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探析
摘要: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对水稻育种的途径与技术进行相应地探究,能够保证我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我国水稻育种的途径主要可以通过地理远缘杂交、辐射育种、航天育种、
生物技术育种等技术来加以实现。
在具体的技术运用方面,可以通过选种技术、
抗病性筛选、杂交育种技术、施肥技术来加以实现。
关键词:水稻;育种;技术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
目前,我国的水稻育种已经从原有的矮化育种转向杂交育种,水稻在农村领域实现了重
大的突破,水稻的产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目前,我国的水稻育种已经实现了重
大的突破,而这种突破主要体现在杂交育种领域。
通过对杂交育种技术的有效使
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疾病抵抗作用,实现了水稻的规模化种植。
水稻种植工作中,水稻育种最为重要。
通过有效地育种,能够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基于此,本文对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技术展开了相应的分析讨论。
一、水稻育种途径
1.地理远缘杂交
远缘杂交一般是指在分类学上,物种分类单位的个体之间交配。
在不同的种间、属性,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之间进行杂交。
通过远缘杂交能够有效地将
各物种之间的属性、特性关系进行有效地结合,打破传统属性之间的界限,扩大
遗传变异的概率,从而创造出新的变异物种。
一般而言远缘杂交物种的实现是通
过地理远缘杂交的方式来加以实现的。
通过对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水稻进行杂交培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的产量,保证水稻的质量。
在地理远缘杂交育种,水稻
工作人员通常通过跨区域寻找优秀株种然后利用杂交的方式来加以实现。
1.运用新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能够有效改良水稻的品种。
从现有的育种技术来看,采用辐射育种、航天育种、生物技术育种能够有效地对水稻的种类和遗传基
因发生改变,从而提高水稻的品质。
辐射育种主要是利用核辐射来诱发植物发生
变异,从而通过解决植物品种性状改良的方式来加以实现。
航天育种目前是重点
的发展方向,其主要是将水稻种子放置进航空环境中来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
诱变育种。
目前该技术较难实现,但是能够获取罕见的突变基因资源,变异的类
型较多,变动幅度大。
生物育种主要是利用生物基因改造技术的方式来加以实现的。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对水稻的基因进行相应地改造,从而实现水稻的诱变。
但
是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对于利用生物基因技术诱变后的水
稻对人体的伤害目前难以有效地评估。
二、水稻育种技术
1.水稻育种的选种技术
选种技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培育理想株型或者寻找理想
株型的方式来加以实现的。
理想株型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与丰产有
关的各种有利性状的最佳组配。
水稻育种人员通过对各种株型的塑造或者寻找来
实现其理想中的株型。
在水稻育种的过程中,采用杂交技术的方式来进行不断地
优化、推广,提高水稻的产量。
从现有的技术水平来看,理性株型应当满足以下
方面的条件。
一是,水稻株高控制在100厘米左右,最高不超过110厘米。
二是,水稻茎秆要足够坚韧,抗倒伏性能强,叶片整体挺直,三是,冠层三叶要符合“短、厚、直、立”等条件。
四是,能够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
在植物后期要避
免早衰。
在成熟期要避免杆青稻黄的局面。
1.水稻的抗病性筛选
在水稻育种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抗病性的筛选工作,保证育种出来的水稻
具有较好的抗病性。
在水稻的抗病性筛选中,要注重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水稻育种工作人员要利用抗性强的水稻来进行水稻的改良。
在
采用优秀的水稻改良下,能够有效地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保证自然环境的平衡。
目前我国在水稻的抗病性筛选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多
抗性的育种越发被人们重视。
目前我国水稻研究所培育的IR36多抗品种在第三
世界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现如今,我国的水稻抗病性筛选主要是从F3代开始,采用优良单株进入抗病圃来进行抗病性鉴定,选育与抗病性筛选同步进行,
对不抗病的单株或组合,进行早期的淘汰,从而提高育种的效率。
同时,在实际
的育种工作中,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留下抗病性单株,提高后代种子出圃前的
抗病性能力。
1.水稻杂交育种技术
水稻杂交育种技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
水稻育种杂交技术主要指的是对不
同遗传性的水稻进行相应的杂交,或者不同品系的水稻进行相应的杂交。
通过杂
交遗传变异来获得优势种子。
在种子培育出来之后,对其进行相应的育种鉴定,
选择合适的水稻新品种。
水稻育种采用杂交技术,操作程序上主要是对亲本选配、水稻杂交、水稻杂
种的后代加以展开。
在杂交育种中,其产生的后代更加具有丰富的遗传背景。
从
现有的技术运用来看,水稻杂交育种技术主要表现为回交技术、单交技术、复交
技术、聚合杂交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能够有效地促使其后代的遗传背景更加强大,基因变异的类型更加丰富。
从现有的水稻的育种来看,采用杂交技术能够有效地
促使提高水稻的产量,保证水稻的品质。
同时,水稻的综合性状能够得到有效地
优化。
现有的水稻杂交技术主要是采用基因重新组合的方式来加以展开的,对优
势的水稻基因来进行相应的筛选,重新组合,促使水稻的性状能够趋向优良,在
水稻杂交技术的运用下,能够在杂交优势互补下产生新的性状,培育出来的产品
更加优良。
1.水稻的施肥技术
水稻的施肥主要是以有机肥为主。
有机肥中含有大量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通过对有机肥的有效使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性能,保证其通透性,促使水稻
能够正常有效地生长。
氮肥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剂量进行有效地控制,不
能够过度地使用从而导致分蘖增多、空秕粒多、结实率降低。
在磷肥的使用中,
主要是以基肥为主,钾肥作为追肥,保证水稻能够正常有效地生长。
同时,微量
元素的使用能够有效地促使稻株抗逆性得到强化,改善植株的抗病性能力,水稻
能够正常有效地生长。
除此以外,在微量元素的使用下还能够提升水稻的成穗率,增加稻谷的产量。
三、总结
水稻育种对于保证我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我国粮
食自主和安全。
在现有的水稻育种中,传统的常规育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水稻的
产量,但是水稻的质量方面难以得到有效地保证。
为了能够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必须要积极对水稻育种方面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水稻育种工作
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在保证原有的杂交水稻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新技术来加以展开。
着重改善水稻的品种。
参考文献
[1]刘贵富,陈明江,李明,吕慧颖,葛毅强,魏珣,杨维才.水稻育种行业创新进
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3):416-429.
[2]邹婉侬,宋敏.我国水稻育种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15(7):12-17.
[3]陈雨生,吉明,冯昕.基于扎根理论的海水稻育种推广机制研究[J].中国软
科学,2018,0(11):163-171.
[4]肖国樱,肖友伦,李锦江,邓力华,翁绿水,孟秋成,于江辉.高效是当前水稻
育种的主导目标[J].中国水稻科学,2019,33(4):28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