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测试技术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动力测试技术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00102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能源与动力测试技术/ The Technology of Energy and Power Test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
[1]刘玉长. 自动检测和过程控制(第4版). 冶金工业
出版社, 2010
[2]张宏建. 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第2版).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010
[3]张宏建, . 现代检测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4]吕崇德. 热工参数测量与处理(第2版).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01
[5]周明昌, 闫洁, 刘敬威. 检测与计量.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004
[6]俞金寿. 过程自动化及仪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7]Johnson C D. Process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 科学出版社, 2002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燃料特性、工程燃烧计算方法和燃烧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工程燃烧计算计算机上机编程实践和燃烧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掌握燃烧过程的特点及如何实现高效、低污染、高强度燃烧的方法,将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使学生具备根据不同燃料进行燃烧方法和燃烧装置选型和设计计算的能力,对燃烧过程和燃烧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分析的初步技能,并能初步进行燃烧理论研究和新型燃烧技术与设备的开发研究,为从事与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相关的研究、设计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熟练掌握热工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热工参数测量仪表的结构、原理与使用,了解测量误差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选择和
使用热工测量仪器仪表,组建测量系统;能力:掌握能源与动力测试技术基础知识,解决生活及工程中基本问题的能力;通过测试技术理论学习,同时通过实验环节提升学生工程分析能力,从而达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测试问题的能力;素质:通过课程的学习建立一套能源与动力测试技术体系,提升工程应用素质。

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

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辩、测验、论文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型(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竞赛等)等全过程的考核;成绩评定加大过程考核及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原则上≥40%),减少期末成绩的占分比例。

本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通过过程考核(40%)和期末考核(60%),期末考核为闭卷考试。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