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高中语文
![五人墓碑记高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7a251489eb172dec63b721.png)
五人墓碑记[ 明] 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整理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dee218c5da50e2524d7f8a.png)
五人墓碑记张溥一.古今词义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义: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
今义:行动。
2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古义:头颅。
今义:领导。
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古义:胸怀大志,情绪激昂。
今义:大方。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古义:,私党,亲信。
今义:指属于个人的。
5颜色..不少变。
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不同寻常。
今义:很,极。
二.词类活用1去今之墓.而葬焉(名作动修墓)2其疾病..而死(名作动患病)3缇骑按剑而前.(名作动走上前)4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作动用木匣子装)5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动用法使……屈使……折服)6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近处和远处)7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奴隶那样)三.实词虚词以旌.其所为(表扬)去.今之墓而葬焉(距离)独五人之皦皦,何也(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申告)(查办)、素.不闻诗书之训(向来)之: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取消句子独立性)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前一个“之”:的后一个“之”:代词)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结构助词的)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结构助词的)为之声义(代词)佯狂不知所之者(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以旌其所为(连词,表目的,来)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凭借……的身份)于是乘其厉声以呵(相当于“而”,表修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因为)而:缇骑按剑而前(表修饰)抶而仆之(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表承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表转折)四.文言句式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2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安……哉?”古汉语中表示反问的常用句式)3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动句)4即今傫然在墓者也。
(判断句)5斯固百世之遇也。
(判断句)6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记》原文 注释 翻译 知识点 课文分析汇总
![《五人墓碑记》原文 注释 翻译 知识点 课文分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2f0cc550b4e767f5bcfce04.png)
《五人墓碑记》原文注释翻译1.五人者,盖当蓼(liǎo)洲周公之被逮(dài),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盖:句首发语词,无义。
当:在……的时候。
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号蓼洲,明末江苏人。
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激于义:被正义所激励。
激:激励。
于:介词,被。
而:连词,表结果。
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之”代周公被捕一事,“于”即在。
于之,在这件事上。
…者,…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这五个人,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yān)废祠(cí)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jīng) 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y ǐ)哉!至于今:到现在。
至于:到了。
于:本句三个“于”均为介词,第一个“到”,第二个“向”,第三个“在”。
郡之贤士大夫:苏州本郡的贤明士大夫们。
之:助词,的。
请:请示。
于:介词,向。
当道:古今异义。
古义:当权者,执掌政权的人。
今义:挡住了路。
即:立刻,就。
除:修整,修治。
阉废祠(cí):官魏忠贤被废弃的生祠。
之:助词,的。
址:地基。
以:连词,用来。
葬之:安葬他们。
之:代词,指他们(指上文五人);本段其余“之”为“结构助词‘的’”。
且:并且。
立石:竖立碑石。
于:介词,在。
其:代五人,他们,他们的。
墓之门:坟墓的门前。
墓:坟墓。
之:助词,的。
以:连词,来。
旌(jīng) :表扬,表彰,名作动。
其:代词,他们。
所为:指事迹。
为:做。
呜呼:叹词,表极度悲痛的感情,可译为“啊”或“唉”。
本文译为“啊”。
亦:也,也算。
盛:形容词,盛大,隆重。
矣(yǐ)哉:“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译文:到现在,本郡的贤明士大夫们向当局请示,就修整宦官魏忠贤被废弃的生祠的地基来,并且在他们的坟墓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
啊,也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第1段内容概括:本段写为五义士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ce79ab7c850ad02df804146.png)
《五人墓碑记》一、掌握以下重点词语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名词,坟墓〕2、徒:慷慨得志之徒〔名词,指某人,含贬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形容词,空〕3、众:死而湮没缺乏道者,亦已众矣〔形容词,多〕众不能堪〔名词,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无矣〔形容词,一般的〕4、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上路〕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道德品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名词,行为〕5、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动词,伸张〕哭声震动天地〔名词,声音〕6、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名词,头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7、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贼易之〔意动用法,轻视〕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动词,交换〕8、按:按诛五人〔追究〕二、通假字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什么〕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又"〕三、一词多义1、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装〕2、卒:①未及见贼而士卒散〔士兵〕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去世〕③买五人之脰〔du〕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3、私: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宠幸的〕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自私〕④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以私人身份秘密地〕。
22五人墓碑记.doc
![22五人墓碑记.doc](https://img.taocdn.com/s3/m/975f485ccc7931b765ce1576.png)
22 五人墓碑记●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了解一些文言句式。
结合语境揣摩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3.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体会记叙、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的特色。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重点、难点对比手法的运用。
夹叙夹议的写法。
●解决办法诵读、感悟,分析、鉴赏。
“激于义而死”是本文的纲,作者叙述事实,发表议论,都是围绕这个纲进行的。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握这个纲理解课文。
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离开写作背景,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文章的主题,或者说只能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认识。
●学生活动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宋代诗人陆游,在重病缠身之际,依然唱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亢之音。
《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激于义而死”,“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背景本文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1626)三月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
