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及相关对策
高考散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及相关对策
![高考散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及相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d055802f78a6529657d5302.png)
拉 开很 大 的 差距 ,失 分相 当严 重 。 ’
关键词 :高考 ;散文 ;阅读 ;失分原 因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674—9324(2012)08—0258—02
众所周知 ,在高考散 文阅读时此类题 的分差 应该 不会太大 ,可事实上 ,高考散 文题 在得分上往往让 学生 拉开很大 的差距 ,失分相 当严重 。笔者结合 高考现状 , 就 失分 原 因与应 对措 施方 面谈 谈 自己几 点粗 浅 的认
【学法指导 】
高考散文阅读题失分原 因及相关对策
蒋兴勇 (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二 中语文组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作 为高考试题 中分量较 大的一块 ,散文 阅读在全 国卷 中一般 占22分 ,题 型为四道主观题 ,按照 由点到
面、由浅入深的规律设题 。大家都认 为高考时此题 的分差也不会太大,可事实上 ,高考散文题在 得分上往往让 学生
四、建立 多元化的评价 制度 对小组合作学 习进行评 价时 ,坚持 只有小组 团体 成 功 ,才 能代表小组成 员 的个人 成功 ,形成 “竞争 和合 作并存 ”的新 格局 ,使 得整个 评价 的重心 由鼓励个 人竞 争达标 转 向小组达标 和大家合作达标 。引导学生把个 人的成功融入到 团体 的竞争与合作 中去 ,从而更加激 发学生主动合作 的热情 ,从而达到共同提 高。对小组学 习的成果 、精彩的反馈汇报 ,教师要及 时进 行评价与鼓 励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化 的 ,可 以 自评 、 互评 、小 组评 、全 班评 ,加 上教师 评 ,使评 价更客 观 、准 确 ,让 每个学生都 看到 自己的长 处 、同学的优 点 ,正确 看待 自己的不 足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让基础好 的学生 感到提高 自己成绩 的同时 ,还必须 尽力帮助组 内其他 成员 ,让基础较差 的学生认识 到小 组 的成功取决 于每 个成 员的努力 ,变压力 为动力 ,使小组 内出现 互动 、互 助 、互勉 的局 面 ,极大地提 高了学生 的积极性 和主动 性 。 总之 ,学生小组合作学 习 ,使 每一个参与小组合 作 的学生既充分 表现 自我 ,也 在与他人相处 中学会 接受 他人 、欣赏他人 ,取长补短 、扬长避短 。在评价别人 的同 时 ,也接受别 人的评 价 ,有利 于形成 正确 的评价观 ,学 会与人相处 ,培养 自己良好 的心理 品质 。我相信只要我 们在教学 中能坚持做一个有心人 ,在探索过 程中时刻 学习 、总结和反思 ;我们 的小组合作学 习模式 会更加有 效 !
高考语文失分原因及对策
![高考语文失分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4a31f6d6c175f0e7cd137af.png)
高考语文失分原因及对策高考语文失分原因及对策(特级教师刘欣丽)1.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
比如有的考生笔墨太浓,扫描后字迹变成小黑点,阅卷老师看不太清楚,影响得分。
建议:从阅卷的经验来看,有这么几点:①写楷书,也就是说尽量不要连笔。
②字要写得稍大。
③需要写一大段文字时,写之前要规划好。
怎么办?一个字,练!如果你平时字写得丑,卷面糟糕,那就强迫自己慢慢写字,一笔一划地写。
2.出现错别字。
比如有学生把修辞手法“拟人”写成了“似人”,答题关键字写错了。
建议:多积累!答题一定要细心!3.阅读题答题字数太多,没有步骤。
建议:考生要特别注意,语文阅读题也要注意答题步骤,有些可以分步骤给分。
答题时写清楚要点就可以,字数太长反而导致要点不突出,有些答题还有字数限制。
比如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考生只需要写“比喻”二字就可以,不用写“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审题不到位。
有的没看清题就动笔,没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
如“正确的”、“不正确的”等限制词。
答非所问自然会失分。
建议:认真认真再认真!5.错位答题。
少数考生答案“错位”,再用箭头标注,这反而可能造成两道题全部失分。
特别是高考,实行网上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扫描后对应的答题内容,若出现错位,两道题都会失分。
建议:平时考试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学生一定要把卷面的题号对应好,防止答案错位。
阅读题注意在相应答题区间作答。
还有些考生作文忘记写标题,也冤枉丢分。
6.时间安排不当,先松后紧。
总有部分学生前面做题慢悠悠,后面做题急匆匆,造成后面习题答题时间紧张,或者没有足够时间检查,影响得分。
建议:一般试题赋分多少,就花相应的时间去做题。
例如作文满分为60分,写作文的时间最好在一小时左右。
如果被前面的难题绊倒,先果断放弃,做完其他题目再回头攻坚。
切忌一味啃难题,白白浪费时间。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探究题失分对策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探究题失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b55dbc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3.png)
主标题:散文研究题失分对策副标题:掌握应付策略,才能更为规范的答题。
重点词:应付策略,典型示例难度: 4重要程度: 4内容:一、应付策略:方向要明确,研究要深刻1.紧扣文本,找寻角度,明确看法研究题不是为所欲为的研究,而是立足文本的研究,因此需要尊敬文本所供给的所有资料,在解读文本时,不可以断章取义,一定依照文本的所有资料,特别是资猜中的重点内容,多问“为何”,从而思虑运用资料的本质,解决思想不深的问题。
2.答案简洁而规范考试时间不一样意考生信马由缰,长篇大论( 有明确字数要求的除外) ,因此答题时需要三言两语点到要害。
在组织语言作答时,要注意点(看法)、叙(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或引用) 、析( 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露) 、评 ( 经过剖析得出的结论) 四个方面的有机联合,这样就能防止看法不明、层次不清的问题。
二、典型示例:(2012 ·湖北高考) 阅读下边的文章,完成后边的问题。
耳边杜鹃啼罗琅子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往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准时。
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往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
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叫声,时近时远。
我住的地方邻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样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回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体也发自那边。
听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
三月份如花似锦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
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即是它的血化成的。
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绚烂的时候。
像此刻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泣啼的声音,传自山边。
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不过漂亮的附会。
杜鹃这类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奉承的。
听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余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他人巢中,等其余鸟代它孵育。
