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曹治国
逍遥津读书笔记
![逍遥津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53f711c581b6bd97f19eaee.png)
读书笔记读曹建国《从神仙之思到忠臣之怨——汉代咏屈赋中的屈原形象》有感摘要,屈赋本身的神仙思想和汉代求长生的社会风气,导致汉代士人咏屈赋中出现了大量的神仙家语。
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逐渐确立,汉人对屈原的认识经历了由神仙到贤臣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屈原之死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屈原的形象的转变既反映了接受者的个人心态,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及学术背景。
第一次看到这一标题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因为从小学第一次接触到屈原开始一直到我看这篇论文之前,在我的观念里,甚至可以说在大部分国人的观念里,屈原就是一个忠臣,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热爱故土和自己的国家,最终因为难以承受国土的沦亡而投河自尽,这是一个光芒万丈的形象,所以神仙之思的说法让我着实好奇。
在论文中,作者以汉人咏屈赋中大量的神仙之思为始,引贾谊的《吊屈原赋》、张衡《思玄赋》、杨雄《反离骚》、屈原《离骚》、东方朔《七谏》等篇章,来论述汉人咏屈赋中大量神仙之思的缘由及屈原本人神仙之思的体现。
读汉人咏屈赋,我们不难发现,汉人在感叹屈原生不逢时,为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的不幸遭遇鸣不平的同事,通常会在赋中安排一个远游的情节,如《远游》、东方朔的《七谏》、贾谊的《惜誓》、王褒的《九怀》等篇章中都有涉及到远游这一环节,其目的实则是以求仙摆脱现实的困顿处境,所以这种远游就是仙游。
”这就使汉人咏屈赋呈现浓厚的仙灵气息。
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四点:一、仙人形象。
在汉代咏屈赋中出现大量的仙人形象。
如贾谊《惜誓》:“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巧皆在旁。
”(第228~229页)赤松、王乔是两位神仙,他们不仅在《惜誓》中出现,在其他汉人咏屈赋中也大量出现。
二、长生之法。
汉代咏屈赋中的长生表达出了那种泛泛的对长生的渴望。
如《九叹》:“欲与天地参寿兮,与日月而比荣。
”还有大量的技术层面的表述,即通过何种途径求得长生。
概括地说,这些长生之法包括:1、辟谷。
古代服食家认为五谷之气滞留肠胃,使人短寿,故避食五谷。
【精编范文】读行天下读后感200字-范文word版 (1页)
![【精编范文】读行天下读后感200字-范文word版 (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38dff29a300a6c30d229f1e.png)
【精编范文】读行天下读后感200字-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读行天下读后感200字《读行天下》读后感(信阳市十三小5.7班吴卓群)寒假期间我读了本名叫《读行天下》的书,说实话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美文令我感触很深,不过其中有个名叫《被拆掉两次的亭子》让我印象最深。
这个故事讲述了墨西哥总统福克斯在一所大学演讲时,为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福克斯的父亲要拆掉旧亭子,而福克斯对拆亭子有浓厚的兴趣,请求父亲等自己从学校放假回来后再拆。
他的父亲口头答应了,但却忘记了这事,拆掉了亭子。
福克斯回来后,看到亭子不见了,就对父亲说:你骗了我。
父亲马上招来工人建了一座亭子,建完后再当着福克斯的面拆掉了亭子。
福克斯的父亲不惜两次拆掉亭子来实现自己对儿子的诺言。
这件事对福克斯一生影响非常大,福克斯向大学生们证明了自己的诚实,而且以诚实守信的品格从一名普通的推销员成长为国家总统,并且获得了国人的尊重与拥护,他说:“我愿意像父亲对待我一样对待国家”。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我们树立起诚信的榜样。
西汉时的季布,做人守信,一诺千金。
“言必出,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都是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做人要诚信。
可如今,如果问福克斯这样品质人多吗?答案是不敢想。
因为现在的好多人爱撒谎,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欺上瞒下,天天谎话一大堆,搞到最后,真话也没有人信了,甚至有些人把自己撒的谎伪装成善意的谎言。
曾惊动一时的安徽假奶粉事件,还有201X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那些厂商为了谋取暴利,而不顾及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和孩子。
现在有些同学也让我们大失所望:为了玩电脑,他们可以欺骗父母;为了考试成绩好,他们可以作弊,抄袭。
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的话,那世界真不知道会怎样?《狼来了》的故事还有用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小学《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范文.doc
![小学《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范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ddbf2ea89e31433238689329.png)
小学《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范文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卑鄙的圣人曹操——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卑鄙的圣人——曹操。
巨长的一本书,读了三个月。
走过曹的一生,从阿瞒到孟德,从一军之主到一国之王,越走越孤独。
"窃汉"算得上曹最显眼的一个标签了,但说到底曹与孙刘有何区别?三人都心怀家国天下,都有解民倒悬的善良初衷,只不过形势所造罢了。
曹很清楚,唯有实现统一才能结束乱世之苦。
书中有一句话很在理——逆天而行才是反!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当曹选择君临天下的时候,也承担了天下的怨恨与盖世的孤独。
