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
体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思维导图在教学运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形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有助
于理清教育脉络,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升
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确保语文单元的整体教学质量,保障学
生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思维导图主要是指利用网格化图表的方式对内容进行表征,很好解决了小学
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知识掌握较零散、学习成效不明显等方面的问题。
单元整体
教学法可以串联教材中分散的文章知识,加强文章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提升文章
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单元的
实际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学生的基本学习基础,教师需要结合思维导图合理地
进行编制,让教学体系更系统和科学。
本文将对单元整体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展开探索。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通过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观察,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表现为在课堂上由教师负责讲解,学生以记笔记的方式记录语文课堂
知识并背诵,教师将知识全部向学生输出。
在这种教学思维中,教师代替了学生
的自主思考,挤压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的理解被教师的理解取代,不利于锻
炼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相比之下,思维导图更加贴近人的思维方式,引入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更加侧重发掘阅读者的阅读体验与感受,
通过学生的个人感悟体会文章情感与中心思想。
教师在阅读文章时获得的体验与
学生在阅读时获得的体验不完全一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小学生在使
用思维导图理解文章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模式与思维方向进行形象化的
反映。
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应用时,实际上更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化
思维发散,是对学生个性的挖掘与保护。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借助思维导图,明确文章结构
思维导图具有形象化的教学特点,鉴于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整理
能力不强的问题,思维导图在单元整体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非常的重要。
在进行教
育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文章的故事脉络,及时的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
生明确文章的基本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故事逻辑顺序的把控,突
出课文重点,推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单元文章的讲解为例,通过阅读文章可
以了解到,作者在描述自己的好朋友闰土的时候,主要是以“回忆”、“相识”、“交谈”、分别"的写作顺序进行推进,在这四个部分的讲述中,“交谈”是教
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帮助学生进行文章脉络的了解,教师需要注重文章结构和重
难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帮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分析。
思维导图绘制如下:
这种制作方面,既能够清晰文章脉络,而且有助于展现教学重难点,有助于
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另外,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适当运用
边框、划线、箭头、序号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清其中的重难点、文章走向,提高
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
(二)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在推进的过程中,文章和文章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联系,基
本上每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依照一个主题推进和发展,鉴于思维导图的形象性、
逻辑性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合理串联所学知识,将单元整体文章之间进行系统的
构建整理,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知识方面的整体认知和把握。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五单元的单元整体思维导图绘制期间,结合
第五单元的文章《少年闰土》、《一面》和《有的人》知识体系进行构建方面,
教师需要结合单元主题“思念故人”为引,从修辞手法、文章结构、思想情感等
各个方面进行知识的汇总,帮助学生去整体的回忆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加强单元
知识之间的联结,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构建绘制过程中知识理解和整理能力能够
得到提升,确保学生的单元整体学习质量。
(三)分析单元结构,引导学生学习
现在语文教学的内容慢慢走向组合化,每个单元都有着其特有的内容。
教师
在单元的导读时应该按照文章不同的展示方式教给学生应该怎样阅读学习,让学
生在单元导读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剖析了解每一篇课文的体裁和学习的技巧,引导学生能深入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能够通过部分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学习办法。
首先教师应该以单元扩展课文,再由每篇课文向外扩展,用思维导图展示学习课
文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时,主题为生物,其中有《白鹭》和
《珍珠鸟》这两个动物篇章;还有《落花生》和《桂花雨》两个植物篇章;虽然
四篇文章介绍的事物不同,但它们在文章的题材上却是相通的。
在进行单元整体
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散文”为例,展示几种常见的散文。
例如: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这几种,然后为继续往下拓展,帮助学生理清学习过程中主要该抓住
哪个节点,重点学习的部分又是哪些内容。
将这些学习的方法制作成思维导图,
让学生轻易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单元整体教学阶段为学生分析每篇课文的体裁和
性质,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引导不仅能提高学生本人单
元的学习效果,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语文学习技巧,进而保障学生在语文领
域的发展。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小学整体单元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能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情感、体裁进行整理归纳,让学生有规律性地开启单元的学习活动。
清晰的思路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反思过程中认真地思考,不断尝试思维导图和单元整体内容的融合方式,选择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助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玉媚.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J]. 2021.
[2]郝春霞.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7(9):1.
[3]吴汨群.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1):49.
[4]赵怀珍.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华少年,20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