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剖析通风类
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496d90dd88d0d233d46aa3.png)
事故案例分析2005年煤矿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爆炸事故占70.7%,进一步证实了“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是构建煤矿安全生产体系的核心。
井下员工“人人都是通风员”明确赋予了每名员工通风安全的职责、权利,肯定其作用和地位,将每一个人都纳入到通风管理系统中,做到通风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保证“一通三防”的万无一失。
而井下员工要做到“人人都是通风员”,就必须懂通风基础知识,懂管理标准,会识别通风隐患,有防灾避险意识,能采取有效措施,真正达到“三懂、三会、三做到”的岗位标准,实现通风工作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事故案例:一、超通风能力生产导致的瓦斯爆炸事故1998年11月21日,山西省临汾市河底乡西沟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7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208.6万元。
事故原因:由于该矿超通风能力布置采掘工作面,造成矿井总供风量严重不足,掘进工作面无风作业,产生瓦斯积聚;工人违章放炮产生明火,引起瓦斯爆炸。
二、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造成的瓦斯爆炸事故2001年2月5日,鸡西平安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9万元。
事故原因:该矿员工在运送物料时,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造成风流短路,工作面瓦斯积聚,钢丝绳磨擦巷壁岩石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三、风桥损坏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2000年9月5日,同煤集团永定庄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1人死亡。
事故原因:风桥被人为损坏,没有得到及时修复,造成风流短路,导致工作面瓦斯积聚,引起瓦斯爆炸。
四、采空区没有及时密闭引起瓦斯爆炸事故1996年11月27日12时9分,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东村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10人,4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约976万元。
事故原因:工作面采空区高浓度瓦斯大量涌入顺槽,顺槽正、副巷间没有打设密闭,风流短路,巷内局扇无风筒,全巷处于无风、微风、循环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
通风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训
![通风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5057fc1e76c66137ee0619b0.png)
(4)超能力组织生产 2006年1月~10月,焦家寨煤矿每 月产量均超过轩煤公司下达月产量计 划的10%以上,其中4~6月实际产量 分别超过月产量计划的61%、52 % 和60% ,分别超过核定生产能力月平 均数的19%、11%和18%。
3、轩煤公司对国家有关煤矿安 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不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 位,对焦家寨煤矿通风瓦斯管理 混乱、机电管理混乱、超能力生 产等问题督促检查不力。
一、典型事故简介
建国以来山西发生的四起百人事故
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煤矿(国有重 点),1960.5.9,煤尘爆炸,684人 临汾地区洪洞县三交河煤矿(地方国 有),1991.4.21,瓦斯煤尘爆炸,147人 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东村煤矿(乡 镇),1996.11.27,瓦斯煤尘爆炸,114人 临汾市洪洞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原洪洞 县新窑煤矿,属乡镇煤矿),2007.12.5,瓦 斯爆炸,105人
51108 回风掘进巷设计长809米,由 掘进一队于2006 年3 月开始施工, 已掘724米 ,还有85米未掘。掘进 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安装在第一联络 巷内,回风巷里、外口各安装SGW40 刮板输送机一部,中间安装SSJ800 胶带输送机一部,第一联络巷 内安装SGD-40 刮板输送机一部, 用来运送回风巷掘进煤。
(3)现场管理混乱 机电和瓦斯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不具 体,已有的规章制度也落实不到位。现场管 理混乱,存在违章停送电、瓦斯超限仍作业、 违章用铁丝插住开关按钮致使瓦斯--电不闭 锁、探头安放在风筒口附近等严重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问题;调度指挥管理混乱,事发当 天,51108进风掘进工作面曾三次停电,通风 调度、生产调度和有关值班领导均没有采取 措施将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带。
通风事故案例
![通风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fa818b680203d8ce2f241a.png)
干部上讲台讲义通风各工种事故案例及操作要领授课人:二〇xx年x月瓦检工事故案例案例1:事故简要经过2003年8月14日八点班,三矿裕公井再排放7210准备工作面切巷瓦斯过程中。
不控制排放瓦斯浓度,未按规定停电撤人,致使风流中瓦斯瓦斯达爆炸界限,又因工人带电检修信号电缆接线盒产生短路火花,引起瓦斯爆炸,造成28 个死亡,23 道闭墙被摧毁。
事故原因1、排放瓦斯过程中存在“一风吹”,没有控制排放瓦斯浓度。
2、重点工程施工地点同时安排多队组施工,且现场无矿领导统一协调指挥。
3、排放瓦斯现场没有执行瓦斯“三连锁”回风流经区域工人带电检修电器发生火花。
防范措施1、排放瓦斯现场必须有相关领导现场跟班把关,统一协调指挥,落实各项措施。
2、排放瓦斯现场严格执行“三连锁”制度,严禁进行与排放瓦斯无关的任何工作。
3、排放瓦斯要控制瓦斯排放浓度,杜绝“一风吹”。
案例2事故简要经过2004年4月27日零点班,二矿工程区四队在71501东顺正副巷掘进,连起脚线和母线准备放第二炮,刚把正巷人员撤出,局部通风机忽然停电。
单局部通风机停电三个多小时后仍为送电,于是,背药工和通风员进入盲巷回收放炮母线,因长时间严重缺氧,导致二人窒息死亡。
事故原因1、瓦检工在局部通风机停电后没有设好警戒,自己和背药工违章进入盲巷。
2、通风队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放炮员未按规定及时设置警标。
3、背药工违反规定进入盲巷收母线,通风员和放炮员监督检查不到位。
防范措施1、杜绝各类无计划停风事故。
未经排放瓦斯的巷道,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巷道。
2、加强对所有矿工的“一通三防”知识培训。
案例3事故简要经过1994年6月9日四点班,二矿西尺十三采区71305回风立眼处,三名工人准备到立眼上方维护顶板,清理活矸,当上至茬岩5米处时,发现送风的铁瓦斯管背崩错位,他们便动身维修瓦斯管,正在维修之时,三人突然感觉头晕目眩、呼吸困难,最上面的一名工人倒在木垛上,经两次营救才将被熏人员救下。
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
![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2a94d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e.png)
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标题:深入探讨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倡导安全意识简介:本文将围绕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展开探讨,从中汲取教训,加强安全意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正文:在各行各业,有限空间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典型的事故案例,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一、工厂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在某工厂的一个密闭空间内,因为没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导致气体积聚,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
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和安装通风设备,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气体检测。