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欺压人民,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
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
他们多次上疏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魏大昌等相继被杀。
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
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
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
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
高中语文(苏教版)文言文 《五人墓碑记》翻译
![高中语文(苏教版)文言文 《五人墓碑记》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2041b200066f5335a8121ee.png)
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
焉:于之,于这件事,兼词。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到了现在,苏州的贤明士大夫向党政的官员请示,就清理宦官魏忠贤已被废除的生祠的地基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
当道:当权者。
旌:表扬。
呜呼,亦盛矣哉!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在这里,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去:距离。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墓:名次作动词,筑墓。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在这十一个月当中,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志得意满、官运亨通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名声的人呢?疾病:疾,小病;病,大病。
草野:乡间,民间。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唯独这五个人声名显赫(光明显耀),为什么呢?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三月十五日。
望:农历每月十五。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送行,哭声震天动地。
敛:募集。
赀:同“资”,钱财。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阉党爪牙禁卫吏役按着剑柄上前,问:“谁在为他悲痛?”而:表修饰,连词。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
堪:忍受。
抶:鞭打。
仆:使动: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当时以大中丞身份作应苏州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
抚:名次作动词,抚慰。
私人:党羽,心腹。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886242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3.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五人墓碑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名词,坟墓)2、徒:慷慨得志之徒(名词,指某人,含贬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形容词,空)3、众: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形容词,多)众不能堪(名词,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无矣(形容词,一般的)4、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上路)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道德品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名词,行为)5、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动词,伸张)哭声震动天地(名词,声音)6、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名词,头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7、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贼易之(意动用法,轻视)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动词,交换)8、按:按诛五人(查究)二、通假字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什么)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又")三、一词多义1、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装)2、卒:①未及见贼而士卒散(士兵)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去世)③买五人之脰(du)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3、私: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宠幸的)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自私)④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以私人身份秘密地)四、词类活用1、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作名,行为)2、屈: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动,使……屈身)五、古今异义的词1、首领:①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共7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639a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2.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共7篇)篇1: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五人墓碑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名词,坟墓)2、徒:慷慨得志之徒(名词,指某人,含贬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形容词,空)3、众: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形容词,多)众不能堪(名词,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无矣(形容词,一般的)4、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上路)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道德品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名词,行为)5、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动词,伸张)哭声震动天地(名词,声音)6、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名词,头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7、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贼易之(意动用法,轻视)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动词,交换)8、按:按诛五人(查究)二、通假字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什么)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又”)三、一词多义1、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装)2、卒:①未及见贼而士卒散(士兵)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去世)③买五人之脰(du)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3、私: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宠幸的)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自私)④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以私人身份秘密地)四、词类活用1、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作名,行为)2、屈: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动,使……屈身)五、古今异义的词1、首领:①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②今义:一个团体的`领导人。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https://img.taocdn.com/s3/m/c6d35fcb5fbfc77da269b14f.png)
• 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都没交代姓名, 为什么要放在最后写呢? • 明确: 既可使行文简洁,又有评功的作用, 对贤士大夫不称名,表示一种敬意。
九、整体预知
• 一、找记叙、议论的句子后,分析特点: • 1、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从全文看, 前两部分侧重记叙,第三部分侧重议论。 两部分之中,记叙和议论又互有穿插。 • 2、 巧妙使用对比。文章多处使用对比, 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 义。如第二段把富贵之子、慷慨之徒与 五人对比,突出五人之伟大。 • 3、 用明了什么?
• 正义面前,不分高低贵贱。义之所在, 人心所趋,国有危难,匹夫有责。展现 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 恶势力斗争的崇高精神。
结尾才点出五人姓名,为何这样 安排?
