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上图可以看出各部门年龄结构的特点如下: 1、安防部员工年龄偏低,与工作性质相匹配。 2、工程部年龄分布比较均匀,结构比较理想。 3、商户服务部年龄集中且较年轻,因与商户接触较多,这样的年龄结构可以很好地展现我公司的良好的精神面貌。还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体现公司专业化水平。 4、营销拓展部年龄集中且较年轻,员工之间共同语言较多,有活力,易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压力比较大的营销工作有较大的支持作用。
XXXXXXXX管理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
2、员工年龄结构分析
我公司平均年龄28.34岁,比较年轻,充满活力。 我公司员工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的人员占很大比例,为68%。其中84%为安防部员工,另16%的员工在各部门中分布较均衡,而且有很多学历较高的员工,公司应该加大培育力度,可以作为公司发展壮大的人才储备。 30-40岁之间的员工占比24%,大多是各部门的中坚力量,以中层管理人员居多。这部分员工学历水平比较高,处在人生的黄金年龄段,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成熟,需要加强企业文化教育,作为公司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建立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内部的人才库,支持公司下一步扩张。 40岁以上人员13人,占比8%,这部分员工身上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底蕴,宜采用多种手段强化激励机制,鼓励学习,更新知识,适应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传承文化。 我公司员工男女比例为29:7,男员工较多集中在安防部,工程部;女员工较多集中在拓展部、财务部,与工作性质有关,属于正常范围。
1、员工司龄结构分析
我公司司龄平均为251天(截止日期X月X日)。可以反映出我公司处于成长阶段,随着公司稳步成长,员工的平均司龄会逐渐延长。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公司员工入职不满3个月的占比较大,达到36%:共52人。 其中安防部员工27人,安防部员工近期入职人员较多与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性较大有关。 另外,拓展部15人,商户服务部8人,除了与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性较大有关外,还与公司战略布置(万博二期)有一定关系。 从其他时间段的司龄数据来看,人员分布较平均。没有明显的人员流动迹象,说明我公司运营的基本层面还是较稳定的。 今后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适当提前地培育与储备人才,避免员工的大面积流动,让公司在后备人员充足的环境下健康发展。
从离职人员的学历结构上来看,各个学历层次离职人数较平均,没有明显的差别,其中一名研究生调动到金智公司工作,不算真正的离职。
谢 谢 !
*
从离职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21-3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员占比很大。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年龄段人员处于人生职业发展的磨合期,流动性较高是正常的,应该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方面的需求,尽量降低离职率。
4、员工离职情况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安防部的离职率较高,营销拓展部次之,综合部、工程部和财务中心比较稳定。
从月度离职率来看,第一季度离职率较高,达到13.84%,尤其是2月份,适逢春节假期前后,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离职率更高达到12.12%。3月份的离职率就有所降低,新入职的人数也比较多。
招聘的准确性
入职教育的规范化
3
职业生涯规划
4
绩效与薪酬方面
XXXXXXXX管理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
*
谢 谢 !
XXXXXXXX管理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
3、员工学历结构分析
3
4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公司员工学历以大专、中专和高中为主,整体水平较低(初中学历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安防部),随着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应适当吸纳大学毕业且有一到两年工作经验的人员,逐步提高员工学历水平,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再配以科学的教育培训和职业规划,对于公司今后的大规模发展可以形成有力的支持。
从各部门员工的司龄数据上来看(如上图),各部门员工司龄结构各有特点,现总结如下: 安防部--司龄短的人员比重偏大,员工流动性比较大,随着安防员后勤保障工作的改善,流动率会有所好转。 拓展部--司龄较短的人员比重偏大,部门员工在各司龄段的分布不均匀,可能与新项目组的组建有关。 商户服务部--司龄分布较平均,长期服务的员工较多,呈现一种良好的态势,人员流动属于合理的新陈代谢。 工程部--司龄分布较平均。呈现一种稳定成长的态势,这种司龄结构较理想。*人力资源部 201X年X月X日
XXXX管理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目 录 员工司龄结构分析 员工年龄结构分析 员工学历结构分析 员工离职情况分析
XXXXXXX管理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
汇报人姓名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员工是在入职一个季度以内离职的,应该加强招聘的科学化和员工入职教育的正规化工作,关注员工入职后的心理变化,提前做好沟通工作,降低离职率。
通过上面的分析,虽然能对离职员工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但缺少员工离职面谈内容的记录资料,对员工的离职原因以及员工的去向没有很好的了解,也不容易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建议加强此项工作。 有关员工离职率较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