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自我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一场自我革命
作者:张荣耀陆文勇
来源:《商界评论》2015年第08期
从一家老牌的传统洗衣品牌转型互联网,荣昌对自己的心口动了刀——抛弃过去卖机器的思维,不顾一切地拥抱用户;削减线下洗衣店,全力拥抱手机App;砍掉快递配送团队,采取众包物流模式……
在当下这个开口必谈互联网的时代,不管是企业转型还是个人创业,都以“互联网+”、
O2O开场。
连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开始和这一切扯上了关系。
从洗衣、外卖、家教,到美甲、美发、按摩,每一种曾经的线下消费,都开始往线上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被互联网化……
作为一家传统洗衣连锁品牌,荣昌洗衣历史上共经历过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2004年,从特许经营向“一带四+联网卡”模式转变。
即一家配备洗衣设备的门店辐射多家收衣点,只有一家店配备洗衣设备完成洗涤,而剩下四家收衣点覆盖至少四个社区,负责收揽衣服。
第二次是2013年上线e袋洗,转向移动互联网,做洗衣O2O服务。
依托线上App平台,e袋洗聚集了大量用户。
客户可以直接在App上下单,然后由“小e 管家”上门取件,送去就近的第三方洗衣合作商清洗。
等到洗净熨烫之后,再由“小e管家”送回给客户。
这不仅简化了客户送洗衣物的传统洗衣流程,还解决了客户与洗衣店时间重合的矛盾,为客户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在传统洗衣以件计价的方式之外,e袋洗创造性地提出以“袋”计费。
“99元一袋衣服任意装”这种新鲜实用的方法,更是让e袋洗吸引了大量用户,迅速打开市场。
如今,e袋洗在行业内可谓是佼佼者,它的转型之路也已初见成效,然而,在两位领导人的眼里,对这样的转型,他们有更深切的体会(以下是根据e袋洗董事长张荣耀与CEO陆文勇的自述整理)。
产品要深入人心
为什么做这个产品,你们对它寄予了怎样的诉求?
张荣耀:现在这个时代,PC互联网已经开始不行了,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设计和移动互联网匹配的产品。
传统企业首先满足的是生理需求、物质需求,而移动互联网一来满足的就是人们最顶级的需求——参与感、自我尊重和自我成就。
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一定要方便、好玩。
这都是我们在设计e袋洗这个产品时考虑的关键要素,我们希望所有的用户和员工都参与到这件事中来。
陆文勇:找到一个与目前趋势相吻合,而且自身企业擅长的方向,就很容易打磨产品。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洗衣作为切入点,一方面是因为荣昌20多年所积累的洗衣经验,二是洗衣属于高频消费,未来我们会逐渐切入到家庭更高频的服务之中,而洗衣是最好的拓展方向。
英国
伦敦已经出现了e袋洗的模仿者,闲着没事干的大妈帮邻居洗衣服,洗完之后再送回邻居家,而且价格便宜。
这就表明,未来众包模式之下的洗衣O2O大有可为。
有人认为互联网改变了一切,我并不这样认为。
传统企业家仍然有很强的爆发力,只不过他们需要一个连接去爆发,而传统企业加上互联网就会跑得很快。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他们将会拥有越来越多上千元的衣服,而且很多衣物并不适宜机洗或者手洗,用户势必会将其送到洗衣店清洗。
我们有很多90后的用户,虽然他们只有3000元的月薪,但每月能花500元来洗衣服,甚至宁愿自己攒不到钱也要体验最好的洗衣服务。
未来用户生活化服务发展趋势将无法想象。
其实,做好产品只是第一步,我们瞄准的还有产品背后的粉丝。
从去年2月到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近200万的用户,其中有70%都是年轻的女性用户。
e袋洗的定位不单只是为用户洗干净衣服,还要全方位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服务问题。
未来,我们还会定期在全国举办具有生活化的线下活动,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
点评:(李善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和投资中心主任)
什么叫互联网思维?产品是入口,社群才是商业模式。
这是工业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一个重大的区别,工业思维关注的是基于事物的思维,而互联网思维是基于关系的思维。
看看这个公式:社群势能=产品质量×连接系数,社群质量可以连接系数。
由于有连接系数的存在,社群和产品是一回事儿,它们可以互相转换,很小的产品可以产生很大的势能。
连接系数=l个铁粉,拥有1000个这样的铁粉,你的社群就会出现雏形。
如果你有1万个铁杆粉丝,那你在任何行业里都可以颠覆原有的行业巨头。
所以,粉丝不在于多,在于铁或者残,在于连接的强度是怎么样的。
粉丝跟客户不一样,粉丝跟你有情感关联,他们希望你能做得更好。
营销不靠广告
你们是靠什么推广品牌,提升订单量?
