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的语音形式、语法功能以及用法等三方面做介绍,并通过在方言中实际运用的例子加以分析说明。
之所以称为特色助词,是由于在山西和顺的地域范围内,人们不仅在实际交流中广泛运用到这一助词,而且此助词一词多能,用法较多。
本文也只是对这一频繁出现的方言现象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和顺助词哩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地处太行山之巅,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
和顺方言以石猴岭、寒湖岭为界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方言片区。
主要是以东部方言为代表。
本文是以东部方言为标准来写。
在和顺话当中,助词数量虽然不多,但用法复杂,且一词多能现象较多,本文所写的助词“哩”就是一词多能的典型。
我们也可称它为多能助词。
1 助词“哩”的语音形式
和顺话的“哩”有六个读音,用国际音标分别记作:lei31、lei、lei33、lei11、lei35、lei33,我们分别记作哩1、哩2、哩3、哩4、哩5、哩6。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其中有两个读音相同,但由于他们的功能及用法不一样,所以记作六个语音形式。
(1)哩1读lei31,如:他哩/新哩/红哩/他是从北京来哩。
(2)哩2读lei,如:慢慢哩走/他忙哩厉害。
(3)哩3读lei33,如:拿哩/想哩/说哩/桌上放哩一碗水。
(4)哩4读lei11,如:刮风哩/下雨哩/他正和一个人说话哩。
(5)哩5读lei35,如:他还没有走哩?
(6)哩6读lei33,如:把水提哩院里。
/他坐哩椅子上了。
2 助词“哩”的语法功能及其用法
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者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者附加意义的虚词。
根据助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一般把助词分为三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时态助词。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助词“哩”的语法功能和用法。
(1)1lei31,在和顺话中可形成“哩字结构”,类似于普通话中的“的字结构”,具有名物化的作用。
又可作为结构助词成为定语的标志,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的”。
用法与普通话中的情况基本一致。
如:我哩(我的)/ 坏哩(坏的)/黑哩(的)/这一衣裳是俺妈买哩。
(这件衣服是我妈买的)/这是我哩(的)文具盒。
(2)哩2lei,在和顺话中可放在动词的前面或者后面作为结构助词来使用。
放在前面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放在后面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用法与普通话基本一致。
如:认认真真哩(地)听课/ 高高兴兴哩(地)说/他跑哩(得)可快哩!(句末的“哩”是一个语气词,表语气)
(3)哩3lei33,在和顺话中放在动词后面使用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是一个时态助词,相当于普通话的时态助词“着”的用法。
如:唱哩(着)/ 骑哩(着)车/ 写哩(着)/门口站哩(着)一伙人。
(4)哩4lei11,一般在句尾出现,表示一种陈述语气,可以看作语气助词,有时还附带表示一种动作或者状态的持续,也可看作时态助词。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助词“呢”的用法。
如:他正和一个人说话哩(呢)。
/她长哩(得)挺好看哩。
(5)哩5lei35,在和顺话中一般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语气,可以看作语气助词,这种疑问语气中一般带着一种惊奇和不满意的情感。
相当于普通话中表疑问的“吗”或者“呢”。
如:他还没有走哩(吗/呢)?/他还没有说完哩(吗/呢)?
(6)哩6lei33,在和顺话中哩这个读音的用法与前几个都有所不同。
前面介绍过的“哩”
都是作为助词来使用的。
而在哩中它不是以助词的身份来使用的,是作为一个介词来使用的。
既然作为介词使用,故经常放在动词后,多表示地点方位。
在其构成的介宾短语中,宾语名词多为具体的地点方位名词,不能接任何抽象性名词。
在句子中的意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介词“到”或者“在”。
但是,其使用范围没有介词“到”或者“在”的范围大,只能紧跟在动词后面与动词一起使用,不能和动词分开。
更不像“在”或者“到”那样可以在构成介宾短语之后在一个句子中单独做状语。
即“哩”如果是以介词的身份出现,只能与动词配合使用,其使用的灵活性较差。
不过和普通话的用法相比,这种助词同时又兼有介词性质的现象还是比较少见的。
当它充当不同词性的词时,意义之间也毫无关系。
这也是和顺话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方面。
如:把杯子放哩(在)桌子上。
/人家告哩(到)法院啦。
/把垃圾倒哩(在)靠墙哩1(的)地方。
/我喜欢在家里看书。
(这里是不能用哩来表示的)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助词“哩”,既可以做结构助词,也可以做语气助词,还可以做时态助词。
而且,在动词后使用,还可以充当介词的角色,是一个用法较为复杂的助词,也是方言色彩浓郁的特色助词。
3 结语
本文主要描述了山西晋中和顺方言中的助词“哩”的各种语音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语法功能和用法。
从中可以看出,和普通话相比,和顺方言的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
一词身兼数职,读音多,功能多,用法多。
当然在这里仅仅是选择了比较典型的助词“哩”做一个比较粗浅的分析,论述范围狭窄,不足以以点带面。
如果想深入,笔者认为还应扩大论述的范围,分析才能更加透彻,而且在写作当中还有很多论述不准确的地方,还需努力改进。
参考文献
[1] 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和顺县志[M].海潮出版社,1993.
[2]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侯精一,温端政,田希诚.山西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2).
[4] 崔淑慧.山西代县方言的持续体和进行体研究[J].汉语学报,2002(5).
[5] 田希诚.和顺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