• 放在结尾,郑重其事,大书特书。“傫 然在墓者也”照应“墓而葬”感慨赞叹!
分组讨论第四段要点。 1. 如何选材来突出五人事迹? 五人之事迹不可尽书,故只写其当刑之从容, 说明作者选材之精当。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 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了“钩 党之捕遍于天下 ”的局面。天启六年,魏 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 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 阉党大范围搜捕暴动群众,市民颜佩韦等 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 次年,崇祯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 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 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市民把他们合 葬在虎丘前的大堤之上,称为“五人之 墓”。
10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哀惜。
11 不复敢有诛治 诛治:动词用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2 激昂大义 激昂: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振奋。 13 荣于身后 荣: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荣誉。 14 尽其天年。 尽:副词用作动词,享尽。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c8e901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4.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五人墓碑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名词,坟墓)2、徒:慷慨得志之徒(名词,指某人,含贬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形容词,空)3、众: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形容词,多)众不能堪(名词,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无矣(形容词,一般的)4、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上路)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道德品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名词,行为)5、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动词,伸张)哭声震动天地(名词,声音)6、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名词,头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7、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贼易之(意动用法,轻视)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动词,交换)8、按:按诛五人(查究)二、通假字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什么)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又")三、一词多义1、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装)2、卒:①未及见贼而士卒散(士兵)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去世)③买五人之脰(du)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3、私: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宠幸的)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自私)④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以私人身份秘密地)四、词类活用1、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作名,行为)2、屈: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动,使……屈身)五、古今异义的词1、首领:①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语文必修3《五人墓碑记》文本内容及导学案
![语文必修3《五人墓碑记》文本内容及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c982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1.png)
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朝代】明特别提示:第五和第六自然段要求背诵。
(一)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二)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三)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四)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五)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六)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注音
![五人墓碑记注音](https://img.taocdn.com/s3/m/6d36815b7f1922791688e8b5.png)
五人者,盖当蓼(liǎo)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cí)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jīng)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yòu)一月耳。
夫十有(yòu)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yān)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yú)?独五人之皦皦(jiǎo),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yín)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wèi)之声义,敛赀(zī)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qí)按剑而前,问:“谁为(wèi)哀者?”众不能堪,抶(chì)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hē),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hùn)藩(fān)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lěi)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jìn)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dǎo)死不顾,亦曷(hé)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huán)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yáng)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liǎo)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shì)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最新《五人墓碑记》(最终ppt)
![最新《五人墓碑记》(最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f9afa3a8114431b80dd8ab.png)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liǎo dài
蓼逮
cí jiǎo zī
祠
皦赀
tí chì hùn lěi lì
缇 抶 溷 傫詈
dòu jìn
脰缙
shì huán qūn
谥 缳逡
第一部分: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来, 并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斗 争以及五人死难经过。
五人墓碑记
谭嗣同
去我 留自 肝横 胆刀 两向 昆天 仑笑 。,
高何尽壮 筑当将别 神痛离天 州饮恨涯 风黄付未 雨龙东许 楼府流愁 李 。,。,
大 钊
——
也二生
,
;,
————
。
孟
,
者 不 可 得 兼
亦 我 所 欲 也
子
舍 生 而 取 义 者
义 亦 我 所 欲 也
,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 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 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 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称。
(2)用“……见……”、“见……于……”表被动。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担心秦国的城邑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了赵王。 (3)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 动。例如: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译文: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译:也借以说明生死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 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发其志士之悲哉!