曹手里的冤魂多的数不清,最怜惜的是荀令君,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完美至极,一生守护道义,用死亡做最后的抗争,谁知他对汉得有多愧疚;最震撼的是祢衡,击鼓骂曹,怕是他之后再无如此胆大之人了吧。
一直在想,死守道义是否值得,"为臣者蓄良志于胸,若不得君之信任,难登其位难谋其政,上不能安朝政,中不能遂志愿,下不能贵己身。
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策,不能与君和谐相处,罢官失位乃至祸福不测,又谈何治天下?"。
张居正的为官之道就甚是高级,为治天下而谋高位,为安边将而收受贿赂。
相比之下,海瑞似乎没那么高明。
直到祢衡之死、孔文举之死、荀彧之死,震撼之余,似乎感受到了点什么,有人为建设而生,也有人乐意为道义而忠,心怀道义,即使卑鄙也不会过于离经叛道。
这些人以死警后世,所以我说,倒也不可惜。
千年已过,管中窥豹耳。
作者:怪侠贾西贝《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范文: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统一期间的一系列战争故事。
翻开它,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
作者在这幅画卷上描绘出朵朵奇花,使我陶醉其中。
这里既有鼓角争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的纷争,同时也不乏风花雪月的爱情和情深意长的友情。
公冶长篇读后感
![公冶长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d21d8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1.png)
公冶长篇读后感《公冶长》是一部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历史人物公冶长的塑造和描写,展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历史形象。
小说以公冶长的传奇经历为主线,描述了他从一个普通的铁匠成长为一代名将的过程,同时也描绘了他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在阅读完《公冶长》后,让我深受启发,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小说中对公冶长的塑造非常成功。
公冶长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成为了一代名将。
作者通过对公冶长的塑造,展现了他的坚韧和勇敢,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人性和情感。
公冶长在书中不仅是一个英雄人物,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的成长历程和内心矛盾都让人感同身受。
通过对公冶长的塑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感受到历史人物的魅力和魄力。
其次,小说通过对历史背景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历史画卷。
公冶长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发,社会秩序混乱。
小说中对这一时代的描写非常生动,通过对战争、政治斗争和社会风貌的描绘,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面貌和风采。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伟大和智慧,让读者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阅读《公冶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深远,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安宁。
最后,小说中对人性的描写也非常深刻。
公冶长在书中不仅是一个英雄人物,更是一个有情感和矛盾的普通人。
他与周围人物的关系、他的内心矛盾和成长历程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通过对人性的描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也更加珍惜人性中的善良和真诚。
同时,对人性的描写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人物的伟大和智慧,也更加珍惜历史人物的精神和品质。
总之,《公冶长》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塑造和描写,展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历史画卷。
初一读后感我最棒的中国名读后感
![初一读后感我最棒的中国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6b5fd2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b.png)
我最棒的中国名读后感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我最棒的中国名》。
讲述一年级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情感、小烦恼、小喜悦、小忧伤。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曹操,也是一名小学生,一个古灵精怪的小胖子,别看他胖,鬼点子特别多,经常出馊主意,但他的心地善良,是百分百的热心肠。
在很多故事中有一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讲述了有一天曹操闲着没事给全班同学起外号,班长叫爆米花,体育委员叫大桥墩,因为名字不好听,许多同学都不喜欢,也不想要他起的外号,于是曹操想出了一串好听的外国名做外号,学习委员叫爱德华王子,曹操给自己起的曹克罗夫斯基,同学们太喜欢这些洋气的新外号了,大家决定,用这些洋外号取代自己土里土气的名字。
上课的时候甜甜老师领着大家开班会叫到曹操发言,可是曹操就像没听见一样。
甜甜老师问道:你没听见吗?曹操挠挠头回答说:老师,我现在叫曹克罗夫斯基说完,给甜甜老师差点没气乐了。
接着甜甜老师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意思,我叫田雨声,我出生那天正好下了第一场春雨,妈妈看着出生的我,那是她这辈子最幸福的一刻!听甜甜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名字的由来,同学们感动的都快哭了......
