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理论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五、中央统合不足理论
1.知觉水平
A.从对视错觉的屈从程度来证明其中央统合不足 假说。视错觉图形由要作出判断的图形和其背景 组成。孤独症儿童专注于要作判断的图形而不去 把它整合于导致视错觉的背景之中,与正常儿童 相比,较少受到背景干扰。
B.用数点数来验证。实验有两种数点数的条件, 一种为点规则地分布,另一种为点分散地分布。 孤独症儿童不能从点的规则分布上受益,而正常 儿童和学习失能力儿童则从规则分布上比分散分 布上受益更多。
第二章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理论基础
2021/4/3
1
一、心理理论障碍论
(一)定义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也
称心智理论,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
态(如需要、信念、意图等)的认识,并
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和预测的
能力。
指人们关于世界的心理状
最早起源于Prema态界ck或的和态真度实W,表o既征o可,d以又ru是可ff对以关世是于大 猩猩是否有“心理对理世论界”的错的误研表究征。。
儿童是否用句子情景来确定同形异义词的 发音,结果证明他们的这种能力较差。 B.不能从意义记忆中获益,缺乏利用语义关 系或语法关系来帮助回好满足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 可以自由编辑,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learning and using, the courseware is freely edited after downloading
2021/4/3
10
四、执行功能障碍论
Rumsey(1985)提出,目的在于找出孤 独症儿童刻板行为、动作模仿能力较为薄 弱的根源。
2021/4/3
11
四、执行功能障碍论
(一)定义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EF)是指负责高
水平活动控制的过程,如计划、抑制控制、注意、 工作记忆等,这些过程对于保持特定的目标并排除 干扰达到目标是必需的。 执行功能分为意志(volition)、规划 (planning)、目的性活动(purposive action) 和有效执行(effective performance)四个部分。 从认知成分看,个体的执行功能包括15种认知成分: 自发性、动机、目标设定、自我意识、社会性意识、 规划、组织、注意、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评 价、冲动控制、认知弹性、策略行为、工作记忆。
16
五、中央统合不足理论
提出缘由: 孤独症除了各种缺损,还表现出优势特征,
如孤岛能力(优异的机械记忆等)。Frith 等(1994)试图从认知层面找到一个单一 的原因,既解释孤独症的优势又解释其缺 损,提出了“中央统合”的概念。
2021/4/3
17
五、中央统合不足理论
(一)定义 “中央统合(central coherence, CC)”即一种
2021/4/3
21
五、中央统合不足理论
2.空间视觉结构水平 提供不分割的与分割的两种图形。孤独症
儿童能很容易根据组成的积木块拼出设计 图形,分割后的模式对他们帮助不大,而 正常和学习失能儿童在两种条件下成绩差 异明显。
2021/4/3
22
五、中央统合不足理论
3. 词汇-语义水平 A.采用同形异义词(多音字)来考察孤独症
2021/4/3
2
一、心理理论障碍论
(二)结构 ToM是大脑的信息处理机能,包括 意图检测(intention detector, ID)将儿童的注意引
向动作,为其了解行动的目的提供可能; 视线检测(eye-direction detector, EDD)将儿童的
注意引向眼部,为其提供了一个将注视作为了解他人 心理状态的线索; 共同注意机制(shared-attention mechanism, SAM) (Baron-Cohen)使儿童能够从前两个机制中获得的 信息推测出他人是否也留意同一目标。 心理理论机制(Theory个-o体f-与M他in人d共M同e对ch某a一ni对sm象, ToMM)对心理状态进行或事解物释加的以认注知意过程。
2021/4/3
5
一、心理理论障碍论
(四)特征 成熟的心理理论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1.其内在各因素之间具有逻辑上的联系性。当个体
试图解释他人的行为时,肯定会引入信念、动机、 人格等与此相关联的概念,各概念间紧密联系。 2.其内部各概念之间具有明确的分类,如思想、愿 望、动机、人格等都属于内部的心理现象范畴, 而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如行为、角色、规则、 情境等都属于物理环境的范畴。 3.该理论能对人的行为提供因果性的解释机制。
2021/4/3
7
二、言语认知障碍论
Rutter基于英国莫土莱医院儿童精神病科 从1950年开始对63名儿童进行的为期5-15 年追踪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三大主要障 碍,与Kanner相似),在1968年提出了孤 独症儿童的“言语认知障碍论”。
2021/4/3
8
三、情感认知障碍论
缘由: 孤独症儿童对人的带有情绪的声音缺乏辨别能力,
