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苗木培育技术及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卉苗木培育技术及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王志军
(平山县林果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的背景下,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而花卉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环境质量。
采用先进的花卉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可以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能改善环境,降低环境污染。
为此,本文重点对花卉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为以后同行间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依据。
关键词:花卉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14-0178-02
1花卉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1.1合理科学的选择育苗地
花卉苗木培育最关键的一环是要选择育苗地,土壤不仅要肥沃,而且地下水位也要保障足够充足,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排水条件。
另外,育苗地的选择与阳光、温度、空气等外部环境技术指标有关系,如果不充分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此加以改良,进而达到花卉苗木培育的所需需求。
1.2选择优良种子处理技术
第一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优良种子,而优良种子的选择则需要选择本地优良的母树作为所选种子,并结合母树的实际情况,进而确保种子质量是最优。
第二步,种子播种前实行催芽工作,消毒、清洗等,提供湿度、温度、肥料适宜的环境促进种子快速发芽生长。
第三步,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检查,主要针对发芽率较低或者发芽较慢的进行排除,以免造成花卉苗木培育经济损失。
1.3播种技术
要想确保花卉苗木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种植密度,通常花卉苗木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0~20cm之间,每行苗木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6~70cm之间,以达到既提高花卉苗木生长情况和产量、又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播种苗木种子时,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对于高温、干旱天气,可以采用灌溉浇水、地膜的方式进行解决,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种子的快速发芽。
另外,还要对播种时的水分加以控制,如果遇到持续高温、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对种子进行灌溉处理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为种子的萌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供充足的水分。
1.4施肥技术
花卉苗木种子在萌芽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种子类型等控制施肥次数、数量,施肥过多过少,都会直接影响种子的萌芽率。
不同的花卉苗木种子在生长过程中,都有自身的生长特征,施肥时一定要根据差异性有选择的追肥,进而保障种子营养充分适宜,加快生长,从而提高种子萌发率。
1.5苗期管理技术
花卉苗木在最初的萌芽生长期,由于生命力脆弱,因此,外界的不利影响都会造成花卉苗木的损失。
为此,在萌芽状态,做好防风、防雨、防旱、防沙等工作十分重要。
与此同时,结合花卉苗木生长情况,有选择的施肥、浇水,既要保障花卉苗木的质量,还要提升其存活率。
2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选择适宜的造林技术可以保证造林的有效性。
选择植树造林技术,成活率是核心所在。
在花卉苗木的移植造林中,由于粗心大意造成根系损伤并影响花卉苗木成长的情况较为普遍,严重时可能造成花卉苗木死亡,因此必须保证花卉苗木种子的安全。
在移植前,要充分做好灌溉准备工作,确保花卉苗木对水分的需求,以保障成活率。
2.1把握好移植造林的最佳时机
要想提高花卉苗木的成活率,首先要把握好移植造林的时间窗口。
在我国北方,最佳的时机是3-5月的春季末期,这个时候,气温回升,土壤松动,花卉苗木开始萌发,移植后可以大大提升成活率,确保造林工作质量。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把握移植时机,避免错时引发的成活率下降的问题。
2.2确定移植花卉苗木的规格
在移植花卉苗木时,应准确把握好花卉苗木和造林的规格。
2.2.1花卉苗木的规格
在移植花卉苗木前,应选择胸径在4cm左右的苗木,同时,小型的花卉苗木,要控制在40cm的高度,大型花卉苗木要控制在120cm的高度,对于其他特殊的目的,则要根据工程设计、移植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2.2.2移植造林的规格
通常情况下,移植造林工程,均按1:20的比例来确定规格,即:1hm2的花卉苗木,可以满足20hm2的造林需求。
同时,还可以根据造林面积,还确定花卉苗木的数量,比如造林面积为1万m2时,至少需要500株花卉苗木。
2.3做好防治病虫害的相关工作
影响花卉苗木健康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病虫害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因此,应当提前制定病虫害防治管理办法。
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花卉苗木,应及时予以清除,根据情况适时给予广谱农药,辅助消灭病虫害;对于
潜在问题,可采取喷洒波尔多乳剂或涂抹石灰水的方法,确保花卉苗木安全成长。
3结语
花卉苗木的培育、移植造林技术,是否选择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花卉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育苗移栽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花卉苗木的生长速度,保证了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
同时,相关人员要密切配合实际情况,积累实践经验,优化和改进花卉苗木的培育和造林技术,逐渐开发出一套培育和种植造林的完善体系,为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玉金,梁盛江.林业工程花卉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6(10):54-55.
[2]周继东.林业工程花卉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2017(9):16.
[3]钟雪枝.营林造林中对花卉苗木培育的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2017(2):158.
收稿日期:2019-6-18
山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在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
杜中修1潘永滔1孙天旭2
(1.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海局山东省烟台264006 2.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山东省济南250014)
摘要:本文简述了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体系的基础支撑、组成结构、应用特点;作为一个实用载体,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客观反映资源的动态变化,将为各项林业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和参考,从而促进整个林业工作的科学和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测;动态监测;山东省森林管理;监测技术体系
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14-0179-02
引言
山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是为快速实现山东省森林资源数据的收集及成果统计等主要的业务需求而开发的一套系统,此系统包括桌面系统和移动端外业系统,桌面系统做前期数据导入、样地分配、数据下发、数据处理、数据检查、生成样地调查卡片等工作。
移动端用于外业调查,主要对调查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录入样地调查因子、拍摄实地照片等。
实现森林资源空间位置、属性因子等信息数字化管理,实时反映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是建设高效的林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信息保障[1],对加快林业建设和加强森林保护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时效性和实效性兼备,做到了林业监测时间和空间延续和扩展,能够随时掌握森林资源实时及实地变化,为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指导林业生产、保护林业资源提供便捷有效的基础资料。
以往传统的地面调查会占据整个森林资源监测很大的工作量,存在问题较多,如监测周期长、地面工作量大、调查成本高,而且获得的数据信息存在时效性不够、准确性较差的弊端,很难在实际应用中满足林业建设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为了快速、准确、高效地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时更新森林资源信息,就必须在摸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建立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技术
体系,这样才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永续利用,同时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的迫切要求[2]。
1体系简介
1.1数据基础支撑
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体系是在综合分析山东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资源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山东森林资源监测的新路子,以便为林业发展提供更科学有效的信息支撑平台;本体系基础数据的调查是以县(市、区)为调查单位:①在山东省林地“一张图”的基础上,利用2012年分辨率为0.5m的航拍影像,通过室内小班区划、外业实地调查核实,查清各调查单位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满足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基础数据库建库需要[3]。
②在完成全省最新的二类调查,并建立较完整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前提下,以各级地理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数据库作为数据更新和管理的平台,对有计划的采伐、造林、抚育等营造林活动及已经核实的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损失情况建立规范的档案,并直接输入计算机,更新原有数据库;未发生突变而处于自然生长的小班通过生长模型等进行自动更新[4]。
整个技术体系融合了调查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为了提高调查的质量和效率,开发了《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调查系统》(以下简称“调查软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