不说不知道,原来就算再普通,再土气的名字都会有自己的小故事,这里面装满了爸爸、妈妈的爱,装满了期望与祝福......有的名字寄托着望子成龙,有的名字寄托着望女成凤,我的名字很简单,我叫李何怡菲,爸爸姓李,妈妈姓何,我名字取了爸爸和妈妈的姓,怡,是欢
乐愉快的意思;菲,花草茂盛。
合起来有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含义,那当然是希望我能过的开心、幸福!无论我长大以后走多远,名字仿佛就像爸爸妈妈陪伴在我身边一样。
那是一种亲情,简单的几个字,珍藏着不简单的情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引以为荣的骄傲,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名字!。
两个小八路读后感000字-初中读后感
![两个小八路读后感000字-初中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d929f9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8.png)
两个小八路读后感000字-初中读后感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还可以我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甚至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意思是说书像药一样,好好读可以医治愚蠢。
从这儿可以看出,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可以从书中提炼到很多知识,正因为这点,我从此爱上了读书。
记得有一次,妈妈从商店为我购回一本书,书名为〈〈两个小八路〉〉,故事让人欢笑和感动。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三部孙大兴为了把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不辛牺牲了。
战争结束后,团长把一支冲锋枪送给了已经不在人世的孙大兴。
孙大兴的好友武建华决定学习孙大兴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再后来,我慢慢地接触了散文。
诗歌,即使隐藏那些在长短不一的句子里的深刻寓意,我尚大不明了。
但那些有着唯美意境的绝美句子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现如今,我爱上了文字。
爱上了最沉寂的方式写文,来表达自己。
用简单的文字折射一个时代,铲射一个哲理。
文字的魅力让我自拔不已。
我因为读书而衍生出一个颇为遥远的志向作家。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之魅力无穷大,书之内涵无穷神,书之范围无穷广,书之作用无穷强。
书的好处说不尽也道不完,最最深切的莫过于铺垫我们的梦想,修正我们的成长路了。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教会我们许多道理,让我们学会了思考,我们一定要善于读书。
老子说:富贵者赠人以物,有德者赠人以言。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我认为,好书恰好就是德者的赠言,君子的课本。
亲爱的朋友,请你用这几句话常常鞭策自己,与书为友,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书香的童年,爱读书的人一定不少,我就是其中一个。
偶然的一次,我买回了一本书童年,讲的是一个小孩子,小时候失去了父亲,母亲因为这样而离开了弱小的他,从此,他便跟着姥姥过,姥爷不喜欢他,经常打骂他,三个舅舅和他们住一起,舅舅们闹着分家产,家里乱得一塌糊涂。
【精选】2020年关于根鸟读后感范文5
![【精选】2020年关于根鸟读后感范文5](https://img.taocdn.com/s3/m/451e84a36edb6f1aff001fd8.png)
2020年关于根鸟读后感范文5说起《草房子》,大家可能都不会感到陌生吧,这时著名作家曹文轩于一九九七年一本讲究文笔的少年小说。
而曹文轩,大家也都认识这位童心未泯的作家吧?与其说他是一个作家,倒不如说他是我们素未见面的知心朋友。
他的作品,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影响是功不可末的,他在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出那种真实的,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关怀。
读他的作品,我们会感到身临其境的到达了曹文轩在书中所描绘的、渲染的形象情感现场,让人更深入地体会到人性的优点以及人性的污点,让我们在不同的愉快的阅读中领略到这个社会,更清楚地明白这个世界。
我最喜欢读他的作品了,今天我又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曹文轩的长篇小说《根鸟》,读完后,我感觉心灵经历了一场洗礼。
《根鸟》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名叫根鸟的十四岁的少年,在打猎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只白鹰,那只白鹰的脚上有着一张布条。
少年根鸟为了追寻自己的梦,告别了父母,离开了故乡,独自一人以梦代马,进行了一场漫长的人生洗礼。
一路上,他流浪着、失败着、受挫着;但是他也成长着,与此同时,他在身体的成长时,也灵也变得成熟起来,变得自尊自爱自立且重义;他从未想过放弃,无论是自己多饿了、多困了还是多累了,他都一直执着的追寻着自己的梦,当然在旅途中,他也茫然过,可是他又再次醒悟,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梦。
这位为了自己梦想绝不放弃的少年根鸟,使我想到了去年三月十四日去世的史蒂芬。
霍金博士,他虽然被肌萎缩性脊骨髓侧索硬化症钉在了轮椅上,可是他却非常乐观,运用科技支撑着自己的生活,还说除了物质,在神经上,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可以脑子里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心智图案与心智方程,他可以用这些心智元素来思考各种各样的物理问题。
由此可见他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能用大脑思考物理问题的人,试问历史上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恐怕爱因斯坦也很难做到吧?想想我们平时两位数乘两位数都要拟草稿,更何况是这些十分复杂的物理问题呢?但是霍金仍然使语音合成器和自己充满智慧的大脑,进行复杂的宇宙起源研究。
如何爱孩子古国治读后感
![如何爱孩子古国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d2b9ca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7.png)
如何爱孩子古国治读后感读完古国治老师关于如何爱孩子的内容,真的是像被敲了一记警钟,又像是被温柔地抚摸了心灵,感觉一下子对爱孩子这件事儿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我就觉得爱孩子嘛,那就是给他好吃的、好喝的,满足他的各种愿望。
就像我小时候,只要能得到心心念念的玩具,就觉得爸妈超爱我。
