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20年中国制造或持续高增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10~20 年中国制造或持续高增长
要想评价中国制造在中国加入WTO 十年间的表现,可以参考一位美国记者2008 年撰写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她在书中描写了寻找非中国制造商品的艰难过程。
早在2006 年,中国加入WTO 的第五个年头,中国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
中国制造业攻城掠地,纺织服装、移动电话、空调机、电冰箱、洗衣机、显示器等产品,在国际都拥有强劲的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表示,2001 年入世之时,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很差,中国所做的承诺超出了本可以承受的范围,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但中国全面接受竞争规则后,表现好于预期。
金碚认为,中国制造业之因此表现超预期,一是在于金融危机前世界经济处于上升期,为中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二是中国充分发挥了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丰富,资源价格低等;最重要的是,中国对外资采取了非常宽容的政策,外资既可独资,也可控股。
金碚介绍说,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处于同等发展水平时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不允许大规模外资直接投资。
韩国1997 年迫于亚洲金融[2.77 2.59%]危机的压力,才完全开放了对外资投资的限制。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达国家的部分产业开始向中国转移。
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2011 年上半年,中国出口3035 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占到81%,内资企业出口仅占19%。
数据显示,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占到95%。
但是,中国制造也并非没有短板。
2006 年,8 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生产一台DVD 只挣1 美元成为经济学家热议的话题。
金碚认为,中国制造几乎是以一种血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