阅读理解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一)
![阅读理解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一)](https://img.taocdn.com/s3/m/f6f2c08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9.png)
阅读理解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一)
阅读理解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一、原因分析
1.不全面理解题目要求:有时候考生在仔细阅读题目时没有完全理
解题目的要求,导致回答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2.理解程度不够深入:某些考生在阅读文章时只停留在表面理解,
没有深入挖掘文章中的细节和隐含含义。
3.时间不够合理分配:有些考生花太多时间在短篇阅读上,导致后
面的长篇阅读题目做得匆忙、草率。
4.语言障碍:对于使用外语阅读和理解的考生来说,语言的障碍会
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影响。
二、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避免失分,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仔细阅读题目: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先花时间仔细阅读题目,
理解题目要求和答题要求。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先进行标注,并在找到答案后再进行回答。
2.多层次阅读:进行多次阅读,从整体到细节,逐渐深入理解文章
的主旨、内容和意图。
注意捕捉关键信息、词汇和逻辑关系,以
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3.合理分配时间:将考试时间合理分配给每个阅读材料,要兼顾短
篇和长篇阅读,避免花费过多时间在某一篇文章上,导致对其他
文章的理解不足。
4.提升语言水平:通过多读英文文章、增加词汇量、积累常见表达
方式等方式提升语言水平,增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
总结:阅读理解失分主要是由于未完全理解题目要求、表面理解、时间分配不合理和语言障碍等原因所致。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我
们可以采取仔细阅读题目、多层次阅读、合理分配时间和提升语言水
平等改进措施,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避免失分。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分析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7355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4.png)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分析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的常考题型之一,也是很多高中生失分严重的一个题型。
那么,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怎么得高分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期望大家宠爱!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1、对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来说,既然是散文,就要主抓中心,是在抓不住就猜,从文章动身,体现其中的正面思想。
2、其实对于散文阅读来说,始终是一个很扯的问题,由于很多时候原创看了老师出的问题都觉得很难回答,由于有的时候出题老师都没有读明白,更多的时候是在断章取义,所以这也就增加了高中生做题的难度。
3、做语文散文阅读的时候,要大胆的去自圆其说,要敢于写出自己的所说所想,假如你能在发挥主观能力并能自圆其说的话,老师也会给个不错的分数。
这就像是作文跑题一样,假如能够自圆其说,并且很有道理的话,也会有个不错的分数。
4、散文阅读想要得高分的话,关键在于找中心思想。
散文有的时候更依靠语感和社会积累,一般感性强的人反而更简洁找到中心思想。
5、做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时候,最简洁的方法就是先把散文大体扫瞄一下,然后看散文后的题目,依据题目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然后看题目问的是什么问题,依据问题去原文中找相对应的句子。
在答散文阅读的时候,最好把散文总结一下,找出中心内容,写出关键词即可。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1.明白三个问题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需明白三个问题,即“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要搞清这些内容,必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标题”,理清“思路”,抓“关键语句”,理解“主旨”。
“标题”,供应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亲密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头,必需加以关注。
2.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获“线索”,能理清思路。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e4875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8.png)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一、失分原因分析
在高三语文试卷中,学生常常会因以下原因导致失分:
1. 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由于语文涉及的知识点繁多,学生在应付考题时可能会出现某些知识点掌握不
牢固的情况,导致答题错误。
2. 理解能力不足
语文试卷中往往会有一些需要深度理解和分析的题目,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就很容易失分。
3. 写作表达不够规范
写作题在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定比重,学生如果写作表达不够规范,逻辑不清晰,写错别字或句子结构出错等,都会导致失分。
4. 马虎粗心
有些学生在答题时可能由于马虎粗心,没有仔细审题或者没有认真核对答案,
造成失分。
二、改进措施建议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试卷的得分率,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改进措施:
1. 查缺补漏,强化基础知识
学生应该重点关注语文知识点,及时查缺补漏,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建立知
识体系。
2. 多读多练,提升理解能力
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应该多读书、多练习,提升对语文知识和文学作品的
理解能力,培养深度思维。
3. 提高写作技巧,规范表达
学生应该多加练习写作,不断提高写作技巧,注意句子结构、用词规范,避免
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4. 注重细节,认真审题
学生在答题时要注重细节,认真审题,确保理解题意,不漏掉任何重要信息,以避免因马虎粗心而失分。
综上所述,通过查缺补漏,加强练习,提升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规范性,可帮助学生有效提高高三语文试卷的得分率。
希望同学们在备战高考过程中能够认真贯彻以上建议,不断提升自身语文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4.1 散文阅读 梳理散文思路题失分对策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4.1 散文阅读 梳理散文思路题失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70a364ccaaedd3383c4d3be.png)
主标题:散文思路题失分对策副标题:掌握应对策略,能更好地答题!关键词:应对策略,失误分析难度:3重要程度:4内容:一、应对策略:围绕线索,清晰表述1.首先围绕题干指向,寻找线索,给文章切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再围绕线索进行表述,做到陈述对象保持一致。
