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马铃薯抗旱节水技术集成与推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马铃薯抗旱节水技术集成与推广
康波;廖允成;刘超
【摘要】本文结合宁夏中南部山区水资源特点,在有水源地区和补充灌溉条件地区,重点集成推广马铃薯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在旱作
区推广以覆膜保墒为主的马铃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可有效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
生产效率,降低肥料施用量,保护环境,达到节肥节水、抑制杂草、降低成本的目的,对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等发挥重要作用,在
西北旱作农业区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简要介绍了宁夏马铃薯抗旱节水主要
技术模式及关键技术措施.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18(059)004
【总页数】3页(P23-24,54)
【关键词】马铃薯;抗旱节水;栽培模式;技术集成;推广
【作者】康波;廖允成;刘超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宁夏农牧厅,宁夏银川 7500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夏银川 750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2
宁夏中南部地区十年九旱,资源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素有“苦瘠甲天下”
之称,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一大难题。

马铃薯是薯块播种,苗期生长水分和养分供应可以依靠薯块提供一部分,维持一段时间,在干旱山区具有明显的抗旱耐旱性,加之后期生长发育时期与当地气候资源特点相匹配,雨热同季,是当地种植的主要特色优势作物。

近年来,在有水源地区集成推广马铃薯喷灌、滴灌和水肥一体化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在旱作区扩大马铃薯覆膜保墒旱作节水技术模式,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肥料施用量,提高肥效,实现节水、节肥、抑制杂草、降低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对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1 马铃薯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发展现状
为提高宁夏中南部山区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推动马铃薯抗旱节水技术集成与推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以水定产、节水高效、绿色发展”的思路,由传统种植向节水高效转变,马铃薯产业得到了持续稳步发展。

2017年,宁夏全区推广马铃薯抗旱节水面积
4.0万hm2,其中:滴灌、喷灌和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1.3万hm2、覆膜保
墒旱作节水2.6万hm2。

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采用喷灌节水30%~40%,膜下滴灌节水50%以上,覆膜保墒旱作农业自然降水利用率达到70%。

通过抗旱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马铃薯平均增产率达20%以上,主产区——宁夏西吉县人均马
铃薯产业收入达到1 200元。

通过抗旱节水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实现了“三
减两降两增”,即减少了灌溉用水量,减少了农田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生产投入和种植成本,增加了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节约的水量除了用于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外,还可以保障当地生态及生活用水,为旱作农业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旱作节水技术的集成推广为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用
水方式加快向节水灌溉、精细灌溉转变,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高效利用。

2 马铃薯抗旱节水栽培主要技术模式
2.1 高效节水种植技术
膜下滴灌是根据马铃薯种薯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等条件,采取高起垄覆膜配套滴灌的灌溉方式,进行适时、适量的合理灌溉新技术。

露地滴灌是根据马铃薯生长需要, 将灌溉水通过输水管和特制的灌水器(滴头),直接准确地输送到马铃薯根系附近的土壤中,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大田喷灌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马铃薯叶面和地表,达到灌溉的目的。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马铃薯对水分和养分的精准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

宁夏马铃薯高效节水种植技术推广面积1.3万hm2,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山区扬黄灌区和库井灌区。

2.2 覆膜保墒旱作节水技术
马铃薯覆膜保墒栽培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降水资源,通过地膜覆盖起到保墒、增温、防除田间杂草等作用,实现马铃薯抗旱节水增产目的。

在宁夏中南部旱作农业区一般有秋季覆膜和早春覆膜2种方式。

秋季覆膜,适宜覆膜时期一般在秋雨集中期
过后的10中下旬至11月上旬,其技术关键是要在覆膜前一次性施足底肥,满足
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早春覆膜,适宜覆膜时间应掌握在土壤昼消夜冻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降透雨后立即整地施肥覆膜,达到保墒效果。

宁夏马铃薯覆
膜保墒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在2.3万hm2,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山区旱作区,重
点以早春黑色膜膜上覆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模式为主。

2.3 配方施肥节本增效技术
严格按照“测土、配方、供肥、施肥”一体化技术路线,开展马铃薯专用肥施用,推广马铃薯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按照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提高配方施肥效果。

宁夏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10.6万hm2,占宁夏马铃薯种植面积的67%,节本增效450元/hm2。

2.4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选用优质抗旱高产品种,配套全程机械化栽培、秸秆还田、药剂拌种、物理防控技术、化学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等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建立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