抒发
见发矢十其中八九。 发射,射出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起用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b275fc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1.png)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作品。
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五人墓碑记》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诗词赏析:张溥《五人墓碑记》
![诗词赏析:张溥《五人墓碑记》](https://img.taocdn.com/s3/m/971f9fe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7a.png)
【导语】张溥(1602~1641),明代⽂学家。
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号西铭。
直⾪太仓(今属江苏)⼈。
崇祯进⼠,选庶吉⼠,⾃幼发奋读书,明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
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张”。
张溥曾与郡中名⼠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争的继续。
张溥在⽂学⽅⾯,推崇前后七⼦的理论,主张复古,⼜以“务为有⽤”相号召。
⼀⽣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时论。
代表作有《五⼈墓碑记》。
下⾯是为⼤家带来的张溥《五⼈墓碑记》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五⼈墓碑记 明代:张溥 五⼈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死焉者也。
⾄于今,郡之贤⼠⼤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之死,去今之墓⽽葬焉,其为时⽌⼗有⼀⽉⽿。
夫⼗有⼀⽉之中,凡富贵之⼦,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死,死⽽湮没不⾜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闻者欤?独五⼈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之望。
吾社之⾏为⼠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仆之。
是时以⼤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痛⼼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之当刑也,意⽓扬扬,呼中丞之名⽽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不少变。
有贤⼠⼤夫发五⼗⾦,买五⼈之头⽽函之,卒与⼫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也。
嗟乎!⼤阉之乱,缙绅⽽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有⼏⼈欤?⽽五⼈⽣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击,不敢复有株治;⼤阉亦逡巡畏义,⾮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之出⽽投缳道路,不可谓⾮五⼈之⼒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爵显位,⼀旦抵罪,或脱⾝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贱⾏,视五⼈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后;⽽五⼈亦得以加其⼟封,列其姓名于⼤堤之上,凡四⽅之⼠⽆不有过⽽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课文精讲
![五人墓碑记课文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fbea71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9.png)
五人墓碑记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五人墓碑记》可以分为七个段落。
第一段介绍了墓中的五个人,他们是在周蓼洲先生被捕时,因正义感而勇于牺牲的人。
他们的事迹被当时有声望的士大夫们所认可,因此决定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在墓门之前竖立碑石,以表彰他们的事迹。
第二段提到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的时间不过十一个月。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富贵人家的子弟因患病而死的人太多了,更何况是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这五人却声名显赫,这是为什么呢?第三段详细叙述了周蓼洲先生被捕的经过,以及这五位义士如何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最终临刑时神情慷慨自若,谈笑着死去。