2.答案表述时尽量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首先××,其次××,最后××方式二,(1)××;(2)××;(3)××二、失误分析(2012·重庆高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阳梦晓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
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
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
高考散文题答题失误诊断及矫正
![高考散文题答题失误诊断及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da403bff5fbfc77da269b1e2.png)
高考散文题答题失误诊断及矫正作者:陈永莉编辑:陈永莉【案例描述】1、背景近年来的高考中,考生解答现代阅读试题,理解、概括、分析,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阅读质量和考场得分。
2、问题失误类型一:词义理解忽视语境失误类型二:句意分析表面化失误类型三:情感分析角度单一失误类型四:归纳偏离要求失误类型五:概括文意不确切失误类型六:评价脱离文本【诊断分析】下面,对学生答题失误进行实例诊断分析。
失误类型一:词义理解忽视语境例1 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画线句子中“空碗”一词的含义。
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
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
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
我们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所以说尽管我们过得很热闹,但内心是空虚的;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不过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罢了。
(迟子健《是谁扼杀了我们的哀愁》)考生误答:①人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没有了哀愁。
②生活表面热闹,内心空虚。
分析:考生仅将眼光盯着一个段落,没有将其放在全篇的大语境中考查。
在作者看来,生活的碗之所以是“空”的,是因为里面没有“哀愁”,而“哀愁”的含义是“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即人文关怀。
对策:依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对文中的关键词语的理解,要与文章相关段落,甚至主题思想联系起来思考。
参考答案:①人们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产生哀愁的土壤。
②人们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心灵茫然而焦渴,生活表面的热闹繁华难以掩饰内心世界的空虚无聊。
③纷繁富足的生活里表现出人文关怀的缺失。
失误类型二:句意分析表面化例2 阅读下面的语段,谈谈画线语句的含义。
我悲秋,我亦恋秋。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愁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怀莫名的悲哀。
高考散文阅读题解题思路与得分要
![高考散文阅读题解题思路与得分要](https://img.taocdn.com/s3/m/5ddc20f21a37f111f1855bfe.png)
高考散文阅读题解题思路与得分要诀现代文阅读,目前大都考的是散文的阅读,这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
本题一直是全卷各题中得分率最低的。
因此在考试中应该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把握规律,掌握技巧,从而越过这道高考中考生的“伤心岭”。
散文阅读考试命题往往在4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三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怎样做好散文阅读题,力争获得理想的高分呢?根据历年的高考大纲和高考试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
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
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⑴语段结构分析。
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两句话,同时这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⑵全文层次分析把握全文结构层次,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
分析全文层次,首先可抓标志性句子或词语。
有的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会有结构大致一致的句子反复出现,这就是标志性句子。
2.析词语,明情感,挖掘隐含信息。
文章是由词语和句子构成的。
词语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出现的,它要跟其他词语组合成句才能表达意思。
所以,对于文中词语的理解,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
特别是散文,她承载了作者充沛的情感,作为文章的组成成分——词语就必然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有时还可能蕴含着非常含蓄的隐含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词语进行语义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努力挖掘出其中的隐含信息。
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的丢分题型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的丢分题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7890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0.png)
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的丢分题型总结一、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容易丢分的题型之一。
学生丢分的原因主要为阅读不准确、理解不深入、选择不准确等。
1. 阅读不准确:这是丢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忽略细节,导致对问题的理解偏差,选择错误答案。
要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并在阅读后做好总结和复盘。
2. 理解不深入:有些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思考,导致答案选择错误。
对于理解不深入的原因,可能是对于文章的主题、结构、作者观点等没有深入思考,只停留在表层。
要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注重思考和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 选择不准确:有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容易被某些选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要避免这种情况,学生要注意选项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高考语文中的一个常见题型,也是容易丢分的题型之一。
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 选词不精准:有些学生在填空时,用词不准确,导致句子不通顺或者与文章意思不符。
要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在选择词语时要注意词义搭配和上下文逻辑关系。
2. 理解不深入:有些学生在填空时,只停留在表面理解,没有深入思考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导致填错答案。