此外,管理层对于有限空间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建筑工地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在某建筑工地的一个深坑内发生了一起有限空间事故。
一名工人在进行地下作业时,由于没有足够的安全绳索和相关保护设备,从高处坠落,造成了严重头部受伤。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作业,并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此外,施工单位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也存在缺陷,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三、化工厂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在某化工厂的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了一起化学品泄漏事故。
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和控制,化学品泄漏导致了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下降,最终造成工作人员窒息死亡。
该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层对于有限空间的安全管理不力,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机制和应急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事故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经验教训:首先,必须加强对于有限空间的安全意识,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安全操作流程,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要加强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通风、排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演练,做好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总之,深入探讨有限空间事故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醒人们关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69022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9.png)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概述煤矿安全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意外事件。
由于煤矿工作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安全意识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一起煤矿安全事故案例为例,分析其原因和教训,以期引起对煤矿安全的重视。
案例描述案例发生在某煤矿的井下开采作业中。
该煤矿位于偏远山区,开采工艺相对落后,矿井内通风设备老旧。
事故发生当天,该煤矿进行了隧道炸药爆破作业。
由于矿方对矿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矿工对爆破作业的风险认识不足,未能正确判断风险。
同时,由于矿方对爆破作业的监管不到位,没有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矿工在进行作业时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在爆破作业进行过程中,由于工人操作不当,爆炸引发了意外。
煤矿井下气体积聚、瓦斯爆炸导致部分井下巷道坍塌,多名矿工被困。
矿方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展开抢救行动。
最终,救援人员成功救出了被困矿工,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名矿工死亡和多人受伤的惨痛后果。
原因分析1.安全教育不到位矿方未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教育,矿工对爆破作业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矿工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没有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
2.监管不到位矿方未能对爆破作业进行有效的监管,未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
矿工在进行爆破作业时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和监督,导致操作不当,引发了事故。
3.通风设备老旧该煤矿井下通风设备老旧,无法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
在爆炸发生后,瓦斯积聚导致了更严重的事故后果。
教训总结1.加强安全教育矿方应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认识。
通过组织安全培训、提供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使矿工了解矿井作业中的各种风险,并掌握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加强监管煤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煤矿爆破作业的监管,确保爆破作业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3.更新通风设备矿方应对井下通风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山西省2015年煤矿事故案例分析-通风队剖析
![山西省2015年煤矿事故案例分析-通风队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8dbd1d16fc700abb68fcd2.png)
阳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矿“2.1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015年2月12日11时38分,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矿南一盘区15203进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225吨、瓦斯量6800立方米,事故造成3人死亡。
三维地震图显示,事故发生地点,存在一落差为6米的正断层,2009年,该矿令一巷道也曾在该断层处发生一起突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王儒林书记、李小鹏省长、省委常委、副省长付建华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救援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做好下一步工作,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山西煤监局,省煤炭厅、安监局主要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率领有关人员前往事故矿井,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寺家庄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证照齐全,核定生产能力为500万吨/年。
该矿15203进风顺槽设计1526m,已施工780m。
2月12日八点班,掘进人员在15203进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施工卸压钻孔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场6人被困。
经抢救3人脱险,3人遇难。
抢险工作于当日15时35分结束。
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该矿没有在南一盘区实施区域性综合防突措施,15203进风顺槽处于向斜构造轴部,两台钻机同时施工卸压孔时,扰动煤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
