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新花样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玩出新花样课后反思
上完本课,感触很深,似乎没费多大劲儿,完成了本课,而效果也不差。
无论是基础还是文本资料,算是落到实处。
如果说,我在本课的教学思想上还有些道理的话,那我有如下反思。
一、抓生活,乐生活。
让学生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学。
本课语言朴实,寓说理于叙事之中,对于孩子来说,课题就很有意思,鉴于此种特点,我并没有在课堂上揭示新授资料,只是带着孩子们玩。
那天正是大晴天,操场上阳光灿烂,我让孩子们到操场去捉影子,踩影子。
那个高兴劲儿,有的孩子大声叫:“我踩着了。
”也有孩子笑得不得了,说:“我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重合了。
”我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有孩子说,应对太阳影子在后,背对太阳影子在前,左侧应对着太阳影子在右,右侧应对着太阳影子在左,正中应对太阳影子很短,我都很赞同学生的观察结论,之后回教室,我又给孩子们玩游戏,将蜡烛点固定在纸杯里,然后倒水,看蜡烛燃到水位以下会怎样样?有的孩子说,肯定会熄灭。
我只是让孩子们观看着。
突然有一男孩子叫起来了,说:“老师,蜡烛还在燃,而且快到水底了。
”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下举手的孩子不少了,都争着说:“是流下来的蜡遇到冷水就凝固了。
”还有孩子说:“蜡烛是圆形的,这样整圈的蜡就凝固在一齐,水就不会淹着灯芯。
”我夸奖了孩子们,说:“你们是玩出了名堂。
”之后板书:《玩出了名堂》。
之后,我讲了一个故事《捣鸟蛋的孩子》,揭示故事中的孩子就是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让学生带着一种“由玩未尽,由听未尽”的
用心状态去读课文。
学生十分愿意合作我的指导,师生共同交流彼此读书,做游戏的感受。
很多孩子能总结“玩也会发现科学。
”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会发现科学。
我肯定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儿,借机出示了一个搞笑的问题“水有浮力。
”我针对这个话题,设问“水真的有浮力吗?”教室里热开锅了。
我给足学生议论时间,然后,我宣布回家去做做不就明白了吗?其实,平常孩子们都爱玩,只要老师带领学生玩玩问问,说说写写,乐中取乐。
因为全文就贯穿一个“玩”字,很多孩子玩火光镜,放大镜。
二、阅读感悟写法。
怎样写玩时快乐情形,这是本人在本课中要渗透的重点。
本文讲述的是列文虎克一边看门,一边麿镜,玩玩放大镜。
,再次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齐,发明了显微镜。
之后写他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明了显微镜,之后写他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全文就以一个“玩”字穿起了整个故事。
将主人公“玩”的过程及收获写得淋漓尽致,使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出玩时的情形呢?那里我结合写作知识点作了详细的点拨。
首先回忆哪次“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真回想自己平时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如:捉迷藏,荡秋千等。
然后把最喜欢的一次“玩”的玩法和玩的过程作为重点写下来。
并写出玩时的乐趣和感受。
比如、写“荡秋千”(坐在秋千上,什么也不想,一上一下,来来回回,有一种飞翔的感觉。
看看周围,一阵阵风吹过,一只只鸟儿飞过。
在秋千上,我什么也不想,晃眼望望远处的景色,抬头望望
蓝天,几朵漂浮的白云好像托着我的蓝色梦想,恍惚中已经过了很久,一个小时就过了,可我还是不想停下。
“秋千”这“古老”的玩具,伴我度过童年的开始,童年的结束,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荡秋千那种忽上忽下的感觉,就是一种刺激,我喜欢秋千又高又远的刺激,本文在朗读的处理上,基调是亲切,惊喜的。
比如、作者是怎样避免使用枯燥的专业术语的?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的意思。
那里我“扶”着走的。
文中的“小人国”指的是微生物。
那里给“小人国”“居民”加引号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不仅仅起到强调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专业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三、阅读与作文比较。
人们常说“玩物丧志”,玩怎样能玩出名堂呢?在本文的教学思路上,抓住这下题目,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把持。
那里,我出示有关名人例子。
如:爱迪生在玩耍中产生了许多疑问,激发了他研究的热情,有一千多项发明;年顿在玩耍中,因为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发现了万有引力等。
学完课文要趁热打铁和学生交流平时都玩些什么,有什么样的玩法使自己受到启发。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学生写作练习,就应说,在我的语文课里,这是我必过关的训练资料。
在写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写出玩耍中的乐趣和启发。
如“捉影子”“扔鸡蛋”“一件快乐的事”等。
在学生练习前,点拨使用修辞的准确性。
比如、本课在表达上,是妙用拟人手法。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这种表达方法。
出示句子:
1、那是一个微观世界,微观世界里的微生物,比地球上的人要多得多。
2、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我作了“对应式”的比较。
“微观世界”拟人化“小人国”“微观世界里的微生物”拟人化“居民”。
这样就能增强趣味性。
此处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还加了引号,这样不仅仅起到了强调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增强了趣味性。
总之,学习语文,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探究中获取信息,在快乐中获得成长,一种身心与知识上的成长,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必须有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