= N×(10%)3。 2.在食物网中分析:如在A→B→C→D中,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
”或“最少”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2) 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计算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
【例题讲解】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 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 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D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 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 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 数量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