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洞加固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洞加固探讨
孔洞加固在工民建中经常遇到,工民建结构中,在楼板或梁上经常会因设备安装等原因预留一些孔洞,在城市桥涵工程中采用的不多,而实际工程中横穿道路的沟渠结构会遇到很多地下管线,其中有压管线改线较为容易,可以从桥涵基础下绕行,而无压管线,如与雨水方涵或污水管线相遇时,一般情况下,管线需从红线外侧绕行。

而当受构筑物拆迁及沟渠高程情况影响,管线没有外绕条件时,需从结构穿过或接入,这时视管线情况需在主结构侧墙上预留相应型式的孔洞供管线接入。

一、开孔型式
根据相遇管线型式,开孔一般分为方形孔和圆形孔,开孔可以是单孔也可以是多孔,当管线穿入断面太大时,需将管线断面由一孔改为多孔,减小竖向高度。

二、孔洞的加固原则
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开孔处,应按下列规定采取加强措施:
1、当开孔的直径或宽度大于300mm但不超过1000mm时,
孔口的每侧沿受力钢筋方向应配置加强钢筋,其钢筋截面积不应小于开孔切断的受力钢筋截面积的75%;对矩形孔口的四周尚应加设斜筋;对圆形孔口尚应加设环筋。

2、当开孔的直径或宽度大于1000mm时,宜对孔口四周加设肋梁;当开孔的直径或宽度大于构筑物壁、板计算跨度的1/4时,宜对孔口设置边梁,梁内配筋应按计算确定。

3、开孔直径或宽度小于300mm时,受力钢筋不切断,绕过孔洞,此时孔洞不需加固。

通俗讲就是在开孔薄弱处采用特殊的方法,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代替缺失的这部分结构受力。

方形孔加固一般可视为横向加暗梁、竖向加暗柱代替原开孔处结构受力。

圆形孔受力类似,也为洞孔加肋的构造。

孔洞加固钢筋不少于75%被切断钢筋的截面积,加固面积达不到时,需采用上面提到的增大局部断面面积的方法,暗梁、隐肋中加固主钢筋需伸入顶板或底板,加大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三、孔洞的加固方法
结构开孔后,破坏了主结构的整体性,所以需对开孔处做特别加固处理。

采用增大局部断面和增加受力钢筋的方法,代替被挖走的结构部分受力。

下面以龙城新区路网建设工程为例,谈一下桥涵工程中孔洞的加固措施。

1、桩号K4+074.278北张退水渠一孔8m宽×4m高钢筋混凝土箱涵,与2.4m宽×1.4m高雨水方涵相遇,需在主结构箱涵侧墙预留相应大小的方形孔洞,供雨水方涵接入。

如图所示,方形孔开孔宽度为300cm,墙壁内纵横向受力筋遇洞口割断弯下,被切断主钢筋面积为187.5cm2,结构原侧壁厚60cm,现加
厚为90cm,加厚宽度为90cm。

在加固断面上布筋,一侧29根Φ25 HRB335钢筋,加固钢筋面积为181.25 cm2,大于187.5cm2×75%钢筋面积,构造筋采用Φ12 HRB335钢筋。

2、桩号K1+993.317东山排洪渠两孔4m宽×3m高钢筋混凝土箱涵,与直径为0.8m雨水管涵相遇,需在主结构箱涵侧墙预留相应大小的圆形孔洞,供雨水管涵接入。

如图所示,圆形孔开孔直径为100cm,墙壁内纵横向受力筋遇洞口割断弯下,被切断钢筋面积为62.5 cm2,结构侧壁厚36cm,加固宽度36cm,在此断面上布筋,单侧布设8根Φ25 HRB335钢筋,加固钢筋面积为50 cm2,大于62.5cm2×75%钢筋面积,构造筋采用Φ12 HRB335钢筋。

四、孔洞施工的注意事项
孔洞的不良影响一般为三种,一是结构开孔加大了施工难度;二是主结构与相交管线的基础不均匀沉降有可能拉裂结构;三是施工接口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渗水。

所以施工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这两种危害。

1、采用有效的模板支撑
施工支模时对孔洞处应做特殊处理,保证模板的形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制作、安装及拆除都须满足要求。

2、对结构基础做特殊处理
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施工时将主结构的基础和穿入结构的方涵或管涵的基础打在一起,并在做基础前对此处的地基做加强处理,例如深挖换填砂砾,或铺设级配碎石的方法,保证地基的强度。

3、施工接口的处理方法
施工缝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填塞防水材料,一般有高压聚乙烯闭孔泡沫塑料、聚硫密封膏、沥青麻絮等,目前常结合使用的方法还有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单层反应自粘型橡胶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层类)等,还有许多新型材料也被广泛使用。

施工时根据选定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防水层施做,防水部分必须由防水材料生产厂家的专业施工人员施工。

五、结语
孔洞加固在城市道路桥梁中可参考的规范与标准很少,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也不多,但这种结构与管线相遇矛盾却经常遇到,参照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通过工程的应用与实施,可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会越来越多,处理方案也会越加成熟,据此可很好的解决雨污水管线与跨道路沟渠结构的相交问题,改善管线接入的高程条件,减少管线外绕带来的弊端,可说是一举两得的有效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