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
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路灯下人的影子;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
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
2、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南京市政府10月1日晚在玄武湖畔燃放烟火,上演了一场声与光的盛宴(如图),下列关于下图场景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远观的群众先看到光,再听到烟火的爆炸声
B.多彩的烟火是因为光的色散形成的
C.湖中的倒影是烟火正立的像
D.装点湖景的射灯发出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有一个同学学习了光的传播后,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中有一个例子举得不正确,这个例子是()
A.影子
B.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
C.小孔成像
D.看不见不透明体后面的东西
4、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
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日食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5、小红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
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
现了,小红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小红想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
这个现象,下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
A.B.C.D.
6、如图是加湿器斜放在水杯中"变粗"情景,这种现象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7、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将看到()
A.变矮了的景物的实像
B.变高了的景物的实像
C.变矮了的景物的虚像
D.变高了的景物的虚像
8、图1中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倒立的人像B.手影C.桥在水中的倒影D.放大的文字
9、"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10、(2013•永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
B.日食形成
C.小孔成像
D.铅笔"折断"
11、小欣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看自己在镜中的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小欣和他的像的是()
A.B.C.D.
12、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

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

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13、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道理的是()
14、对于光速的大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V
水>V
空气
>V玻璃;B、V
空气
>V水>V玻璃;
C、V玻璃>V水>V空气;
D、V空气>V水<V玻璃。

15、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是()
A.透镜成像
B.色散现象
C.日食现象
D.雨后彩虹
16、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B.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法线ON前后转动F板D.让另一束光从BO入射
17、(2013湘西4题3分)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
B.光的镜面反射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18、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的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
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如图所示,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展翅上冲,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______的;水中的"白鹭"是光的______形成的虚像。
20、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屏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可利用光的,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

日食、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现象。

2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时发生的____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____像.
22、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萤火虫、⑥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属于天然光源的是▲(两空均填序号)。

23、夜幕来临,当重庆长江大桥上的灯点亮时,长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相交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长江大桥下长江水深5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距水面
________m;若长江水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__m.
24、美丽的草原"白云悠悠,绿草茵茵",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反射(选填"漫"或"镜面").
25、当你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你的距离是m,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

26、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___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
.
27、我们常见到的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灶
B.月亮
C.平面镜
D.太阳
28、电闪雷鸣时,总是先看到闪光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小明同学用秒表测出从看到闪光到听到雷声的时间为3s,则发生雷电处到他的距离约是▲m。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图8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如图9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

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甲的温度
70 72 74 76 78 78 78 78 81 84 87 /℃
乙的温度
70 71 73 74 76 77 79 82 84 86 89 /℃
3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 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 mm的透明玻璃,③刻度尺,④光屏,⑤两支相同的蜡烛,⑥火柴。

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填序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3)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接收像(选填"能"或"不能"),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

3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E、F是两块粘起
来的硬纸板,可绕接缝ON转动.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
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射到O点(如图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硬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如图2,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转折,不能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填"存在"或"不存在");若存在,请你用另一种方式将它显示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
用"易拉罐"做小孔成
像实验,实验装置如
图甲所示。

(1)请在甲图中的
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
AB的像。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中的坐标中画出与的关系图像。

(3)从图像中看出与是什么关系:。

2.0
3.6 6.0 8.0 10.0 12.4 1
4.0
像到小孔的距离
s/cm
像的高度h/cm 1.0 2.2 3.0 4.0 5.0 5.8 7.0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而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却几乎是竖直的。

请用光学知识分析小汽车前挡风玻璃这样安装的原因(可以画图说明)。

34、人站在向阳的窗户边,手拿平面镜,要从镜中看清自己的面部情况,人应面对窗户还是背对窗户?为什么?
35、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为什么觉得向上弯折?
36、(2007株洲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

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

你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 A
2、略
3、 B
4、 A 【分析】(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
(2)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和物体据平面镜的远近无关;
(3)紫外线有消毒作用,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
【解答】解:A、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日食是由于射向地球的光被月亮挡住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 错误;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人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像和人永远是等大的,故C 错误;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紫外线,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
5、 B
6、 B 解:加湿器斜放在水中,水杯的侧面和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起了放大作用,因此看起来“变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B.
7、 D
8、 C
9、 .B
10、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日月食都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若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便为日食;若地球在中间挡住太阳光,则为月食.日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铅笔“折断”如同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一样,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D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左右相反,由原图知,小欣同学的右手拿书,右边裤子有褶皱,则平面镜中的人应该是左手拿书,左边裤子上有皱褶,故D正确.
故选D.
12、 D
13、 C .
14、 B
15、 C
16、 D 解:此题主要探究“ 光在反射时可逆” ,先让一光线贴着纸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 BO 的方向入射,会发现发反射光线沿原来的入射光线 OA 方向射出.
故选D.
17、 C 【解析】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而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如果入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方向前进,则反射光线也将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方向前进,在一平面镜中两位同学都能看到对方的眼睛,就是因为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故选 C.
18、 D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略
20、漫反射;直线传播
21、浅水空气折射虚
22、 2 、3、4 , 1 、 5
23、虚 12 23
【解析】
解: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
因为彩灯距水面12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也是12m,若江水再上涨0.5m,则彩灯距水面的距离为12m﹣0.5m=11.5m,那么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也是11.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
11.5m+11.5m=23m.
故答案为虚;12;23.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原理,要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4、解:绿色的草地,只能反射阳光中的绿光,所以绿草茵茵;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白云,是因为太阳光射到白云上发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为:反射,漫.
25、 4 虚
26、偏向;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找偏向法线(共它说法只要合理就可)
27、 D
28、光速远大于声速; 1020m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3)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不能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玻璃板既能透光也能反光,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面的距离、物到镜面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3)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用一个等长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来代替像,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实验时,由于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3)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不能学科网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30、
31、略
32、(1)AB的像见甲图。

(2分)(必须画出AB两点通过小孔的光线)
(2)与的关系图象见乙图。

(2分)
(3)与成正比。

(1分)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为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

小汽车前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因为后面车辆射来的光,照射到前挡风玻璃后,斜向下反射;当车内景物被照亮时,通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驾驶员前面的斜上方。

这样车内驾驶员都不至由于反射光而受到干扰。

无论用文字还是作图,基本正确给3分,表述清楚再给3分,只说是由于光的反射规律,给1分。

34、略
35、解答如图所示,可将筷子AB插入水中的B端看成一个发光点,设从B点发出两条光线BC和BC′,到达水面后,光线发生了折射,沿CD和C′ D′,方向射出,这网条光线反向延长,会聚于B′点,B′点是B 的像,离水面近了,连接OB′,人看到的筷子是AOB′,觉得向上弯折了.这时你若将手伸到水中,去抓B′,则什么都抓不住,因为这只是B点的虚像.夏天游泳时,看到清澈的池水,好像不太深,变浅了,也是上面这个道理.一旦踩到水中去,可能会比你想像的深得多.
而在水里游泳时,观察地面上的路灯,则可以仿照上面的分析方法,作出路灯上发出的两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得到路灯的虚像,比灯的实际位置高了,你可以做做看.
36、方法 1 :景物射向水面的光除了一部分被反射,其余被水折射和吸收,故倒影比景物暗淡,可以通过比较明暗来辨别景物与倒影。

方法2:由于水的透明程度比空气低,故倒影较景物模糊,可以通过比较清晰度来辨别景物与倒影。

方法3: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左”“右”相反,可以通过比较倒影中景物(如房屋)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来辨别景物与倒影。

说明:以上三种方法任意答出两种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