但是古国治老师让我明白,这只是爱的一小部分,而且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古国治老师提到的爱孩子,更像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引导。
我感觉就像是做一个智慧的园丁,而不是简单的给予者。
比如说,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以前我可能就会着急地批评,想着赶紧纠正他。
但现在我意识到,这时候更需要的是耐心地去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就像我家孩子有次把玩具都扔得到处都是,我刚想发火,突然就想到老师说的,要去探究背后的原因。
原来他是想把玩具按照大小分类,只是在过程中失去了控制。
这时候如果我一顿批评,那可就扼杀了他的探索欲和整理意识呢。
而且啊,爱孩子不是把他们包裹在温室里,不让他们经历一点风雨。
我以前总是担心孩子磕着碰着,受一点委屈就心疼得不行。
现在我懂了,适当让他们去经历挫折,就像小树经历风吹雨打才能更茁壮地成长。
就好比孩子在学校参加比赛没拿名次,我不再是赶紧安慰说“没关系,咱们不在乎”,而是和他一起分析哪里没做好,下次怎么改进。
这种挫折教育才是真正对孩子的爱,让他们有面对未来困难的勇气。
在情感交流方面,我也学到了不少。
以前总觉得孩子小,很多事和他说也不懂。
但其实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的。
现在我会更真诚地和孩子分享我的感受,也会认真倾听他的想法。
我家孩子有次和我说幼儿园里哪个小朋友不跟他玩了,我就很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我也很伤心,然后问他是怎么想的。
我们就像两个平等的朋友一样聊天,这种感觉特别奇妙,感觉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
古国治老师的这些观点就像一本爱的秘籍,让我知道爱孩子不是盲目的宠爱或者简单的物质给予,而是要从心灵深处去理解他们、引导他们、陪伴他们成长。
治大国读后感
![治大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239a3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6.png)
治大国读后感《治大国》是一本关于国家治理和领导力的书籍,作者是一位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
在书中,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有效地治理一个大国,如何提升领导力,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国家治理和领导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提到了国家治理的核心是要有一支高效的领导团队。
一个国家的领导团队应该是由有着丰富经验和高度责任感的领导者组成,他们应该具备坚定的意志和决策力,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
同时,领导团队还应该具备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能够协同合作,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
这些观点深刻地揭示了领导团队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也使我对领导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国家治理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规范。
一个国家的制度和规范应该是科学、合理的,能够有效地保障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同时,制度和规范还应该是透明的,能够让人民了解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这些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制度和规范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也使我对国家制度和规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能够放弃个人利益,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他们应该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关心人民的疾苦,为人民谋福祉。
这些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态度,也使我对领导者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读完《治大国》,我对国家治理和领导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的观点和思考让我受益匪浅,也使我对国家治理和领导力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追寻良治读后感
![追寻良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22112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d.png)
追寻良治读后感
刚翻开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呢,“良治?这听起来就高大上,会不会很枯燥啊?”结果呢,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书里用特别接地气的例子来讲那些治理的事儿。
就好比治理一个班级和治理一个国家,虽然规模差老多了,但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比如说班级里要有明确的规则,大家都得遵守,这就像国家要有法律一样。
这让我一下子就觉得,哦,原来治理这东西没那么遥不可及。
书里还讲到良治需要大家的参与。
这让我想起我住的小区,以前小区环境可差了,垃圾到处都是。
后来居委会召集大家一起商量怎么办,每个居民都出主意,有的人说要多放几个垃圾桶,有的人说要轮流打扫卫生。
大家这么一参与啊,小区慢慢就变干净漂亮了。
这就是大家一起追寻良治的一个小例子呗。
再说说书里提到的创新在治理中的重要性。
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多快呀,治理也不能老一套。
就像以前大家去政府部门办事儿,那得跑好多趟,填好多表格。
现在呢,很多地方都搞网上办事儿了,方便得很。
这就是治理在跟着时代创新呢。
要是那些当官的啊,就守着以前的老办法,那肯定不行,就像你还在用传呼机,别人都用智能手机了,肯定得被时代甩掉。
不过呢,书里也让我看到了追寻良治的路可不容易。
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在里面搅和。
就像分蛋糕一样,每个人都想自己那块大一点,怎么平衡这些利益关系就很头疼。
但这也正是追寻良治的挑战性所在嘛。
要是啥事儿都一帆风顺,那也太简单了,就没那么大意义了。
2023年阳光校园读后感
![2023年阳光校园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70743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3.png)