要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在填空时要仔细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注重分析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 语法错误:有些学生在填空时,由于对语法规则的mastery 不够,导致填写的词语在语法上存在错误。
要避免这种情况,学生要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和练习,熟悉常见的语法错误。
三、作文题作文题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容易丢分的题型之一。
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 内容不全面: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只涉及到表面的内容,没有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导致作文内容贫乏。
要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并提供充分的论据和例子加以支持。
2022届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2022届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1a34e5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a.png)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一一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每年高考散文得分率普遍较低,从复习的角度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
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 阅读技巧一一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前提1.树立主题意识把握主题是整体理解文章的前提。
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由此,产生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原则一一主题辐射,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
散文“形散神不散”“神不散”就是文章的主题集中明确,而“形散”又加大了考生把握散文主题的难度。
散文的文体特征,使得散文阅读的高考命题更是强化了主题辐射的原则。
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2.树立整体意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
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
比如江苏卷所选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诗意画面的描绘中体现着作家对文明、文化的深沉思考。
文章共四段:第一段承题目而来,具体描写烟雨中的老牛。
第二段,描写白鹭飞来,有“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并把牛背当成了“宽敞的步行街”第三段,揣想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面对这幅图的感受。
第四段,是全文最值得品味的部分。
在这里,作者先说“我在想着那个农人。
……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再写“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
大山下的土地……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进而写“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最后以“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比喻眼前这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真切地表达了包括“我”在内的“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对它“永远的牵挂”综观全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出一种醇厚而迷茫的情感,在平易中具有动人的力量。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表达技巧题失分对策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表达技巧题失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93e21a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6.png)
主标题:散文表达技巧题失分对策副标题:掌握应付策略,才能更为规范的答题哦!重点词:应付策略,典型示例难度: 4重要程度: 4内容:一、应付策略:要解决失分问题,需要做好“一、二、三、五”项工作:“一”,指一定建立一套对于各种表达技巧的名称、特点和表达成效以及实例的知识网络。
“二”,指两个联合。
第一个联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一定与文章的中心相联合,第二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当和语言相联合。
“三”,指三个步骤:确认所用技巧→详细解说→简述利处。
“五”,指五个切入,在“确认所用技巧”中大概能够从五个角度切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造技巧、语言特点。
二、典型示例:(2012 ·浙江高考)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后边的问题。
母亲的中药铺甘典江(1)那时候,我最喜爱去的地方,除了新华书店,就是母亲的中药铺,由于我喜爱嗅闻那些中药的滋味,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亲当过光脚医生。
八十年月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进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3)医疗站在我念书的中学邻近,临街两间旧木房。
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
和母亲一同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
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
除此以外,即是无休无止地聊天。
我注意到,她们抓药特别麻利,瞟一眼处方,就能够找到相应的抽屉。
仅凭手抓,就基本正确,最后仍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
而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他人。
(4)只需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厚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可是气来。
我望着那些神奇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喜悦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名字曼妙的植物。
自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余异类,比方“朱砂、雄黄、海马”,忍不住使我产生了有关的联想:这朱砂,一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企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
阅读理解丢分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阅读理解丢分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03eb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4.png)
阅读理解丢分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1. 哎呀呀,很多同学阅读理解丢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题不仔细呀!就像走路不看路,那能不摔跤嘛!比如说读题的时候把“不正确”看成“正确”,那可不得答错啊!解决方法就是要一字一句地读题,拿不准就再读一遍呗!
