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版高考化学 课时提能演练三 21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最新学习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2019版化学复习方略课时提能演练(三) 2.1 物质的分类(人教版)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对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面粉增白剂”中过氧化钙(CaO2)属于氧化物
B.“苏打水”中的碳酸氢钠、制造“毒豆芽”所用的亚硝酸钠都属于钠盐
C.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127 53I和131 53I互称为同位素
D.“碘片”和“加碘盐”都属于混合物,其中的“碘”是单质
2.(2019·淮北模拟)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
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
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
D.Na在Cl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
3.(易错题)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
B.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
C.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石墨烯,金刚石
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盐酸,漂白粉
4.(2019·马鞍山模拟)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溶液和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通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选择性的吸附阳离子或者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5.(2019·合肥模拟)如图所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6.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K2O
B.Na2CO3
C.CaCO3
D.CO2
7.(2019·合肥模拟)纳米材料的研究对人类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纳米Fe3O4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和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
B.Fe3O4可以表示为FeO·Fe2O3,属于混合物
C.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有丁达尔效应
D.反应②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8.(2019·济南模拟)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aCO3+2Fe3++3H2O===2Fe(OH)3+3CO2↑+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9.(预测题)KHSO4、BaCl2、Na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X一定为KHSO4
B.Y一定为Na2CO3
C.Z可能是氯水
D.M、N必定各为BaCl2、FeSO4中的一种
10.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1分)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O 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 2(OH)2CO 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 2、H 2O 。

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① 铜绿――→② A ――→③ Cu(OH)2――→④ B ――→⑤H 2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 的化学式 。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______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__ 。

12.(14分)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浓硫酸(98%),②无水氯化钙,③变色硅胶[硅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 2)作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CoCl 2·6H 2O 呈粉红色],④五氧化二磷,⑤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法是: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等。

(1)写出制取干燥剂碱石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
(3)上述干燥剂中,不宜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①~④,其主要化学成分依次属于 、 、 、 (填写各物质所属的类别)。

13.(15分)(探究题)取少量Fe 2O 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得到的FeCl 3溶液呈黄色。

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 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 mL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5 mL蒸馏水,向烧杯中也加入2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线垂直的角度,可以看到烧杯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用这个实验可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溶液红褐色逐渐变浅,最终又得到了黄色的FeCl3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反应。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碘片”和“加碘盐”中含碘元素的物质分别是碘化钾、碘酸钾。

单质碘有毒,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2.【解析】选B。

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A选项错误;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Na和H2O的反应虽然没有离子参加,但是因为有离子生成,所以是离子反应,C选项错误;有电子转移(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a在Cl2中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错误。

3.【解析】选B。

B中氯气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4.【解析】选A。

布朗运动是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共性,并不是胶体微粒的特性。

因此不能根据布朗运动将胶体、溶液和浊液进行区别,A项错。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中的溶质能透过半透膜,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渗析法可以净化胶体;胶体粒子能够吸附带电离子,使胶粒带有电荷,通入直流电时会发生电泳现象,B、C、D均正确。

5.【解析】选D。

由图示可知,X属于Y,Y属于Z,或叙述成Z包含Y,Y包含X。

分析各选项中的物质知
A、B、C项正确,D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属于包含关系。

6.【解析】选B。

K2O不能和碱、盐反应,CaCO3不能和碱反应,CO2不能和酸反应,Na2CO3和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如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
BaCl2===BaCO3↓+2NaCl。

7.【解析】选B。

Fe3O4属于纯净物。

8.【解析】选B。

由于Fe3+水解,所以FeCl3溶液显酸性,加入石灰石后,与水解生成的H+反应,促进了Fe3+的进一步水解,最后得到Fe(OH)3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3CO2
↑+3Ca 2+。

X 烧杯中分散质为FeCl 3,Z 烧杯中分散质为Fe(OH)3胶体和CaCl 2,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9.【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每种物质能与其他几种物质发生反应,然后代入框图验证,得出答案。

【解析】选A 。

由图可知,Y 与其他四种物质都反应,则Y 为Na 2CO 3,M 、N 与三种物质可以反应,则M 、N 为BaCl 2、FeSO 4中的一种;氯水和KHSO 4与其他两种物质反应,应为X 、Z 中的一种,故A 项不合理。

10.【解析】选C 。

NaHCO 3不能一步转化为Na ,A 项错误;Cu(OH)2不能一步转化为Cu ,B 项错误;根据
C 2O −−
→CO 2
O −−→CO 2Mg
−−→C 知,C 项正确;H 2SiO 3不能一步转化为Si ,D 项错误。

11.【解析】(1)Cu 2(OH)2CO 3中含有铜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其类别应属于:化合物、盐、铜盐、碱式盐、碳酸盐、含氧酸盐(从上述中列举三个即可)。

(2)Cu 2(OH)2CO 3可溶于盐酸生成CuCl 2、CO 2和H 2O 。

(3)Cu(OH)2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CuO 和水。

(4)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O 2作用生成铜绿,是化合反应。

②③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1)盐 铜盐 碳酸盐(合理即可) (2)Cu 2(OH)2CO 3+4HCl===2CuCl 2+3H 2O +CO 2↑ (3)CuO (4)① ②③
12.【解析】浓硫酸是H 2SO 4与水的混合物,在物质分类中属于酸;无水氯化钙是纯净物;变色硅胶是SiO 2和CoCl 2的混合物;P 2O 5是纯净物;碱石灰是NaOH 、CaO 的混合物。

答案:(1)CaO +H 2O===Ca(OH)2、 Ca(OH)2=====△
CaO +H 2O
(2)B (3)⑤ (4)酸 盐 氧化物 氧化物
13.【解析】Fe 2O 3是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 3和H 2O ;取少量FeCl 3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 溶液,可以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向沸水中加入2 mL FeCl 3溶液,继续煮沸可以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区分胶体与溶液的简单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实验时可用可见光垂直照射液体,有明亮“通路”产生的是胶体,否则是溶液;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胶体可以发生聚沉,所以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答案:Fe 2O 3+6HCl===2FeCl 3+3H 2O
(1)FeCl 3+3NaOH===Fe(OH)3↓+3NaCl 复分解 (2)红褐 (3)乙 胶体与溶液
(4) Fe(OH)3+3HCl===FeCl 3+3H 2O 复分解
【方法技巧】鉴别不同类别分散系的方法
(1)浊液的物理特征是不稳定,分散剂与分散质易分离,而溶液很稳定,胶体比较稳定。

因此,当浊液与溶液、胶体的外观特征相同或相似时,可以通过静置观察的方法进行鉴别。

如果经过静置仍无变化的液体就是溶液或胶体;如果经过静置就出现浑浊或沉淀现象的液体就是悬浊液;如果经过静置就出现分层现象的液体就是乳浊液。

(2)胶体的物理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因此,当溶液与胶体的外观特征相似或相同时,可以通过在暗室里用一束光照射,观察有无光亮的“通路”来鉴别。

如果液体里产生光亮的“通路”,该液体就是胶体溶液;如果液体里不产生光亮的“通路”,该液体就是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