2023年阳光校园读后感2023年阳光校园读后感1今天,老师借给我一本《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的书,里面有好多故事。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篇__是《我能行吗?》。
故事讲述的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邓稼先,接受国家一项研制核武器的秘密任务,当时他随口问了一句:“我能行吗?”后来经过整整九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967年6月17日研制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颗氢弹。
邓稼先爷爷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是他相信自己,我能行,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
记得我第一次去上二课堂的时候,美术老师交给了我一幅画,叫我完成,一开始我就在想我能行吗?看到一副这么美的画,如果我照着画没画好,怎么办?美术老师会批评我吗?所以我坐在那里不敢动笔。
这时美术老师走过来亲切地问我:“你怎么不画呀?”我回答说:“我怕画不好。
”美术老师说:“相信自己,不用怕,大胆的画,没画好没关系。
”然后我慢慢的,试手去画。
经过我一次又一次努力和修改,终于把一幅画完成啦!虽然第一次的作品不是很美,但是我心里很高兴。
后来经过我的努力,我的美术作品还获得了奖,美术老师一直夸我说;“你真棒!”这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相信自己,不怕困难,要大声说:“我能行!”最后,让我们自信的唱起歌儿,“相信自己,哦,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相信自己,哦,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
2023年阳光校园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一本《阳光校园》的书,明白了一个道理——爱需要传递。
这本书讲了许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我觉得《我要将爱心传递下去》最感人。
这个故事讲到:张丽侠因为患有尿毒症,收到来自社会的十七万捐款。
做完手术后,把剩下的钱捐给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向宏彬。
小宏彬出院之后,他的爸爸又把剩下的钱又捐给肌无力儿童——尹浩。
努力将爱心传递下去。
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会更加温暖!每次上学或放学回家路上,总会看到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在小区里徘徊,不时的翻翻垃圾桶。
管蔡世家读后感
![管蔡世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1fb262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e.png)
管蔡世家读后感
这管叔和蔡叔啊,那可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
按说他们身份尊贵,应该能过上很不错的日子。
周武王打下江山后,让管叔和蔡叔去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这一开始也算是一种信任的表现吧。
可是呢,人性这东西有时候真复杂。
周武王一死,周公旦辅政,这管叔和蔡叔就心里不平衡了,觉得周公旦要篡位,就联合武庚一起叛乱。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大家庭里,老爸走了,大哥管家,然后弟弟们就怀疑大哥有私心,一冲动就开始搞事情。
从这管蔡的叛乱里,我就觉得这嫉妒心和猜疑可真是要不得。
要是他们能和周公旦好好沟通一下,或者相信周武王的眼光,那也不至于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他们这么一叛乱,不仅把自己搭进去了,还让周朝陷入了动荡,老百姓肯定也跟着受苦。
这就告诉我们啊,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工作团队里,信任和沟通是多么的重要。
要是只凭着自己的猜测就乱来,那结果往往就是悲剧。
再看看这个家族里的其他故事,也都是起起落落。
有的子孙贤能,能把家族的荣耀延续下去;有的呢,就是败家子,把好好的家底给败光了。
这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家族企业一样,第一代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江山,后面的子孙要是不努力或者乱搞,那企业迟早得倒闭。
而且这个家族里的命运也和当时的政治局势紧紧相连,周朝兴盛的时候,他们家族跟着沾光;周朝一旦衰落,他们也跟着倒霉。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啊,不管你出身多高贵,都得顺应时代的潮流,要有自己的本事,不能光靠着祖宗的荫庇。
活板和核舟读后感
![活板和核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8a4aa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7.png)
活板和核舟读后感活板和核舟,这两本书都是我最近读的一些关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著作。
它们虽然来自不同的作者和时代,但它们的主题都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演变。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两本书所传达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同时也被书中的一些观点所启发。
活板这本书由美国历史学家菲尔斯·特过东在1985年出版。
书中介绍了印刷术的发明和演变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在这本书中,特过东详细地描述了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和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
特过东通过对印刷术的探究,揭示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流通对于社会的影响。
他写道:“印刷术的发明使得知识和思想能够更迅速、广泛地传播,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这一观点让我深思。
相比之下,核舟这本书由科幻作家劳伦斯·约瑟夫·埃米尔·温奈尔在1963年出版。
这本书设定在一个未来的世界,描述了一个被战争和冲突摧毁的地球。
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躲进由核聚变提供能源的“核舟”中居住。
温奈尔通过这个未来世界的设定,探讨了科技进步和人类精神面临的挑战。
他写道:“科技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人类带来了利益,也带来了不可预见的后果。
