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语文

合集下载

河北省邯郸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邯郸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

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

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被称为“乐”。

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

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而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

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

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

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

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

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经典是攀援艺术高峰的阶梯,也是体现艺术高峰的标杆。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不仅以是否出现浩如烟海的作品为标志,还以是否涌现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精品力作为代表。

怎样才能锻造经典,或者说,怎样才能创造伟大作品?这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仅从创作主体看,文艺家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能否进行大跨度的意蕴开掘和艺术超越,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之点。

文艺作品中呈现的每个具体形象、讲述的每个故事、描绘的每个画面,一般都不仅显示一种存在,同时必然包含着文艺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呈现落叶往往意味着事业的衰败或人生的挫折;讲述一位知识分子忘我工作、报效祖国的事迹,让人生发出拼搏奉献、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描写一场残酷的战争,让人诅咒侵略并祈望和平……如此等等,莫不如是。

所有这些,虽然都能从作品表现的生活事件中看出某种意蕴,但它们远不属于我们所说的“意蕴开掘〃的范畴。

这些意蕴,毕竟过于表面化、简单化和通用化了。

在这个层面上进行创作,文艺家只是社会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而不是生活底蕴的发现者和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我向来认为,文艺家也应是思想家,起码要具备思想家的素质。

他不仅要写出世态炎凉,更要洞悉世道人心,还要为揭示生活奥秘、发现人生真谛提供自己的独到观察和睿智思考,给人以新的感悟和启迪。

鲁迅的一系列小说在现代文学的长廊里出类拔萃,不仅在于他塑造了阿Q、祥林嫂等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更在于他对产生人物形象的社会土壤和时代风云进行了独到思考,赋予艺术形象揭示“国民性〃的丰富内涵,其内心深处激荡着“立人'‘的深沉吶喊,其“精神界之战士”的身影显得那样高大伟岸。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2分)知识产权的终结①知识产权是为了推动艺术与科学发展(版权、专利等),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商标、商业秘密等),这是官方的说法,也是相关法律设定的初衷。

然而,现实世界中,知识财产主要是“以财产形式使重要的抽象客体为私人所占有”,如是,它就同现代资本主义紧密联系,并证明了随之而的面对面竞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正当性。

②可是,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制度化进程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被称为外包业务的宏大产业运动。

这些因素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开启了一系列有助于知识产权衰落的深刻社会变化。

③用商业研究者的话说,互联网和外包都属于某种“破坏性创新”的范式突破。

一般而言,破坏性创新在起步阶段很简单,因为它们只是想通过为那些几乎别无选择的人(即当前的非消费者)提供简装产品或服务占有市场——即便以旧的标准衡量,它们可能也相当原始粗糙。

但是,当主流消费者流向这些新产品或服务时,他们因如此简单易得、优质低价的解决方案而兴奋。

于是可以预见,破坏性创新会逐年改进,最终改造整个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不断的破坏浪潮将逐渐重塑市场。

④如今轮到知识产权产业了。

它们无法逃脱破坏性创新,而且在当前的数字时代尤其脆弱。

这是因为,知识财产若真是一种法定的无形财产形式、一种以注册或是国家强制力为法⑤复印机发明之前,复印一本书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复印的高成本和低质量使得知识产权在印刷材料(书籍、杂志、报纸等等)上有效地取得了特权。

但是包括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在内的数字技术改变了这一切。

今天,无论是下载电影还是分享书籍,对版权材料进行未经授权的使用和复制仅需点一下手机、笔记本电脑或任何一个数字终端。

侵犯知识产权已经以最低的成本成为消费社会的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以及所有问心无愧的人们都参加的一个仪式。

⑥同样,假冒商品充斥市场;成本极低,质量有时却挺高。

没有任何成功的品牌或驰名商标可以免遭侵权与淡化使用,一切有利可图的专利、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也难逃被模仿的命运。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复习时要牢抓基础,从课本上的例题入手、习题入手、从最简洁的入手,每一道题都亲自动手做一做,千万别眼高手低。

