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ell 5G产品硬件安装质量标准_R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对象:
本标准是Qcell 5G产品系统硬件安装质量检查的要点,适用于现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在Qcell产品系统硬件安装完工时检查安装质量的指导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TDD的Qcell 5G产品,具体规范请参照相关产品的技术文件资料。
Qcell 5G产品的主设备包括:
BBU:V9200
MAU:ZXSDR MA1020
pBridge:PB1124F
pRRu: R8129、R8139
本检查标准有些项目没有列出,检查时以技术协议书、工程设计、产品验收规范、运营商标准、设备安装所在国家的国家标准为准。
与上述文件中含“必须”、“严禁”、“不得”等字样的条款不符的过程和结果均为严重错误,其它为一般错误。
本标准所列指标与上述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以上述文件为准。
目录
1主设备安装规范 (1)
2线缆安装规范 (3)
2.1电源线和保护地线 (3)
2.2光缆 (4)
2.3以太网线 (5)
3装配及标识 (5)
3.1设备外观及装配 (5)
3.2标识 (6)
1 主设备安装规范
Qcell产品为有源室分系统,整体构架分为三级,分别是:基带单元(BBU)、远端汇
聚单元(PB)以及远端射频单元(pRRU)。
如果存在2G馈入场景,还需增加MAU,
MAU为多制式接入单元。
Qcell产品主设备在工程安装过程中需满足各设备自身的安装指导书、工程安装规范和
标准。
1. 设备安装应符合设备安装指导书和设计方案要求,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符合
设计要求、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
2.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安装位置偏差符合设计偏差范围(无工
程设计文件时应符合用户要求,并得到用户签字认可);
3. 设备安装位置附近无高压电力线、强磁场、强电火花;
4. 设备安装位置附近不应有给水、排水、煤气及消防管道通过;
5. 设备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少且通风良好;
6. 设备安装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7. V9200、MAU及PB挂墙安装时,应尽量与其它设备的底部或顶部保持在同一水
平线上,保证设备的整体美观和协调性;
8. V9200、MAU及PB严禁安装在空调或馈线窗的正下方,严禁安装在蓄电池上方;
9. V9200设备支持多种安装方式,不同的安装方式对设备平面布置要求如下:
(1)设备采用VC9181机架(简易安装架)挂墙安装时,对设备平面布置要求:
空间要求:VC9181左右两侧至少50 mm以内不能有挡风物体。
墙面要求:墙面能够满足膨胀螺栓承受35 kg下坠力和70 kg拔出力。
防水要求:设备上方应该避免有空调滴水或漏雨、返潮滴水等。
(2)设备采用19英寸落地安装架安装时,对设备平面布置要求:
1)19英寸落地安装架底座前沿与前排设备空间应不小于300mm;
2)19英寸落地安装架底座后沿距墙空间应不小于300mm;
3)19英寸落地安装架侧面应有不小于100mm的空间。
(3)设备采用现有的19英寸落地安装机架/机柜安装时,对设备安装空间要求:
1)对于V9200,应有不小于5U的安装空间;
2)19英寸安装柜应有自己的散热通道,满足V9200设备的散热要求。
10. PB1124F支持直接挂墙安装,安装要求如下:
(1)PB1124F连接线缆的接口必须朝下,防止网口落灰;
(2)侧耳安装在PB两侧边的中间孔位,确保对称平衡;
(3)散热齿朝墙面,光面朝外;
(4)安装位置应满足便于电源线、光纤、以太网线的走线以及维护;