”这一观点让我想到了人类对科技的过度依赖,以及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局限性。
在这两本书中,尽管作者所讨论的主题不同,但我发现他们都强调了人类思维的重要性。
特过东在活板中提到,“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口头传统向书面传统的转变。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得知识不再依赖于传统文化的传统传承,而成为一种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形式。
而温奈尔在核舟中也着重探讨了人类思维的力量。
他写道:“科技的进步无法取代人类智慧,人类才是决策的核心。
”这一观点表达了温奈尔对人类自我思考能力的强调。
通过阅读这两本书,我也反思了我自己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思维方式的理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身处于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中,深陷于虚拟世界的迷茫中。
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去对待这些信息,同时也需要保持对传统的敬畏和学习。
《鸭镇往事》读后感
![《鸭镇往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3ee4c5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f.png)
《鸭镇往事》读后感《鸭镇往事》是我读的第一篇曹蔻的小说,曹蔻编造小说人物的命运的功力真的令人佩服。
初看题目,本以为是那种标准的怀念九十年代末小镇教师间的爱爱恨恨、男男女女、奋斗收获、成长进步、青春岁月的文章。
带着这个预期读小说,开篇就是托关系这种剧情,让我不太舒服。
所谓名正而言顺,这种怀念青春的文章,开篇自然要突出主角苦难的农村家庭:酗酒的父亲,软弱的母亲,姐姐嫁了个赌博的丈夫,弟弟才刚读小学,父赌母病弟读书。
小说的主要角色有五位:杜鹃、钱晓华、罗东昶、刘利民、彭飞,两女三男,前四个是鸭镇中学的老师,彭飞是大学生暑期实践的带队老师。
刘利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这篇小说就是刘利民的回忆和经历。
在鸭镇中学,罗东昶几乎追求到了钱晓华,刘利民追求杜鹃刚刚有点起色。
这年暑假,大学老师彭飞带着一群大学生来到鸭镇中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钱晓华和杜鹃都迷恋上了这个文质彬彬的大学老师。
两位女士的求偶之争以杜鹃的胜出告终。
然而暑期实践结束后,彭飞以考博为由,拒绝了杜鹃。
人物的结局是这样的,杜鹃被彭飞拒绝,受到打击得了精神病,最终和父亲一起自杀。
罗东昶替钱晓华背黑锅,受到了禁课处分,成了体育老师。
娶了个作家电生意很能赚钱的妻子。
钱晓华嫁给了国企领导,调到另一所中学,做到了副校长。
刘利民被姑父托关系调走,凭借喝酒的本事成了处级领导。
彭飞则没有提到,大概已经考上了博士,或者继续在大学任教吧。
这小说开篇就写的怪怪的。
九十年代末,中师毕业的刘利民,本应该分配回老家当小学老师,结果被在省城的公务员姑父一顿操作,让主角分配到了省城旁边的鸭镇中学,成了中学老师。
托关系走后门的事情,定义的精确一些,就是利用自己的特殊社会关系使得自己获得好处,大部分人大概都多多少少干过一些。
但是堂而皇之地放到小说的开篇,确实让我这种并不成功的小镇做题家感到不舒服。
到底是作者潜意识里认为托关系是和吃饭睡觉一样的人之常情,已经毫无避讳的需要,还是处于炫耀的心理,教育读者社会的险恶,或者干脆就是想恶心读者一把呢。
《三国演义》读后感_33
![《三国演义》读后感_33](https://img.taocdn.com/s3/m/c341d4d3524de518964b7dc9.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者:田修华小说《三国演义》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朝廷政治腐败,引发农民起义,群雄竟起,互相混战,最终,由曹操之子曹丕创立魏国,刘备创立蜀国,孙权创立吴国。
三国鼎立,最后,蜀国和吴国被魏国的司马昭所灭,从此,三国便归晋帝司马炎。
《三国演义》这本书最精彩之处是用计,书中各种计谋无处不在,有我们熟知的空城计、反间计等。
依靠计谋,咆哮一声可以惊退敌人;明明城中什么士兵都没有,却能吓跑敌人;一封信可以拔除自己的眼中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战役,其中“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最著名的以少胜多,拼斗计谋的两场战役。
在官渡之战前,袁绍兵强马壮,而曹操兵力很弱,曹操又挟天子令诸侯,封孙权为将军,袁绍因此而愤怒,便起兵七十余万去攻打曹操,而曹操兵力只有七万,明显打不过袁绍。
幸好袁绍不听大臣的话,田丰献了一计,袁绍不听,反而将他关进牢里;许攸也提了建议,他也不听,于是许攸便去投靠曹操。
许攸对曹操说:“袁绍虽然兵多,如果没了粮食,三天后必乱”于是让曹操派兵扮成袁绍的士兵去接近袁绍的粮仓,去烧袁绍的粮食。
曹操大喜,便照做了。
结果袁军粮食被烧光,军心大乱,于是曹操势如破竹,把袁军杀个溃败。
袁绍很后悔没有听大家的话,不久便病死了。
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逃到辽东,请求支援。
郭嘉又用遗计定了辽东,使袁绍的两个儿子被杀,于是,曹操便平定了袁势力。
袁绍被灭,原先投靠袁绍的刘备便无处可去,只好投靠荆州刘表。
曹操那时已经兵强马壮,又欲收复中原,一统天下,便要去攻打刘备和孙权。
刘备军师诸葛亮说:“唯有和孙权联手,才能抵抗曹操。
”于是便去东吴舌战群儒。
最终,孙权同意结盟,一起抵抗曹操。
首先,诸葛亮草船借箭,弄了十万支箭。
周瑜又担心从东吴逃走的水军将领蔡瑁、张允会对自己造成隐患,便施反间计除了两人。
接着,用苦肉计让黄盖诈降在曹操军中,打探消息。
后来,庞统建议曹操用连环战船,诸葛亮就用火来烧。
大家又担心没有东南风,于是诸葛亮又登台巧借东风。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五篇集锦[工作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五篇集锦[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dae1b9a98271fe900ef9a7.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五篇集锦在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三国演义》。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
魏国的首领是曹操,蜀国的首领是刘备,吴国的首领是孙权。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刘备耳大,双手过膝,家里贫穷,靠砍柴为生,武器是雌雄双股剑。
关羽红枣脸,长胡子,武器是青龙偃月刀。
张飞黑脸,大胡子,靠杀猪、买酒为生,武器是丈八蛇矛。
我最喜欢蜀国名将赵云赵子龙。
他使用一把长枪,武功高强、非常忠诚。
在“长坂坡之战”显示出了他的威武。
他单枪匹马杀了好多曹兵。
曹操见乱兵中有一名虎将,就问:“你是谁?”赵云道:“我乃常山赵子龙!”曹操便想收服他,命令手下不许放冷箭伤害他,赵云趁机把曹操杀了个大败,救出了刘备的二夫人和阿斗。
这本书很好看,建议大家看一看。