2. 你说说看,还有很多人是根本没读懂文章就开始答题,这能行吗?这就好比还没搞清楚地图就出去闯荡,不迷路才怪!比如文章说的是秋天的景色,却答成了春天,这不是瞎答嘛!那怎么办呢?当然得先把文章读懂读透呀,多读几遍呀!
3. 嘿,好多人不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容易丢分啊!这就好像你不知道某个工具咋用,还咋干活呀!像遇到个成语不知道啥意思,可不就理解不了句子啦!那这就得平时多积累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就赶紧查呀!
4. 哎呀,有的人是不会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呀,这就像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能走到正确地方吗?比如说读完一篇文章,不知道它到底想说啥。
这可不行呀!得学会找关键语句来概括呀!
5. 你们知道吗,不仔细分析题目要求也是个大问题呀!这就像人家让你向东走,你偏往西跑,能对吗?比如题目让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却只在文章里找答案。
那就要看清题目要求再作答呀,别着急呀!
6. 哇塞,还有人答题不完整也丢分好多呢!这就像盖房子只盖了一半,不稳固呀!比如只回答了一点,还有其他要点没写上。
得把要点都写全啦,一个都不能少呀!
7. 哼,有些人写字潦草得都看不清,这能得分吗?这就好像你的脸脏兮兮的,别人能喜欢吗?所以一定要把字写工整呀,别让老师看不清呀!
我觉得呀,只要大家能做到这些,阅读理解就不会丢那么多分啦!咱得重视起来呀!。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策略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c5fbb432b160b4e767fcf0a.png)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策略散文阅读题作为语文高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
要提高散文阅读理解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读全文,把握主旨1.深入品味标题内涵,初步把握作品情感标题是作品的文眼,它或多或少地给读者一定的信息、思考或暗示。
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应该把它们挖掘出来,为我们理解所用,这样可以降低我们理解文章的难度。
2.找寻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我们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段意,归纳中心思想。
归纳段意可以通过勾画关键词句来完成,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等,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具体方法如下:(1)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首先应当通读两遍文章。
速读: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意,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2)勾画标记关键信息。
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3)把握作者情感倾向。
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
在叙述和描写中常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
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和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和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3.合并分层,把握全文的思路读完全文后,要根据自己对每段段意的把握来给全文分层,从而把握全文的思路,进而明确把握全文的主旨,为后面的答题做充分的准备。
这一过程可总结为:二、认真审题,获取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词句含意理解题失分对策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词句含意理解题失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df2dd046137ee06eef918ba.png)
主标题:词句含意理解题失分对策副标题:掌握应对策略,能更好地答题!关键词:应对策略,典型示例难度:重要程度:内容:一、应对策略:“三看一虑”避免理解片面肤浅“三看”一一“看”词句位置,“看”词句特征,“看”上下语句“看词句位置”,即看其处于文章结构首、中、尾的哪个位置。
“看词句特征”,即看考题是从哪一命题角度出题的,是情感义,还是特殊义;是含蓄句, 还是修辞句;然后思考这一考题需要从哪些思维角度切入回答。
“看上下语句”,即有时该句的前面或后面就有解释该句含意的句子,而考生只需把它拿过来,稍加变通,即可准确作答。
“一虑”考“虑”该词句与文章主旨、作者情感态度的关系,这样能避免肤浅化。
二、典型示例:(2012 •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听朗诵孙犁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
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
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
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
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
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
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
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
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
他们的言行,在当时,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
现代文阅读题失误原因及对策例析
![现代文阅读题失误原因及对策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19cb5dff00bed5b8f31d0c.png)
现代文阅读题失误原因及对策例析作者:沈琴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3年第02期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历年高考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在这一部分失分率相当高。
概况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审题不准,答非所问,随心所欲,主观臆断解题示例1:芦芙荭的散文《一只鸟》第一问是: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并简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6分)解题分析:这个题目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而有的学生只回答了其中一个问题,即使回答了两个问题,也未注意到“跌宕”二字,只是一味地概括故事情节,显然没有认真审题。
