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课型支架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模式解读
我的模式名称是《三课型支架六步教学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教材,课外书,网络资源,微课,慕课等),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所以我对自己多年教学实践重新梳理、审视,发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原来自己的教学理念正符合构建构主义理论,经过进一步梳理,我把自己的教学模式定义为《三课型支架六步教学法》。
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六个环节:目标引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协作探究——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目标引领:让学生第一时间清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需要达到的要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创设情境: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创设情境,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
自主探究: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是多个问题,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协作探究: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课堂小结: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当堂检测:可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复习课课型环节有:(可以学案导学)
1、目标引领
2、知识梳理:学生课下阅读课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基础知识的知识网络
3、自主学习:教师改变例题,设计问题以点带面,不是简单知识的罗列
4、协作探究:精选例题,举一反三:开放性问题,考察数学能力;探索性问题;阅读理解问题;应用性问题——生活实际问题;跨学科问题
5、课堂小结:总结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
6、效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所学知识。
试卷讲评课型环节有:
1,错题统计:上好讲评课,必须首先做好对试卷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
一份好的试卷分析,从宏观上讲,要包括对题目的分析评价和对学生答题情况的评价;从微观上讲,要对该试卷所考查的知识及能力的层次进行统计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哪些出错率较高,哪些出错率较低,进行统计分析,查明原因,归类集中,以便在讲评时分清轻重缓急。
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据此,确定目标。
教师利用统计表分析失分情况。
2、自我纠错:测试过后,将本次考试测验的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个人考试结果、分析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对于一般知识性的错误这样就可得到初步解决,学生自我评价失分原因,改错,写出对应知识点,化归原形。
3、展示错题:主要讲共同存在的问题、考查知识的范围、考查的能力层次,讲理论与知识的欠缺处、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评出错的原因、出题者的意图,同时,为使个别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需采用不同的矫正方式。
如集体矫正、自我矫正、小组矫正等可以互相结合。
4、方法指导:具有启发性的题目、便捷方法的题目、错误率超过70%的题目
5、变式训练:在矫正补偿之后,分期或一次性投放矫正练习题目,让学生将所获取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运用于解题实践,以巩固矫正教学的效果。
6、课后落实;学生收集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