陆文勇:我们品牌营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小区试点推广,只有在小范围试点成功才可能在全国复制。
2014年,我们正式做e袋洗,10个月只专注于一个产品,通过在社区、写字楼地推来获取新用户。
二是地推与新媒体同步进行,第一批用户使用后非常喜欢产品,乐意与朋友分享,这样的口碑效应变会带来更多用户。
三是品牌宣传、新媒体营销和路演活动三箭齐发。
在前两个阶段,我们的广告费投入几乎为零。
在进行第三个阶段的宣传时,我们将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用户上,努力让用户体验更好、更满意,并拉拢他们参与我们的活动。
用户满意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替你宣传。
去年3月8日,我们做了一个送“炸鸡+啤酒”的活动。
这个点子来源于当时一部很火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当时我周围的人都在看,尤其是女性,为什么?因为剧中的男主角满足了女人对男人所有的幻想,有钱、浪漫、拥有超能力,还能穿越。
那一家洗衣店怎么去满足女人对男人这样的需求呢?给用户制造惊喜,让他们在家享受浪漫。
所以,在“三八节”这天,我们购买了很多雪花啤酒,贴上自己品牌的Logo,然后买上热腾腾的炸鸡送到这些女人家里。
事实上,这也是在挑战我们的配送能力。
最后,整个活动的效果非常好,很多人都在朋友圈炫耀。
制造这样浪漫只需十几元,但它真的就满足了这部分人的心理需求,而且还拉动他们为品牌做推广宣传。
张荣耀:为了增加娱乐性,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我们还推出了一系列的装袋攻略,而且按周、月、年评选出最能装的“袋王”(谁能装下更多的衣物),给予免单福利。
曾经有一个“袋王”在袋子中装了124条丝巾,市面上的清洗价格约1200元。
当这一袋王在用户群中被爆出之后,便引来了大量用户竞相装袋比拼。
在这个过程中,洗衣就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了,而变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情,并且很容易刺激用户口口相传。
点评:
工业时代,产品连接用户的成本巨大,企业不得不依靠广告;而互联网时代,产品连接用户的成本为零,产品本身就是广告。
换一句话说,在更高维度的商业文明中,产品和营销是一回事儿,营销融于产品。
今天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去占领用户的眼睛,而是占领用户的嘴巴。
我们都知道,小米没有KPI,它只有两个考核指标。
第一,用户用了产品是否会尖叫;第二,用户用了产品以后会不会推荐给朋友。
其实,这就是关于“产品”的标准。
同样地,在苹果的鼎盛时期,苹果公司把产品的使命明确地设定为“客户尖叫度”,而不是“客户满意度”。
符合预期和超出预期,从结果上截然不同,尖叫本身就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自我表达,它意味着二度、多度传播的可能性。
寻找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
从传统的企业转型互联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在团队建设过程方面有什么样的困难?
张荣耀:在转型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个词——“深V”,就是“Values(价值观)”和“Value(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
移动互联网时代将价值观重新定义为平等、开放、自由、透明。
平等、开放针对的是用户、员工以及股东。
对员工来说,就是要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不要总想着当王者,让别人听你指挥。
很多企业转型,难就难在老板放不下身段。
在公司,我不喜欢谈授权。
因为谈授权就等于说你手里有权,而互联网企业最好的是你手里没有权。
公司是大家的,应该由大家说了算。
我觉得,马化腾平常的状态值得很多企业老板学习。
他在参加会议时,几乎全程参与到小组讨论,没有人会围着他转。
他甚至还会和几个小组互动到凌晨一两点。
开会时他也不是坐在正中间,而是坐在最边上,帮别人跑前跑后,拿话筒这些。
如果换成是传统的企业,他们的老板可能这样吗?