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一、为深刻吸取“2.12”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现提出以下要求:(1)切实提高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地、各煤矿企业要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部署要求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强化法治观念,强化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按照“三个绝不能过高估计”、“三个敬畏”、“三个越是”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强化瓦斯综合治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真正把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1)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1)](https://img.taocdn.com/s3/m/abb2250276c66137ee06194b.png)
事
故
案
例
剖
析
18
典型事故分析
事故孕育过程
没过一会儿,井下那几个出水点的水量 陡然增大。水很快从正在附近作业的工人的 脚下漫到了腰间。 “不好,透水了,快跑啊!”有经验的工 人马上意识到灾难降临了。 巷道里,有人开始呼喊着奔跑起来……
事
故
案
例
剖
析
37
典型事故分析
事故救援过程
4月2日,为保证救援工作尽快开展, 王家岭矿增设多顶帐篷。据了解,目前现 场的救援专家达130多人、技术人员320多 人,全部抢险救援人员达到3000多人。
事故孕育过程
深度达640m的矿井,4m宽、5m多高的巷 道。 10时30分,项目部副经理曹奎兴在20101 工作面回风巷巷道右帮发现有少量出水。水很 干净,用手蘸上点凑鼻子上闻闻,没什么味道。 这是什么水?是普通渗水,还是井下透水 的前兆?曹奎兴操起了电话。
事
故
案
例
剖
析
16
典型事故分析
事故孕育过程
事
故
案
例
剖
析
27
典型事故分析
3月29日凌晨, 救援人员在搬运 抢险设备。
事
故
案
例
剖
析
28
典型事故分析
3月29日凌晨,抢险救援人员抬着排水管下井
事
故
案
例
剖
析
29
典型事故分析
3月29日凌晨,抢险救援人员在井口附近待命
事
负压风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负压风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3cac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8.png)
负压风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案例描述某工业园区的化工厂在日常生产中使用了多台负压风机来进行空气处理。
一天晚上,当工厂值班人员检查负压风机时,发现其中一台风机发出异常的响声,并且伴有刺鼻的烧焦味道。
工厂值班人员迅速关闭了该风机并立即向消防队报告了情况。
然而,由于事发时正是夜间工厂生产停止阶段,现场只有少数人员,而且由于通风设施的局部故障,烟雾没有被及时排出,导致一名工人在逃生过程中晕倒在厂房内,幸亏及时被其他工人发现并及时救出。
由于事故的及时处理和幸亏人员伤亡不大,所以事故并未引起重大社会关注。
然而,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工厂的高度重视,并对负压风机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负压风机设备老化经过事故调查和检查,负压风机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是设备老化。
这台风机在使用了约10年后出现了轴承故障,导致异常响声并最终引发了火灾。
设备老化是负压风机常见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工业环境中,设备长时间受到高温、高湿度和化学腐蚀等影响,导致设备部件老化和损坏的情况更为普遍。
2. 日常维护不到位在事故发生前,负压风机的日常维护工作并不到位,轴承、风扇等关键部件的检查和润滑不够及时,也没有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
这导致轴承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最终引发了火灾。
日常维护不到位是工业设备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对于像负压风机这样的重要设备,日常维护更为重要。
3. 事故现场安全设施不完善事故发生当晚,工厂的通风设施出现了局部故障,导致烟雾没有被及时排出。
这给逃生和灭火工作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事故的危险性。
对于工业园区的通风设施,在平时也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三、应急处理分析1. 及时报警和撤离在发现负压风机异常时,工厂值班人员迅速报警并对工厂进行了紧急撤离。
这种及时的反应和处理,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并最终确保了工厂所有人员的安全。
2. 灭火和事故处置在事故发生后,工厂消防队和相关人员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灭火和事故处置,并且成功控制了火势。
通风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训
![通风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5057fc1e76c66137ee0619b0.png)
(4)超能力组织生产 2006年1月~10月,焦家寨煤矿每 月产量均超过轩煤公司下达月产量计 划的10%以上,其中4~6月实际产量 分别超过月产量计划的61%、52 % 和60% ,分别超过核定生产能力月平 均数的19%、11%和18%。
3、轩煤公司对国家有关煤矿安 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不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 位,对焦家寨煤矿通风瓦斯管理 混乱、机电管理混乱、超能力生 产等问题督促检查不力。
一、典型事故简介
建国以来山西发生的四起百人事故
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煤矿(国有重 点),1960.5.9,煤尘爆炸,684人 临汾地区洪洞县三交河煤矿(地方国 有),1991.4.21,瓦斯煤尘爆炸,147人 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东村煤矿(乡 镇),1996.11.27,瓦斯煤尘爆炸,114人 临汾市洪洞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原洪洞 县新窑煤矿,属乡镇煤矿),2007.12.5,瓦 斯爆炸,105人
2、如何从设计上保持通风系统的合 理性。 (1)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之间、掘 进工作面之间开掘联络巷,造成通风系统 不稳定,导致事故灾变扩大,伤亡人数增 加。 (2)遇有巷道开口,各级部门特别 是通风部门如何把关,从一开口就保证其 形成分区通风系统。
3、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产量压力势必会出现采掘接替紧张, 队组集中,进而出现通风系统不合理、 风量不足、瓦斯超限作业等,久之,总 有一天会酿成大祸。 4、风电、瓦电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 自动切换在局部通风管理方面的极端重 要性。 5、人员素质和“人人都是通风员”核 心理念对搞好“一通三防”工作的深远 意义。习以为常; 11月1日至11月5日焦家寨矿51108进风巷 掘进工作面迎头瓦斯浓度曾频繁超限。事故 发生当班,51108进风和回风两个掘进工作面 有1名队长和7名副队长,并有瓦检员、安监 工,在瓦斯严重超限的情况下,仍在工作。 这充分说明,许多一线干部无视规章,无视 纪律,违章指挥习以为常,“三违”现象突 出;瓦检员、安监工不负责任;工人对瓦斯 的危害没有认识,无知则表现出无畏,最终 酿成不必要的牺牲。
第七期:风电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一)
![第七期:风电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9481ad2c03d8ce2f00662333.png)
目录
• 总论 •甘肃某在建风电机组发生倒塌事故案例介绍 •某风电项目吊车倾翻事故案例介绍 •风电典型事故图片
国内近期风电事故一览
2010年1月20日 2010年1月24日 2010年4月 2010年7月24日 2010年8月 2011年1月15日
大唐左云项目的风机倒塌事故 华能宝龙山风场东 汽风机烧毁事故 内蒙古巴音锡勒京能风场风机着 火事故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风电机组着火事故 甘 肃瓜州在建风机组发生倒塌事故 华锐风电张家口 风机调试触电事故
目录
• 总论 •甘肃某在建风电机组发生倒塌事故案例介绍 •某风电项目吊车倾翻事故案例介绍 •风电典型事故图片
吊车倾翻事故(一)
事故发生经过
某风电项目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吊装作业队 50T汽车吊在风机平台场地站好位、启动吊车后 ,将机舱从吊车左边吊起→回转180度→转至吊 车右边准备装车,吊车右前支腿严重下沉,吊 车突然倾翻、机舱坠落,吊车臂杆直接砸在机 舱外壳上,机舱严重受损,吊车右侧两支腿损 坏、运输机舱的拖车转盘变形、拖板大梁开裂 ,驾驶员在吊车侧翻时及时跳车。 事故发生后
还有一些安全事故: 1月24日,宁夏天净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一台东汽 风机倒塌;辽宁凌河风电场的风机整机倒塌事故; 2009年4月17日,内蒙古
辉腾锡勒风电场,一台苏司兰能源集团制造的风机由于一个液压联动部件 注油过多,引发机舱起火。2006年浙江苍南风电场台风袭击,28台风机倒 塌20台。