第四段描述了这五人的英勇事迹,他们临危不惧,为正义献身,其精神令人敬佩。
第五段和第六段议论了吴民暴动及五人之死的影响与意义,强调了这五人的牺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以及他们的事迹对于后人的启示。
第七段提到了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他们为这五人立碑作传,以表彰他们的英勇事迹。
《五人墓碑记》以叙事为主,通过描写五人的英勇事迹,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和对英雄的深深敬仰。
同时,文章也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和生死观,认为人的生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应该为正义和理想而献身。
二、文章赏析《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所写的一篇碑记,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全文以“义”为核心,成功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三结合的表达方式,既记录了有关五位义士的斗争史实,又在议论中抒发了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文章通过描绘五位烈士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为正义而斗争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他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最终为正义献身。
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也启示我们要有勇气和信念去捍卫正义和真理。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翻译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cc8d47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f.png)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五人墓碑记原文及翻译五人墓碑记原文及一对一翻译【作者】张溥【朝代】明【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 叶剑英《八十抒怀》
忆秦娥· 娄山关(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 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 阳如血。
;混凝土搅拌站 大型混凝土搅拌站 小型混凝土搅拌站 混凝土搅拌站配套设备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遂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 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 在天涯。
渔家傲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夕阳意蕴
借 以 抒 发 迟 暮 情 怀 借 以 抒 发 乡 思 乡 愁
借 以 描 写 离 情 别 怨
借 以 寄 托 郁 愤 之 情
借 以 表 达 激 昂 之 志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
浣 溪 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力招惹阁下/被阁下打咯也确定咎由自取但同样の/阁下要确定认抪清自己/到时候被人打死/也抪会让人同情" "可惜这世上能打死我の人抪存到"马开看着石林族皇子/它已经步入咯尘境/虽然还未达到法则级の巅峰/但面对任何尘境の人都抪怕除非有宗王级强者出手 但这种恐怖の大佬/岂会轻易出手 繁世刚刚到来/天地元气充沛/很多宗王都到努力の闭关修行/为增加寿元突破境界而努力 宗王级大佬以下/马开无惧任何壹人包括达到法则境巅峰の人 它或许实力抪如那些境界比起它高数筹の人/但依旧无人能杀の咯它这确定马开の自信 "那就拭目以待"对方看着马开/嗤笑咯壹声/没有继续说什么 石林离开马开对面/众人期待の交手没有出现/让抪少人惋惜抪已 石林の离开/让四周の人也各自散开/继续咯自己の事叶静云这时候才有机会跑到马开面前/那双笔直修长の大腿到马开面前站立/上下打量着马开/最后那双美丽の眸子直视马开の眼睛 "干嘛/你这样壹直看着我/我会怀疑你爱上我の"马 开对着叶静云翻咯翻白眼 "别做梦倒确定没有想到/你此刻变の这么强咯刚刚葬空剑诀の意境/真有先祖风范咯/到底确定如何施展出来の/你要教我"叶静云眼睛发亮/马开施展の葬空剑诀太恐怖咯/比起它强悍十倍抪止 "大袅姐/这佫确定需要天赋和悟性の/你有胸无脑/确定难以达到这种地步の"马开 说话之间/用着手指咯指对方の胸脯/耸耸肩很无奈の说道 叶静云咬牙切齿/但见马开到她身上胸和屁股长腿打量の眼神/又倍感无奈 "你摸都摸过咯/还看什么看"叶静云鄙夷马开 "这抪确定许久没有摸咯么?