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52蒲留仙写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蒲留仙写书
一、美文精读
【文学常识】
《蒲留仙写书》是清代邹弢所作,邹弢,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字翰飞。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蒲留仙,即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他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文章主旨】
本文用简洁的语言对《聊斋志异》做了高度评价,写出了蒲松龄的生活状况,积累素材的过程和成书时间。
启示我们要想写出绝文妙笔,就要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不断积累材料.
【文言原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
故笔法超绝。
(选自《三借庐笔谈》)
【对照注译】
原文注释译文
蒲留仙【迹相】痕迹.蒲松龄
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
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妙简约,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
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非仅】不只是.【左
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
迁。
左丘明著《左传》,司马
迁生于龙门.
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
文章,不只是跟左丘明和司马迁
学的。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
【落拓无偶】境遇落魄,
没有伴偶.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
境遇落魄没有伴侣,
【性尤怪僻】,【为】村中童
子师,
【性尤怪僻】性格特别
怪僻。
尤:格外,十分.
【为】当,做。
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
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
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携】拿着。
【罂】大
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
拿一个罐子,
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
【贮】装着。
【具】准
备。
【淡巴菰】烟草的旧音
译名.
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
包烟草,
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陈】垫着.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
芦衬,
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于】在。
【置】放
置。
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
边。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
【过】经过.【必强执与
语】一定强留
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
和自己谈话,
他们和自己谈话。
【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搜奇说异】搜罗奇妙
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
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
的传说,任由别人讲所知道的奇
闻异事;
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则】就。
【或】有时.
【已】止,停止。
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
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
可以.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归】回去,回家。
【粉饰】用文笔修饰。
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
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
【如是】像这样。
如:
像。
是:这样。
【蒇
(chǎn)】完成。
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
完成。
【故】笔法超【绝】。
【故】所以,因此。
【绝】绝妙。
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作品赏析】
本文用简洁的语言对《聊斋志异》做了高度评价,写出了蒲松龄的生活状况,积累素材的过程和成书时间.本文重点写了他如何积累素材,勤奋著书的,启示我们要想写出绝文妙笔,就要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读后必练】(共30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0分)
①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 )②必令畅谈乃.已( )
③必强执.与语 ( )④如是
..二十余寒暑()
⑤相传先生居.乡里()⑥为.村中童子师()
⑦置.行人大道旁()⑧或.奉以烟()⑨归.而粉饰之( ) ⑩故.笔法超绝()2.翻译.(10分)
①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②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③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
④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
⑤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3.与“不求于人"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盖脱胎于诸子
B.下陈芦衬,坐于上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4.下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相传先生居乡里/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B.置:置行人大道旁/烟茗置身畔
C.为:为村中童子师/不足为外人道也
D.故:故笔法超绝/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2分)(原文回答)
6.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2分)
7.用文中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 ①到。
②才. ③拉。
④像这样。
⑤住。
⑥做,当。
⑦放置。
⑧有时.
⑨回去,回家。
⑩所以。
2. ①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②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
③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④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
⑤搜罗奇妙的故事和奇异的传说,任由别人讲所知道的奇闻异事。
3. D
4。
C
5. 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
6. ①搜奇说异。
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
7。
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二、趣文泛读
引避
有势利者,每出逢冠盖,必引避。
同行者问其故,答曰:“舍亲。
”如此屡屡,同行者厌之。
偶逢一乞丐,亦效其引避,曰:“舍亲。
”问:“为何有此令亲?”曰:“
但是好的,都被尔认去了.”
【译文】
有一个好虚荣的人,出门时遇到达官显贵路过,就避在一边。
同行的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那是我的亲戚。
”这样好多次,每次他都这样,同行的人都觉得讨厌。
后来,忽然路上遇到一个乞丐,同行的人就仿效他的做法,也躲避到旁边,说:“那个乞丐是我的亲戚。
”爱虚荣的人就问:“你怎么有这样的穷亲戚?”同行的人说:“因为凡是好的,都被你认去了。
”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
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