篇二说起三国演义这本书啊,在我心中它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
我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深刻的印象。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侠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阴险狡诈的曹操……我最崇拜的是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中显示出了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
张飞为人勇猛,可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
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但张飞不听,果然死在他部下手中。
自古乱世出英雄,没有哪个时代能如三国时期涌现出如此多的经典人物。
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篇三这个寒假我读了一些课外书,我最感兴趣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讲中国古代的某一时期中国分为了魏、蜀、吴三国。
这三个国家里本来最强的是蜀国,因为蜀国里大将最多。
可是后来蜀国里的大将都老了,不能战斗了,而且他们的皇帝刘备也病死了,把蜀国留给了他的儿子刘禅去管理。
可是刘禅管理不好国家,所以就被魏国消灭了。
后来刘禅到了魏国,被曹丕养着,而且忘了他的家乡蜀国。
《好人老曹》读后感750字
![《好人老曹》读后感7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5f51bfc58fb770bf68a5596.png)
《好人老曹》读后感750字《好人老曹》读后感750字闲来无聊,打开二月花文学社网站,搜索着能让我眼前一亮的文章,无意间打开了“教师文苑”。
看到了杨凤俭老师写的《好人老曹》。
这马上便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政治老师,继续往下看,题目中的“好人”果然就是我校的曹际兴老师。
我们眼中的曹老师,跟杨老师的一样,厚道,老实,稳重,是一个很好脾气的老师。
他的好脾气,不仅仅是不打骂学生,最重要的是他的善良,和对学生们的尊重。
他从不和学生斤斤计较,也不会和那些不完成作业的同学纠缠个没完,他很少给学生施加压力,让同学们真正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他的课堂上,我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轻松,不必紧张的大气不敢喘,政治课是我们最喜欢的’一门课。
老师的好脾气,不仅没有让我们很放纵,反而很用功的去学习。
曹老师,还是一个博学多识、敬业、工作严谨的的人。
他虽然教的是政治,可是在我们的眼中,他似乎对每门学科都是那么的精通。
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每句话都是那么的有道理,即使是在生气时要教训我们也不带一个脏字。
最让我佩服的还是老师那超强的记忆力,每个细心的同学都会发现,老师在给我们记一些问题答案时,很少拿着课本念着让我们记,几乎每次都是背给我们听,从来不会出差错。
这不得不让我们大赞老师的记忆力,这也显示出了曹老师是多么的严谨与敬业。
同时,曹老师还有着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很有规律,也很易懂。
每次学习新课,他总会让我们标上序号,每个标题下面有多少个题目,他都会一一的给我们列举出来,讲的明明白白。
在课本后面,他会把所有的重点题目都让我们记录下来,安排得整整齐齐,这样记重点知识时就不会很麻烦。
所有的知识。
他都帮助我们安排的很妥当,简洁又省事。
这就是我们成绩很好的原因吧。
在杨老师的眼中,我们的政治老师具有名师风范,被称为“大众情人”他崇拜曹老师的善良、平凡与洒脱。
而我们崇拜的不仅是这些,还有老师的爱心、踏实、细致、孜孜不倦和他那让人向往的课堂。
曹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看到了老师的风采,给我们树立起了一个“好人”的形象。
远去的驿站读后感
![远去的驿站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7ba05f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b.png)
远去的驿站读后感《远去的驿站》主要内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社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出版优秀长篇小说选拔本,集中展现了当时长篇小说创作的风貌和水平。
新时期以后,长篇小说创作的数量大增,题材、风格、手法亦日趋多样。
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二00四年五月,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丛书,收入了二十五位作家的作品。
这些作品或以厚重见长,或以独特取胜或曾引起强烈反响,或为读者喜闻乐见。
丛书出版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张一弓的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所发现的世界是十分独特的。
它表现了三个家庭三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追求光明、报效国家的艰巨历程。
三个主要人物中,无论是作为中国共产党职业革命家的姨父、激进的爱国民主人士大舅、潜心治学的教授父亲,都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在各自的生命历程上表现了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
全书还刻画了清末留德博士、女教师和私塾先生、洋车夫和女艺人、财主的女儿和长工、军官和难童等四十多个性格迥异的人物,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又无不着力于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重新发现与民族性格的重新铸造,为一度有点沉闷而灰暗的家族小说开了新生面。
该书还在家族史中融入了中原地域的历史传说和民俗风情,表现了鲜明、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气派。
《远去的驿站》主要内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社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出版优秀长篇小说选拔本,集中展现了当时长篇小说创作的风貌和水平。
新时期以后,长篇小说创作的数量大增,题材、风格、手法亦日趋多样。
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二00四年五月,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丛书,收入了二十五位作家的作品。
这些作品或以厚重见长,或以独特取胜或曾引起强烈反响,或为读者喜闻乐见。
丛书出版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张一弓的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所发现的世界是十分独特的。