国内风电事故(一)
后叶轮不能随 风慢速正常旋转,致使叶轮受风作用力增大,随之将此作用力传动至风力机塔架整 体;叶片角度处于顺桨位置,即90度。风力机安装完毕后塔架螺栓力矩均未达到 50%预紧,(要求风力机机舱安装完毕后,叶轮吊装之前塔架及机舱力矩必须达到 100%力矩紧固)中段塔架上法兰和上段塔架的下法兰连接螺栓只进行对交50%力 矩紧固,其他螺栓人工拧至拧不动为止。中段塔架下法兰以下与下段塔架连接螺栓 均按50%力矩液压扳手全部紧固。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29cf3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5.png)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个煤矿事故案例的分析:
案例: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该煤矿位于山区,采用地下开采方式。
事故发生在一个深部工作面,当时有30名矿工在工作。
突然间,瓦斯爆炸发生,导致工作面坍塌,矿工被困在井下。
事故发生后,矿井内的瓦斯浓度迅速上升,救援人员难以进入井下进行救援。
事故原因:
1. 瓦斯检测不及时:事故前,瓦斯检测设备存在故障,无法及时监测到瓦斯浓度的变化。
2. 安全管理不到位:煤矿管理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未能对矿工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3. 通风系统不完善:煤矿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无法及时排除瓦斯,导致瓦斯积聚。
教训与改进:
1. 加强瓦斯检测:煤矿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瓦斯检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建立瓦斯浓度报警机制。
2. 加强安全管理:煤矿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
3. 改进通风系统:煤矿应对通风系统进行改造,确保其能够及时排除瓦斯,保持矿井内的空气流通。
以上是一个煤矿事故案例的分析。
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煤矿事故防范与处理的案例分析
![煤矿事故防范与处理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410a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3.png)
煤矿事故防范与处理的案例分析煤矿事故防范与处理一直是世界各国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煤矿事故不仅对煤矿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给矿工生命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减少和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很多煤矿企业纷纷进行了防范与处理的案例研究。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案例为例,分析其防范与处理的措施和效果,旨在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为煤矿事故防范与处理提供借鉴。
案例一: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18年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多名矿工死亡和伤亡。
事故发生后,煤矿企业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救援。
同时,煤矿企业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瓦斯浓度超标和矿井通风不畅。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煤矿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通风管理。
煤矿企业对矿井通风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和优化升级,确保通风系统畅通,瓦斯能够及时排除。
其次,强化瓦斯监测。
煤矿企业增加了瓦斯检测设备的数量和检测频次,定期对井下瓦斯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措施控制瓦斯浓度。
最后,加强培训教育。
煤矿企业加强了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矿工能够正确了解和应对突发煤矿事故。
通过以上的防范措施,该煤矿在事故后未再发生类似的瓦斯爆炸事故,有效提高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案例二:某煤矿井下冒顶事故某年某月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井下冒顶事故,导致多名矿工被困井下。
事故发生后,煤矿企业迅速组织人员对事故进行救援,并与救援专家团队取得联系,寻求专业指导。
救援专家团队到达现场后,立即展开救援行动。
他们首先对井下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了详细的救援方案。
根据方案,救援人员分组进行井下搜救和加固工作。
经过数天的奋斗,所有被困矿工都被成功营救出井口,并及时送医治疗。
煤矿事故调查组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展开调查工作,排查事故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井下支护不力,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dd25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4.png)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一、引言矿山事故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环境破坏的事件。
矿山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对矿山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矿山发生的一起事故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二、事故背景某矿山位于山西省某市,主要开采煤炭资源。
该矿山规模较大,拥有数个井口和大量的矿工。
事故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上午10点左右,当时矿工正在进行井下作业。
三、事故经过1. 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在矿山的-1500米井下工作面。
2.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井下通风系统故障导致的氧气不足。
井下矿工在作业过程中因缺氧而窒息,造成多人伤亡。
3. 事故救援过程:事故发生后,矿山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矿山救援队伍展开救援工作。
同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和协助。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救援,被困矿工成功获救,伤者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四、事故原因分析1. 井下通风系统故障:矿山井下通风系统是保证矿工安全作业的重要设备,如果通风系统发生故障,会导致井下氧气供应不足,从而造成缺氧窒息事故的发生。
2. 管理不善:事故发生前,矿山管理层对井下通风系统的检修和维护不够重视,导致故障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3. 人员培训不足:矿工在井下作业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无法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增加了事故的危险性。
五、事故教训与改进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矿山管理层应加强对井下通风系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完善应急预案:矿山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救援队伍组织和任务分工,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以应对类似事故的发生。
