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一点想法
合肥市杏林小学管厚凤
荀子曰:“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
礼仪教育是促进一个人健全人格发展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显得犹为重要。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进行礼仪教育呢?接着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的进展,我也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并且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
我认为抓好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
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我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好。
”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还要加强,王乐洋同学没有站直,手来回动,声音小,我就走到他身边鼓励他再做第二遍,第三遍,我边指导、边做示范给这名同学看,直到他站直抬头,声音响亮为止。
最后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
老师认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
每
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
接着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
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划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
二、老师是学生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育学生要做到的事我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平时见到学生,尽量先主动跟他打招呼,这不是降低教师的身份,反而使学生更尊敬我们。
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行鞠躬礼向学生问好,眼睛看着同学们,面带微笑,从不马虎。
平时学生向我问好,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礼仪非常规范,就是要给同学们做个榜样。
在上学的路上,见到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每天送孩子放学到生活区门口,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
星期五下午班级进行大扫除,我喊学生“某某,请你把扫把拿过来。
”我接过扫把说:“谢谢你!”如果我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
学生为我倒水,我感激的说:“谢谢!”学生指出了我的错误,我总是真诚地对他说:“谢谢你的帮助,我一定改正!”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不仅容易接受榜样的影响,更喜欢被别人当成学习的榜样,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老师要在平时多表扬他们正确的行为,坚持正面的
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三、是围绕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1、设置“文明礼仪监督员”
我们学校有文明礼仪监督员,由他们对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接触的人进行调查、监督,并将发现的文明和不文明现象向师生通报,促进同学讲礼仪、用礼仪。
每个星期会有一次全校性的集体反馈,表扬讲文明礼仪的同学,对不文明的现象进行批评指正,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好现象,并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互相监督,从细节做起,养成文明礼仪好习惯。
为了把这个活动开展得更有效,我又在班级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比如我把班级四个小队分别命名为明星队、火星队、火箭队和神舟5号队,四个小队的组长名字分别写在黑板的右上角,然后再把画有表格,上面写着四个小队的纸贴在门后,从文明礼仪方面对四个小队进行评比,按照十条文明礼仪常规要求检查,表现突出的同学为你所在的小队加3分,小队的全体同学都讲文明、懂礼貌的为小队加5分。
每周评一次,评为优秀礼仪小队的同学成为礼仪之星,老师送给他一颗星,高兴极了。
同时激励其他小队努力争取,并且向优秀礼仪小队学习。
小队长具体检查,每个同学都是监督员,发现问题当时就可以在黑板上显示。
现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人多了。
见到老师或客人不主动问好的人少了。
集体的荣誉,集体舆论,集体评议活动,教育了同学,规范了言行。
2、举办各种中队会,将文明礼仪教育常态化。
中队会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班相继召开了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的队会,“文明天使在校园”、“文明之花处处开”、“文明用语我先行”、“文明上网我做到”、“礼仪花香满校园”等贴近少年儿童实际的主题队会,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
学生在准备队会,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接受文明礼仪的熏陶。
3、家校互动。
通过致家长一封信、送礼仪知识读本、召开家长会等活动,动员家长和小学生一起学礼仪,把校园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成果拓展到家庭,把家庭教育的成果再延伸到学校,达到家校互动的目的。
4、社区实践。
学校在调查中发现,周边的社区居民反映:学生在校园内不乱扔杂物,一走出校门口,就开始有乱扔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班级走进社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开展了“我为社区添新绿”、“做清洁小卫士”、“建设社区我参与”等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四、持之以恒,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
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如果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
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
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
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班级黑板报上有一块是专门用小花拼成的3朵大花朵,每个小花上写上礼仪标兵的名字。
礼仪标兵也越来越多了。
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
黑板报的礼仪之花上又增加了很多礼仪标兵,我班学生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
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那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良好的道德素质就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培养这些好习惯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