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走进传统戏曲人物(教学设计)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走进传统戏曲人物(教学设计)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传统戏曲人物的特点,学习绘制戏曲人物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
2. 绘制戏曲人物的基本方法
3. 戏曲人物的表现手法
4. 创作一幅具有戏曲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传统戏曲人物的基本造型特点,学会绘制戏曲人物。

2. 难点:如何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戏曲人物,使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素材、优秀作品展示
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传统戏曲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分析绘制戏曲人物的基本方法。

3. 示范讲解:演示绘制戏曲人物的步骤,强调重点、难点。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1. 走进传统戏曲人物
2. 课题内容:传统戏曲人物造型特点、绘制方法、表现手法
3.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示范讲解、实践操作、交流评价、总结拓展
七、作业设计
1. 课堂练习:绘制一幅戏曲人物作品
2. 课后作业:创作一幅具有戏曲特色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戏曲人物。

八、课后反思
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掌握绘制戏曲人物的基本方法,创作出具有戏曲特色的美术作品。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采用多媒体展示、示范讲解、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参与度如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4.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作业完成认真,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艺术表现力。

5. 今后教学改进方向: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内容”部分,特别是“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和“绘制戏曲人物的基本方法”。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
1. 夸张与变形:传统戏曲人物造型中的面部化妆、服饰、头饰等都具有夸张和变形的特点。

这种夸张和变形不仅是为了表现角色的性格和身份,也是为了增强表演的艺术效果,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2. 程式化: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特征,即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有着相对固定的造型模式。

例如,生角通常俊美、英气,旦角则柔美、妩媚,净角则威猛、粗犷,丑角则滑稽、幽默。

3. 象征性: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中还包含了许多象征性的元素,如颜色、图案等。

这些元素不仅美化了角色,也富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喜庆、热情,黄色代表尊贵、权力,白色则代表纯洁、哀伤。

二、绘制戏曲人物的基本方法
1. 起稿:首先,用铅笔轻轻地在纸上勾勒出人物的大致轮廓和主要结构,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这一步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和动态,确保造型准确、生动。

2. 确定五官和表情:根据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细致地描绘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

这一步是表现人物个性和情感的关键,需要细心和耐心。

3. 着色:根据角色的身份和性格,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着色。

这一步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4. 装饰:最后,根据角色的特点,添加适当的装饰元素,如头饰、服饰、道具等。

这一步要注意装饰的样式和细节,使之与人物的整体造型相协调。

通过以上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和绘制方法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技巧,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和绘制方法上。

这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和欣赏的过程。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内容的进一步细化:
教学内容的细化
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特点
1. 角色分类:介绍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类型,以及它们在造型上的基本特征。

例如,旦角的妆容通常细腻、妩媚,生角的妆容则英气、俊朗。

2. 面部化妆:详细讲解不同角色的面部妆容,如旦角的贴片、生角的眼线、净角的勾脸等,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和表现手法。

3. 服饰与头饰:分析不同角色的服饰风格和头饰特点,如京剧中的蟒袍、褶子、盔头等,以及它们如何体现角色的身份和性格。

4. 身段与表情:探讨戏曲人物在舞台上的身段动作和面部表情,如何通过这些非语言的方式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绘制戏曲人物的基本方法
1. 观察与理解:在绘制之前,先让学生观察真实的戏曲表演或图片,理解角色的动态和表情,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构图与比例:教授如何构图,确保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比例合适,以及如何通过动态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姿态。

3. 线条与轮廓:讲解如何使用线条来勾勒人物的轮廓,强调线条的流畅性和力度,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和虚实来表现人物的立体感。

4. 色彩的应用: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和搭配色彩,以表现不同角色的特点和情感状态,同时注意色彩的和谐与对比。

5. 细节的处理:教授如何刻画细节,如服饰的纹样、头饰的装饰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来丰富画面和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教学过程的实施
1. 互动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戏曲人物造型的认识和感受,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2. 现场示范:教师进行现场绘画示范,边画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同时教师给予专业的评价和指导。

教学难点突破
1. 简化复杂造型:对于一些复杂的戏曲人物造型,可以适当简化,让学生先从基本的轮廓和特征入手,逐步深入学习。

2. 强调实践操作:通过反复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绘画中掌握技巧,加深对戏曲人物造型的理解。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戏曲表演视频、高清图片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戏曲人物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绘制戏曲人物的基本技能,还能够让他们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