11. PB1124F抱杆安装方式,安装要求如下:
(1)PB1124F采用抱杆安装时,需要通过背夹及两根钢带进行固定;
(2)B1124F采用抱杆安装时,抱杆直径为φ60 mm~φ120 mm;
12. PB1124F入柜安装方式,安装要求如下:
(1)散热齿朝下,光面朝上。
(2)PB下方丌能直接是发热体,间隑至少为1U。
(3)19英寸标准机柜,需求至少2U高度空间。
(4)机柜深度不能小于480 mm。
(5)侧耳安装在接口板面正面,托板安装在PB 两侧边的中间孔位,作为托架使用。
13. PB1124F采用集中安装架(临时方案,改进安装架后补充)挂墙安装时:
(6)集中安装架正面有向下的箭头标识,安装时应按照标识正确安装;
(7)集中安装架正上方应有不小于400mm的空间;正下方应有不小于300mm 的空间;正面应有不小于600mm的空间;
(8)PB1124F连接线缆的接口必须朝下;
(9)集中安装架能安装2个PB1124F,第3个PB1124F需安装在集中安装架的正面外侧。
12. pRRU禁止安装金属天花板或其他金属结构件之后,避免金属天花对无线信号造
成屏蔽影响;
15. pRRU安装应满足承重要求,pRRU天花板安装时,天花板能长期承受不小于8KG
的重量;
13. pRRU安装位置距离消防探头要求大于500mm;
17. pRRU禁止直接搁置在天花板上;
18.pRRU不防水,禁止安装在天井及飘雨的半开阔场景,避免设备进水;
19.pRRU禁止被其他物品覆盖,影响散热;
20.PB不防水,禁止安装在天井及飘雨的半开阔场景,避免设备进水;
21.禁止PB不固定平放堆积,避免造成设备过温;
22.禁止将PB安装在密封的柜子里,影响设备散热,导致设备过温;
2 线缆安装规范
Qcell微基站系统使用的线缆包括:电源线及保护地线、光缆、以太网线等。
2.1 电源线和保护地线
1. 线缆布放路由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电源线和保护地线应用整段线料,不得在电缆中间做接头或焊点,电缆截面积与
设计容量相符,多余长度应裁剪,不得盘绕;
3. 线缆的走向清晰、顺直,相互间不要交叉,捆扎牢固,松紧适度,无明显起伏或
歪斜现象,没有交叉和空中飞线现象;
4. 保护地线采用黄绿色电缆,截面积不小于6mm2;
5. BBU、MAU及pBridge应采用不小于6mm2的保护地线连接到简易安装架/19英
寸安装架/安装柜的接地端子上,简易安装架/19英寸安装架/安装柜采用不小于
16mm2的保护地线连接到接地排上;当pBridge直接挂墙安装时,pBridge应采
用不小于16mm2的保护地线连接到接地排上;
6. pRRU浮底,不能连接保护地线;
7. 在走线架内并行布放时,电源线缆与其它信号电缆应分开走线,保持100mm以
上的距离;
8. 线缆在墙面布放时应安装线槽或PVC管;
9. 线缆转弯处应有弧度,弯曲半径满足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不小于线缆外径
的20倍);
10. 线扣绑扎应整齐美观,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同走向线束的线扣头朝向一致。
线缆在横走线架上绑扎时,线扣间距最大不得超过走线架2倍的横铁间距;在垂
直走线架上绑扎时每根横铁处都需绑扎;线缆垂直走线但无走线架时,线扣间距
应为100~200mm,均匀绑扎;
11. 线扣锁紧后多余部分应剪除,多余部分应齐根剪平不拉尖。
黑白线扣不可混用,
室内采用白色线扣;
12. 线缆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必须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2.2 光缆
1. 光缆布放路由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光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其弯曲半径≥20倍光缆外径;
3. 在搬运光缆时,不允许从包装箱中取出光缆进行裸纤搬运,要求将光缆包装箱放
在不易被其它工程材料包装箱挤压的地方,不得在光缆箱上面放置任何重物及重
型线缆;
4. 光缆布放时,要小心放缆,不得像电源线那样直接拉开后再布放,应顺势逐圈放