宁夏马铃薯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6万hm2,节本
增效450元/hm2。

2.5 全程机械化应用技术
采用机械施肥、播种、起垄、铺管、覆膜、培土、喷药、施肥、收获一条龙作业,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减少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种植效益。

目前宁夏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面积6.6万
hm2,节本增效 2 250元 /hm2。

3 关键技术措施
3.1 种薯准备(4月10~15日)
3.1.1 种薯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审定的具有耐旱、抗病、高产、优质
等特性的品种。

建议:早熟品种选择费乌瑞它、中薯5号等,中晚熟品种选择庄
薯3号、青薯
9号、陇薯6号、克新1号、宁薯14号等。

合格脱毒种薯播种。

3.1.2 种薯选择与催芽种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2012的规定。

种薯于播种前20 d出库,选择薯型整齐,表皮光滑、皮色鲜艳,无病虫伤害的薯块做种,并置于有散射光条件的地方催芽,芽长以0.4 cm为宜。

3.1.3 药剂拌种原原种及整薯播种的,每150 kg种薯薯块用58%甲霜灵锰锌100 g+70%甲基托布津20 g+农用链霉素15 g对水15 kg喷雾拌种,晾干后播种。

3.2 播种(4月12~30日)
3.2.1 机施底肥播种前用马铃薯撒肥机械撒施底肥(基肥),基施腐殖酸有机无
机复混肥[有机质≥30%、腐殖酸≥16%、16%(13-0-3)]1 500 kg/hm2,肥料
撒施后,用旋耕机旋入15~20 cm土层,待播。

3.2.2 土壤封闭马铃薯播种后到出苗阶段,采用48%二甲戊灵乳油1 800
mL/hm2,对水450~675 kg/hm2均匀喷雾于地表,进行土壤封闭除草。

3.2.3 播种时间当10 cm土层地温稳定在7~8℃(用地温计测定)即可播种。

一般在4月20~30日播种为宜。

播种深度10~15 cm。

每1 hm2播种种薯67 500粒。

播种时用45%敌磺钠(湿粉)900 g/hm2+48%乐斯本乳油(毒死蜱)3 750 mL/hm2,对水450 kg/hm2沟施,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作业。

3.2.4 播种规格采用全程机械化起垄种植技术,种植规格为等行距平种垄植,行
距90 cm,垄高15~25 cm,株距15~20 cm,每 1 hm2保苗 60 000~67
500株。

3.3 田间管理(5月1日至9月1日)
3.3.1 追施肥料当马铃薯幼芽距地表2 cm左右时,进行1次中耕施肥培土起垄。

利用撒肥机撒施美嘉锌二铵54%(15-39-0-Zn1-S4)375 kg/hm2,然后用起垄机培土起垄1~2次,培土高度15~25 cm,培土后田间形成行垄。

在马铃薯现
蕾期(7月中下旬),追施尿素120~150 kg/hm2,或施用腐殖酸水溶肥(20-
0-10+B1)150 kg/hm2,对水稀释500倍液喷施。

3.3.2 病虫害防治采用全程防控技术,以防早疫病、晚疫病、蚜虫为主,整个生
育期至少防治3次。

6月中旬第1次施药,喷施“80%绿大生M-45”2 250~3 000 g/hm2+农用有机硅150 g/hm2;7月中旬第2次施药,喷施58%金雷多米尔(精甲霜灵锰锌)2 250 g/hm2+农用有机硅150 g/hm2;8月中旬第3次施药,喷施银法利900 mL/hm2。

同时,根据田间早、晚疫病发生预测预报情况,
必要时增加喷药次数。

根据蚜虫发生情况,及时采用吡虫啉、啶虫脒药剂进行防治。

喷药次数因药剂种类和气象条件而定。

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隔7~10 d喷施
1次,连续防治2~3次;重发病田块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要增加喷药次数。

3.4 适时收获(9月10日至10月5日)
3.4.1 机械杀秧待马铃薯地上部茎叶全部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后,适期收获。

收获前15 d进行机械杀秧。

3.4.2 适时收获杀秧后15 d进行机械收获,调整后犁铲深度和抖动筛速,减少
漏收和损伤。

地上部分机械直接切碎还田。

马铃薯收获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分拣晾晒,结合市场行情加快销售进度,对不能加工销售的马铃薯要及时入窖,防止冻害损失。

【相关文献】
[1]沈瑞清,郭成瑾,张丽荣,等.宁夏马铃薯病虫害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2014,55(6):25-28.
[2]顾有贵,李海洋.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品种引选及抗旱性评价[J]. 宁夏农林科技,2017,58(1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