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水窖作用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水窖大作用
李玉凤
由于丈夫在鸡飞工作的缘故,我到鸡飞的次数多些,对鸡飞比较熟悉。

印象里,由于气候的多样性,鸡飞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而在众多的作物中,烤烟是全乡的骨干产业之一,它既是全乡的经济支柱,更是农民经济增收的主要来源。

由于鸡飞气温高、降雨少,旱情经常威胁着烤烟产业的健康发展。

开春时节,正是育苗的关键时期,鸡飞境内滴水如油,很多村组因缺水而育苗不足。

移栽时,又常常受干旱影响,推迟移栽时间,勉强移栽下去的苗也被晒黄、晒死,没有按时移栽的苗长成了“高脚苗”,移栽后长势不好,烟叶质量下降。

在烟叶旺长期,由于山地土层薄,耐旱性差,缺水灌溉,导致烟叶减产、质量不佳,给烟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确保烤烟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每到烤烟移栽时,全乡就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校师生参加挑水抗旱保苗。

道路上、烟地中,到处是肩挑手提的人群,为移栽的烟苗浇水,一片繁忙景象。

缺水的地方,烟农要到三四公里外取水,靠人挑马驮、车辆拖运,更是辛苦。

他们一提起烤烟都会说:“种烟可以赚钱,但是太辛苦了,苦在抗旱移栽、挑水保苗,要是水能到烟地上就好了。


解决水利基础设施滞后,改善烤烟灌溉条件,已成为全乡人民的共同期盼。

一直以来,县乡各级部门都在苦苦探索,也曾采
取过一系列诸如修水池、建水库等措施来解决灌溉问题,但终因资金不足、管理不当而失败。

时至2005年,昌宁县烟草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方针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全县掀起以兴建小水窖为主的烟水配套工程建设,终于给全乡人民的期盼带来了曙光。

对此,县烟草部门和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争取项目。

2005年,全乡共新建小水窖1665口,所建的小水窖内径为3.2m,窖底为锅底状,窖身为3.4m的圆柱形,可聚雨水24m3,每个水窖可确保3-4亩烤烟移栽、保苗用水,初步实现了烟农“水能到烟地里的”的愿望。

2005年新建的1665口小水窖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后,帮了烟农的大忙。

2006年5月的鸡飞烈日炎炎,往年在等待老天降雨的烟农却正忙碌不已,他们从建在自家的烟地的水窖取水,给刚移栽下的烤烟浇水。

烟农曾文东腼腆地说:“这么旱的天,如果没有这两口水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水窖啊,方便、实在,个子虽小,作用却很大,种一亩烟仅浇水工就节省了五、六个。

”2006年,全乡烤烟移栽在5月5日全面完成,比往年提前了一个节令。

由于烤烟用水有了保障,2006年鸡飞乡在遭受频繁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烤烟交售任务,全乡共交售烟叶17000担,实现产值841.4万元,中上等烟比例达到85%,户均种烟收入3807.24
元。

其中收入万元以上23户,收入5000~10000元的农户429户。

小水窖发挥的效益坚定了各级各部门和全乡人民群众发展烤烟生产,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2006年全乡新建了988口小水窖,2007年又建了724口。

三年时间累计建设3377口小水窖投入使用后,结束了鸡飞乡人民挑马驮运水移栽保苗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全乡烤烟生产的水利条件,解除了烤烟不能按节令移栽的“瓶颈”,增强了烟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烟地有水了,生产方便了,成本减低了,为实现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创造了坚实的基础,给烟农带来了更大的实惠。

放眼烟地,飘香的烟叶、忙碌的烟农和一张张写满笑意的脸庞,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烟站内,烟农们交售完烟叶,成百上千的钞票装在口袋里,他们笑逐颜开,喜在脸上、乐在心里。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

小小水窖解决了烟叶浇灌问题,既减轻了烟农劳动强度,提高了烟叶质量,又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滋润了农民的心田,不愧被百姓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