3. 强化监管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矿山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矿山安全生产的检查和指导力度,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落实。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与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与安全警示教育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d74664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f.png)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与安全警示教育培训一、事故案例分析1.案例一:2010年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10年,某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7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事故原因: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瓦斯抽采不到位,矿工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案例二:2013年某煤矿坍塌事故2013年,某煤矿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26人死亡,被困矿工160多人。
事故原因:煤矿违规开采,忽视井下支护措施,导致煤层稳定性破坏。
3.案例三:2016年某煤矿水害事故2016年,某煤矿发生一起水害事故,造成33人死亡,100多人被困。
事故原因:煤矿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涌水隐患,排水系统不完善。
二、事故原因及教训1.安全意识不强:部分矿工和煤矿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安全规定,盲目追求生产效益。
2.管理不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安全隐患排查不力。
3.技术装备水平低:部分煤矿设备老化,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难以应对突发事故。
4.培训教育不到位:矿工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够,导致安全知识和技能缺乏。
三、安全警示及教育培训措施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矿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3.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煤矿安全投入,更新改造设备,提高安全防护设施水平。
4.加强培训教育:加强矿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知识和技能,确保矿工掌握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5.强化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矿工应对突发事故的实战能力。
6.落实安全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煤矿的监管力度,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事故案例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矿工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让我们共同为煤矿安全生产贡献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通风可靠典型案例事故分析
![通风可靠典型案例事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515ed0a58da0116c17498c.png)
用MFIRE软件对火灾、爆炸、突出等事故进行动态模拟,定量分析灾害 威胁范围及可能的继发性灾害,为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及救灾决策提供 技术支持,发挥控制原发性灾害、避免继发性灾害的作用。
烟流迅速威胁到抽排泵站、 烟流直接进入回风巷道,不再 1782(1)工作面、采区下部变电所和 威胁工作地点,为人员的撤退及继 1481(3)工作面等工作地点。 发性灾害控制提供支持。
“通风可靠”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贵州水城木冲沟矿瓦斯爆炸事故
2000年9月27日20时38分,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发 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除+1800水平大巷以外的所有井 下地点。井下作业的224名矿工中,160人遇难,11人重伤, 83人生还。 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吨,服务年限为 79年。1974年投入生产。该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相对瓦斯 涌出量为19.9m3/t。 木冲沟矿事故(循环风+违规排瓦斯+打开矿灯)
上 顺 槽
B
下 顺 槽
20# (m) 3.25 1.25
19# 1.9
18# 0.6
17# 2.0
16# 1.1
15# 1.2
14# 1.2
13# 2.2
12#
11# 0.8 1.9
10# 1.2
9# 2.4
8# 3.9
7#
6# 1.2 1.2
5# 3.0
4#
3# 1.2 3.8
2# 1.2
1#
A’
图例 风门 东大巷 新风方向 乏风方向 调节风门 掘进面 火区
Tch4
风井 30kW(2台) 副井
BK54-4-NO11
机电 管库 药库 硐室 回风巷
局部通风机 密闭 甲烷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
风电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风电典型事故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f94e9ffad6195f312ba697.png)
22
吊车倾翻事故(四)
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1、现场作业人员素质及安全意识较差,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对现场作业人员三级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无考试试卷。
2、施工单位吊装方案编写较粗糙,对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要点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编写 不详细,无吊装安全保证体系和专项应急预案。
3
国内风电事故(一)
大唐左云项目风机倒塌事故
4
国内风电事故(二)
华能宝龙山风电场东汽风机烧毁事故
5
国内风电事故(三)
内蒙古巴音锡勒京能风场风机着火事故
6
国内风电事故(四)
甘肃瓜州北大桥地区连续大风,造成风机倒塌事故
7
国内风电事故(五)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风电机组着火事故
8
国内风电事故(六)
浙江苍南风电场遭遇台风 20台风机受损事故
风电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剖析
目录
• 总论 •甘肃某在建风电机组发生倒塌事故案例介绍 •某风电项目吊车倾翻事故案例介绍 •风事故一览
2010年1月20日 大唐左云项目的风机倒塌事故
2010年1月24日 华能宝龙山风场东汽风机烧毁事故
2010年4月
内蒙古巴音锡勒京能风场风机着火事故
3、施工单位对吊装安全作业指导书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无培训,对起重设备日 常检查维护维修不及时。
4、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进行内部事故调查、 教训吸取,没有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5、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人员思想阶段性波动大,项目公司应及时加强与其沟通。 6、监理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不彻底,检查监理整改指令中有多项不闭环现象,监理把 存在问题提出了,但没有追踪落实整改。 7、监理单位审查方案不到位,对方案编写的不全面、不详细,不能及时指出。 8、项目部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切实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9、项目部员工休假后,内部工作移交不清晰。
地铁站通风空调故障事故安全案例
![地铁站通风空调故障事故安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fa2d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3.png)
地铁站通风空调故障事故安全案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一个地铁站通风空调故障事故的安全案例,这事儿啊,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呢!
