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策略)(一)影响食糖价格变化的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影响食糖价格变化的因素
1、白砂糖本身的价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是决定价格的最根本因素,这是任何商品所共有的属性。

2、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在正常情况下,种植面积决定产量的增减,生产甜菜糖的国家更是如此。

3、季节性因素:消费拉动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糖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食糖是季产年销的大宗商品,在销售上就有其固有的、内在的规律。

这就是“七死八活九回头”,意思就是七月份死气沉沉,八月份活跃,上窜下跳,九月份回头上扬!五月以前,由于各产区都在生产,货源充足,商家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再加上糖厂急需资金,所以价格是混乱的。

进入六月份后,糖厂停榨,总体的趋势还没有,此时,价格是平稳的,持观望态度的较多,也有人顺价销售。

进入七月以后,很多厂家资金压力减轻了,产销率的压力也小了,出于对后势的一种本能的看好,或者说惜售心理较重,自然要放慢销售的节奏,而商家又觉得囤货为时还早,真正意义上的旺季又还没有到来。

于是,七月的糖市就会没有多少活力。

进入八月份后,销售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了,传统的中秋节在即,用糖高峰也就开始了!于是市场又有了一定的活力。

到了九月,随着老糖销售接近尾声,新糖又还没有上市,价格上涨。

4、气候:甘蔗在生长期具有喜高温、光照强、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点,因此,对构成气候资源的热、光、水等条件有着特殊的依赖性。

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天气对生长期中甘蔗具有灾害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旦形成便是长期的。

如1999年底在我国甘蔗主产区发生的霜冻,不仅导致1999/2000制糖期白糖减产200多万吨,还因霜冻使宿根蔗的发芽率降低,2000/2001制糖期的食糖再次减产,致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糖价从1900元/吨跃居4000元/吨左右;2002/2003制糖期,由于食糖增产,食糖价格一度跌破2000元/吨,而10-11月,受农产品全面涨价等比价关系及食糖供求关系的变化,食糖价格突然启动,迅速突破3100元/吨。

(如图十五所示)
图十五2003年我国食糖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
5、进出口量:来自海关总署的资料显示,中国自1987年到2000年,每年都有大量食糖进口,且各年进出口量波动较大,如1998年进口达371万吨,2000年只进口了64万吨;1988年出口25万吨,1993年出口却达185万吨,我国在加入WTO后食糖进口准入配额起始点为80万吨,5年后食糖进口关税税率降低至15%,国外糖将挤占国内市场份额。

贸易的开放将使中国糖价逐渐与国际糖价接轨,国际糖价将会成为影响国内糖价的重要因素。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6、库存:国家收储以及工业临时收储加上糖商的周转库存在全国范围内形
成一个能影响市场糖价的库存。

在糖价过高(过低)时,国家通过抛售(收储)国储糖来调节市场糖价。

预估当年及下一年的库存和国家对食糖的收储与抛售对于正确估测食糖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图十六近年来我国食糖库存情况对比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华商储备管理中心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7、政府政策:国际食糖组织的有关政策、欧盟国家对食糖生产者的补贴,美国政府的生产支持政策等,对全世界食糖供给量均有重要影响。

各国食糖进出口政策和关税政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如美国实行食糖的配额制度管理,按照配额从指定国家进口食糖,进口价格一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美国不出口原糖,但却大量出口由原糖精炼而成的食用糖浆。

因此,产糖国若向美国出口,必须首先获得美国的进口配额。

巴西、古巴、独联体用控制种植面积的方法,有计划地控制产糖量。

印度、菲律宾、泰国政府则依据国内市场情况控制出口数量,随时调整有关政策。

由于政府的干预,使得国内和国际糖价既有一定的联动性,又经常背离(如图十五所示)
图十七我国食糖价格与国际糖价对比图
单位:美元/吨
资料来源: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
8、替代品:人造糖和甜味剂是食糖的主要替代品,被广泛用于点心、饮料、蜜饯等食品中,虽仍不可能完全取代食糖,但它的使用减少了食糖的正常市场份额,对糖的供给、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1)糖精。

糖精是一种甜味剂,其甜味是白砂糖的500倍。

糖精是从石油产品中提取而成,多食对人体有害,我国国标卫生标准规定其用量不得超过0.65克/公斤。

1998年中国生产糖精24,000吨,其中12,000吨在国内销售。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近年连续采取措施,限制糖精产
量,这将有助于增加食糖的需求量。

(2)甜味剂。

甜蜜素(环已基氨基磺酸钠),安赛蜜,甜味素(甜菊甙)等,均为人工合成品,甜味是白砂糖的200倍左右。

(3)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

高果糖玉米糖浆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甜味物质,可以替代糖作为甜味剂。

由于其价格较低,所以其用量逐年增加。

美国是高果糖玉米糖浆主要消费国。

9、节假日的影响:在一年中,春节和中秋节是我国白砂糖消耗的最大的节假日。

两个节假日前一月由于食品行业的大量用糖,使糖的消费进入高峰期,这个时期的糖价往往比较高。

两个节日之后的一段时期,由于白砂糖消费量的降低,糖价往往回落。

八九月份是用糖高峰期,月饼、北方的蜜饯、饮料、饼干都很需要糖,会拉动刺激食糖消费。

10、其它因素:一些不发达国家如古巴、菲律宾、多米尼加等主要靠食糖的出口换取外汇。

这些国家的耕地只适合于种植甘蔗而不能改种其他作物,甘蔗的减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从而导致这些国家食糖产量一直维持供给过多的情况。

另外,一些国家用甘蔗提炼乙醇,其中巴西是用甘蔗生产乙醇的主要国家。

用于乙醇生产的甘蔗数量直接影响到用于加工食糖的甘蔗的数量,乙醇生产的数量影响着食糖生产数量,巴西可以将全国甘蔗不用于生产食糖而改为生产乙醇,所以巴西甘蔗提炼乙醇的数量对预测全世界食糖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另外,一些沿海地区走私糖的流入,损害了我国糖业的利益,对我国白砂糖的价格有较大的冲击。

表9 各种因素影响时间的长短以及确定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明确以下几点(如表9所示):
(1)影响价格的短期因素,春节作用尤其明显,节日需求、销区库存少,使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弱化,与此对应的是节后习惯性下跌。

(2)春节过后影响价格的长期因素是糖的增(减)产和进口糖的多少。

(3)对于我国加入WTO承诺的正确认识,承诺进口数额但由市场发挥作用,政府不加干预。

由于目前负责进口糖的是国营大企业,必然受政府控制和影响。

基本情况会是,政府肯定会兑现承诺,但实际进口多少是另外一回事,政府不会容忍低价进口糖恶性冲击市场;
(4)国家收储是重要的利好因素,但是否实行是不能确定的,如果实行也会是盈利性收储,只在糖价十分低迷时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