下面是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供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人物形象的创建,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它同样具备电影艺术的全部文化品质和美学特征,动画形象塑造是动画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

国外的动画电影,其美学特征特别清楚,一看就知道,这是美国的,这是日本的,都具有显明的民族特色。

比如日本的动漫,尤其留意塑造自己的民族英雄形象,给予人物极强的民族特性特征,他们的动漫形象已成为日本公民中的一个成员。

上世纪五六十年头至七八十年头,中国动画电影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品行和美学特征的动画形象,至今深化人心。

比如孙悟空、阿凡提、哪吒、三毛、葫芦兄弟、小蝌蚪、三个和尚等等。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的推动,中国动画电影从资金投入到题材拓展、风格定位等诸方面全面起先学习好莱坞和日本。

缺憾的是,这种学习很多却变成了跟风和仿照,跟在好莱坞和日本之后亦步亦趋,除了学到了别人的风格和技术,并没有学到好莱坞和日本动画中最动人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反而因为太想追求国际化而丢弃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到的人物形象塑造。

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动画作品不是太像日本动画形象就是照搬好莱坞的创意。

因此,无论从形式还是人物塑造上,中国动画的民族文化特征亟待重新建构。

分析中国一些不胜利的动画电影,除了题材贪大,主要是缺少幽默、诙谐、轻松的故事,缺少贴近现实、贴近常人情感的故事。

动画人物太过沉重,动辄挽救地球、挽救人类,无所不能,人物身上往往集合了全部人的品行,附加的东西过多,缺乏特性塑造,缺乏想象力,成人观众看得都喘不过气,何况小观众?相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胜利恰恰是来自观众对片中形象的宠爱。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部分)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部分)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部分)注意:本试卷分试题与答题纸两部分,考试完毕,只收答题纸。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一、(24分,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倾圮.(pǐ)狙.击(jū)酾.(shī)酒呕哑嘲.(cháo)哳B. 蜉蝣.(yóu)踯.(chí)躅着.(zhuó)衣桀.(jié)骜不驯C. 迷惘.(mǎnɡ) 精辟.(pì) 绯.(fēi)红舐.(shì)犊情深D. 执拗.(niù)瞋.(chēn)目彷.(pánɡ)徨青青子衿.(jī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涅槃聒噪扃牖脍炙人口B.熨帖缧绁遴选人心惟危C.隽永樯橹蓊郁义愤填膺D.旌麾逦迤忖度儒慕之情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

(2)雨天的瓦屋,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3)环境是克隆问题非常要紧的方面,我们克隆而成的个体本身激动不已,却基本上忽视了这个方面。

A.悲愤幽静对于 B.悲愤幽暗关于C.悲哀幽暗对于 D.悲哀幽静关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在天山地区,牧民们都喜欢放马南山....,因为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洁净的水源,而且阳光充足。

B.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C.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是母爱,然而,母爱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与母亲的素质息息相关....。

D.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是没能,她仍然颤抖着,噤.。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1、命题范围:语文版必修3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3、第Ⅰ卷(阅读题70分);第Ⅱ卷(表达题80分)。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教育不妨从成语开始“国学教育”兴起,让国人颇有几分欣慰。

早就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国家早该这样了,现在的孩子都数典忘祖了。

然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爱国不分先后,入市不分早晚。

只要是认识到了过失,随时想起来改正都是可喜的,及时的。

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啥叫“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乎,有经典说法:从“四书”“五经”开始。

然而,从“五四”以来,孔孟之道已经被批了几次,以“五四”和“文革”最为代表,以“文革”为甚。

经书的权威性被动摇不说,让孩子们读四书五经,就算是白话文翻译版本也令人担忧,这种学法能否持久和见效?换句话说,“国学”精神太庞杂,几乎包罗万象,甚至可以相互矛盾,或者各取所需。