它表现了三个家庭三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追求光明、报效国家的艰巨历程。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信教育的应用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信教育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4985a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6.png)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信教育的应用
曹治国
【期刊名称】《《学周刊C版》》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物理学科难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很多学生刚刚升
人高一的时候.由于初中时物理成绩不错.还对物理学习满怀信心.但是时间不长。
就发现高中物理难学.感觉到学习得很吃力.就开始逐渐丧失对物理学习的信心与兴趣.甚至许多学生开始放弃物理的学习。
面对这种状况.高中物理教师要高度重视.寻找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学好物理。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针对学生失去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一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最终发现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总页数】1页(P177-177)
【作者】曹治国
【作者单位】黄骅中学河北黄骅06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信教育的应用分析 [J], 张南
2.有关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信教育的应用研究 [J], 顾利军
3.有关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信教育的应用研究 [J], 顾利军;
4.自信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J], 赵树人
5.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信教育的应用 [J], 靳玉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后感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两句富有哲理的话语:we have more knowledge,but less judgment;we have multiplied out possessions,but reduced out values…...
我们沉浸于自己创造了前人所无法企及的知识时代的辉煌之中,可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我们想过我们所做的一切将带来的后果吗?我们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的过去几千年才能创造的物质文明,但我们的生活质量真的提高了吗?面对这两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己在行事之前是多么欠缺思考,我们在无法预知自己行为后果的情况下轻率地采取了许多看似高明实则愚蠢的行动,我们引以为豪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作茧自缚、自掘坟墓。
从全球来看,冰川融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等让世界的未来危机重重;从国外来看,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让人们无不谈之色变;在国内,沙尘暴肆虐于京津地区、水葫芦泛滥于长江流域、紫茎泽兰为祸于西南边陲、泱泱中华正日益为用水问题大伤脑筋......公害事件的发生愈演愈烈,人们在危机面前无助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时,不会有人愿意相信这是所谓的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后果,我们一定不愿把责任归咎于自身,我们甚至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但事实证明,这仅仅是开端,出乎意料的事情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全面的爆发着,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
到现在才知道,我们当初的判断都是盲目乐观的,我们把问题考虑的太简单了,我们以为科技带来的只是社会的进步,但实际绝非那么简单。
正像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说的,“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纯粹想象的产物,它反映了我们的科学还处于某种蒙昧的状态。
我们是在和生命打交道,我们遇到的问题,直接排污和使用有毒化学试剂都是粗暴的伪科学行为,只有最终转移到利用生物科学的轨道上来,才能得到完满的解决。
否则,任何的投机取巧与我们的初衷都是南辕北辙。
近几十年来,我们已经为了保护环境付出了很多,但这对大自然的要求来讲,却仍然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学着尽量全面的去思考问题,从沉痛的教训中逐渐养成谨慎的行事习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决不轻易地去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原本的和谐。
我们不能太过自信了,这个世界养育了我们,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彻底的了解她下一步要做什么。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尊重她,保护她。
就像托尔斯泰说的那样,幸福的家庭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不幸的家庭却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各有各的不幸。
同样,生机勃勃的地球的存在方式只有一个,茫茫宇宙之中,我们是幸福的;然而,要破坏这一切,就会是条条大道通罗马,轻而易举,不幸随时都可能悄然降临。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亡羊补牢,有的事情会从它发生的第一天起,就成为永恒的事实。
我们已经再也没有多余的筹码去为自己的草率做赌注。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曹治国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