尽管执行功能缺陷理论是解释孤独症的某 些行为缺陷的良好尝试,但执行功能本身 无法解释社交障碍,执行功能缺陷和心理 理论的关系在额叶障碍中尚无研究,因而 执行功能缺陷与孤独症的关系尚无确切的 定论,可能是孤独症引发执行功能缺陷, 也可能是执行功能缺陷引发孤独症,也可 能其他因素引起两者。
2021/4/3
(二)发展趋势 1.执行功能最早出现在1岁半; 2.执行功能发展的年龄跨度大;最重要的发展变
化出现在2-5岁,到12岁左右,许多指标达到成 人水平,某些指标持续发展到成年期。 3.在学前期及以后,执行功能各方面都存在系统 性的变化,他们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执行功能的发展与心理理论、语言、记忆等能 力的发展密不可分。 5.儿童的障碍类别不同,可能引起不同方面的执 行功能缺陷。
尽管中枢性统合理论为孤独症儿童的局部加工特 征提供了一种解释,但仍存在争议。一些研究发 现,小脑发育异常可能与注意缺陷和整合加工不足 有关。
2021/4/3
19
五、中央统合不足理论
(三)相关研究 孤独症注意细节的加工风格在知觉、空间
视觉建构、词汇-语义等三个水平上得到了 证实。
2021/4/3
2021/4/3
12
四、执行功能障碍论
(一)定义 执行功能障碍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认知任务
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由于执行功能出现障 碍,导致了认知障碍。 从大脑解剖生理学的观点看,一般认为额 叶,尤其是前额叶是负责执行功能的,所 以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是由于额叶损伤造成 的。
2021/4/3
13
四、执行功能障碍论
孤独症儿童的情感认知障碍假说: 该理论认为情感冷漠是孤独症儿童重要的
心理特征之一,由于情感障碍导致了其认 知障碍。他强调应该把孤独症儿童的情感 认知障碍放到婴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去理解。 通过系列实验,Hobson验证了孤独症儿童 情绪障碍的效应。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 的情绪障碍是首因性障碍,即情绪处于首 要地位阻碍着其他的认知能力 。
2021/4/3
6
一、心理理论障碍论
(五)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障碍假说—— 社会交往障碍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有缺陷,无法 有效提取外界刺激的社会性信息,无法推 测他人心理状态,如信念、愿望等,不能 根据这些状态来认识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不能借助于表征参照来学习语言,因而在 人际交往、想象及语用方面表现出特殊障 碍。
把各局部信息整合成一个意义的整体、注意刺激 整体而非各个部分的倾向,这种更高层意义的整 合对细节记忆的要求相对较低。 强中央信息整合:整体加工的认知风格和倾向 弱中央信息整合:局部而非整体加工的认知风格 和倾向 是两种认知风格而非缺陷,但由于心理理论障碍, 两种失衡,弱中央统合功能占优势,导致孤独症 儿童的中央统合功能不足。
2021/4/3
18
五、中央统合不足理论
(二)孤独症的中央统合不足假说——兴趣狭窄 和特殊才能
该假说认为孤独症是一种以信息加工不完善为特 征的认知障碍,其注重细节加工而对整体或情境 的意义把握不足,注意力经常为正常人所忽视的 客体表面或个别特征所吸引,对整体语境缺乏注 意,结果使信息加工发生在局部而非整体水平上。
9-11岁时,儿童发展出更多的心理理论,如理解和 识别失言的能力。
2021/4/3
4
一、心理理论障碍论
(三)发展规律 即便是对同一种心理状态的理解也有不同
的层次,也可能会在不同的年龄发展出来, 如情绪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简单 情绪的理解;和愿望、信念有关的情绪理 解;复杂情绪的理解;情绪调节等等。
2021/4/3
3
一、心理理论障碍论
(三)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儿童10个月时出现了共同注意的现象,此时儿童能 理解其他个体在看什么,同时也能理解自己和他人 看的是同一物体;
2、3岁间,儿童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愿望”的心理 状态;
4岁时,儿童发展出理解错误信念的能力;
在6、7岁时,儿童开始理解二级错误信念;
也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表现。有时孤独症儿童会 莫名其妙的嘻笑和哭泣,还会在公开场合做出与 现场氛围大相径庭的情绪性行为表现。 英国心理学家Hobson(1989)在Kanner的基础 上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这是由情绪接触的先天 性障碍所引起,提出“情感认知障碍论”,反响 很大。
2021/4/3
9
三、情感认知障碍论
2021/4/3
14
四、执行功能障碍论
(三)孤独症儿童的执行功能障碍假说— —刻板和重复性行为
该假说认为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是孤独症的 核心障碍,以感觉和知觉、注意等能力的 控制机制缺陷为特征,表现为模式转换和 计划的缺陷,与其重复和刻板行为有关, 也是心理理论缺陷的根源。
2021/4/3
15
四、执行功能障碍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