比如“出世”还是“入世”。

再换句话说,文化传统柳暗花明,轨迹迂回迥异,也让人无所适从。

比如,春秋时期的侠客精神,比如荆轲和田横五百士,还有高山流水之类的故事,恐怕离时下的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

剑拔弩张、侠肝义胆那一套跑到日本变成武士道了,中国人已经变得唯唯诺诺。

话说起来太长,这里想说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历史系的学生是一种学法,平民百姓和孩子又是一种学法。

比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精华的东西,就是成语典故。

一半以上的成语故事来自春秋时期,可见,那个时期的民族智慧是多么辉煌啊!“成语”往往被认为是儿童读物,其实,就其故事的浅显性而言适合儿童,而其中的哲理却属于成人读物。

成语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活化石,或者说,子孙后代的处世哲学在成语中早已高瞻远瞩了。

比如“指鹿为马”,如今的下属在领导面前,几乎时刻都要指鹿为马,看领导脸色行事,唯领导马首是瞻。

最经典的两个中国成语如今却最容易被国人所忽略:一个是“井底之蛙”,一个是“五十步笑百步”。

(审核版)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

(审核版)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

鹤岗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题。

(9分)买意外险需看清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据各大保险公司反映,韩亚空难之后,近期前来咨询和购买航空意外险、交通意外险等险种的客户明显增多。

一般意义上的航意险,是指乘客在保险期限内因飞机意外事故遭到人身伤害导致身故或残疾时,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条款所注明的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或按身体残疾所对应的给付比例给付残疾保险金。

这是大部分人乘坐飞机时习惯购买的,也是保险公司为航空旅客专门设计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商业险种,这类航空意外险基本只保障单次航班,每次花费20元,保障额度20万到40万。

当然,并不是购买了航意险就意味着在空中遇到的一切意外都在保障范畴内,不少意外事件都在责任免除范围内,其中就包括在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战争、军事行动、暴动或武装叛乱期间发生意外,保险公司是不给予赔付的。

20元买一份保额为40万的航意险,从保额、保费、保障范围来说,都不太划算。

乘客可根据自己出行情况,综合考虑保障期限、范围和保费等各方面来选择航意险。

对于“空中飞人”来说,可购买一年期的航意险,可保一年内的航空意外,不限乘坐飞机的次数,而且一年期航意险的保费一般在40元到60元之间,保额介于45万至50万元之间。

此外,经常出差、探亲的旅客可以选择交通工具综合意外险。

除航空意外,还涵盖了轮船、汽车、火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的意外保障。

一年期的价格一般是50到300元,保额为20万到100万。

此外,部分保险公司的寿险和养老型保险产品,可以附加意外险保障,而且针对不同的交通工具,赔付比例相差也较大,一般附加的航空意外伤害,可以获得10至40倍于基本保额的保险保障。

就像航意险有许多种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况,意外险中也有许多免责条款需要关注。

比如旅游意外险,如果在行程中有登山、攀岩、滑翔等高危项目,一定要注意这些活动是否在保险公司责任免除条款中列明。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一年级学习质量评估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胚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42分)一、(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峥蝾自诩.(xǔ)望洋兴叹量体裁衣B. 熨.帖(yùn)摈弃纠葛.(gé)声名狼藉和颜悦色C. 隽.永(juàn)嬉游潜.意识(qián)残羹冷炙梳妆打扮D. 徂.徕(cú)坐落混.沌(hùn)雷历风行义无反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熟能生巧,形成语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项,“倔强(juè)”应读“jué ”,“峥蝾”应为“峥嵘”;B项,“熨帖(yùn)”应读“yù”;D项,“雷历风行”应为“雷厉风行”。

故选C。

【点睛】汉字字音字形的考查,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14天了,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_________了的雄蕊。

②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_________了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新途径,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她第一次听清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在夜晚,在风的_________下“豁啷啷”地歌唱。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阳市2019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腔又名秦声、梆子腔、乱弹,是我国古代四大声腔之一。

