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的铁农具:铁锸、铁铧
青铜牛尊 (春秋时期晋国,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2、工商业与城市兴起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3、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的变迁
小型简单社会
大型复杂社会
分封制
(贵族政治的衰微:春秋争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宗法制
(小家庭的大量出现、选贤任能冲击嫡长子继承制)
3、军功爵制、剥夺贵族特权,增加军队战斗力,加速贵 族政治的衰微。
学派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老子 庄子 韩非
时代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主要思想 礼、仁、义 性善论、民贵君轻、仁政 性恶论、礼法兼用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辨证法 无为、辩证法、痛恨社会不合理现象 法、术、势,集权专制、改革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3、战国七雄与诸侯称王
前334年齐威王、魏惠王“徐 州相王” 前323年韩宣惠王、赵武灵王、 燕易王称王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4、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
春秋“秦公”青铜簋
秦一号宗庙建筑群遗址复原
秦公一号大墓(推测墓主人为秦景公) 有186人殉葬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铁器牛耕与兴修水利
井田制
(精耕细作使农民更不愿在公田耕作、赋税的普及)
变 法
前445年 前403年 前382年 前357年 前356年 前355年
魏国李悝变法 赵国公众连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齐国邹忌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韩国申不害变法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4、商鞅变法
政治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各家思想为战国变法提供不同的改革方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刀耕火种 井田制 力役地租 血缘分封 贵族政治
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 实物赋税 推行县制 官僚政治
宗法血缘 社会
夏商周早期国家春秋战国 来自会变革地缘社会 秦汉大一统帝国
作业:第2课教辅选择题部分(必做),鼓励完成大题 阅读教辅重难点解析
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镐京
洛邑
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 历史进入东周时代。
东周
春秋时期 前
战国时期

前前
221 256 475
770
《韩非子·有度》:荆(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齐 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 《韩非子·难二》:(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地三十八。 《史记·秦本纪》:(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2、“卿室”的崛起
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卿室瓜分晋国土地,驱赶晋 出共。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虑、赵籍、魏斯为诸侯,晋国灭亡。
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齐国权臣田和放逐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同 年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 仍以齐为国号,史称“田齐”。
19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社会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中央集权 鼓励耕织 厉行法治
改革的意义:
1、通过县制、户籍制、什伍连坐以及相互告发,把人民 纳入到集权政府的管理下。
2、通过鼓励分家、重农抑商、授田百姓,鼓励生产,税 收的增加使政府有资源供养更庞大的军队和官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