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规划基础知识考试(试卷编号221)
1.[单选题]下列关于城市供水规划内容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一般采用平均日用水量
B)城市供水设施规模应按照平均日用水量确定
C)城市配水管网的设计流量应按照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
D)城市水资源总量越大,相应的供水保证率越高
答案:C
解析:P169-170,最高日用水量(用于计算城市供水设施);年用水量(用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配水管网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
水资源总量是指一年中通过降水和其他方式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泾流量。
采用多年平均值描述。
通常要考虑50%、75%、95%三种保证率,分别代表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年。
保证率越高,相应的水资源总量越小。
2.[单选题]通常城市干道上每个方向都不仅有一条车道。
在多车道情况下,( )车道通行能力最高。
A)靠近中线
B)最右侧车道
C)靠近中线第二车道
D)单行线
答案:A
解析:当几条同向车道上的车流成分一样,彼此之间又无分隔带时,由于驾驶人员惯于选择干扰较少的车道行驶,故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高,而并列于其旁的车道,通行能力则依次逐条递减。
3.[单选题]CBD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在其创立的( )中提出的。
A)土地利用的行为学理论
B)多核心模式
C)同心圆模式
D)扇形模式
答案:C
解析:CBD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在其创立的"同心圆模式"中提出的。
伯吉斯认为城市的中心是商业汇聚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
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了扇形模式或楔形模式。
哈里斯和厄尔曼在1945年提出较为精细的多核心模式。
4.[单选题]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城市的建设思想也由此走向生态觉醒,人类价值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向( )迈进。
A)空间时代
B)生态时代?
C)社会时代
D)太空时代
的城市的相关内容。
5.[单选题]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现浇框架结构其高度不宜超过( )。
A)30m
B)55m
C)80m
D)120m
答案:B
解析:由于框架结构的构件截面较小,刚度较低,抗震性能较差,在强震下容易产生震害,因此主要用于非抗震设计、层数较少的建筑中。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其高度不宜超过55m。
6.[单选题]在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基本方法中,( )是一种有前途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
A)焚烧
B)热解
C)堆肥化
D)土地填埋
答案:B
解析:
7.[单选题]在城市环境中,( )是城市形象、城市气质和韵味的外在表现和反映。
A)城市自然环境
B)城市人工环境
C)城市的经济环境
D)城市景观环境
答案:D
解析:
8.[单选题]关于城市中心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在全市性公共中心的规划中,首先应集中安排好各类商务办公设施
B)以商业设施为主体的公共中心应尽量建设商业步行街区
C)因公共设施的性能与服务对象不同,城市公共中心应按等级布置
D)在一些大城市,可以通过建设副中心来完善城市中心的整体功能
答案:A
解析:全市性公共中心组织与布置应考虑的方面。
9.[单选题]当指标级别为I级时,城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 )?
A)28~38m2/人
B)23~36m2/人
C)25~40m2/人
D)23~30m2/人
10.[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原则的是( )。
A)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要求,促进风景名胜区功能和作用的全面发挥
B)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
C)必须对风景名胜区需要重点安排的建设项目及其布局进行专项景观论证和生态与环境敏感性分析,科学合理安排各个重大建设项目的位置
D)必须突出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
首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要求,促进风景名胜区功能和作用的全面发挥;其次,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最后,必须突出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应重点掌握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
11.[单选题]社会运行中的社会调节是依赖( )来实现的。
A)社会需要
B)社会互动
C)社会管理与控制
D)社会变迁与进步
答案:C
解析:个体与群体的需要具有能够促使社会良性协调运行的合理结合状态,但必须通过社会系统有目的、有计划、有原则的调节。
这种调节性的全过程是依赖社会管理与控制来实现的。
12.[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
A)确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范围
B)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C)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D)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
答案:A
解析:考察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
13.[单选题]我国在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下列各项中的( )项不是。
A)由于一些项目的评价质量不高,常常带来不应有的纠纷或损失,使提高评价质量成为改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关键环节
B)公众参与尚未引起各地的充分重视
C)评价过于超前
D)由于许多地方过于强调城市功能分区,规划灵活性得不到落实
答案:C
解析:
B)站址通信方向近处应较开阔、无阻挡以及无反射电波的显著物体
C)站址能避免本系统干扰和外系统干扰
D)在山区应尽量在风口和背阳的阴冷地点设站
答案:D
解析:
15.[单选题]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属于( )范畴。
A)行政监督
B)权力机关的监督
C)政治监督
D)社会监督
答案:A
解析: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又称行政执法监督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行政监督检查的行为。
16.[单选题]《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定,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计算时,当绿地边界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 )米处。
A)0.5
B)1.5
C)2.0
D)1.0
答案:D
解析:当集中绿地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距路面边缘1.0m处;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5m处。
17.[单选题]在土地的权属中,最主要的是( )。
A)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
B)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
C)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D)土地的所有权
答案:C
解析:在土地的权属中,最主要的是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和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作出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扰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也称使用经营权,是指使用人根据法律、合同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土地享有的使用权利。
18.[单选题]遥感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 )科学家提出后在国际上被科学界正式引用,并广泛传播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名词。
D)美国
答案:D
解析:遥感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后在国际上被科学界正式引用,并广泛传播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名词。
19.[单选题]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取得资质证书后,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由原发证机关责令()。
