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走向滑动断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两条断层滑向相同
1)聚敛挤压上升。 2)离散拉伸下降。 (聚敛离散指次级断层相 对主断层外侧断块的移动 方向)

离散性走向滑动和聚敛性走向滑动
断层两侧的断块除挤压、拉伸、平移外,很多情况
下还有斜向运动,形成离散性走向滑动断层和聚敛性走
向滑动断层。 离散性走向滑动断层(张剪性),上盘下降兼有平移。 聚敛性走向滑动断层 (压剪性),上盘上升兼有平移。 有人统计多数现代板快边界都有走向滑动分量。 (李四光的五种结构面)
3
拉分盆地的地质特点
(1)沉积 拉分盆地沉降快,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 发育历史相对较短。 沉积物和沉积相受古地理环境控制。发育于大陆边缘的陆上 拉分盆地,早期为陆相沉积,后期如果强烈下降导致海水侵入则 转为海相。有一些盆地早期为海相,后期与海隔绝转变成湖相沉 积,最后以河流相沉积告终。
(2)热流值 在长期发育的大型拉分盆地地壳相对减薄,热流 值高,易发生火山活动。
递进式依次错开,时代愈老
错移越大。
4 断层常呈直线延伸,甚至穿
过起伏很大的地形仍保持直线 形,航卫片上显示良好的线性。
5 根据断层两盘运动方向分为
左行和右行。 6 力学性质具双重性即以剪切 为主,又具有拉张或挤压,前 者称张剪性,后者称压剪性走 滑断层。
二、左阶式、右阶 式 1. 左阶式:沿走向 前一条断裂依次斜 列在左侧,首尾相 连 2. 右阶式:沿走向 前一条断裂依次斜 列在右侧,首尾相 连 3 重叠与间隔
一系列褶皱首尾相接呈侧 列排列,如柴达木盆地冷 湖区“S”形褶皱群,褶轴 与总体褶皱方向锐夹角指 示对侧运动方向。
2
区域性雁列地堑系
一系列地堑首尾相接呈侧列排列,边界为正断层,如山西 地堑系。正断层与总体地堑系方向锐夹角指示本侧运动方向。 二 菱格式构造 当两组剪切断层相交时,则呈菱格式构造或棋盘格式构造 三 旋转陆块构造 地壳表层是由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地块拼接而成,各地
第十四章 走向滑动断层
走向滑动断层即大型平移断层,两盘直立相对水平滑动。人 们对走滑断层的认识比对正,逆断层的认识要晚,地质学家在19 世纪就认识了正逆断层,而走滑断层20世纪初才被发现。
第一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走向滑动断层基本结构
一、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本特点 1. 一系列与主断层平行的次 级断层,或斜交的发辫断层 组合 2 常伴有雁列褶皱及断层以 及断层隆起与断陷盆地。 3 断层两盘地层一岩相带成
多为背斜,与主断层锐夹角 指向对盘运动方向。 (2)远离断层倾伏、消失 2 牵引式弯曲
褶皱轴在走向滑动断层附
近呈弯曲变化。弯曲的突出方 向指向本盘运动方向。
美国洛杉矶盆地西南部的雁 列式褶皱
第四节 区域剪切应力场引 发的雁列构造和陆块旋 转
当地壳深部存在剪切应力 场时,在地表会形成雁列 构造和陆块旋转。 一 区域性雁列构造 1 区域性雁列褶皱群
(2)断层上陡下缓,凸面 向下
(3)地层构成向形,地堑 式 3 应力场特点: 正花状构造形成于聚敛性 走滑断层 ,负花状构造形成 于离散性走滑断层。
大型走向构造与板块运动
美国圣安德烈斯断裂带 (San Andreas fault)
三 雁列式褶皱和牵引式 弯曲
1 雁列式褶皱
(1)褶轴小角度交于断层
一种特殊的走滑断层—转换断层
花状构造表现为走滑断层在垂直断层的剖面上自下而上成 花状撒开。花状构造是走滑断层系中的特征性构造,可分为正花 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
1. 正花状构造:
(1)逆冲断层组成花束状构 造组合
(2)断层下陡上缓,凸面向
上 (3)地层构成背形,但不具 褶皱弯曲
2. 负花状构造: (1)正断层组成花束状构 造组合
(3)油气 厚的富含有机物的海相和湖相沉积,在快速沉降埋 藏以及高热流作用下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油层。各种碎屑沉积为良 好储油层,走滑断层伴生的雁列褶皱提供了储油构造圈闭,是重 要的油气远景区。拉分盆地往往有利于盐类等沉积矿产聚积。 (4)地震 在伸展扭动背景中发生发育的拉分盆地常常是地震 多发场所。
二、花状构造
释放弯转
拉 伸 拉 伸
右行走滑断层右 阶弯曲引起拉伸
受阻弯转 分离
释放断错
受阻断错
平直
叠覆
平直
后缘伸展叠瓦扇 前缘伸展叠瓦扇 伸展双重构造
前导张性叠瓦扇
前缘收缩叠瓦扇
张性双重构造
收缩双重构造
拖尾张性叠瓦扇
后缘收缩叠瓦扇
前导压性叠瓦扇
压性双重构造
拖尾压性叠瓦扇
三、两条交切走滑断层 的应力状态
1. 两条断层滑向相反 1)滑向楔尖,挤压上升。 2)背离楔尖,拉伸下降。
块的相互作用,使其不但有形变,还有位移和旋转,用古
地磁的方法可以测定陆块的位移和旋转历史。
A 单剪初始状态,未变形。
B 沿剪切方向,各走滑断层滑动量不同,箭头一致,表示无旋转。 C 剪切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变形量各不相同,箭头不一致, 表示角度旋转各不相同。 D 单剪状态下,地块 分裂成方位不的同规则 的五块,下面四块变形 量相同。 E 地块碎裂,形成大小、 形状各不相同的块体, 各块体相互作用,使各 块体的旋转方位各不相 同。
第三节 走向滑动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构造
一、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 1. 几何特点: (1) 平面形态 菱形,长边为 走滑断层,短边为正断层,分 为S型和Z型
S型-左行左阶
Z型-右行右阶 (2)规模: 长数百米——百公里; 宽:数十米——数十公里
长宽比约3:1
2 拉分盆地的演化 (1)可在二条断层控制下发 育也可在一组雁列断层控 制下发育 (2)大型拉分盆地中的次极 断层和拉分盆地,形成堑 中堑(盆中盆)和堑中垒 (3)拉分盆地形态:一般窄 而长,宽度相对稳定,长 宽比达到3:1时停止发 育 (4)决定盆地发育的因素: ①雁列走滑断层的间隔和 重垒;②断层长度;③活 动持续时间和切割深度
第二节 走向滑动断层的应力状态
一、剪切断裂带的应力状态 1. 剪裂隙(R):两组,一组发育,与主断裂呈15°
相交,另一组不发育
2. 张裂隙(T 裂隙):
兼有剪切性质 3. 压裂隙(P 裂隙): 兼有剪切性质 可用应变椭球体表示
二、走滑断裂带弯 曲部和端部的应力 状态
弯曲部位根据斜列方 式和旋向的不同,分挤 压区和拉张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