解题示例2:2010年河北衡水中学调研题《纤夫》第15题:作者为什么说纤夫只是“谋生而已,与伟大却像隔着几重山头”?(6分)解题分析:有学生答成:纤夫,趟河拉纤的苦力。
这种人一无生产资料,二无一技半长,只是靠着有几分蛮力,给人拉船运货,辛苦谋生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理想、志向、情操,甚至人格,又怎么能跟“伟大”联系上呢?这个答案完全是主观臆断,根本没有从原文寻找答案,未能做到就题答题。
技巧点拨:答题的原则是回归原文,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不能主观臆断。
另外要认真审题,不能犯低级错误。
如 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第1小题:请用一句话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
(不超过10个字)可有的学生偏偏写了11个字。
有的题目要求“分三点对此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就只能答三点,而且必须概括。
题目问的是怎样写还是问为什么要这样写,题目问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还是要求推导出事情的必然结果,回答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因此,一定要认真揣摩题干,明确“问”与“答”之间的内在关系,以确定解答的方向和具体内容。
二、就题论题,牵强附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题示例3:季羡林的散文《月是故乡明》文中有一句是写年近耄耋,所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后有这样的题目,分析该句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如何应对高考语文散文难度解析题
![如何应对高考语文散文难度解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b76e3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3.png)
如何应对高考语文散文难度解析题引言高考语文考试中,散文阅读是让学生感到棘手的部分。
散文难度解析题不仅要求学生对散文的整体内容和主旨有深刻理解,还需要分析散文的写作技巧、语言特色和结构安排。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你详细解析如何应对高考语文散文难度解析题。
1. 熟悉散文类型和特点首先,学生需要熟悉高考常考的散文类型,如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等。
每种类型的散文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例如,叙事散文强调故事的连贯性和生动性,抒情散文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说理散文则侧重于逻辑论证和观点阐述。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 掌握答题技巧在回答散文难度解析题时,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这里提供几个关键步骤:•快速浏览全文:首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散文的主题和大意。
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部分,这些往往包含了文章的核心信息。
•细读关键段落:接着细读文章中的关键段落,特别是首尾段和中间的过渡段落。
这些段落往往包含了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分析写作技巧:在答题时,学生需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例如,作者是否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是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的。
•关注语言特色:散文的语言特色是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学生需要注意文章的语言风格、句式结构和用词特点。
例如,文章是否使用了幽默、讽刺等语言风格,句式是否丰富多样,用词是否准确生动等。
3. 练习答题格式在高考语文考试中,答题格式也是评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应该练习按照规定的格式答题,确保答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以下是一个答题格式的示例:1.总结性回答:首先给出一个简洁的总结性回答,概括文章的主旨或观点。
2.分点阐述:然后分点阐述文章的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每个点都要清晰地展示出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论证思路。
3.举例说明:在回答中适当举例说明,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子要具体、贴切,能够有效地证明论点。
高考散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及相关对策
![高考散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及相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62fd72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73.png)
2012.03蒋兴勇作为高考试题中分量较大的一块,散文阅读在全国卷中一般占22分,题型为四道主观题,按照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规律设题。
照大部分人的想法,我们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学大致分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每天都在讲着课文,分析着每篇课文内容、写作技巧与情感主旨等,学生做散文阅读题的难度应该不大,高考时此题的分差也不会太大,可事实上,高考散文题在得分上往往让学生拉开很大的差距。
笔者结合高考现状,就失分原因与应对措施方面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失分原因1.不能深入理解文本,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
由于高考时间的限制,有许多同学在做现代文主观性试题时,往往是粗略看一遍,根本没有细读,匆匆扫一眼题目,就仓促答题,导致理解不透,审题不清,不明题意,答题不慎而失误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而失误最多的往往是遗漏.如2008全国1卷中第14题的答案,在“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这两点中,接近一半的人只答到一点,自然也就失去了一半的分。
不重视文本的理解,放弃了理解一篇文章的根本,自然不能深刻准确的理解,也就自然不能准确全面地答题了。
2.缺少正确的答题方法,没有清晰的答题思路读懂文本之后,认真审题是答对答好的又一个重要步骤。
相当部分考生不能抓住题目中的提示性的关键词语,从而导致答案信马由缰,随心所欲。