有一次,在一个热闹的地铁站里,人流量那叫一个大啊!突然,通风空调出故障啦!“哎呀,这可咋办呀!”人群中有人喊了起来。
本来地铁站里就挺闷热的,这一下子,空气都好像凝固了似的。
就像你在一个大热天里突然没有了风扇,那得多难受啊!乘客们开始焦躁不安起来。
“这不是要热死人啦!”有人抱怨着。
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一边安抚乘客,一边忙着找解决办法。
“大家别着急,我们会尽快处理好的!”他们一边擦着汗一边说。
这时,有个小朋友热得直哭,妈妈着急地哄着:“宝贝别怕,马上就会好的呀!”而旁边的大爷则不停地扇着扇子,嘴里嘟囔着:“这地铁也会出问题,真是想不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工作人员还在努力抢修。
大家都盼望着能快点恢复正常。
这感觉不就像是你在沙漠里等着一场救命的雨吗?
终于,经过一番努力,通风空调修好了!“哇,终于凉快啦!”大家都欢呼起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地铁站的通风空调可太重要啦!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
一旦出了故障,那可真是让人焦头烂额啊!所以啊,对于这些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可千万不能马虎呀!不然,我们的出行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呢!大家说是不是呢?。
事故案例剖析通风类
![事故案例剖析通风类](https://img.taocdn.com/s3/m/9451511b55270722192ef764.png)
2101-1#回风巷口单轨吊撞坏风门事故案例一、事故经过2013年10月31日零点班6:57分打钻队使用DX40防爆蓄电池单轨吊向外吊运打钻岩粉过程中,当行至2101-1#回风巷口时撞到风门上。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主司机张某在开车时打盹,导致小单轨吊撞到风门上,是造成此次事故直接原因。
2、主要原因1、打钻队未按“2101工作面运行单轨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规定作业,前一次吊运完岩粉后未将阻车器恢复原位,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又一原因。
2、副司机履行互联保职责不到位,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三、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四、责任认定1、主司机在单轨吊运行过程中打盹造成本次事故发生,按照运输部门相关管理规定应给予责任人张某开除;但鉴于本人在追事故期间,态度端正,积极配合,能够如实汇报现场情况,也没有造成系统故障,为了有效激发正能量,营造良好安全氛围,建议给予责任人张某处罚2000元,下岗强训,并到使用单轨吊的队组(两个运搬队及四个综采队)现身说法。
2、副司机孙某未起到监护作业,给予责任人处罚1000元,跟班队干郭某现场监管不到位,给予跟班队干郭某处罚1000元。
3、打钻队日常管理不到位,队长刘某负日常管理责任给予处罚500元。
4、运输科对薄弱环节管理不到位,未将科室服务职能落实到实处,考核运输科科长潘某300元。
5、抽采科作为打钻队的主管科室,负连带责任,考核抽采科科长魏某200元。
6、打钻队单轨吊撞坏风门,由打钻队赔偿给通风队2000元。
五、事故危害单轨吊撞坏风门严重时会造成风流紊乱,可能导致瓦斯事故发生。
六、事故损失1、直接损失此事故打钻队、运输科及抽采科向矿和通风队赔偿6500元,10月31日打钻队安排2人修补风门,用时半个班,共计1个工,每个工按200元计算,折合后为200元,因此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6700元。
2、间接损失无。
七、类似事故2012年12月16日0点班,关于S5-9轨顺单轨吊车司机撞坏风门事故。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f63c712b160b4e767fcfe3.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封管事故李某在进行实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
2-误操作事故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加到氢氧化钠中。
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
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
李某叫来同事请教解决方法,爆炸就发生了,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由于当事人在加药品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用化学试剂而造成的。
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3-实验室微生物感染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中,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一种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20余种传染病并列)。
曾令全社会恐慌的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曾一度传出病毒源自实验室泄露的说法。
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在新加坡、台湾和北京,后来发生的三起实验室感染非典事故,都是实验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
4-仪器安全检查不到位4.1某化验室新进一台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分析人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仪器上的盖崩起2m多高后崩离3m多远。
当场炸倒3人,其中2人轻伤,一块长约0.5cm碎玻璃片射人另1人眼内。
