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二化学-高二四练习:3.3.1盐类的水解word版含答案.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
A组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生活、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的溶液能够使pH试纸变蓝,且原因是水解的是()
A.烧碱
B.食用醋
C.氯化铵
D.纯碱
解析:能够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呈碱性,纯碱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答案:D
2.氯化铵晶体溶于重水(D2O)中,溶液呈现酸性,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N水解生成NH3·H2O和HD2O+
B.N水解生成NH3·DHO和HD2O+
C.N水解生成NH3·D2O和HD2O+
D.N水解生成NH3·DHO和D3O+
解析:N在重水中发生水解生成NH3·DHO,同时D2O结合D+形成D3O+。

答案:D
3.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c(OH-)变大
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
解析: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A项错误;室温下,NH3·H2O电离常数不变,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c(OH-)变小,B项错误;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氨水后,生成NH4NO3,NH4NO3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C项正确;一水合氨是弱碱,不完全电离, 0.10 mol·L-1的氨水,溶液的pH小于13,D项错误。

答案:C
4.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
B.X+、Y3+
C.Y3+、Z2-
D.X+、Z2-
解析:A选项W在X的上一周期,所以X为第3周期,分别为O、Na;B选项X可能为Li 或Na、Y可均为Al;D选项X可能为Li或Na、Z可能为O或S;上述选项中的Na+均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C选项Y只能为Al、Z只能为S,Al3+、S2-均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答案:C
5.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的1 mol·L-1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的pH>7,最后一种溶液的pH<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碱性AOH>BOH AOH<BOH AOH>BOH AOH<BOH
酸性HC>HD HC>HD HC<HD HC<HD
解析:正盐水解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可归纳为“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所以对该题可以进行如下归类:
综上可知,电离程度:HC=AOH>HD=BOH,即酸性:HC>HD,碱性:AOH>BOH。

注意:AC、BD两溶液的pH=7,并不说明二者都为强酸强碱盐,也可能指的是弱酸弱碱盐,但阴、阳离子水解程度相同。

答案:A
6.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该溶液可能是()
①二氧化硫水溶液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常温下纯水电离产生的c(H+)=10-7mol·L-1。

题目所给溶液中c(H+)=1×10-13 mol·L-1<10-7 mol·L-1,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则溶液应为酸溶液或碱溶液。

答案:A
7.将0.1 mol下列物质置于1 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
解析:由于碳酸钠的水解:C+H2O HC+OH-,会使溶液阴离子数增多,故C中阴离子数最多。

答案:C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 HCOO-+H3O+
B.CO2+H2O HC+ H+
C.C+H2O HC+OH-
D.HS-+H2O S2-+H3O+
解析:选项A、B、D表示的都是电离。

答案:C
9.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A.N+H2O NH3·H2O+H+
B.S2-+H2O H2S+2OH-
C.CH3COOH+H2O CH3COO-+H3O+
D.CH3COOH+OH-CH3COO-+H2O
解析:B不能一步水解,应该用多步水解方程式表示;C是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方程式;D 是醋酸与可溶性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A
10.常温下,有两种溶液:
①0.1 mol·L-1 CH3COOH②0.1 mol·L-1 CH3COONa。

(1)溶液①的pH(填“>”“<”或“=”)7,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的关系式是。

(2)溶液②呈(填“酸”“碱”或“中”)性。

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适当的叙述说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两种溶液中c(CH3COO-)都等于0.1 mol·L-1
b.两种溶液中c(CH3COO-)都小于0.1 mol·L-1
c.CH3COOH溶液中c(CH3COO-)小于CH3COONa溶液中c(CH3COO-)
解析:(1)醋酸为酸,所以溶液①的pH小于7,满足电荷守恒,即c(H+)=c(CH3COO-)+c(OH-);
(2)0.1 mol·L-1CH3COONa为弱酸强碱盐,水解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H2O CH3COOH+OH-;
(3)水解和电离都是微弱的,所以两种溶液中c(CH3COO-)都小于0.1 mol·L-1,且CH3COOH溶液中c(CH3COO-)小于CH3COONa溶液中c(CH3COO-)。

答案:(1)<c(H+)=c(CH3COO-)+c(OH-)
(2)碱CH3COO-+H2O CH3COOH+OH-,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3)bc 11.pH=2的某酸H n A(A为酸根)与pH=12的某碱B(OH)m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6。