还是2008全国1卷第14题明明考查的是对关键词的理解,有的同学一个劲地答起了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犯了最低级的错误,失去了最不应该失去的分。
在对深层次问题的考查中,由于考生思路较狭窄,生活经验不足,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也容易失分。
另外,有些同学不会按分给点,不会先总后分,答题思路紊乱,想到哪写到哪,阅卷老师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得分低自然也就难免了。
比如2008全国1卷第15题的两道小题,我们在做答的时候就应该先联系上下文解释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然后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寄寓的作者的主观情感。
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失误诊断及矫正
![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失误诊断及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75f2ae4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44.png)
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失误诊断及矫正文学作品阅读题可以说是语文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分值重,主观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得分率最低。
如何成功有效地解答散文阅读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加强训练固然重要,而了解常见的失误情况并找到对策则能防“错”于未然。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下是笔者根据2007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全国卷Ⅰ)阅卷感悟所列出的五大失误情况,以示惊醒!失误一:先入为主高考阅读题的解答离不开具体语言环境的分析。
有些考生抛开文本,不注重品味语言、理解内容、体验感情,仅凭主观臆断、猜想或生搬硬套来作答,结果只能是谬以千里。
【例题】全国卷Ⅰ第14题: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对于第二问,有许多考生答“表现了胡杨林、左公柳的精神和大西北的荒凉和屈辱”。
这样的答案看似正确,实则为考生旧有意识的重复,而没有把事例具体到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没有考虑作者的真正意图,没有综观全文、领悟要义。
第二问答案:①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面貌。
②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矫正办法】牢记“答必有据”的原则,杜绝无凭无据的主观臆断;以具体语境为依托,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解题时要先从整体感知出发,萃取线索,理清思路,进而把握主旨。
在此基础上,再对具体问题深入分析。
失误二:丢三落四“归纳概括”题是高考阅读题每年都要考查的固定题型。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答题时应做到要点全面、主次分明、切合要求,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出来,切忌残缺不全、主次颠倒、以偏代全。
【例题】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此题赋分6分,答案可能为3点,每点二分。
文章前面写到“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表现了大西北的顽强不屈、粗犷坚韧,那么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的美是为了表现什么呢?与前文相比较,考生很容易答出“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大西北的美丽”这一要点,而很可惜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答案就此“戛然而止”,而没有继续从其他方面来归纳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散文阅读题失分原因及相关对策
作者:蒋兴勇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03期
内容摘要:散文阅读及其鉴赏是语文高考分量很大的一块,本文从高考要求和选文原则等方面对散文阅读题进行分析总结,对失分原因做全面的研究,针对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效阅读与备考。
关键词:高考散文阅读失分原因对策
作为高考试题中分量较大的一块,散文阅读在全国卷中一般占22分,题型为四道主观题,按照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规律设题。
照大部分人的想法,我们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学大致分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每天都在讲着课文,分析着每篇课文内容、写作技巧与情感主旨等,学生做散文阅读题的难度应该不大,高考时此题的分差也不会太大,可事实上,高考散文题在得分上往往让学生拉开很大的差距。
笔者结合高考现状,就失分原因与应对措施方面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失分原因
1.不能深入理解文本,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
由于高考时间的限制,有许多同学在做现代文主观性试题时,往往是粗略看一遍,根本没有细读,匆匆扫一眼题目,就仓促答题,导致理解不透,审题不清,不明题意,答题不慎而失误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而失误最多的往往是遗漏.如2008全国1卷中第14题的答案,在“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这两点中,接近一半的人只答到一点,自然也就失去了一半的分。
不重视文本的理解,放弃了理解一篇文章的根本,自然不能深刻准确的理解,也就自然不能准确全面地答题了。
2.缺少正确的答题方法,没有清晰的答题思路
读懂文本之后,认真审题是答对答好的又一个重要步骤。
相当部分考生不能抓住题目中的提示性的关键词语,从而导致答案信马由缰,随心所欲。
还是2008全国1卷第14题明明考查的是对关键词的理解,有的同学一个劲地答起了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犯了最低级的错误,失去了最不应该失去的分。
在对深层次问题的考查中,由于考生思路较狭窄,生活经验不足,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也容易失分。
另外,有些同学不会按分给点,不会先总后分,答题思路紊乱,想到哪写到哪,阅卷老师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得分低自然也就难免了。
比如2008全国1卷第15题的两道小题,我们在做答的时候就应该先联系上下文解释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然后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寄寓的作者的主观情感。