事故原因:仪器内部用聚乙烯管连接易燃气乙炔,接头处漏气,分析人员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安全检查不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1-1#回风巷口单轨吊撞坏风门事故案例一、事故经过2013年10月31日零点班6:57分打钻队使用DX40防爆蓄电池单轨吊向外吊运打钻岩粉过程中,当行至2101-1#回风巷口时撞到风门上。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主司机张某在开车时打盹,导致小单轨吊撞到风门上,是造成此次事故直接原因。
2、主要原因1、打钻队未按“2101工作面运行单轨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规定作业,前一次吊运完岩粉后未将阻车器恢复原位,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又一原因。
2、副司机履行互联保职责不到位,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三、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四、责任认定1、主司机在单轨吊运行过程中打盹造成本次事故发生,按照运输部门相关管理规定应给予责任人张某开除;但鉴于本人在追事故期间,态度端正,积极配合,能够如实汇报现场情况,也没有造成系统故障,为了有效激发正能量,营造良好安全氛围,建议给予责任人张某处罚2000元,下岗强训,并到使用单轨吊的队组(两个运搬队及四个综采队)现身说法。
2、副司机孙某未起到监护作业,给予责任人处罚1000元,跟班队干郭某现场监管不到位,给予跟班队干郭某处罚1000元。
3、打钻队日常管理不到位,队长刘某负日常管理责任给予处罚500元。
4、运输科对薄弱环节管理不到位,未将科室服务职能落实到实处,考核运输科科长潘某300元。
5、抽采科作为打钻队的主管科室,负连带责任,考核抽采科科长魏某200元。
6、打钻队单轨吊撞坏风门,由打钻队赔偿给通风队2000元。
五、事故危害单轨吊撞坏风门严重时会造成风流紊乱,可能导致瓦斯事故发生。
六、事故损失1、直接损失此事故打钻队、运输科及抽采科向矿和通风队赔偿6500元,10月31日打钻队安排2人修补风门,用时半个班,共计1个工,每个工按200元计算,折合后为200元,因此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6700元。
2、间接损失无。
七、类似事故2012年12月16日0点班,关于S5-9轨顺单轨吊车司机撞坏风门事故。
八、防范措施及建议1、打钻队从今天开始停止运料,运输科负责向打钻队下发关于单轨吊使用的相关标准、文件及规程措施(两天之内完成),运输科牵头组织打钻队全员进行地面、井下培训,运输科派专人进行监督及帮扶。
2、工程公司项目部牵头组织打钻队,要认真吸取本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结合本队实际,制定后两个月的安全管理措施。
3、打钻队值班队干在班前会上排查不放心人员,做好互联保。
4、负责管理人员要针对打钻队这一薄弱区域重点检查及帮扶。
关于S1车场单轨吊起吊瓦斯管损坏静压水管事故通报2012年11月24日4点班,运搬二队在S1车场单轨吊起吊瓦斯管路时造成静压水管损坏,导致470水平、N3采区、S6采区、S3采区停水。
现将此事故的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事故经过2012年11月24日19:30时,综采一队值班队干向调度室汇报,S67工作面停水,调度室立即通知抽采科与抽采队派人下井落实,首先查看副井底南码静压水管流量为200m3/min,超过正常值20m3/min)80 m3/min,到S1车场发现静压水管已从快速接头处错开,抽采队立即派人关闭S2车场与副井底S码总阀门,并对副井底N码静压水管流量进行调配后,除470水平停水,520水平全面实现正常供水。
经抽采科查看流量曲线显示,事故发生在18:25分,事故停水共造成井下470水平供水影响83分钟(19:30—20:53), N翼采区供水影响25分钟(20:15—20:40), S67工作面供水影响83分钟(19:30—20:53), S3采区供水影响80分钟(19:30—21:10)。
二、原因分析1、S1采区车场口至470水平运输石门段,北侧地轨道停放装有∮710瓦斯管花车,与花车并列的南侧顶部停放单轨吊,因为是越道起吊,为防止花车在起吊过程中引起侧翻,司机先把花车用起吊链固定在静压水管路上,越道起吊瓦斯管,在未吊起时拉开南侧静压水管路接头,又拉坏压风管接头,单轨吊司机操作不规范,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运搬二队值班队干在接到司机事故汇报后,没有及时向调度室进行汇报,导致延误事故抢修,是事故处理延长的一个原因。
三、处理决定1、单轨吊司机申某危险源辨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在跟车工不在现场的情况下,私自把花车固定在静压水管上越道作业将水管接头拉开,造成矿井多个采区停水。
依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第53条之规定,给予责任人考核2000元。
2、24日4点班运搬二队跟班队干马某,现场监护不到位,依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第53条之规定,给予责任人考核1000元。
3、运搬二队值班队干牛某没有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依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第115条之规定,给予考核1000元。
4、运搬二队日常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对近期重复发生的运输事故未举一反三,导致运输事故再次发生,队长马某、书记乔某负管理责任,依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第223条之规定,分别给予考核1000元。
5、本起事故造成各采区供水影响共计271分钟,按照每分钟10元进行考核,考核运搬二队2710元。
6、运输科作为主管业务科室,日常业务保安不到位,依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第57条之规定,给予运输科科长王某考核500元。
四、防范措施1、严禁在S1车场吊运物料,必须在470运输石门起吊。
2、井下静压水管、压风管等严禁作为支撑点或受力点,防止造成管路损坏。
3、470水平所下物料装车后高度控制在1.6米以下,如有“四超”设备时,制定专项运输措施方可运输。
4、运搬二队利用“元旦”检修时间对470运输石门西侧单轨吊往高调200mm。
现在470水平所剩710mm的瓦斯管路按每车1根装车,确保垂直起吊。
5、运搬二队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强化作业现场职工岗前对危险源辨识,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确保岗位作业安全。
