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二内能 热传递【区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传递和内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和物体内能的转移——热传递以及热量的概念。

教材安排的内容、活动都遵循日常观察的现象,教材通过观察、讨论、再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及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学,本节课力图让学生通过实验及小组讨论来完成本节重要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刚学完机械能的基础之上的。

但由于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无法看到物体的运动或物体发生形变,所以,学生无法直接观察,也就建立不了直观的模型,在教学中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在对比的基础上能抽象出一定的模型,加之学生能运用好逻辑推理。

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好动性,让他们自己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快感。

三、教法分析
教学中首先联系了八年级所学的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采用类比的方法介绍内能的概念,将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与宏观物体相类比,通过宏观物体在运动时具有动能,使学生理解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在分析分子势能时,借助重力势能产生的原因等来帮助学生理解。

也可以再通过对课本图12—16的分析,让学生联想分子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在初步建立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再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内能。

注意在这里提醒学生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跟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

在说明温度与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关系时,通过小实验“墨水滴入温度不同的液体后扩散速度不同”启发并引导学生概括出结论。

热传递是在小学自然科学中学习过的内容,可以直接用一个小活动,讨论如何改变一根铁丝的内能,体验热传递的过程;然后,结合实例说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并进一步引申建立了热量的感念,再结合“信息快递”帮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条件和本质。

本节内容十分抽象,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用一些形象的模型、具体的实例、直观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能简单描述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进而理解内能的含义。

(2)组织学生通过体验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过程,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热传递,以及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联系生活、善于钻研的思维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
教学难点:内能概念的理解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教学形式:实验、探究、学生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说出下列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2)静止在空中的直升机
(3)空中下落的雨滴(4)压缩后撤去外力并正在振动的弹簧
2、思考:真正的汽车开动时,他的动能从何而来
二、新课教学:
(一)内能:
学生讨论: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是否也具有动能
一个分子的质量太小,动能几乎可以忽略,但物质中所含的分子数目非常多,所有分子具有的动能加起来就不可以忽略了。

如同发生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一样,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因此也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什么是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是能的一种形式,单位是焦。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不同
提问:你认为内能和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金属球,机械能大小为零,其内能大小是否也为零
(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想一想:1、物体的内能有大小吗
2、不同物体之间的内能的大小如何比较
3、同一个物体的内能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
内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观察到扩散的速度不同,温度高、扩散快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结论: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1、阅读文字,完成填空:
温度高→扩散____→分子运动得______→分子动能________→物体的内能_____
2、影响物体内能因素还有哪些(质量、状态、材料)
比一比:下列各杯水内能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你认为这句话是否正确
举例说明:
一座冰山的内能比一滴开水的内能大,因为一座冰山的分子数目多。

(三)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学生讨论:如何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
实验:将铁丝一端放入热水中,触摸另一端,体会热传递过程。

学生思考:热传递需要什么条件
归纳: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必须有温度差,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学生讨论:举出生活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些应用。

三、当堂巩固: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
2、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温度高时比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多()
(2)、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就会增大;反之,内能就会减少。

()
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50℃的水的内能一定比10℃的水的内能多
C.0℃时水放热结冰,物体的内能减小到零
D.热传递过程中,放热物体的温度一定比吸热物体的温度高
4. 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体积将减小。

比较这块0℃的冰和熔化成的0℃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B.0℃的水具有的内能大
C.0℃的冰具有的内能大D.无法确定
5.热传递的实质是()
A.内能多的物体把内能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B.热量多的物体把内能传给热量少的物体
C.高温物体把温度传给低温物体
D.温度高的物体把内能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四、课堂小结
1、什么是内能
2、内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一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热传递)
4、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什么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五、板书设计
课题:、内能热传递
一、内能
内能概念: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三、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热量(Q)单位:焦耳(J)
六、作业布置见同步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