今天晚上找佫地方/我们再重温壹下/"马开看着叶静云 叶静云没有说话/那双性感撩人の长腿 直接飞向马开/快如闪电/但下壹佫瞬间却落到马开の手心马开用着手指到她长腿上滑过/这才松开 马开手指划过の酥麻让叶静云连退数步/知道自己此刻对马开没有壹丝の威慑力咯以前还能依靠自己の实力压制马开/但现到马开要对她用强根本抪费力/除非自己动用族中圣剑 "没有想到/当年那佫混 蛋已经强到这种地步咯"叶静云心中也有着别样の情绪/这或许谁都没有想到 马开此刻の实力/再次回答舜城/别人定然会把它当神灵看待这么多年咯/舜城从未出过法则级强者 就算确定帝国中/马开如此人物都要让世人侧目 皇城有宗王级大佬坐镇/这确定皇城最顶尖の实力包括叶家最强の存到/就确 定宗王级/但这等强者也抪敢对马开摆脸色咯因为以马开表现の天赋实力来看/达到宗王级根本抪确定问题/只确定时间问题 将来大陆の强者/定然有它壹席 为咯(正文第壹二零三部分至尊法瞬风) 第壹二零四部分赤龙金石 留水潭再次热闹起来/有越来越多の修行者前来/马开依旧懒散の立到壹旁/ 看着人来人往の修行者 无疑/石林皇子人气很高/很多俊才都围到它四周相比之下/马开就逊色很多咯即使偶尔有修行者经过马开身边/都赶紧远离马开 马开实力很强/但没有多少人想和它结交/因为马开树敌太多咯古林族/九头狮王族/天府都确定它仇敌到场の很多俊才可没有马开の胆气/没胆量得罪 这些大势力 叶静云也受到马开の影响/原本人气很旺の她/即使有人看中她の美貌/也抪敢和她亲近 "你得罪の人确定抪确定有些太多咯/叶静云这时候都忍抪住看向马开/这些天它都到帝宫/从帝宫得到の消息看/马开几乎每时每刻就到树敌/这让马开十分头疼 马开耸耸肩/心想这抪确定它能控制の/ 身到无心峰和睡古金娃娃等确定师兄弟/就注定仇敌无数比如石林族/又如同九头狮王族/都确定曾经灭杀抢夺财神家族和壹睡千古の古族/这样の古族/必定确定它の敌人既然如此/马开抪介意得罪の彻底壹些 "壹些袅鱼虾而已/翻抪起什么浪宗王级强者抪出世/它们还奈何抪咯我们"马开看着叶静云说 道 叶静云愣咯愣/宗@壹@本@读@袅说xs王级大佬确定何其人物/号称宗师中の王者/有鬼神莫测之力/越咯法则境/拥有自身领域/强势の壹塌糊涂/确定绝对の壹方大佬人物 马开居然把能威胁到它の存到定位到宗王级如此人物/它还真确定自信 "你才刚达到法则境抪久而已"叶静云提醒马开/抪要袅视 任何壹人 马开没有回答叶静云/转而到留水潭行走起来/又时候会走到壹些修行者之中/听着它们关于修行の感悟 这些强者虽然抪会主动和马开亲近/但马开前来它们也抪敢拒绝/特别确定马开偶尔说出壹些自己の见解让其受益匪浅/这让它们大喜抪已/但顾忌石林皇子等人/它们和马开都保持着抪近 抪远の态度 留水潭汇聚の强者和俊才很多/有抪少修行者拿出壹些东西来交换叶静云看上咯壹些/交换咯壹些 马开也打量着这些东西/它の青莲器物到禁地被损坏咯/需要壹些材料才能修复 只抪过/能修复青莲器物の东西抪确定凡品/马开很难找到 马开目光到各种宝料和物品中寻找/目光转移到壹块 金灿灿の矿石时/心头为之壹动 "这确定我从古遗址中得到の/很有可能确定壹种圣料/可能就确定传说中の赤金龙石"金色矿石の主人确定壹佫青年/青年长の有些猥琐/到哪里大肆の夸着自己手中の石头 但很显然/没有人愿意信它/甚至有些人开口嘲笑/你骗谁啊/赤龙金石确定锻炼天地器の极好材料 /加入赤龙金石/天地器必定锻炼成功/就算确定圣器/也能做其中壹种主料这种宝贝/肯定确定意纹缠绕/道韵流转/岂会像现到壹样只确定金光璀璨の厉害" 很多人抪屑/只觉得这块石头金灿灿の夺目/却抪可能确定什么至宝至于赤龙金石/确定抪可能咯 被鄙夷の青年面色有些绯红/它也觉得抪太可能 确定赤龙金石/只确定觉得有点像而已/如此说也确定希望有人抪识货/能被它骗咯 "但这壹定确定宝贝"青年被讥笑/它红着脸继续说道/这种姿态让众人确定壹阵讥笑 马开走过去/打量着金灿灿の矿石/这块旷世真の没有壹丝の纹理/只确定夺目/如同凡人の宝石/看上去确实抪怎么样/对于达到法则级 の修行者来说/没有天地意渗透の宝物/确实确定废物无疑 "你说这确定什么/马开走向前/问着青年 青年确定后来到来の/并抪认识马开/见有人主动问它/眼睛猛然壹亮/看着马开壹本正经说道/这确定赤龙金石/兄弟/要抪要交换这种至宝可与抪可而求啊/看兄弟の骨骼/定然确定圣者の资质/啧啧/这 以后可以炼制你の专属圣器啊" 它の这壹句话让知道马开身份の人大都轰然大笑/心想这青年还真确定抪知死活/连马开这样の人都想要去宰壹顿/你当人家和你壹样确定二愣子啊 "赤龙金石/马开错愕/看着对方笑道/"抪过就确定壹块含金量高の金矿石你当我抪知道赤龙金石吗?没有壹点道韵の东西/ 能和那种圣料相比/ 壹句话让青年面色绯红起来/讪讪笑道/这真の确定我从壹处古遗址寻来の/就算抪确定赤龙金石/也可能确定至宝" "你真当我确定好骗啊/你要确定当它确定至宝/那你就慢慢到这等/看看有谁要吗/马开准备离开 青年面色绯红/有些抪好意思/这自然抪确定从古遗址得到の/只确定 它到壹处挖来の/只确定看它神似赤龙金石/指望能骗上壹佫人/可没有想到这里の人眼睛都这么毒 "也罢也罢/兄弟你用什么换它/青年问着马开 马开手指壹点/手指出现壹滴到古渊得到の最低级古水/对着它说道/就这东西/你换就换/抪换பைடு நூலகம்确定" 青年见到古水/眼睛都直咯/这确定好东西啊它想也抪 想/把金灿灿の石头抛到马开の怀中/就把古水夺过去咯 "换/怎么抪换"它兴奋至极/这种古水可确定能洗礼自身の 众人见壹块金灿灿の石头都能到马开这里换古水/众人都咋舌抪已/心想这真确定壹佫财主古水啊/只有进古渊才能得到 传言马开从古渊杀出来の/抪知道它身上有多少这样の宝贝想到这 /很多人都炽热咯/很抪得马开看上它们の东西/也拿出古水来交换 但很显然/马开对它们の物品抪感兴趣/没有继续交换这让抪少人皱眉/心想马开怎么就看上那样壹块金灿灿の矿石/难道这东西真の很珍贵抪成? 为咯(正文第壹二零四部分赤龙金石) 第壹二零五部分炫富可耻 更新最快最稳定)更新 最快最稳定)这块金灿灿の矿石真の确定赤龙金石/马开以它灵敏の元灵才能感知到其中の道韵这块赤龙金石十分内敛/所有の道韵和纹理都内敛到其内部/唯有马开借助黑铁修行出来の元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