6、各队组要严格执行《深化变化调度分级运行管理规定》,加强变化信息的汇报,确保实现事故应急及时处臵。
关于对机运三队撞车事故的处理通报2012年1月19日,机运三队电车司机宋某上班期间情绪不稳定,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在S2车场造成料车和人车相撞,现将该事故处理通报如下:一、事故经过:1月19日四点班20:00人车从副井底发出,20:06左右行至S2车场后,由于电机车头电量不足,司机按规定去更换电瓶,20:15司机宋某驾驶10#电机车从副井底S 码经东道向S3运料,进入S2车场前未及时注意到同道前方有人车停放,在紧急制动不及的情况下撞击人车车尾,造成人车从北到南共7节车厢靠东侧轮掉道,事故发生后机运三队跟班队干贾某到达现场,组织上道,于20:45恢复车辆通行,共计影响时间30分钟。
二、原因分析:1、料车司机宋某上班期间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未及时发现同一轨道上停放有人车,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地轨道“信集闭”系统存在一定缺陷,车辆运行监控图中不能直观显示同一轨道上的车辆间距,且不能在车辆间距小于规程要求时实现区间闭锁或语音警示功能,是造成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
3、跟班队干贾某在发现职工出现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定的不放心因素后,仍安排其在重要岗位作业,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三、处理决定:依据常村煤矿“安全红线”管理规定及辅助运输相关管理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处理如下:1、电车司机宋某违章作业,造成机车相撞,对本起事故负主要责任,给予开除矿籍留矿查看半年处分。
2、机运三队当班大巷跟班队干贾某安全意识淡薄,在明知职工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违章安排不放心人上岗,对本起事故负有现场直接管理责任,给予处罚2000元。
3、机运三队“不放心人”管理不到位,队长岳某、书记牛某、常务副队长张某负有管理责任,分别给予处罚1000元。
4、大巷地轨道运输“信集闭”系统存在缺陷,日常业务科室管理不到位,对本起事故负有业务保安责任,给予运输科科长王某处罚300元。
四、防范措施:1、各队组要认真汲取本起事故教训,详细排查21种“不放心人”,把该项工作真正做实、做细,严禁“不放心人”上岗,确保岗位作业安全。
2、运输科要从系统设计入手制定“信集闭”系统升级改造网络图,必须在2012年6月底前完成系统升级改造,实现车辆间距闭锁或警示功能,通过“信集闭”反馈信息并由值班人员向司机下达命令及时停车,实现装备安全。
3、在“信集闭”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前,运输科要出台专项管理规定,确保机车正常停车和变化停车的安全,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4、运输科要逐步完善运输调度职能,动态掌握井下机车运行和井下运输设施完好情况,及时反馈,便于采取措施。
机电篇关于对工程公司综掘5.2队1组煤溜侧翻事故的处理通报2012年9月27日,工程公司综掘5.2队1组在S5-11 2#轨瓦联巷出煤期间,工作面40煤溜侧翻,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现就该事故落实及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事故经过及调查情况2012年9月27日0点班0:22,工程公司综掘5.2队1组在S5-11 2#轨瓦联巷出煤过程中,工作面40煤溜突然侧翻(40煤溜机头倾斜到工作面前进左帮,中间两节溜槽翻叠,机尾被拉到机头),随后队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于9月27日8点班10:22恢复正常运转。
经查看现场调查知:S5-11 2#轨瓦联巷工作面40煤溜于9月26日4点班23:30安设完毕,一共7.5米长,由机电科验收合格运行。
40煤溜机头离皮带机尾达0.85米高,机头和机尾处都打设双地锚,机尾固定为地锚带锚索托盘压在机尾的固定耳上,有一个溜槽底下槽边卷起,煤溜链松,过渡槽与溜槽连接处过渡不平缓,煤溜运行时听到大链有刮卡异响,现场吊链不能正常使用。
二、原因分析1、煤溜司机祝某在听到煤溜大链有刮卡等异响时未按照作业过程要求立即停机处理而是盲目开溜,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由于工程公司综掘5.2队1组新安装的40煤溜过短、链松,溜槽间插接不紧且机尾固定未采用紧固定而采用压板方式固定。
在出煤过程中,由于煤溜震动溜槽下垫块松动溜槽插接错位,底链卡链,煤溜被拉紧把机尾拉出导致侧翻,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原因。
3、在处理事故过程中,S5-11 2#轨瓦联巷工作面吊链不能使用,是造成处理事故延时的原因。
三、处理决定1、工程公司综掘5.2队1组煤溜司机祝某在听到煤溜大链有刮卡等异响时未按照作业过程要求立即停机处理而是盲目开溜,根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第四章第七十八条规定,给予调离本岗位并考核2000元;2、工程公司综掘5.2队1组9月26日4点班跟班队干邹某,作为现场安全第一负责人,安全意识差,危险源辨识不清,新安装的煤溜不合格未安排及时处理,造成安全隐患,安全监管不到位,根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第四章第七十八条规定,给予考核1000元;3、工程公司综掘5.2队1组队长曹某、常务副队长原某日常管理不到位,负管理责任,根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规定,分别给予考核500元;4、工程公司综掘5.2队1组在处理可预测变化环节时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根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规定,给予考核队组10000元;5、煤溜安装完毕后,机电科专业人员李某在验收时未严格对照标准进行,验收不认真,根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规定,给予考核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