(1)写出生成的正盐的分子式:。

(2)该盐中存在着一定水解的离子,该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为。

(3)简述该混合液呈酸性的原因:。

解析:(1)正盐即酸中的H+与碱中的OH-完全反应生成的盐,A显-n价,B显+m价,所以正盐为B n A m。

(2)若为强酸强碱,两者恰好反应生成的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不符合;若为弱碱强酸,则等体积混合时,碱过量较多,混合液应呈碱性,不符合,所以应为弱酸强碱混合,A n-水解,注意A n-分步水解,可只写第一步:A n-+H2O HA(n-1)-+OH-。

(3)弱酸过量,电离出H+。

答案:(1)B n A m
(2)A n-+H2O HA(n-1)-+OH-
(3)过量的弱酸进一步电离出H+
B组
1.在下列各微粒中,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7的是()
A. B.HC
C.HS
D.26X3+
解析:首先判断A的微粒是Al3+,D的微粒是Fe3+,Al3+、Fe3+能结合水电离出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呈酸性,pH<7,因而不合题意;HS能完全电离,使溶液中c(H+)增大,抑制水的电离,溶液呈酸性,选项C不合题意。

答案:B
2.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①Na2CO3:C+2H2O H2O+CO2↑+2OH-
②NH4Cl:N+H2O NH3·H2O+H+
③CuSO4:Cu2++2H2O Cu(OH)2+2H+
④NaF:F-+H2O HF+OH-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应为C+H2O HC+OH-。

④应用“”。

答案:B
3.将0.01 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2②Na2O③Na2CO3④NaCl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溶于水且都与水反应,溶质都是0.02 mol,c(OH-)>0.2 mol·L-1;③中碳酸根水解
使得阴离子浓度稍大于④。

因此C选项正确。

答案:C
4.室温下,0.5 mol·L-1相同体积的下列四种溶液:①KCl、②FeCl3、③HF、④Na2CO3,其中所含阳离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解析:由于电解质在水中以电离为主,水解是极其微弱的,所以四种物质中Na2CO3电离的阳离子数最多,HF为弱电解质,电离出的H+最少,KCl和FeCl3如果只考虑电离,二者电离的阳离子数应相等,但Fe3+存在水解且一个Fe3+可水解生成三个H+,导致其溶液中阳离子数增多,故选出D项。

答案:D
5.25 ℃时,如果取0.1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3)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填“<”“>”或“=”)7;
(4)将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五种溶液:
①(NH4)2CO3②NH3·H2O③(NH4)2SO4④NH4Cl⑤CH3COONH4
按c(N)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序号)。

解析:(1)等量的HA与NaOH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NaA,由于溶液显碱性,说明NaA 是强碱弱酸盐,A-发生了水解。

(2)由于生成的盐能水解,所以促进了水的电离,而NaOH抑制水的电离,所以为“>”。

(3)由NH4A溶液为中性可知,HA的电离程度与NH3·H2O的电离程度相同,又由HA 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可知HA的电离程度大于H2CO3的,所以NH3·H2O 的电离程度大于H2CO3的,所以(NH4)2CO3溶液显碱性(谁强显谁性)。

(4)假设盐未水解,①=③>④=⑤>②;由于①的水解程度大于③,所以c(N)③>①;由于
④的水解程度小于⑤,所以c(N)④>⑤。

答案:(1)A-+H2O HA+OH-
(2) >
(3)>
(4)③>①>④>⑤>②
6.(1)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同时还产生的现象有①;
②。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种单质,也会产生类似上述现象的反应,这种单质是。

A.磷
B.硫
C.镁
D.铜
(3)某温度下0.1 mol·L-1 Na2CO3溶液中,>2,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

现向Na2CO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其原因是。

解析:(1)Fe3++3H2O Fe(OH)3+3H+
2H++CaCO3Ca2++H2O+CO2↑
所以,平衡向右移动,溶液颜色加深,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生成CO2。

(2)Mg能与H+反应。

(3)C发生水解:C+H2O HC+OH-,导致c(C)减小。

通入CO2后,发生
C+CO2+H2O2HC,导致c(C)较大程度地减少。

答案:(1)①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②溶液颜色变深,产生红褐色沉淀
Fe3++3H2O Fe(OH)3+3H+、CaCO3+2H+Ca2++CO2↑+H2O(2)C
(3)C+H2O HC+OH-
C+CO2+H2O2HC
初中化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