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1 川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1、在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dì)
明成祖 朱棣
想一想
明成祖派郑和下 西洋的主要目的 是什么?
1、国威。
明成祖为什么选择 了郑和出使西洋?
郑和简介
郑和,云南昆阳人, 原姓马,小名叫三宝, 族。12岁成为宦官,侍 奉燕王朱棣。他聪明能 干,有胆有识,在朱棣 争夺帝位的斗争中屡建 奇功。朱棣当上皇帝后, 封他为内官监太监,赐 姓郑,世称“三保(宝) 太监”。
海船最大
范围最广
二、探究点:戚继光抗倭 一
“倭”指日本,“倭寇”指日本 海盗、武士和不法商人。
1、“倭”指哪个国家?“倭寇”又指哪些人?
明朝
2、戚继光抗倭时是我国哪个朝代? 明朝廷腐败,边防松驰,实行
海禁,以致倭患严重,使东南沿海 他发明了“鸳鸯”战术,写出了《纪 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命财产 ( 1 ) 1561 年,台州大战,九战九捷, 3、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效新书》、《练兵实纪》 受到威胁。 基本扫除浙江沿海的倭寇; (2)浙江倭患平息后,又前往福建、 广东继续抗倭,最终使东南沿海的倭 4、他发明了什么战术?写出了什么书? 患基本平息。
郑和下西洋的遗憾
郑和下西洋不以 贸易获利为目的。七 次下西洋给明朝财政 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随着国力衰退,航海 的壮举必然随之悄然 结束。
郑和下西洋
下西洋的遗憾:郑和之后不再有郑和。 为什么呢?
材料: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 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 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郑和下西洋
红海沿岸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文莱
想一想
郑和在航海的途中可能 会遇到哪些危险?
危 险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海上迷路的可能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 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面对诸多困难,郑 和没有退缩,郑和 是杰出的航海家 (意义2)
学习感悟
面对困难,郑和没有 退缩,说明郑和具有 什么品质?
6、消极影响: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为了显示
明朝的国力强大,人民富足,奉行“厚往薄来” 的原则,给明朝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明朝 中后期,国力衰弱就无力支付这样的朝贡贸易。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人物 地区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郑和 西洋 哥伦布 美洲 达·伽马 印度 比较结果
时间最早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 次数最多 航海史上的壮举! 人员最多 郑和是杰出的航海家! 船只最多
郑 和 下 西 洋 纪 念 邮 票
这是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发行的4枚纪念 邮票。画面表现的是郑和以及其下西洋时到达占城、古里等国 受到人民欢迎的情景。
总结
郑和下西洋 有什么意义?
1、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郑和是杰出的航海家 3、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 经济文化交流,明朝和30多 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4、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
1405-1433年 1492- 1504年 7次 27800人 4次 1500人 1497- 1498年 1次 60人
大船62艘(连小 17艘 船共计200多艘)
4艘(一说 3艘) 120吨100 吨,50吨 到达印度
船只大 大船长151.8 船长24.5 小 米,宽61.6米 米,宽6米 到达范 到达亚非30多 到达美洲 围 个国家和地区
坐船:长67.9公尺
水船:长42公尺
粮船:长79.2公尺
郑和船队的主要船种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宝船复原模型 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最大的是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量800吨。 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 人才能举动。
郑和下西洋
郑和船队编制
郑和下西洋
1、航海罗盘
3、郑和个人优秀的品质 4、明朝前期经济发达,政治稳 定,国力强盛
2.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航海概况 特 点 时间长 时间 1405━1433 出发地点 刘家港 第一次到达 印度古里 范围广 意义 1: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地点 最远到达地 红海沿岸,非洲东 海岸 点 次数多 航海次数 7次 船大且多,人数 规模大 船队规模 多,物质多
1561年台州之战九战九捷基本扫除浙江沿海 的倭寇,为后来彻底剿灭倭寇奠定了基础。 ②戚继光个人才干
③严明的军纪; 浙江倭患平息后,又前往福建、广东继续 抗倭,最终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
④军队的英勇 ⑤有效的战术,如鸳鸯战术; ⑥群众与政府的支持; 几年后,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戚家军抗倭形势图
5、戚继光抗倭的主要经过?
倭患日益严 “倭寇”指日本海盗、武士和不法商人 重,使东南 沿海社会生 产遭到破坏, 人民生命财 产受到严重 威胁。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
戚继光抗倭图
戚继光
1528.11.12~1588.1.5 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
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①他们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 略战争;
——选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印度洋
文莱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及沿岸地区。
议一议
郑和为什么能 成功下西洋?
宝船 长度:120公尺
罗 盘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 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 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道)。 ——郑和
1.成功的原因(条件)
1、宋朝以来发达的造船业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第14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导入新课
明朝初年,郑和 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 的船队七次下西洋。 他与惊涛骇浪搏击, 与海盗斗智斗勇,架 起了中国与东南亚及 印度洋地区人民友好 交往的海上桥梁。
27.03.2019
郑和下西洋
宝船:长120公尺
战船:长50.9公尺
马船:长104.7公尺
辨别方向
2、牵星图 3、郑和航海图 航海罗盘
牵星图
郑和航海图(局部)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增加爱国情 怀。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历史,怀念这位伟大 的民族英雄。 3.了解明朝末年澳门和台湾遭受侵略的历 史,增强对今天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新课探究
一 一、探究点: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