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设计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与凝萃
1.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掌握利用离平衡常数判断电解质的强弱方法; 2.理解电离度与转化率的区别。

解读与打通
常规考点
1.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例如一元弱酸:CH 3COOH
CH 3COO -+H +
K= c (CH 3COO -)·c (H +)
c (CH 3COOH)
注意:
(1)电离常数服从化学平衡常数的一般规律,只受温度影响,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温度一定时,弱电解质具有确定的电离常数值。

(2)电离常数越大,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越多,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

(3)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 a1≫K a2≫K a3,所以其酸性主要决定于第一步电离。

2.电离度:
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

常用α表示:
α=
%100 原有溶质分子总数
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
隐性考点
强、弱电解质判断方法: 1.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判断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就认为盐是强电解质,强酸(HCl 、H 2SO 4、HNO 3)、强碱NaOH 、KOH 、Ba(OH)2、Ca(OH)2]、活泼金属氧化物(Na 2O 、Na 2O 2、K 2O 、MgO)为强电解质;而常见的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如H 2CO 3、H 2SO 3、HClO 、H 2SiO 3、NH 3·H 2O 等。

2.依据强、弱电解质的定义或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进行判断(见下表)
(1)配制某浓度的醋酸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甲基橙试液,然后再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振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橙色。

(2)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为浅红色。

(3)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pH 试纸上,测其pH ,pH 大于7。

融合与应用
例1.已知某温度时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

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1 NaOH 溶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 (忽略温度变化)。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a 点表示的溶液中c (CH 3COO -)=10-3 mol·L -1
B .b 点表示的溶液中c (CH 3COO -)>c (Na +)
C .c 点表示CH 3COOH 和NaOH 恰好反应完全
D .b 、d 点表示的溶液中c (CH 3COO -)·c (H +)c (CH 3COOH)
均等于K
答案:C
例2.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 、NaHCO 3混合溶液中,各种
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c (HCO -3)>c (ClO -)>
B .c (ClO -)>c (HCO -3)>c (H +)
C .c (HClO)+c (ClO -)=c (HCO -3)+c (H 2CO 3)
D .c (Na +)+c (H +)=c (HCO -3)+c (ClO -)+c (OH -)
解析:由电离常数可知H 2CO 3的一级电离要大于HClO 的电离,故ClO -的水解程
度大于HCO -3的水解程度,故c (HCO -3)>c (ClO -)>c (OH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C 选项中根据C 、Cl 元素守恒可知缺少CO 2-3,应为:c (HClO)+c (ClO -)=c (HCO -3)+c (CO 2-3)+c (H 2CO 3);D 选项中的电荷守恒中关系式缺少CO 2-3,应为:c (Na +)+c (H +)=c (HCO -3)+c (ClO -)+c (OH -)+2c (CO 2-3)。

答案:A
扫描与矫正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个判断2分,共40分)
( )1.25 ℃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 溶液至pH =7,V 醋酸<V NaOH (2013·重
庆,2B)
( )2.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 减小(2012·重庆,
10B)
( )3.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 (NaOH)相等
(2012·福建,10C)
( )4.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 3COOH)c(CH 3COO -)的值减小 (2013·江苏,11C)
( )5.室温下,对于0.10 mol·L -1的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 (NH +4)·c (OH

)变大(2013·福建,8B)
( )6.0.1mol/L 的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n (H +)增加
( )7.相同温度下,1 mol·L -1氨水与0.5 mol·L -1氨水中c (OH -)之比是2∶1 ( )8.在CH 3COOH 溶液中加入碱性固体物质,平衡一定向电离方向移动 ( )9.0.1 mol·L -1一元弱碱BOH 溶液中, c (B +)=c (OH -)
( )10.K 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若溶液中c 2(OH -)=K w 溶液pH 可能小于7 ( )11.常温下,在水电离出的c (H +)·c (OH -)=10-20的溶液中:Na +、Cl -、S 2-、
SO 32-一定能大量共存
( )12.常温下,0.1 mol·L -1某酸溶液中若c (OH -)/c (H +)=1×10-8,则该溶液
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 1×10-11 mol·L -1
( )13.室温下,将浓度为0.1 mol·L -1HF 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平衡常数和
c (H +)/c (HF)均不变
( )14.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 )15.温度一定时,水的电离常数与水的离子积常数相等 ( )16.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数值大小与温度和稀水溶液的浓度有关 ( )17.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 )18.升高温度,水电离平衡右移,H +浓度增大,呈酸性
( )19.常温下pH 为2的盐酸由H 2O 电离出的c (H +)=1.0×10-12 mol·L -1
(2012·广东,23C)
()20.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2012·浙江,12A)
实训与超越
【7+1模式】
一、单选(7×6分=42分)
1.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
D.V1L ④与V2L ①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
2.【2014·山东理综,13】已知某温度下CH
3COOH和NH
3
·H
2
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
向10 mL浓度为0.1 mol·L-1的CH
3
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4)=c(CH3COO-)
3.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 mL 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

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若分别与5 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4.【2011·山东理综,14】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OH-)]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5.【2011·福建,10】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6.(2010·大纲全国卷Ⅱ,9)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7.运用电离常数判断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 )
①HBrO+Na
2CO
3 3
②2HBrO+Na
2CO
3
= 2NaBrO+H
2
O+CO
2

③HBrO+NaHCO
3= NaBrO+H
2
O+CO
2

④NaBrO+CO
2+H
2
O= NaHCO
3
+HBrO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填空(18分)
8.(1)在25 ℃时,HSCN、HClO、H
2CO
3
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为。

②向Na
2C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HClO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③25 ℃时,为证明HClO为弱酸,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

下列三种方案中,你认为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

a.用pH计测量0.1 mol ·L-1 NaClO溶液的pH,若测得pH>7,可证明HClO
为弱酸
b.用pH试纸测量0.01 mol·L-1HClO溶液的pH,若测得pH>2,可证明HClO
为弱酸
c.用仪器测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O溶液和盐酸的导电性,若测得HClO 溶液的导电性弱于盐酸,可证明HClO为弱酸
(2)①肼(N
2H
4
)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联氨溶于
水可以发生与氨水类似的电离,试写出联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写一步即可)。

②NH+
4
在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在25 ℃时,0.1 mol·L-1的氯化铵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5mol·L-1,则在该温度下此溶液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 b(NH3·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