(四大声腔指“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或“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皮簧腔”。

梆子腔都是其中之一。

)在繁花似锦的中国戏曲园地里,它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就像秦地人一样的古朴憨厚、激昂慷慨。

由于它孕育诞生于自古被称为帝王之都的秦中,长期承受着周秦汉唐文化的雨露,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遗传基因。

秦腔是以秦声为声腔体系的剧,滥觞于西周时期秦地的旷野牧歌,《秦风》《豳风》作为“乐”,已表现出音乐、诗歌与舞蹈的自然组合。

在秦汉时期的百戏杂陈中,又广泛地吸收了“戏”的一些实体性的表演动作,三辅人民创作演出的《东海黄公》,标志着陕西戏曲的形成。

在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高度发展的李唐时代,它又在各门类艺术都得到充分发展与日趋融合过程中,为适应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从大曲中吸收、消化了慢、中、快、散的板式结构,初步建立了以板式变化为特点的音乐体系。

安史之乱后,大量教坊、梨园艺人流落秦地民间,专业艺人与群众的结合,共同促进了秦腔的形成。

宋代的“串梆子”与元代的秦声杂剧,又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

到了明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一大批有识之士,积极参加秦腔的艺术实践,使之臻于成熟。

至今尚保存的前七子之一的康海亲手绘制的131幅彩色脸谱,还有遍布秦大地百座戏楼、连绵不断的城乡秋神报赛演戏活动,都很有力地说明了它的成熟。

也就在这个时期,秦腔清游大江南北。

清代是秦腔的鼎盛时期。

在秦地拥有各种类型的班社五百余家,编演的剧目,有史可查的达两千多种,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源。

正是在这一大普及、大发展的形势下,陆续出现了十几部秦腔理论著作。

有代表性的,像三原张鼎望康熙年间撰写的《秦腔论》,乾隆时内廷侍读严长明的《秦云撷英小谱》。

乾嘉时谈论秦腔的论著多达一二百种,出现了“秦腔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复习时要牢抓基础,从课本上的例题入手、习题入手、从最简单的入手,每一道题都亲自动手做一做,千万别眼高手低。

下面是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供练习!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人物形象的创造,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它同样具备电影艺术的所有文化品质和美学特征,动画形象塑造是动画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

国外的动画电影,其美学特征非常清晰,一看就知道,这是美国的,这是日本的,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比如日本的动漫,尤其注意塑造自己的民族英雄形象,赋予人物极强的民族个性特征,他们的动漫形象已成为日本公民中的一个成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品格和美学特征的动画形象,至今深入人心。

比如孙悟空、阿凡提、哪吒、三毛、葫芦兄弟、小蝌蚪、三个和尚等等。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的推进,中国动画电影从资金投入到题材拓展、风格定位等诸方面全面开始学习好莱坞和日本。

遗憾的是,这种学习很多却变成了跟风和模仿,跟在好莱坞和日本之后亦步亦趋,除了学到了别人的风格和技术,并没有学到好莱坞和日本动画中最动人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反而因为太想追求国际化而丢弃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到的人物形象塑造。

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动画作品不是太像日本动画形象就是照搬好莱坞的创意。

因此,无论从形式还是人物塑造上,中国动画的民族文化特征亟待重新建构。

分析中国一些不成功的动画电影,除了题材贪大,主要是缺少幽默、诙谐、轻松的故事,缺少贴近现实、贴近常人情感的故事。

动画人物太过沉重,动辄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无所不能,人物身上往往集合了所有人的品格,附加的东西过多,缺乏个性塑造,缺乏想象力,成人观众看得都喘不过气,何况小观众?相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恰恰是来自观众对片中形象的喜爱。