很多学生就只有解释,没有分析。
再如第17题
问“光和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几乎所有考生都能答到前半部分“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可是后半部分分别对“光”和“影”的分析就基本没有了,扣分成为必然。
3.不能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鉴赏评价的能力较低。
由于思维的缺乏,导致考生不能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作者的抒情脉络,所以在鉴赏评价时举步维艰,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自然就不好。
如2008全国1卷第17题最后一问问的是“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如果对文章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知道整篇文章先写昔日的马缨花,再写今天的马缨花,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阴森凄苦”中给人生气,一个“光天朗日”下给人力量,就体悟不到“赞美”的主题,领会不到“珍惜”“热爱”的情感。
因此,很多考生在答这道题时总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刻全面。
4.概括能力差,不能准确表达。
筛选后缺少必要的整合,有时甚至照抄原文中大段的文字来做答,这样也会导致内容要点的遗漏,体现不出高三学生应有的思维能力。
阅读主观题的检测,不仅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考查其表达能力。
有的考生能读懂文章,有独特的见解,有与众不同的观点,但却不会表达,不能用通顺、简洁的文字全面、准确、鲜明的答题,答题语言不够通顺、简明、准确、得体。
5.习惯不良,发挥不当。
考生除了能力、知识、技能、技巧和心态以外,良好的答题习惯也不可忽视,学生经常在考试以后,才知道自己的许多缺点,出现错误,不少学生不注意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从而造成过失性失分,如有的同学答题喜欢不经思考就轻率落笔,等到发现不对以后再划掉重写,严重影响卷面整洁。
另外如慌张、遗忘、动作慢、思维短路等也会对一些考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最后的结果就是往往会做的题做错了。
所以这样的同学更应该在考试前想出相应对策,针对自身个性特点,扬长避短,以避免考试中出现大的失误。
二.应对措施
1、遵循阅读规律,明确解题思路
现代文的设置,强调整体阅读,是一个由总到分、由分而总或由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
所以在具体的训练和解题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弄清线索,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进而明确解题规律。
通常读文章要读三遍,开始速读,整体感知,了解大概内容,归纳主题;再带着问题去读,结合主观题的要求,对照原文并深入分析,筛选材料中的信息;第三步,浏览全文,落笔答题。
最后,检测答题结果。
这样主旨清楚了,局部就明白了,思路弄清楚了,才知道每段、每句话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
特别要提示广大的考生,主观性试题的答题虽然比较灵活、开放,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读懂文章、抓住主题、紧扣文本、提炼要点,答案就在原文中。
2、认真审准题干,揣摩命题意图。
命题者命题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阅读是解题的核心,审题是提取信息的关键,揣摩命题意图是答题的一种技巧。
答好题目,不仅仅表现在审视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审准题干上,只有看清题干要求,才能揣摩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也才能正确答题。
掌握审题方法,先要读出问题的显性信息,如“结合原文,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掘题干中所包含的关键话语,其次,还要看出有的题干本身隐含着多方面的要求,必须挖掘出题干中隐含的信息,才能找到答题的命脉,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做到通览全文,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否则,就会失分。
怎样快速读懂题呢?建议大家“边看边划”,即看文章时在每句话里划那么一两个关键词,每段划一两个关键句,这样一篇文章看完后,文章的重点框架就会清楚显现,避免让人出现不知所云,如坠云里雾里的感觉;同样在看题干时,也要划出每道题题干中的一两个关键词,才能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当做题者思维与出题者思维准确连接时,答题自然就能一针见血了。
3、掌握答题技巧,把握答题方法。
明确了阅读方法,领会了内容主旨,审明了题意,这仅仅是答好题的前提,要想准确答题,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要领。
首先,根据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技巧,找出答题的信息区域,筛选整合答题内容。
命题者有的从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来命题,考生对所要概括的具体内容,一定要找准答题的信息区域,才能准确、全面地解答。
其次,筛选内容准确、精炼。
考生要善于利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
紧扣题意,选好角度,选用恰当句式来回答。
将文中已知信息重新组合,变换恰当的句式来重组。
再次,我们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是观点看法。
当然,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要领会选文的主旨,理解题目提供的相关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辩证地分析并准确地表述自己内心的感受。
4、加强表达训练,力求规范表述。
高考考阅读题型为主观题,因此,表达能力的优劣已经成为决定得分高低的重要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答题语言的系统训练。
对主观题答题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顺畅、准确;第二,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第三,表达富于美感,有感染力。
卷面的整洁情况也会影响到得分的高低,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工整规范书写的好习惯,可以采用打草稿的方法,达到准确、精练的标准。
一定要注意掌握答题规范,用语力求不枝不蔓,简明正确。
年年讲阅读,月月讲阅读,周周讲阅读,天天讲阅读,可我们的学生一做起阅读题时却常常彷徨苦恼,纰漏百出,这其中自然有学生自己阅读理解方面的原因,但我个人认为教师思考研究不够,对学生缺乏准确有效的指导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身为教师,愿我们透过现象,理解本质,注重平时的指导与训练,重视规律的总结与应用,师生一起努力,让散文阅读这个板块不再成为学生的拦路虎!
蒋兴勇,新疆建设兵团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