A)停业整顿
B)限期改正
C)承担赔偿责任
D)作出检查
答案:B
解析: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取得资质后,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由原资质许可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20.[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城市蓝线的定义是( )。
A)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B)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等
C)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D)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限
答案:C
解析:
21.[单选题]地理信息系统将所处理的数据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
A)空间数据、属性数据
B)空间数据、图形数据
C)文字数据、属性数据
D)地图数据、图形数据
答案:A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将所处理的数据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空间数据(也称地图数据、图形数据、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也称文字数据、非空间数据)。
22.[单选题]当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障碍,而可以成片紧凑地组织用地时,常采用( )方式。
A)集中布置
B)分散布置
C)轴向布置
D)狭小带状布置
23.[单选题]北京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主要是指( )
A)扩大城市规模
B)提升城市职能
C)优化城市区位
D)构建城市体系
答案:B
解析:世界城市体系层次:①全球城市,为范围非常大的全球性领土服务(伦敦、巴黎、纽约、东京);②亚全球城市,在某些专业化服务(银行、时装、文化、媒体)中发挥全球性服务功能(米兰、巴塞罗那以及发达大国的一些主要城市);③有较高国际性大量具体进行生产和装配的城市(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
24.[单选题]对停车视距来说,当计算行车速度为70 km/h时,其停车视距为( )m。
A)160
B)115
C)95
D)75
答案:C
解析:
25.[单选题]社区一词,最初的涵义是指( )。
A)由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关系的人们组成的共同体
B)在传统的自然感性一致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起来的社会有机体
C)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机组织的人群
D)居住在一个地区的人的有机体
答案:B
解析:社区一词,最初的涵义是指在传统的自然感性一致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起来的社会有机体,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的。
据统计,如今对社区的各种定义已达100种以上,但归纳起来就是两大类:一类是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社区是由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关系的人们组成的共同体;另一类是地区性观点,认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机组织的人群。
26.[单选题]对全球化的进程有着最大的推动力,并成为全球化研究的重要领域的是( )。
A)跨国公司
B)世界城市
C)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
D)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全球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受到全球化力量推动最大的,又对全球化的进程有着最大的推动力,因此成为全球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这里所谓的“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主要是指那些担当着管理/控制全
27.[单选题]对于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来说,当由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供气的,其贮罐设计容量可按计算月平均日用气量的( )倍计算。
A)1~2
B)2~3
C)3~4
D)4~5
答案:B
解析:
28.[单选题]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自由裁量权
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无限性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对性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恒定性
答案:D
解析:
29.[单选题]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结构体系的承重方案中,下列( )方案合适。
A)下部采用横墙承重,上部采用纵墙承重方案
B)区段性纵墙或横墙承重方案
C)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方案
D)纵墙承重方案
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1.4条规定,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30.[单选题]对城镇体系规划的类型描述错误的是( )
A)根据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分为四种类型的城镇体系规划
B)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
C)都市圈规划是城镇体系规划类型之一
D)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城镇体系规划类型之一
答案:A
解析: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城镇体系规划的类型
31.[单选题]下面关于城市社区管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区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人这个中心
B)城市社区管理与一般的城市管理一样
C)城市社区管理与一般的城市管理不同
D)城市社区管理把实现社区社会效益和心理归属作为最终目标
答案:B
32.[单选题]用于工厂选址的信息系统属于( )
A)事务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人工智能系统
答案:C
解析:P271,信息系统分类:①事务处理系统:如POS机系统;②管理信息系统:MIS,包含事务处理系统,内部综合形式的数据,外部组织的数据,如单位的人事关系系统;③决策支持系统:DSS,从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得信息,帮助管理者定好决策;④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ES,模仿人工决策处理过程的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
MIS提供信息帮助制定决策,DSS帮助改善决策的质量,只有专家系统能应用智能推理制作决策并解释决策理由。
33.[单选题]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应符合一定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应满足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
B)应满足城乡道路、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
C)应满足城市防洪、防涝的要求
D)应满足区域内土石方平衡的要求
答案:D
解析: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影响开发的要求;2城乡道路、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和利用道路路面纵坡排除超标雨水的要求;3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4建筑布置及景观塑造的要求;5城市排水防涝、防洪以及安全保护、水土保持的要求;6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7周边地区的竖向衔接要求。
34.[单选题]建筑物处在15°~30°方位角时。
其日照间距系数折减系数为( )。
A)0.8
B)0.9
C)0.95
D)1.0
答案:B
解析:根据地球自转与太阳方位角的变化,根据建筑物不同的方位角,日照间距系数根据其角度相应折减系数对应关系如下
:0°~15°→1.0;15°~30°→0.9;30°~45°→0.8;45°~60°→0.9;60°→0.95。
35.[单选题]焚烧处理垃圾可以使垃圾的体积减少( )。
A)50%~60%
B)70%~75%
C)80%~85%
D)85%~95%
36.[单选题]以下对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叙述正确的是( )。
A)上级政府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下级政府或其规划主管部门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决定的监督检查
B)上级政府和本级政府对政府相关部门涉及城乡规划实施行为的监督检查?