缆;
5. 密封帽不要过早拆卸,避免灰尘污染光纤接头端面,要求在连接设备端口前才拆
卸;
6. 光缆两端的尾纤绑扎力度不宜过大;
7. 布放光缆时,多余的长度应整齐盘放好,并固定牢固。
光缆盘放弯曲半径≥20倍
光缆外径;
8. 光缆在走线架上布放时应绑扎固定,绑扎时不能太过用力。
水平布放时绑扎间距
不超过1m,垂直布放时绑扎间距不超过0.8m,拐弯两侧须绑扎固定。
9. 光缆布放后不应存在扭绞、打小圈现象;
10. 光缆在墙面布放时应安装线槽或PVC管;
11. 光缆布放后不应有其它重型线缆压在光缆上面,不得碰触到锋利的边缘;
12. pBridge支持四级级联,最末级pBridge到BBU的光缆总长度最大支持10km;
GSM馈入场景下,最末级pBridge到MAU的光缆总长度最大支持5km。
2.3 以太网线
1. 以太网线布放路由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pRRU与pBridge相连的以太网线推荐采用光电复合缆或CAT6A网线,不支持
CAT5E或CAT6网线;
3. pRRU与pBridge采用CAT6A网线相连时,网线长度要求不能超过100m;不支
持中继器;
4. pRRU与pBridge采用光电复合缆相连时,光电复合缆长度推荐不超过300m;
4. 网线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其弯曲半径大于等于60mm;
5. 以太网线在墙面布放时应安装线槽或PVC管;
6. 线扣绑扎应整齐美观,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同走向线束的线扣头朝向一致;
7. pRRU与pBridge相连的CAT6A网线接头制作要正确,统一按照568B标准进行
制作。
568B标准(按照1-8的顺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
棕;
8. 对现场制作冷接LC快速连接器的光电复合缆,要求制作完后,用光功率计检查
光纤通讯质量。
9. 以太网线在设备两侧要有足够的预留量。
3 装配及标识
3.1 设备外观及装配
1. 设备外观清洁无污迹;
2. 设备不得有严重损伤或变形,不得有划痕和刮伤、掉漆,掉漆应补同色漆;
3. 设备组件、零件、配件等组成部分不得脱落,检验范围包括:机框、门弹簧、螺
丝、把手、加固件、加固螺丝、加固螺栓、地线、地线螺栓等;
4. 每个BBU设备安装一个防静电手环;
5. 风扇进风口和出风口不能有遮挡;
6. 假面板应全部安装;
7. 各种接头连接牢固,单板固定螺钉拧紧,定位卡卡到位,无损坏;
8. 空置光纤接口、及其它闲置接口应有防护帽;
9. 电源所有未使用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10. 与主设备配套的辅助设备应安装完全到位;
11. 所有紧固螺栓应拧紧,有紧固力矩要求的,按相应力矩要求紧固;
12. 工程安装结束后,室内的工作现场没有线扣、线头、废纸箱、废电缆、废塑料袋
等施工废弃物;多余不用的物品清理干净,需要放置于机房内的物品应摆放整齐,
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不应零乱堆放;工程剩余的物料统一放置与纸箱内,整齐的
摆放在远离各种运行设备的地方;
13. 机架内部没有线扣、线头、干燥剂袋、废塑料袋等施工废弃物,无明显灰尘。
3.2 标识
1. 所有线缆两端均要粘贴标签,所有标签宜采用中兴通讯专用标签,室内采用纸标
签打印方式,室外采用朔料挂牌标签;
2. 标签粘贴朝向一致,线缆标签应标明近端和远端,表示线缆去向的一面朝上或朝
向维护操作面,方便阅读;
3. 电源柜、电源分配柜中必须用规范标签标明连接去向;
4. 电源线、接地线两端均应有明确的标签,标签距离端头200mm;
5. 光缆应有明确的标签,标签贴在距两侧接头200mm处;
6. 以太网线应有明确的标签,标签贴在距接头20mm处;
7. PB、pRRU设备上应有明确的标识,要求保持和设计图纸一致,以方便维护;
8. 原则上单板上不得粘贴标签或涂写标识,如果必须,应书写、粘贴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