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故事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小学品德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故事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小学品德教
案
通过故事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
引言:故事是培养小学生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精选适合
儿童的故事,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善恶、学会正确的行为准则,促进道
德品质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故事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
并提供一份小学品德教案作为参考。
第一部分:故事的重要性
故事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深具教育意义的表达形式,具有以下几个重
要方面的作用:
1. 吸引力: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
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
2. 启发思考:通过故事中的冲突和发展,小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3. 建立情感连接:故事中的角色经历各种情感波动,能够引发小学
生的共情和情感共鸣,使他们更易接受道德价值观。
第二部分:故事选材的原则
在选取故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1. 适合年龄:选择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经验的故事,以保证他们
能够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教育。
2. 道德价值:故事应当明确传达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如诚实、友善、勇敢、助人为乐等,并避免负面价值观的传递。
3. 教育性:故事不能仅仅是以娱乐为目的,应该蕴含明确的教育意义,通过情节展示正确的行为与思考方式。
4. 多样性:选择多样的故事题材和文化背景,以促进小学生对多元
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部分:故事教学的步骤与方法
1. 选取故事: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选取适合的故事。
可以选择富有启发性和教育价值的经典童话、寓言故事等。
2. 朗读与解读:首先,教师应当对故事进行预习和理解,并在课堂
上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朗读。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德价值观,并进行讨论与解读。
3. 情景模仿:通过模仿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
和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故事中的道德准则,并分析不同行为的后果和
影响。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
程中体会到不同道德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并反思自己的行为。
第四部分:小学品德教案示例
教案主题:诚实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 了解诚实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一些诚实的具体行为表现。
3. 通过故事学习诚实的道德价值。
4. 培养学生诚实坦率的品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诚实是什么”、“你们有什么诚实的经历”等问题。
2. 朗读故事:选择一篇关于诚实的故事进行朗读,如《孔融让梨》。
3. 讨论与解读: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诚实行为和角色,解读故事
的道德教育意义。
4. 情景模仿:设计课堂情景,引导学生在各种情况下思考应该如何
表现诚实,并进行小组讨论。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并通过角色体验诚实的重要性。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如何在日
常生活中应用诚实的道德品质。
结语:通过故事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
师可以通过精心选择合适的故事,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帮
助学生理解道德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这样的教育方式
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的道德成长,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本文提供的小学品德教案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