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肽原-激肽系统参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形成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肽原-激肽系统参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形成的实验研

赵红梅;于靖;盛敏杰;王克生
【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年(卷),期】2011(029)007
【摘要】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激肽原1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患者
玻璃体中的特异蛋白质,是在质谱鉴定中得到的肽段匹配和MASCOT得分最高的蛋白质,且与PV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目的探讨激肽原一激肽系统(KKS)是
否参与PVR的发生过程。

方法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系RPE-J细胞复
苏培养后用PBS配制成2.5X108/ml的细胞悬液,大鼠下腔静脉采血4ml经枸橼酸二钠处理和离心后用PBS制备成血小板密度为2.5×108/ml的血浆。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各30只。

实验组大鼠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射RPE细胞悬液4ill+富含血小板血浆6仙l建立PVR 模型,生理盐水组左眼玻璃体腔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生理盐水10μl,各组大鼠的右
眼作为自身对照组。

术后1、3、7、14、21、28d行裂隙灯及间接检眼镜检查,
按Francine的标准进行PVR分级。

玻璃体腔注射后28d收集实验动物的玻璃体、血清和视网膜标本,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缓激肽的表达,视网膜标本行组织
病理学检查。

结果术后28d,实验组有25只眼出现不同程度的PVR表现,建模
成功率为89.3%(25/28)。

术后7、14、28d裂隙灯下证实实验组大鼠形成1、2、3级PVR。

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视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RPE
细胞移行并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出现视网膜脱离。

Westernblot分析显示在所有PVR大鼠血清、玻璃体和视网膜中均可检测到缓激肽的表达,但实验组大鼠的表
达强度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大鼠。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RPE细胞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PVR大鼠模型,KKS可能参与PvR的发生。

【总页数】5页(P591-595)
【作者】赵红梅;于靖;盛敏杰;王克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4.1
【相关文献】
1.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激肽释放酶-激肽原-激肽系统及其重要应用 [J], 华慧;周思翔;王正荣
2.激肽原-激肽系统参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形成的实验研究 [J], 赵红梅;于靖;盛敏杰;王克生
3.激肽原1作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血清分子标志物的验证 [J], 于靖;王方
4.激肽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对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调节 [J], 霍立军;徐立滨;杨增明
5.激肽原基因KNG1(-1742T>C,Ile581Thr)多态性与血浆高分子量激肽原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J], 高超;陈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