比如灰太狼这个形象,本应是个反面形象,片中对它人格化的塑造却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成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妻管严”,经常挨老婆平底锅的痛打,总想抓个小羊来巴结老婆;比如风靡全球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中,极其张扬、自作高傲、不可一世的唐老鸭,总是被可爱、温和、智慧的米老鼠捉弄,二者性格对比非常强烈;《西游记》的成功也是因为师兄四人鲜明的性格特征差异,孙悟空虽能上天入地,却抵不过师傅唐僧的一句咒语,师徒四人皆优缺点共存,不是完人和超人,以上的这些成功形象都能和现实中的人物找到对应的人物性格。

所以,在动画形象塑造上,无论是神话、科幻中的形象,还是现实中的形象,都要有血有肉,要落地,切忌云里雾里,缺少人格化和贴近性。

动画电影更能实现人们无法实现的梦想,刻画出鲜明的个性形象。

比如灰太狼的老婆一平底锅下去就把灰太狼敲扁了、唐老鸭常常被米老鼠用外力挤成一张纸片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两个夸张的头型对比、胖熊猫的超强武功等等夸张的表现,都是深化人物性格的手段。

动画形象的塑造,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要什么形象就有什么形象,要什么演技就有什么演技。

随着动画技术的进步和动画从业者对动画技术掌控能力的提高,动画电影的成本是可预知的,可能会越来越低,因此,动画电影产业的前景非常乐观。

综观我们的动画电影创作,不外乎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形象。

首先从历史文化名人中寻找形象;其次从民族民间文化中寻找形象。

比如家喻户晓的孙悟空、阿凡提、花木兰、玉兔等经典动画形象;三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形象。

比如《家有浆糊》、《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

除此之外,动画电影应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形象。

近年来,儿童文学的发展非常繁荣,每年文学图书发行量排在前列的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是文学创作的灵魂,可以为动画电影提供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

所以,动画电影创作不该忽视或轻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起码不能忽略来自文学作品中的灵感。

1.下列关于动画电影的“民族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否能塑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是动画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

B.民族特色的形成,既需要动人的情感表达又需要融入民族文化品格。

C.由于学习模仿外国的动画电影,中国的动画电影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

D.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缺乏独特的创意,它的民族文化特征亟待重新建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动画电影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创造,因此制作动画电影就应该重视塑造人物形象。

B.动画人物具有所有人的品格,无所不能,如孙悟空往往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

C.上世纪阿凡提、哪吒、三毛等动画电影形象,他们身上都具有民族文化品格。

D.灰太狼被敲扁,唐老鸭被压成一张纸片,形象鲜明,体现出他们的个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画电影要植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美学风格,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别人,这样去制作动画电影是没有前途的。

B.古典名著《西游记》之所以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主要是因为书中人物性格鲜明,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像他们的形象。

C.动画人物形象的来源多样,一是历史文化名人,二是民族民间文化,三是现实生活,四是儿童文学作品。

D.文章就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着重从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深入分析了其成功与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冀字伯卓。

为人鸢肩豺目,洞精党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

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

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

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

冲帝又崩,冀立质帝。

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

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

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

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

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

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

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

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为河南尹。

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

冀不欲令与宾客交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

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

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

帝由此发怒。

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

散其苑囿,以业穷民。

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注】①寿:人名。

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裁能书计???????? 通“才”??????B.商以让冀?????????????? 退让C.融自刺不殊?????? 死????????????D.讽洛阳令收考授???????? 暗示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冀身为大将军却极为跋扈的一组是(? )(3分)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 ②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③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④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⑤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 ⑥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梁冀还觉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7.把课内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分)(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山居杂颂?? 饶节①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

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

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

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5分)9、这首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 ,子无良媒。

??????????? ,秋以为期。

(2)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分)阿庆基“造反”? [芬兰]本蒂?韩佩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来休息。

累了!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

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来正是为了人们能够坐它。

或许这条板凳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到奇怪,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托比亚斯?阿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

没过多久,越来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动乱时期。

罢工、骚乱……打吧!吵吧!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如果像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