传统企业的创始人大都奔着赚快钱而创业,而不是为用户创造价值。
比如,2013年房地产不景气、股票不给力,企业把人力、物力、财力都用来关注互联网思维和用户价值了。
然而遇上今年股票疯涨,企业又将其全精力部投入到股票上,完全忘记了“用户至上”。
所以,腾讯能形成一个生态链。
在这条生态链上,马化腾是动物园的园长,这里面还有蚂蚁王、狮子王、牛王、马王等,而园长就只是园长,其他人都是自己的老大。
在这样的生态链里,每个人都希望做最好的自己,没有人希望成为别人的附属。
对于公司而言,选择移动互联网的股东和团队相当重要。
一定要找认可用户至上和移动互联网的股东,拒绝短平快、想赚钱的股东,否则董事会起不到真正作用。
团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找一个传统的团队,完全不懂移动互联网,那根本就没办法开展工作。
所以,我们的团队基本都是85后,原来的老员工连5%都不到,最开始一个老员工都没留下。
在安排岗位上,我们都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来,而不是先把位置和岗位定好。
如果先给某个老员工把岗位安排好了,他就很容易自以为是。
点评:
互联网时代,要“不端、不装、有点二,你若端着,我就无感”。
马化腾说过一句话,“你什么错都没有,就是错在太老了”。
我们与80后、90后是两类人,我们是移民到互联网时代的,身上去不掉的是工业社会的痕迹,而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如何实现从0到10万单
日均订单突破10万单,从0到10万单,你们是怎样实现突破的?
张荣耀:今年4月25日,e袋洗日均订单突破10万单,相当于1000~2000家洗衣店全天的订单量。
10万订单目标的达成也反映出我们在配送、加工、团队系统化建设和信息化系统能力上的稳步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经历了三大关键节点:
第一,日均订单突破1000单。
e袋洗上线后每天只有100单,订单从每天100单增长到1000单,是验证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的过程。
我们在北京找了一个5000户的大型社区做实验,探索未来如何完全颠覆洗衣行业。
我们安排10个人在社区推广一周,获得了1200名会员,覆盖了24%的家庭,没过多久订单便猛增至日均1000单。
第二,日均订单突破10000单。
5000户家庭是我们验证模式的MVP,通过以小区为单位的推广找到复制方法。
小范围试点后,我们需要让更多的用户知道e袋洗。
所以,我们做了炸
鸡啤酒、奶茶妹妹、冰桶挑战等一系列新媒体营销活动。
通过新媒体产生的影响力,我们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开始迅猛增长。
高效沟通让我们与用户的联系十分紧密,目前用户总数接近200万人。
同时,线下地推与线上营销活动同步进行,推广、取送、服务团队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地推。
去年11月,e袋洗日均订单突破10000单,一半来自小区地推,一半来自新媒体营销,30%以上的用户是由新媒体导流而来。
第三,从日均1万单到10万单。
除了地推和新媒体获取用户之外,我们还通过红包补贴等线上品牌活动引爆用户,补贴方式与滴滴红包类似。
实践证明,只要微信内容带“红包”字眼,阅读量一定轻松过10万。
截至目前,我们红包发放的金额不到1000万元,但吸引了上百万用户参与,其中按件清洗的用户居多。
众包物流
转型O2O,你们是怎样解决物流方面难题的?
陆文勇:在用户体验的背后,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后台支撑整个下单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物流是关键的一环。
在最开始设计产品时,我们做的是全职物流,但物流其实是一个生产效率特别低的产品,管理起来非常困难,况且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和顺丰、京东竞争。
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决定采用众包的方式做物流,把社区里的大妈、大爷发动起来担任我们的“小e管家”。
现在大部分老人的退休工资月平均约3000元,而且基本都在家闲着。
如果他们能利用闲暇时间来担任“小e管家”,只需要从小区收取衣物,然后送到第三方合作的洗衣店,洗完之后再将衣物送回,每单即可获得5~7元的取送服务费。
如果每天取送30单,他们的月收入将在5000~6000元。
互联网是一个平等开放的时代,并不是一个集约化的帝国时代。
人们越来越平等、自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完全附属于一个集体。
我们提出小区“众包”的概念,是想让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自由平等的机会,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你用滴滴快车,是司机服务于你,但你很可能也会帮忙去取送司机的衣服,未来将会是一个相互服务的时代。
点评:
比英雄人物更重要的是时代。
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其实你的对手是时代。
当时代来到的时候,你要面对这个时代,顺者昌,逆者亡。
[编辑陈俊伶]
E-mail:c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