C)公众对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行为有权进行监督
D)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是否符合城乡规划以及依法审批确定的规划条件和相关许可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1)行政监督。
城乡规划实施行政监督检查涉及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上级政府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下级政府或其规划主管部门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决定的监督检查。
⑦上级政府和本级政府对政府相关部门涉及城乡规划实施行为的监督检查。
③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是否符合城乡规划以及依法审批确定的规划条件和相关许可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2)立法机构监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3)社会监督。
社会公众对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行为有权进行监督。
了解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
37.[单选题]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应至少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 )。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答案:D
解析: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住宅应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宿舍应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托儿所、幼儿园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疗、疗养院,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获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
38.[单选题]下列( )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国家环境政策法中肯定下来的国家。
A)瑞典
B)美国
C)英国
D)加拿大
答案:B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用环境法律或行政规章规定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叫"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美国1969年在环境政策法中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以来,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进行环境影响
39.[单选题]《城乡规划法》的法律适用范围是城市、镇和村庄的( )。
A)行政区
B)建成区
C)规划区
D)建设用地
答案:C
解析:规划区=建成区+规划控制区
40.[单选题]不再重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 )。
A)附属绿地
B)公园绿地
C)广场绿地
D)防护绿地
答案:A
解析:
41.[单选题]在城市工程管线分类中,电力线路、热力管道等是按( )进行分类的。
A)工程管线性能和用途
B)工程管线输送方式
C)工程管线敷设方式
D)工程管线弯曲程度
答案:A
解析:
42.[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法律效力等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C)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D)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答案:D
解析:D选项是同等效力
43.[单选题]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是当代世界城市化具有的特点之一,自从( )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了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C
解析:
给予赔偿。
A)国家赔偿法
B)行政处罚法
C)行政诉讼法
D)行政复议法
答案:A
解析: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
45.[单选题]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的是( )。
A)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申请人认为有正当理由强烈要求停止执行的
D)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答案:C
解析:
46.[单选题]从自然地理宏观地来划分城市及其周围环境的地形,大体包括( )三类。
A)山地、山谷、盆地
B)山地、丘陵、平原
C)丘陵、平原、冲沟
D)山地、丘陵、盆地
答案:B
解析:地形条件对场地设计影响很大。
宏观地划分:地形大体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类;进一步分还有山谷、冲沟、盆地、阶地等类型。
47.[单选题]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规定,城市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完整的用地,自然坡度宜( )。
A)大于15%
B)大于30%
C)小于15%
D)小于30%
答案:C
解析:
48.[单选题]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是( )。
A)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B)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
C)陕西凤翔马家庄春秋时期秦国宗庙遗址
D)陕西咸阳秦国咸阳一号宫殿
大,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面貌。
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49.[单选题]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区用地面积不包括( )。
A)住宅用地
B)配套设施用地
C)城市道路用地
D)生产绿地
答案:D
解析:生产绿地--公共绿地A.0.2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的屋顶绿地可计入绿地。
2当绿地边界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路面边缘;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0m处;当与围墙、院墙临接时,应算至墙脚。
3当集中绿地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距路面边缘1.0m处;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5m处。
50.[单选题]多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线性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的是( )。
A)地状绿地布局
B)带状绿地布局
C)楔形绿地布局
D)混合式绿地布局
答案:B
解析:
51.[单选题]城镇体系规划是指( )。
A)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B)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
C)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城镇所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D)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答案:B
解析:
52.[单选题]对于各种架空电力线路通过一般地区的边导线外侧延伸距离来说,当线路电压为
35~ll0 kV时,其边导线外侧延伸距离为( )m。
A)5
B)10
C)15
解析:
53.[单选题]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中,( )法是指国家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是对城市规划本身的界定、城市规划的作用范围以及社会系统与城市规划系统之间关系的规范。
A)主干
B)从属
C)专项
D)相关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可以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根据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城市规划本身的相关性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主干法及其从属法、专项法和相关法。
主干法是指国家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
是对城市规划本身的界定、城市规划的作用范围以及社会系统与城市规划系统之间关系的规范。
54.[单选题]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不包括()
A)专家领衔
B)公共参与
C)计划单列
D)部门合作
答案:C
解析:
55.[单选题]编制城市抗震规划应贯彻的方针是( )。
A)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B)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生命第一
C)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
D)预防为主,结合实际,安全第一
答案:C
解析: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56.[单选题]主要是用来说明集中城市化阶段的运行机制的是( )。
A)推力说
B)拉力说
C)向心说
D)推拉说
答案:D
解析:城市化是在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作用下发育、运行的。
这种推拉说,主要用来说明集中城市化阶段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