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艺术品》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品》教案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小说构思巧妙新颖,一件裸女烛台的艺术品经过一番周折重新又回到它的原点,充满了戏剧性和喜剧色彩。

契诃夫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侧重细致和全面地描绘、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诙谐幽默略带讽刺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淡淡的幽默和辛辣的讽刺。

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构思精巧、深邃的艺术细节。

【教学难点】
诙谐幽默背后的思考。

8 艺术品(第1课时)
【教学建议】
1.文学常识导入。

教师播放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图片。

教师通过介绍文学常识导入:《项链》的作者莫泊桑、《麦琪的礼物》的作者欧·亨利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短篇小说家,再加上我们今天课文的作者契诃夫,他们并称为欧洲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艺术品》更是充分发扬契诃夫一贯的风格——爽朗的欢乐、淡淡的幽默和辛辣的讽刺。

2.作者简介。

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及图片。

3.检测预习字词。

可用多媒体投影。

4.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来概述小说故事情节。

5.分析课文。

引导同学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1)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故事情节非常巧妙,请试着从伏笔、结局、结构几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巧妙之处。

(2)萨沙、律师、演员等人物的形象是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来体现的,请同学们找出他们的细节描写之处,并加以分析。

艺术品(第2课时)
【教学建议】
1. 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回顾《艺术品》中医生、律师、演员的刻画手法,学生已能体会到契诃夫在这篇课文的讽刺、幽默,这节课里将具体分析幽默感的由来。

2. 讨论交流。

(1)请学生讨论小说通过对医生、律师、演员的刻画,讽刺、批判了什么?
(2)请大家讨论小说结尾处萨沙再送烛台,医师为什么目瞪口呆?
(3)请试着补出医师原想说的话,并进一步探讨是说出来好还是不说出来好?
(4)请学生设想一下烛台还能再送下去吗?其原因是什么?
3. 拓展延伸。

比较课文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与《麦琪的礼物》相似和不同之处。

先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课件展示——
相似之处:
(1)都出乎小说主人公的意料,但《麦琪的礼物》连读者也意外,本篇读者可从文中伏笔预期其结果。

(2)都使某种期待落空,《麦琪的礼物》是二位主人公的期待都落空,突然强化了对人的心灵的震动,本篇是医生的安全感落空,使幽默可笑感、讽刺感突然增强。

(3)都在此亮出了深化主题的最重要一步。

(4)结局都是高潮,都既如此巧合又如此必然。

不同之处:收尾方式不同。

收尾处《麦琪的礼物》引发后文议论,点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表达了作者对为对方而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的做法的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